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垂直社交的红利与泡沫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7 09:35:34 点击:

    进入2016年,业界一个普遍共识是:社交创业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一时间,做一个垂直细分领域的社交或社区产品,成了一个热词。“垂直细分”仿佛成了包治百病的万能良药。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生于垂直,死于社交?

    业界对垂直社交(社区)的看好,一半是迫于形势压力的无奈,一半是对新的机会的展望。于是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论调:

    1.垂直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你一旦对某个领域感兴趣,那么针对这个领域的垂直社交(社区)平台将带给你远远超过微信等综合平台的内容和关系获取效率。

    你喜欢足球是不是?那么懂球帝上你看到的都是最专业的球坛资讯,认识的也往往都是资深球迷哦!你关注互联网圈子的内容?那么去脉脉上,你将看到很多创业、产品、运营狗们发布的职场心得和八卦内幕哦,你将结识的也都是BAT的大拿……

    2.垂直是文化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一方面亚文化快速发展,像二次元这样曾经的非主流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主流开始瓦解。人们渐渐因为不同的文化、审美和价值倾向而裂变为一个个小圈子;另一方面,人们的消费标准也逐步从一味地重视性价比和品牌,转为越来越重视商品赋予的个性表达、身份象征、群体归属、情感认同等价值。

    于是传统的品牌渠道开始瓦解。从这个角度说,垂直则意味着“精准”,可以更好地从文化和消费两个角度把人们串联起来,从而带来更精准的流量获取和消费变现。

    3.垂直是市场竞争的必然。市场经济从来都是追求“差异化”的经济。在大平台已经一手遮天的时候,我们不可能鸡蛋碰石头去和它正面较量。这个时候就是应该去细分用户群、抓大家伙们没看到的利基市场,走小而美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单点聚焦、集中火力、做到极致。

    三点论证下来,看似“天衣无缝”,但以上论证的,究竟是“垂直”的好处,还是“在手机端的垂直社区(社交)”的好处呢?垂直的好处能不能使用到人与人的平台上,关键还在于是否适宜。

    那么,今天市面上有那么多的“垂直”平台,都是怎么去垂直的呢?

    或以某类目标人群。比如大姨吗、美柚打的是年轻女性群体;或以某类主题。比如脉脉、赤免打的是职场主题;或以某类场景。比如夜聊打的是深夜11点后;或以某类社交动作。比如知乎打的是问答,抬杠打的是辩论;或以某类情怀调性。比如片刻、火柴盒、same这样的平台,渲染的是文艺小清新的氛围和气质。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发现最常见的方法,是找到一个核心目标人群,通过一个直击该人群痛点的工具去吸引他们,再通过符合其特质的内容和社区氛围调性去黏住他们,再想办法挣钱。

    逻辑似乎没错,但是先别急着踌躇满志,一盆冷水正浇过来。

    关于垂直社交的六大坑

    我们再来看第一部分所提到的几大垂直优势,放在社交(社区)领域,还走不走得通。

    首先,垂直社区(社交)平台面对先天的两难。太垂直了吧,市场体量肯定有限,用户规模上不去;可如果稍微有一点不垂直吧,产品的定位立刻会被模糊冲淡,结果产品很难再抓住特定人群差异化的心理和需求。

    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是脉脉。一开始里面都是互联网圈人士,调性清晰、氛围明确,就是人群太有限。结果后来脉脉打出了“工作版微信”的口号向社会各界大推,各行各业的人们和猎头们一起纷纷进入,用户规模是上去了,但是产品的调性一下子被冲淡冲乱了。同样的例子还有校内网。

    其次,小而美常常意味着稀缺。垂直出来的社交(社区)平台不仅用户规模有限,而且用户使用的场景也非常有限,往往就是无聊的时候到上面读读内容,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人,这样一个“好奇心”驱动的场景既不稳定、也不高频。

    再次,垂直带给了人更大的心理压力。事实上,用户潜意识中都有一个“每日习惯列表”,每多放一个App进自己的每日习惯中,也就意昧着多一份记忆的压力、选择的压力、坚持的压力,所以最后留在用户手机上、天天被打开的App总是非常有限的。而一旦人们有了更高频的App如微信,可以顺带实现低频App的功能,则人们往往会立刻毫不犹豫地把后者从“每日习惯”中扔出去。

