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近代湖湘伦理思想的变迁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6 17:50:53 点击:

    【摘要】近代湖湘学者对封建主义的伦理思想,特别是“三纲”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对西方的伦理思想的介绍则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对传统的伦理范畴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改造。

    【关键词]近代;湖湘学者;伦理思想;变迁

    这里讲的“近代”,指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近代湖湘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体现湖湘文化近代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里,我拟从近代湖湘学者对封建主义伦理思想的批判、西方伦理思想在湖南的传播、近代湘人对传统道德范畴的现代转换等方面,进行一些初步分析。

    一、近代湘人对封建主义伦理思想的批判

    近代湘人学者对于封建道德的认识和批判,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即大体上是先批判中国社会的落后人心风俗,然后进入对封建主义的“三纲”的系统批判。

    其一,郭嵩焘对清末人心风俗的批判。郭氏通过出使英法近三年的亲身考察与研究,对西方社会的人心风俗有深切的认识,所以对中国社会落后的人心风俗多有批判。

    首先,郭氏猛烈地抨击了中国士大夫闭目塞听,妄自尊大的保守心理。他在法国期间从报纸上知道,以英国技术之先进,犹派人赴巴黎博览会,“考核水师军器”,“不遗余力”。由此他发表感叹:“各国人材政教如此之盛,而勤勤考求,集思广益,不遗余力。中国漠然处之,一论及西洋事宜,相与哗然,以谓夸奖外人,得罪公议。至唐景星寓书李丹 (凤苞),切切焉以评论西人长处为大戒。中国士大夫愦愦如此,虽有圣者,亦且奈之何哉!”以“夸奖外人”长处为罪过,攻击那些主张对外开放、学习西方“长处”的进步人物,这是中国近代以来,一切保守派的共同伎俩。

    其次,是痛斥士大夫好虚不重实。郭氏曾在一首诗中描写了当时官场的好虚不重实现象:“庙堂尽端委,万事付空谈”,后来又将这句诗改作“朝野多名贤,大半崇清谈。”郭氏认为,这种好虚轻实的的倾向,除了吏治腐败所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南宋以来理学家们的好清谈的不良学风的影响。他说:“自宋至今盖千年,合智愚贤不肖皆欲以议论相胜,人才事功,安得不益猥下!”

    再次,痛斥官场的粉饰作伪。好虚不重实的思想作风,在行动上就必然导致粉饰作伪。他说:“近百余年居官者,以粉饰蒙蔽为善诀,习为故常,非从征实处力加振刷,亦无所据以挽回人心风俗之具”。这里讲的“近百余年”,就是指乾隆中叶以来。这个时期,清代统治从兴盛走向衰落,从最高统治者皇帝起,都是一味“以粉饰蒙蔽为善诀”。这种粉饰蒙蔽的实质就是一个“欺”字。郭氏在日记中写道:“司农经国计,但守一欺字以以为生财之道,他复何论哉。”正是这种“相率为欺”的风气,导致了官场粉饰蒙蔽之风的盛行。

    其二,谭嗣同对封建主义的三纲的批判。在近代湖南乃至中国,谭嗣同是最早起来对封建主

    义的“三纲”进行批判的勇士。首先,从总体上批判“名教”。谭嗣同在《仁学》中从理论上指出,“名教”的理论违背了以实定名的基本原则:“以名为教,则其教已为实之宾,而决非实也。又况名者,由人创造,上以制其下,而不能不奉之,则数千年来,三纲五伦之惨祸烈毒,由是酷焉矣。君以名桎臣,官以名轭民,父以名压子,夫以名困妻,兄弟朋友各挟一名以相抗拒,而仁尚有少存焉者得乎?”谭氏的这一段话说明,名之乱并非名之罪,而是主张“名”的人之罪,就是说是主张名分等级的人之罪。而之所以要主张这种“名分等级”,则是为了维护封建社会中的等级特权。

