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7 08:40:43 点击:

    【内容摘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显突出。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消退,就业形势略有好转,但面临的问题仍然严峻。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复杂,本文主要从经济社会环境、大学生自身和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三方面的原因展开分析,并结合高校职业指导的现状,从职业指导工作开展角度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指导对策。

    【关 键 词】后金融危机 大学生 就业 职业指导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特别是近十几年,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持续、大量的投入,毕业的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社会岗位需求下降,用人单位录用应届生对技能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使大学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消退,就业形势略有好转。

    大学生就业是高校非常重视的一项长期的工作,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不仅仅是国家的经济任务而且是政治任务,更是一项民生工程。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是一个社会问题,如何找到一种合适的指导方法来引导,值得关注和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经济社会环境的冲击与影响

    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社会经济增长相对于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可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客观因素。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的产业经济结构主要是第一、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经济增长主要以投资和出口拉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农业吸收了大批初级劳动力,而国企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精简以及以金融、高科技、中介服务类型为主的中高端服务业的相对落后导致了中高端劳动力市场发育不成熟,吸纳人才能力有限,从而造成了人才供求关系的结构性失调,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二元分割劳动力市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错位的就业格局,不仅不利于人才的充分流动,而且造成了人才资源的结构性过剩。

    (二)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

    长期以来,大学生自身的一些主观原因制约着就业情况,主要体现如下:首先,大学生普遍缺乏就业意识,很多大学生从校园毕业后都是直接跨入面对企业的选择中,大多数大学生缺乏经验或者对企业不熟悉和了解,甚至并没有过多的想过“如何就业的概念”。其次,大学生就业观念未及时更新,不少学生不能正确分析形势,对就业过于理想化[1]。如对就业区域的选择并不是考虑企业环境和自身发展,而是将熟悉的习惯性生活环境如生源地、家庭父母工作所在地、恋爱关系这三个方面作为选择重要衡量标准,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就业的范围,影响到就业的广度和深度。再次,大学生面试技巧缺乏。很多大学生在企业招聘的时候缺乏面试准备,或者由于自己紧张的关系对面试细节不太在意;屡次面试失败,自信心受挫导致“就业恐惧”。最后,大学生缺乏了解企业选择人才角度方面分析。企业选择人才角度合理性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环节。

    (三)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力度不够

    当前很多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其作用发挥有限,主要表现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师资匮乏,职业指导能力参差不齐;就业指导方式单一,相当一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仅停留在发布招聘信息、组织校园招聘会、登记就业协议书、上报就业方案、移交学生档案户口这个层次,而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方法、就业手段等职业指导方面的内容偏少;就业信息收集滞后,对用人单位后期反馈、跟踪工作做得少或基本没做,不能及时有效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就业指导课程没有专职的任课教师,课程教学效果较差,有些高校基本上没做过职业全程指导这方面的工作。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指导对策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促进大学生更好就业,笔者从职业指导工作开展角度提出了以下三条指导对策: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指导体系

    可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指导体系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3]。首先,建立全方位的职业咨询。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可通过就业网络留言咨询、QQ 在线咨询、电话咨询、现场咨询、预约咨询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的职业咨询与指导。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有渠道获得咨询,解答其求职困惑。其次,构建系统的职业指导课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设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一系列的职业指导选修课程,例如:对低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事业导航》,为二、三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能力攻略与求职宝典》,为高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政策法规导读》,使学生在校获得较系统的职业指导。第三,举办就业指导系列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特征,寓指导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指导,在活动中得长进,可以大大提高职业指导的效果。活动形式可为职业指导系列讲座、职业规划大赛、职业规划演讲大赛、完美简历设计制作大赛、金牌面试、职业精英挑战赛、工作实践论坛、暑期工作实践活动等等。最后,充分利用网络指导资源。自成一体的网络职业指导系统资源,如各类讲座视频、职业兴趣测评、职业性格测评、职业导航、专家疑难解答、最新的职场资讯、招聘信息等等,是学生进行自我指导的知识库。

    (二)建立有特色的职业指导工作模式

    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构建具有一定特色、针对不同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模式。

    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建立班级常任型职业指导导师负责制,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可利用本科生导师优势资源,或者挑选本学科优秀教师担任各学生班集体的职业规划指导教师,深入到课堂和学生当中,及时答疑解惑,开展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以及基础知识、专业课程的学习辅导,负责班级学生学习动态的综合监控。同时辅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并逐步去实现自我的人生设计。

    二是面向学有所长的学生,建立学科竞赛型职业指导机制,给予重点培养。可聘请多门学科的优秀教师,组建多个学科竞赛导师团,集中开展具有特色的学科竞赛辅导,推动职业指导的纵深发展。

    三是面向有学术潜质的学生,建立学术研究型职业规划辅导导师制,提升层次。以学术讲座、课题参与、项目研发、实验室助手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相关专业的研究动态,鼓励、引导学生将学习的方向和兴趣调整到更深更广的学术研究领域。

    四是面向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建立科技创新型生涯辅导导师制,培育精英。针对那些创新意识浓厚、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建立“科技创新基地”,聘请老师组建多个各类科技创新型导师团,重点开展科技创新辅导,有意识、有针对地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开展全程式的就业指导工作

    要主动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开展全程式的就业指导工作,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就业目标分别加以指导:

    大一新生是大学生活新鲜人,对大学学习生活充满新鲜感,对学好专业,树立人生理想有着强烈的追求,也对今后的就业问题非常关心,迫切希望了解所学专业与今后职业的关系,渴望通过四年的学习成长为有用之材,但面对新环境、新生活和新的学习方式,常感到很迷茫,不能尽快适应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迷失方向。因此,大学一年级的就业指导应该与新生入学教育紧密结合,应引导新生尽快适应从高中向大学学习、生活和课外活动的转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树立全方位就业和敢于竞争的意识。应侧重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职业兴趣,了解职业特点,结合所学专业和自身实际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

    大学二年级是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阶段,学生已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该阶段的就业指导应侧重于就业观念的教育、就业能力的训练。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情商”的培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应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如组织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诚实守信。

    大学三年级是专业学习阶段。该阶段的就业指导应结合专业发展方向和学生的职业发展目标,帮助学生培养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兴趣,引导学生有目的的选修有关课程,并开展创业教育,掌握如何创业的基本知识,通过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鼓励学生有计划地提升就业竞争力。引导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智商”和“情商”水平,为将来的就业储备知识和能量。

    大学四年级是大学生个人生涯发展过程即将面临又一次转变的重要阶段,其基础知识的储备、能力的锻炼和素质的养成在前三个阶段已基本完成。该阶段的就业指导应帮助学生降低就业期望值,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即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让金融危机为毕业生上生动的“择业课”,转变许多大学生就业观念,顺利实现就业。引导学生进行就业准备,进行求职技巧、就业形势与政策方面的实战性指导,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就业力和调适好求职心态,从而积极应对就业挑战[1]。大四毕业生在三月还没找到工作,焦虑情绪大增虽无可避免。但需要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引导其调整好心态,理性定位和加强自我情绪控制。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通过全程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大学生可以较全面地了解目前大经济形势下社会、自我和职业的情况,还可以教育大学生根据目前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理想、特长、素质来正确、客观地树立职业理想,转变就业观念,确定职业方向,选择就业岗位,迎接挑战,勇于创业,为就业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丽贞,曹宁宁.直面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高校对策[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74-77.

    [2]陈颂坚,徐向东,刘琼辉.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职业时空,2009,7:19-20.

    [3]卢玉霞.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8):60-611.

    推荐访问:金融危机 对策 大学生就业 困难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