    第四,垂直的价值并非不可替代。前面说过,垂直社交(社区)平台最大的价值在于内容和关系获取的效率远远高于微信,但那是在“微信上好友寥寥无几、尚未成圉”的时候。

    笔者过去一直泡在脉脉上,但是自从去年年中在行业类新媒体发稿以来,半年微信好友增长4000,且多半都是互联网创业、从业、媒体、投资人士。立刻微信就变成了最好的关系获取平台,而如今的朋友圈也基本都是清一色的“行业话题”。

    于是你看到了,只要用户把垂直关系导入微信、订阅垂直的公众号、加入垂直的群组、关注垂直的贴吧,则垂直社交(社区)平台的关系、内容、讨论氛围优势就会丧失殆尽,好像也就剩下个情怀基调的沉淀感吧,但这样的护城河也太薄弱了吧。

    第五,获取新关系可以垂直,维持关系链很难垂直。“获取新关系”这样一种需求确实存在,但却总体有限,一旦人们已经获取了大量关系,得到新关系的新鲜刺激就会逐步转化为维持巨大关系网的压力。于是除了少数社交狂热者、一般人越到后头越懒得加人,垂直平台的关系获取优势对他们不再生效。

    同时,为什么人们喜欢互相加微信呢?那是因为社交网络这种东西向来都是一体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平台上获取关系,却很难接受在不同的平台上维持关系,那样太麻烦了……所以最后一定是找一个最常用最稳定的平台去集中维护所有的关系。

    获取新关系是可以垂直细分的,维持一张关系网却很难分成几个不同的App去垂直细分。于是我们发现各个垂直平台纷纷成了微信的吸粉器。

    第六,工具转化走不通。那么,很多的工具平台想做社交、社区能不能走通呢?这里最大的问题是,工具平台之所以深入人心,往往是因为其“工具定位”已经牢牢嵌在人们心里头,人们用它就是因为“工具属性”。所以即便用户量再大,App上发生的也只是人与功能的连接和互动,而不是人与人的连接和互动。

    既没有关系链,也没有沟通场景。所以我们看到超级课程表做了那么多社交功能,学生们仍说“我们用QQ空间了,社交不通过这个”;in做得再好,人们只是用它发布照片,彼此之间互动很缺乏。

    当然,这里也有例外,就是App从推出的第一时间起就已经大力推广社交、社区功能,从一开始就把这个印象钉到人们心里去,比如盘丝洞这样私密话题的女性工具和情趣用品社区。

    机会在哪儿?

    说到这里,是不是垂直社交(社区)平台完全没有机会呢?其实也不尽然。九死一生之后不是还有一生嘛。垂直依然会有机会,但应该符合这些条件:

    1.人群和内容相对集中封闭,容易获取,也不宜转化去微信。这种集中封闭往往源自人们较为私密的B面,来自于关系的暂时和不可公开,比如同性恋平台获取的关系,他们还真不太方便去加微信。微信的规模突进一定导致好友的激增和不易管理,而有些好友可是千万得分离出来不能弄混的,你懂的。

    2.人群消费能力和意愿高。这样即便转化去了微信,那么至少也有机会从他们身上先捞一笔。

    3.提供垂直差异化的内容体验。不论微信和其他综合平台如何发展,他们依然是以图文阅读特别是长篇文字阅读作为主要内容场景。那么如果能提供不一样的内容场景呢?比如二次元社区所提供的大量动漫影音、氛围等场景,其体验是难以被综合平台复制的。

    4.提供垂直差异化的工具价值。对于垂直人群来说,除了获取内容和关系,他们在垂直领域也一定会有其他工具化的需求,围绕这些小点去提供一些工具,提升用户对平台的依赖性。比如校园平台不仅有课程表,还有成绩单、社团、实习兼职……当然要注意避免喧宾夺主、模糊定位。

    5.提供垂直差异化的社交路径和体验。微信的社交路径其实就三种:一对一通讯、群聊和版聊(朋友圈),均是基础设施化的,不可能考虑差异化的社交需求。所以你应该提供基于垂直群体的不同路径,比如游戏竞技、个人积分、匿名沟通等,使人们在其中的社交过程和感知获得(比如成就感)都大大不同于微信(是不同,不是更优),让人们在圈子中有沉淀、有归属。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回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每天为什么要打开你的社交平台,你嵌进来的社交习惯有什么不一样?

    说到底,我们发现,“垂直”这条路即便是今天社交(社区)创业者还能选择的少数路径之一,本身仍然险象丛生、困难重重。

    推荐访问:红利 社交 垂直 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