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教育随笔三题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7 18:15:21 点击:

    做大与做强

    做“大”可以是一夜之间的事,而做“强”呢,则需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谁会择“难”而弃“易”呢?没有科学的评价机制来促动你去做“强”,谁也不会去做傻子。

    在弱与强之间,我们都会选择做强者,不会甘于示弱。好强是人类的共性,不能责怪,甚至应该褒扬。当然,这与把成为“国家级贫困县”当作“特大喜讯”并“热烈祝贺”这样的“喜弱”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但是,正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样,同样一件事,同样是出自良好的愿望,在有的人那儿能够取得好的效果,而到了有的人手里,则常常走了样,变了味。

    比如,我们要的是“强大”,但在某些人那儿,“强大”就只剩下“大”了,“强”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

    先看我们的某些高校,一是“合并风潮”风起云涌,一是“改名运动”如火如荼,都是为了一个字:大。原本各有特色的多所高校被合并到了一起,内耗不止,矛盾不断,领导权、学科设置、招生、校舍……各个方面虽经磨合,但仍无法化解。大是大了,可各个学校的“棱角”却没了,都成了清一色的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实力不仅没有增强,反而大大削弱了。再说“改名运动”。在这股浪潮下,我们许多学校纷纷“变脸”。中专变成了大专,大专变成了本科。有的学校原本在一个偏僻的小城镇,名不见经传,忽然摇身一变,成了“中国某某大学”或“某某省市大学”,让许多学生、家长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它到底是何方神圣。名字变了,可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却没变,教学质量则因生源剧增但师资、教室、实验室、宿舍等条件匮乏而急剧下降。许多人只看“校名”就稀里糊涂让子女选择了某所“大”学。几年之后,学生一无所成才呼上当,可为时已晚矣。这样的“大”,带来的后果是有目共睹的。

    在我们的中小学里,“大”则表现出另外一番情形。现如今,独生子女居多,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教育空前重视,可“优质教育资源”还是非常稀缺。于是,为了满足“需求”,一些办出了声誉的中小学,一是另开“分店”,到处设立分校,“连锁经营”;一是收购、兼并其它软、硬件均不能尽如人意的学校,“贴牌生产”。这些“新兴名校”,“名”虽有了,而“实”却不至:学校最关键的一环——“师资”质量没有上来。“新办学校”招来的名师不多,“兼并学校”还是原来那些师资,换汤没换药。这些“扩容”或“加盟”的学校,大则大矣,动辄上千人甚至数千人,可大而不强。家长、学生奔其“盛名”而来,得到的却是大大地“缩了水”的教育。

    我们喜欢在“大”上下工夫,而不去着力“做强”,根源在哪儿呢?也许是我们的评价机制出了毛病吧!重表面功夫,轻实质的东西,为了“末”可以把“本”丢了。比如招工、用人等,只看你是不是“名校”毕业的,至于你能力如何,却可以忽略不计。比如我们的大学评职称,只看你论文是否发于SCI、CSSCI上,是否“核心”,至于它是不是其中的垃圾,那就不是评审者所考虑的了。其实,在现如今这个“逐利时代”,有的“名刊”成了期刊界中“识时务”的俊杰,动辄收取作者数千甚至上万元“赞助费”而将“垃圾”变成“成果”已不鲜见。而“名刊”的头衔,也是可以靠“公关”而不是“科学公正的评价”得来的。

    我们追求“大”而不去做“强”,或许跟我们自身的懒性也有关系:做“大”容易做“强”难。做“大”可以是一夜之间的事,而做“强”呢,则需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谁会择“难”而弃“易”呢?没有科学的评价机制来促动你去做“强”,谁也不会去做傻子。就好比那些学术成果的评审者,让他去判断其内在价值,那多麻烦!而只依靠“刊名”来论英雄,就要省事多了。

    概念化生存

    某些“新的教育理念”没有经过严格的调查研究,没有充分的验证过程,只是某个决策者随心一动的“灵感”,就以推枯拉朽之势把以前的一切“旧的东西”一古脑儿打得七零八落,留下一片狼藉。

    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我们喜欢每天看到新的东西,看到变动,哪怕你住所旁边新修了一条公路,或家里换了台大彩电,你也会欣欣然的。在教育领域,也有一股“喜新”之风,那就是喜欢玩弄“新概念”、“新名词”。

    这个风尚的始作俑者是谁,没去考究,不能乱说。我们某些大学教育工作者及省市的教研人员,或想出本“专著”,或想弄个课题,为了掩饰其人云亦云、内容苍白、没有多少实质价值的缺陷,搬来翻译过来的外国教育学书籍,从中摘取一些似是而非的新名词,撒布到自己的“成果”中,这样就显得特有“学术水平”,并得以登上学术期刊、评审会等“大雅之堂”了。而那些对课题或专著有评价权的人,他们哪有功夫来细细琢磨、认真品味?大都是走马观“花”而已,这也更助长了新一轮“概念化泡沫”的更快增长。

