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作文教学呼唤受体系统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7 18:10:16 点击:

    在作文教学与训练中强化受体意识,重建受体系统,不仅不会束缚作者的写作思维,而且会诱发作者的写作动力和潜力,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作者的主体地位。我们主张有意识地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成为同学作文的读者,令真正的受众复位和主体回归,从而扶正教、学双方的关系,优化受众结构和参照群体,拓宽信息反馈渠道,提高反馈信息的质效,变学生的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把写作教学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元互动的教学活动,并进而使写作成为学习与创新的主要动力,使作文教学成为素质培养的重要方式。

    一、受体的缺失

    在应试教育条件下,写作的受体是十分具体和狭隘的,那就是握有判分权的语文老师和考试的阅卷老师。其他任何人包括作者本人作为受体或读者都是不重要的和没有意义的,因为考试的分数就是一切,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甚至于一个家庭的幸福,这是多么巨大的力量!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写作本身已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获取分数的手段而已,而分数才是一切,才是终极的目标。我们的每一次作文训练都是对考试作文的操练,而每一次考试作文又是高考、中考作文的预演。作文写得好,考试考不好是没有用的。同学再欣赏,老师认为差也是枉然。因此,写的目的异化了,写作的意义变味了。

    过去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的思路较多地局限在命题上,就是从“命题作文”到“宽题作文”“自由命题”,从“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等,目的在于给学生写作留下较大的空间和自由度,这当然算是一种可行的改革思路。可是由于应试升学的压力和制约,或是教学方式的习常和惯性,使得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并没有考虑到受体因素偏失,也就是说,写作结果的受体仍然只是老师,而受体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本位要素——作者的同学们依然被排斥在外,因此,写作个体的行为动机、目标和价值感,在较多的情况下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

    二、受体的质用

    作文教学与训练的根本目的和终极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能写成一篇作文,更在于能写好文章,也就是学会运用书面语言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以书面形式与他人交流,让他通过阅读得以分享写作主体个人的情思和智慧,在这种交流与表达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写作水平,并藉此培养和提高诸种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交际是人类生活的需要。从交际的形式来说,可分为口头交际和书面语言交际。只要是交际就少不了主体和受体,而书面语言交际也就一定少不了作者和读者。写作目的和意义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交际、传播,也就是经由读者的解读才能够最终完成。写作结果如果不能被很好地解读,也就是实现它的交际功能,也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从现代科学的语文观念出发,我们认为文章是贮存社会信息的主要形式,读者解读就是从中获取信息。因此,写作训练如果没有受众的参与,显然是不完备的,这显示出读者在书面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位置。写作受体是与文章(作品)建立一定的解读关系的读者对象,没有读者的存在,写作结果就形同虚设,作者写作文章和创造作品也便失去了意义。文章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它一方面依附于作者而发生,另一方面又总是以其自身的功利价值或审美价值而期待着读者来解读,没有解读,文章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

    写作受体解读的本质就是整个写作过程(书面交流)的最后完形,这一点对写作活动的完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另一方面,受体系统又构成十分重要的写作背景和交际语境,制约和影响着写作的思想内容和价值取向。

    其实,写作的交流互动过程呈现出一种多向的回环往复的特点。作者通过文章把信息传达给读者,此可谓顺向交流;反过来,读者接受文章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与兴趣强弱的种种情形又反馈给作者,从而促使作者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此可谓逆向交流。受体的接受和反馈过程是写作活动的自然延伸。受体对载体的认同或排拒不仅作为主体意识渗入写作,而且还对载体进行再创造。

    三、受体的重建

    受体的重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改变作文教学中不合理的、单一的读者结构,让真正意义上的本体受众在一定程度上复位,也就是在尽可能多的情况下让同学们成为自己文章的读者和评论员。受体重建的根本意义在于,使作文训练变得更有意义,有目标,有动力和有效益。在受体回归的同时,也就较大限度地恢复了写作者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写作为主动表达,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1 明确写作结果的接受对象和传播范围。每次写作训练之前都可以预先设计和设定读者范围。当然,在每学期的初、中、末,仍须教师进行全收全改,以掌握全班同学的写作情况。在其他时间里,可以进行同学问互读互改,或组织评改小组进行批阅等方式,让更多的同学纳入到受体系统中来,教师可进行一定的指导和监控;其后,令读者把阅读和评改的意见以署名或匿名的形式写下来;此后,作者应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对原文进行修改完善;教师也可以把其中的优秀习作以公开张贴或印刷传阅等方式发表出来,让更多的同学来赏评。以上的一些方式方法,意在使写作者在明确读者对象的前提下进行有针对性地写作表达,从而有效地实现作文训练的交际功能和交流目的。

    2 建立传、受双方双向互动的交流机制。在教师作为单一受体、作文训练的目的又是为了考试得分的情况下,写作流程通常是以教师批阅后给定的成绩作为终结的。而在同学们作为重要受体的情况下,传、受双方就必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双向互动的交流机制。作者在写作前和写作中就期待着文章被解读的结果,希求自己的思想感情被最具有接近性的同学们所理解和欣赏;而读者在评阅他人的文章时也伴随着复杂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从中获取信息,认识他人和照见自我,并将自己的认知和感受通过评语或其他方式传达给作者;而作者对来自同学的信息反馈必然是十分重视的,并可能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和修改等写作行为。这种互动和交流对传、受双方都十分有益的。

    3 引导学生的阅读心态和鉴赏评价能力。学生的阅读心态和赏评能力往往是参差不齐的,教师要对评阅者的心态和能力给予必要的关注和引导,决不能听之任之,不闻不问,这样又会陷入另一个误区,同样会影响教学效果。正确的阅读心态是学习,学人之所长,见己之所短。而赏析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当经常进行示范性的评改和分析,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作文的赏评能力。

    4 淡化写作过程以分数终结的评改习惯。从文章评改来说,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只重分数、不问过程的做法,而要在受体系统的多元参照和信息反馈中,令每一个写作个体自觉地对本次作文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来获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并达成作文教学与训练的目的。

    (责任编辑 全玲)

    推荐访问:受体 作文教学 呼唤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