    其次,是猛烈批判“君为臣纲”。谭嗣同说:“二千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谭嗣同的对君臣一伦一批判,一直批到了“今兹”,即清代的帝王。他还利用其从西方学来的“社会契约论”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君臣关系的实质:“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为办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犹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他反对“死节”之说和“忠君”之说。指出:“君为独夫民贼,而犹以忠事之,是辅桀也,是助纣也。”

    第三,对“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的批判。谭嗣同说:“君臣之名,或尚以人合而破之。至于父子之名,则真以为天之所合,卷舌而不敢议。”所谓“天之所合”是指父子之间有血缘关系。因此在“三纲”中似乎更难突破,但是谭氏认为,这一关系是属于“体魄”的方面的,至于“精神”的方面,应该是平等的。因为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天之子”。这里谭氏利用了西方传入的“天赋人权”理论,强调了不论是父,还是子,都具有天赋人权,从而在上帝的面前都是平等的。谭氏指出,如果要说“天合”,于“父子固有体魄之可据”,但是婆婆对于媳妇则为体魄之说所不得行,可是婆婆对媳妇却可任意奴役、鞭笞,甚至逼其自杀。又有后母之于前子,庶妾之于嫡子,主人之于奴婢,其态度之黑暗甚至还有过之。正是通过这种血淋淋的事实,谭嗣同深刻揭露了“父为子纲”的罪恶。谭氏特别强调妇女应有自主之权,以此对“夫为妻纲”进行批判。他指出,君主对臣民高喊伦常,自己则“渎乱夫妇之伦,妃御多至不可计,而偏喜绝人之夫妇,如所谓割势之阉寺与幽闭之宫人,其残暴无人理,虽禽兽不逮焉。”

    其三,杨昌济、杨毓麟、易白沙对封建伦理思想的批判。

    杨昌济对封建主义伦理思想的批判,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以西方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为武器,对封建主义的“三纲”展开了批判:“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此中国古昔礼教之精神也。一、驸马为公主服斩衰三年,此尊君之义。二、姑杀妇减死;三、子殴母,死杖下,此尊父之义。四、妇人敖荡者沉之江,此尊夫之义。”他认为“此皆过重伦理而轻视民命,不可为典要者也。西人迷信宗教,焚杀异教徒,亦同此弊。”他进而指出,家族制度的存在,是封建君主统治的组织基础;而家族主义又是族权、父权、夫权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杨氏对封建社会的陈规陋习进行了系统的批判。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反对虚伪、欺诈,提倡诚实。他说:“西人以妄语为大戒,人若犯之,则为乡党所不齿。……吾国寻常人似全不以说谎为可耻,道德程度远不及西人,良可愧也。”杨氏认为,要纠正这种社会弊端,从儿童时代起,就要注意养成诚实、公正的品德,而且要从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做起。二、反对懒惰,提倡勤劳。杨氏在讲修身课时对学生说:“人情多耽安佚而惮劳苦,懒惰为万恶之渊薮。”他特别敦告那些家境比较富裕的人,不要因此而骄宠自己的子弟,使其养尊处优,好逸恶劳。三、反对无谓的应酬和铺张浪费,提倡惜时和节约。他说:“吾人治事,恒患力微,全赖积多数之时间以完成远大之事业。……吾国之人全不知时间之可贵,因循玩惕,万事皆堕坏于冥昧之中,甚非开国进取之气象也。”所以他提倡要惜时和节约。四、反对打牌、赌博,提倡高尚的娱乐。他说:“好打麻雀牌,乃中国人一大弊害,流俗滔滔,贤者不免,甚可叹也。余去岁(1913年)在北京时,曾谓一友人云:‘中国人如能相戒不打麻雀牌,则中国尚可救。’闻者或不信吾言,不知此习不除,终无涤荡振刷气象一新之日。”五、提倡讲卫生等文明习惯:“近阅日人所著《中国瓜分之命运》,痛言中国人之不洁,谓时报馆之门口,任出入者之溲溺,以为进步之人所行若此,其他则更何说?其所言实有使人愧汗者。”他指出中国人很多不讲卫生的坏习惯,如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农村把便桶置于住室之内等等,都必须尽快改变。

    推荐访问:近代 变迁 伦理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