•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吉林省西部现代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8 07:20:12 点击:

    [摘           要]  随着经济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进,构建更加实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效人才,尤为重要。目前吉林省西部地处偏远,职业教育仍处于摸索阶段,在经济、技术支持保障方面乏善可陈。现以白城市职业教育为例,对吉林西部现代职业教育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    键   词]  吉林省西部;现代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086-02

    一、吉林西部现代职业教育现状

    白城市位于吉林西部,与内蒙古、黑龙江毗邻。有白城市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白城市第一职业教育学校等职业院校。

    (一)校校合作,构建更为广泛的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白城职业技术学院与白城师范学院合作,联合培养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每期100人,已连续办学多年,收效较好。白城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与白城师范学院开展“3+4”“3+2+2”等联合培养模式,运行良好。

    (二)受白城市经济发展影响,职教发展缓慢

    由于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白城市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堪忧。

    1.专业设置与前沿需求存在差距

    现在的大部分专业已连续多年未作调整,基本属于传统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与现行市场需要严重脱节。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与前沿技术不匹配,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师资力量很难满足专业需求

    教学中,存在因人设岗的弊端,许多教师多年来只教授一门课程,且教材和教学内容始终如一,没有按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材和教学内容,导致教师所教、学生所学很难满足市场专业需求。

    3.政府支持保障力度欠缺

    由于白城市地处吉林西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中小企业生存艰难,地方经济发展缓慢,政府对职业院校的支持与帮扶欠缺。

    (三)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有误区

    1.现在的学生家长千方百计地将孩子送入本科学校学习,认为职教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环境差,存在认识的偏差。

    2.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较低。相对能考入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职业院校的学生成绩相对较低,入学后,大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学习技能的心境和认识,学生一旦毕业后就如同失业一般,只有少量的学生可以从事简单的技能性工作,因此,收入自然较低,社会认可度一般。

    二、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是发展的根本保障。除高等教育培养精英人才以外,普通人群如何成人成才、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之本。为此,职业教育扮演着培养管理普通人生活的角色。让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每个人都有平和的心态,都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顺应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至关重要。

    (二)不但授人以技,更要育人以德

    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教育其以平和、穩定的心态去看待社会和自己的工作,既不虚幻攀比,也不怨声载道,而是平和有序,与人为善,安于自己的状态,使这些学生更加自信、阳光地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构建吉林西部职业教育体系

    为推进吉林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西部现代职业教育必将融入现代化体系,多层次、多样化发展。

    (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贯通学制体系

    拓宽学生成长环境,为学生多样化、多途径搭建“立交桥”。继续深度推进高职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中职与本科“3+4”“3+2+2”分段培养等。

    (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中、高职教育与技师教育联合培养体系,使学生取得“双证书”;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和新标准的培训;对下岗工人进行再就业技能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转型进行技能培训;教学中借助微课、慕课等教学手段,构建完善的吉林西部就业平台等。

    (三)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鼓励高职、本科院校可以从企业、科研院所等引进高技能、高水平人才,来校任教或承担专业实训;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家高水平专家;鼓励本科院校派送专业技能教师去中、高职学校交流等;加大“双师型”师资培养。

    (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产学融合的教学体系

    围绕区域新兴产业、支柱产业设置特色专业,且使专业实践贯穿整个教学,实现培养、就业、创业一体化,实现高技能人才的专门实训定制输送。

    (五)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实习实训体系

    基本技能实习实训在本校内实现,专业技能实习实训可由中高职、本科院校等联合培养完成;各市或县也可建立1~2个公共实训基地;可选派优秀学生去省外品牌企业、知名企业或特色职业院校交流学习。

    (六)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科研服务体系

    建立区域职业教育的科研网络平台;推进中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实现区域资源共享;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研发项目;鼓励高职和本科院校学生毕业投入农村职业教育科研团队;进一步加强和国内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等。

    (七)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政策支持体系

    改革职业院校招生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办学,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职业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推动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等;引导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建立专项特色的职业院校。

    (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质量督查评价体系

    建立中高职、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关专业、课程衔接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对现代职业教育规划落实实施的督查机制等。

    四、职业教育的推广应用及保障措施

    (一)推广应用

    1.逐步构建新型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偏远地区进行普及推广,针对不同人群加以梳理分类、引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勾勒培训后的就业、从业蓝图,吸引不同人群全身心投入学习,达到预期培育结果。

