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教育改革应坚守道德目标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7 15:55:14 点击:

    【摘 要】教育改革必须切实坚守道德目标,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偏离正途。坚守道德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解决教育改革“为了谁”“为了什么”和“依靠谁”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改革;道德目标;健全人格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8-0072-02

    总结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启示是教育改革必须切实坚守道德目标,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偏离正途。坚守道德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解决教育改革“为了谁”“为了什么”和“依靠谁”的问题,是解决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动力问题。

    一、教育改革究竟为了谁?

    教育改革核心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个人的发展,其核心价值取向是增进公平。可是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我们一边喊着促进教育均衡,增进教育公平,一边又热衷于办精英学校,热衷于以行政的手段给学校分类分等级,贴上各种标签。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重点”学校情结和精英主义的办学思想,在大力倡导教育公平的今天似乎并未消失,甚至大行其道。一些地方以教育集团化、学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为名掀起了再造热点学校的高潮。一些刻意打造的热点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默许和支持下,违背有关政策中“优秀教师要向薄弱学校流动”的要求,选调薄弱学校的优秀教师,致使学校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样做的结果,使教育离公平越来越远。增进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迫切的希望,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提出的基本方针,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庄严承诺。因此,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必须切实把增进教育公平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其实,教育精英化取向不仅有损教育公平,也是引起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因为热点和窗口学校的存在,会导致考试难度无限拔高,学生升学压力无限加大。

    二、教育究竟为了什么而改革?

    毋庸置疑,教育具有多种功能,承担着多种使命和责任,如教育承担着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作用。但教育有其内在目的和内在规律,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和指向应该是为了促进教育的自身发展。但纵观教育改革历程,很多改革或是出于服务经济或是为了社会发展的外在目的。比如,20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走上了“扩招”“升级”“并校”之路。又如,现在部分地方政府把引进贴着名校标签的民办学校作为一种招商引资,而不顾这些学校对地方教育公平和教育生态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再如,现在有些地区的基础教育学校布局,某种程度上是为房地产服务,仿佛是房地产布局影响着教育的布局,而一些有着厚重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却因地理位置偏远,缺少投入等原因而萎缩。我们不可否认,教育有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功能,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但教育改革首先应该有自己的立场,应恪守教育的本真。

    教育改革目标错位,还表现在育人目标的淡化,表现在没有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是道德事业,是以道德培育道德的事业。可实际上,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教育改革的主题和内容,更多是指向提高知识获取效率,指向提高应试成绩,而指向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指向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研究和改革要么偏少,要么不够深入。

    在功利主义改革目标的影响下,教育者往往只关注结果,不关注手段的科学性和伦理性。如一些学校,考试文化充斥校园。在这样的学校,墙上贴的是高考、中考的喜报;教师欣赏的、学生崇拜的是考试成绩优秀的同学;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远近亲疏也是由分数、名次决定。这些做法,忽视了对作为“人”的学生的尊重,忽视了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三、教育改革究竟依靠谁?

    现实中,教育改革过于依赖外力推动。一是过于依赖政府的财力保障,片面重视物质资源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力量。于是,我们看到校园和教室越来越豪华,但是学校内部人的力量并没有得到真正激发,学校内涵并没有真正提升。我们都知道,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培养了那么多杰出人才,绝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好的办学条件。

    二是过于依赖政府和教育行政的管理。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对教育干预过多,管得过细、过死所造成的。教育管理部门各种政令频出,让学校目不暇接,各种检查评比和项目创建花样百出,让学校疲于应对,久而久之,导致学校缺乏主动发展的意识。如有校长反映,开学一周参加了七个会议,一学期应付了10多次检查。其实,学校发展应该是学校自己的事,就如政府不能代替企业生产一样,政府也不能代替学校发展,政府所做的应该是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障,应充分依靠和释放学校自身力量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三是过于夸大精英人才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比如,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过于注重对拔尖人才的培养,忽视教师整体发展,忽视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一基本事实。而在培养拔尖人才方式上,往往采用短平快的方式,并偏重于物质奖励。這种方式助长了争名夺利和浮躁的社会风气,助长用人单位“唯名是举”的现象,也极大损害了普通教师的积极性。笔者认为,推进教育改革需要决策与管理部门的去功利化,这样方能见成效。

    推荐访问:教育改革 坚守 道德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