    在高校里,这股“概念化生存”之风更甚。某些高校教师写文章,原则是“文不拗口死不休”。你不能说“有只兔子在草地里跑”,而要说“一个个体物体存在并在某一空间范围内运动”。读这种“充满了奇怪的干燥的模糊的语词,弯弯绕绕的句子”,你得一句话花上三五个小时甚至半天时间,让人望而却步。然而,不如此,你就没有“学术水平”。

    中小学这股“概念化生存”之风也欲与高校“试比高”:课题、实验、报告、总结、文章等要有“新概念”来引领:建构、生成、“某某效应”……没有“新概念”不足以彰显其价值。殊不知,“新的”未必就是“好的”。这是最基本、最浅显的道理啊!有些基层教育工作者看到了这一点,呼吁说:“教育需要的不止是新名词!”“老师们,不要被名词吓住了!”可这样的声音毕竟不是太强劲。

    如果说,“新概念”之风就此止于少数人“孤芳自赏”,倒还没有多大危害。问题是,这股风吹到了某些教育决策者或有教育话话权的人那儿,影响的程度就大不一样了。某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官员“你方唱罢我登场”,“新名词”成了某些决策者帅旗上的“名号”了:今天你上台,推行“某某新教育”;明天他上台,又推倒前任的做法,推行“某某新理念”……。教育政策的频繁更迭,导致基层教育工作者无所适从。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新的”教育“理念”的推行是以推倒以前的“旧的”一切(包括许多传统的优秀的教育成果)为前提的。某些“新的教育理念”没有经过严格的调查研究,没有充分的验证过程,只是某个决策者随心一动的“灵感”,就以推枯拉朽之势把以前的一切“旧的东西”一古脑儿打得七零八落,留下一片狼藉。

    科学发明要创新,要敢于胡思乱想,因为,这些发明失败了可以推倒重来,但教育却要稳步推进,容不得天马行空的想象。因为,教育一旦失败,它就意味着一个人、一群人甚至一代人、几代人的命运转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决策者们的共识。把“新概念”、“新名词”当作自己建功立业的“狼牙棒”,今天这里一榔头,明天那儿一锤子,这样的做法当休矣。

    三种人办教育

    在某些职位上,你提拔什么人,影响尚不是很大;但千万别把这种“半瓢水”提拔到教育行政部门来。因为,用什么人办教育,关系的可不是少数几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所谓“办教育”者,当是指的那些对教育有相当“话语权”的人,包括我们的县、区教育局长和学校校长,当然还得包括某些教育研究工作者。因为,他们的言行也能像局长、校长们那样左右一定范围内教育的走势。

    最理想的自然是“内行办教育”。这些内行,他们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熟知学生、教师、教材、课堂,能够把握教育的内在规律。他们的决策都会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分析,不会随心所欲。像有的地方把一些“真正的教育专家”提拔到决策层来,就是非常明智的。是不是内行在办教育,你从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感受上就可以判断:那些让教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愉快、家长能够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的地方,就一定是内行在办教育。反之,学生苦不堪言、家长怨声载道、教师感觉费力不讨好的地方,就一定不是内行在办教育,哪怕他每年吹嘘高考、中考成绩如何如何,哪怕报纸上、电视上、大会上如何表扬他。

    对“外行办教育”,则要分开来看。有一种“外行”,他们在办教育之先确实并没有从事过教育工作,但他们有良心,有干劲,知晓自己的“先天不足”,知耻而后勇,发愤,虚心,也把教育干得风生水起。正因为在别人眼里他们打着“外行”的印记,他们在决策的时候便相当谨慎,不会任意胡来。笔者熟知一位现在已经退休的老校长,他在担任校长前是一个乡的党委书记,从没有过教书育人的经历,但他担任一所中学校长后,硬是把个学校办得校风清正、师生同心、成绩斐然。这样的“外行”,舍得吃苦,能够放下“面子”,经过了摸爬滚打,也就成了“内行”。至于那些不思进取的“外行”,他们的决策没有人赞同,他们的言行没有人喝彩,他们违背规律的“创举”会遭到抵制,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市场,自然玩不下去,只好灰溜溜拍屁股走人了事。

    最怕的是那些“‘半瓢水’办教育”。人们常说“半桶水,晃得很”,但“半桶水”办教育,尚不会做出非常离谱的事。而“半瓢水”则不一样了。他们也上过师范院校,但成绩乏善可陈;他们也读过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魏书生,但只是装点门面;他们也从事过教育工作,但心底里并不真正热爱它;他们谈起教育来,也满口都是教育新名词,但那些都是他的“装饰”。他们的教育决策,往往是逆规律而动的:什么样的做法能给他个人带来利益、声誉和前途,他就会把它做到极致。本质上说,这样的人关心的只是他自己而不是教育。让这样的人来办教育,教育之花离枯萎不远矣,其贻害下一代也甚矣。我们从某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人甚至某些大学校长的发言上,不是经常看到这种可怕的办教育的“半瓢水”吗?

    在某些职位上,你提拔什么人,影响尚不是很大;但千万别把这种“半瓢水”提拔到教育行政部门来。因为,用什么人来办教育,关系的可不是少数几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推荐访问:随笔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