    2.依托职教的推广,实现国家的教育政策与导向,培育人们的爱国与感恩情结。通过职业教育技能的培训,让人们都能过上美好生活,都有一技之长,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保障措施

    1.对接区域支柱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例如,白城市的风能产业和无线电产业,白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这两大地方支柱产业,在专业设置方面与企业对接,适时进行调整,聘请企业专业人员来校培训指导;学生在校实习阶段就得到了充分的培训,毕业后可以直接胜任就业岗位。

    2.跟踪人才市场变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要借助市场变化之势,及时调查研究,掌握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信息,从而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优化专业结构。(1)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所授内容符合市场人才需求;(2)严格学生管理,使其跟上学校和市场需求步伐,学以致用。

    3.瞄准企业技术需求,搭建科技研发平台

    市场需求的变化决定了企业技术的转型,为此,构建及时、科学的技术调整,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作为职业教育机构,必须依托企业技术需求变化,合理搭建科技研发平台,充分做好市场调研以及对市场技术需求的研讨,创建平台,构建更加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研发平台为支撑,形成动态研发思维,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4.紧扣区域经济发展,完善职业培训体系

    区域经济是一个地区经济的主要体现,反映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决定了该区域技术力量的层次,可以说该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决定了技术力量的高低,为此,职业教育要紧扣区域经济发展,在职业培训方面下足功夫,不断完善体系,丰富培训内涵,以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需求。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要将培训与日常教育有机结合,成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在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对接中,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真正让不同层面人群受益。

    5.推进人才培养衔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动

    (1)针对不同的人群,做好培养方案。比如,针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性培养,要采取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方式,主要是培养其动手能力,满足其劳作需求。(2)对在校学生的培养,除必要的理论课与实验课以外,还要切实做好与企业实践的对接。这就要求教学、实验和对外联络等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计划,加强学生在不同环节的管理,使其在各个环节都能快速适应,直接到位。

    6.加大力度支持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越是贫困地区,教育重视度往往不够,职业教育亦是如此。

    (1)落后贫困地区历来对教育重视不够。从小学开始就是荒废状态,往往是父母在外地务工,孩子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带大,再加上学校的困境,往往辍学成为普遍现象。虽然这些年国家加大了投入和整治力度,但仍要经过很长时间调整。这就导致农村孩子受教育程度低,等孩子們稍大一些,便外出打工。这当中,职业教育没有市场,所以偏远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就无立足之地。

    (2)近些年,一些民办职业院校如日中天,他们因时而设,因专业需求及时调整,比如像挖掘机、车床、厨师、糕点师等专业较为热门。而公办的职业院校,虽有校园,但诸如大型挖掘机、机床等教学设备根本没有,有的已经过时,根本满足不了市场的要求。所以,有些欲学习技术的学生干脆选择到民办技校学习,周期短,见效快。

    (3)如何加大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更快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迫在眉睫:①加大政府的出资力度,引进先进教学设备,满足人才培养需求;②引进新技能师资力量,满足教学需要;③政府放手,引进民间力量办职业教育,并予以相应的政策支持,使其快速发展。

    我们要植根中国大地办中国式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立足本职,既要站位高远,又要面对现实,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不同层面、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职业院校在对不同人群进行技术技能培训的同时,更要注意对其人格与品德的引导与培养,从而使职业院校培养的人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结论与建议

    近年来,白城市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为其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能力,加大了师资培养力度,职业教育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白城市地处吉林省西部,位置相对偏远,企业整体情况一般,在高端企业技术领域尚无建树,一些企业只是附属或配套工程企业,高端技术、前沿领域几乎没有,导致整个城市的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为此,建议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引资力度,广泛调研,挖掘潜力,与一线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开创新的合作机制,并以此为契机,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充分调动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广泛吸引高端人才,引进创新团队,在政府层面给予学校更大支持,拓宽办学渠道,实践引导,并在就业方面予以倾斜,激发办学活力,为地方和企业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推动社会和谐、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方奎,李赋中,闫小川,等.精准扶贫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培养路径:以平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8).

    [2]游晴英.粤港澳大湾区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J].中国商论,2019(8).

    编辑 张 慧

    推荐访问:吉林省 职业教育 体系建设 区域经济发展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