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明代香料的流动及香料植物的引进种植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6 17:40:49 点击:

    摘 要:明代,香料沿著新开辟的商路,通过朝贡贸易与私人海上贸易的形式流向中国,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烹饪、宗教祭祀等领域。一些香料植物被引种到国内,这也是香料作物本土化发展过程的重要一环。一些产自中国的香料,则通过丝绸之路商道,流向中亚、西亚等地。这一时期“一带一路”地区香料的双向流动表明,民众生活所需是海外香料持续流向内地的强大驱动力,这一过程本身就包含有中华经济对外开放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明代;香料;种植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8)02-0118-07

    自古以来,以南中国海沿岸和印度洋沿岸为核心的地区,是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学术界对此研究起步很早,学者们围绕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路线变迁、贸易往来、民族文化、中外交往等重大学术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十分丰硕的学术成果。①香料是明代中外经贸往来的重要物资,贸易规模大,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此,一些学者亦有一些研究,如李金明的《明初中国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②,严小青、惠富平的《郑和下西洋与明代香料朝贡贸易》③,李日强的《胡椒贸易与明代日常生活》④以及黄瑞珍的《香料与明代社会生活》⑤等文,主要论述了明初中外香料的贸易情况以及明代香料的市场发展。在此,笔者拟以历史地理学为视角,探讨明代中国与东南亚、中亚、西亚等区域的香料流动以及香料作物的引进与种植问题。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学者不吝指教。

    一、明初海外香料的流入及类型

    明初的海外贸易,主要以海上与东南亚诸国的朝贡贸易为主。香料就是其时东南亚国家向明朝贡的重要物品。主要品种有以下几种。

    一是辛香类的香料。如现在较为常见的花椒、姜、茱药、扶锱藤、桂、胡椒、芥辣、辣椒等。这些辛香料不仅可用于食品调味,亦常用于疾病的防治。洪武年间,胡椒、丁香(Clove)、肉豆蔻(Nutmeg)主要来自暹罗斛⑥、三佛齐⑦、占城、览邦国⑧、阇婆国⑨等国。

    二是香木类香料,如苏木、降香、木香、沉香、檀香、龙脑香、米脑香等。洪武年间进贡降香的,主要是东南亚的暹罗斛国、三佛齐、占城以及南亚的览邦国,檀香则以东南亚占城以及南亚的览邦国为主,进贡木香的则有三佛齐,龙脑香类主要来自勃泥国。

    三是通过蒸馏技术从香类植物的花、果或树脂提取制作而成的香水。如洪武十六年(1383)十一月,须文达那国⑩王殊旦麻勒兀达盻遣使入贡“蔷薇水”B11即属此类。

    明初流向中国的香料,来源主要以南洋地区为主,且主要通过东南亚诸国的海上朝贡形式向中国流动。但值得注意的是,洪武末年时似乎已成功开辟了一条从印度洋经缅甸到云南的陆上贸易线路。沿着这条陆上贸易线,檀香、西洋布等各种商品流向中国云南南部地区,史料有称“土官刀板冕遣其下招板阿亩旷等贡红白西洋布、吊卖璧衣、手巾、剪绒单及象牙、白檀香等”B12。刀氏土司即历史上位于泰明建立之初,与东南亚国家有一个相互接触,建立互信,最后确立朝贡关系的过程。香料的流入,也有一个由少及多的变化过程。或许由于朝贡贸易满足不了部分东南亚国家的经济需求,明初一些国家不时找借口入贡。史称“暹罗斛国使臣沙里拔来朝,贡方物,自言”“舟次乌诸洋,遭风坏舟,漂至海南,达本处官司收获,漂余苏木、降香、兠罗绵等物来献”。接到地方省臣奏报后,明太祖认为其使臣有诡言骗贡之嫌,“命却之”。B14随着明朝与东南亚国家的朝贡关系不断发展,东南亚地区通过朝贡流入明朝的香料,品种与数量均有明显增加。

    二、明成祖继位后海外香料流入规模的扩大

    明成祖时期各国香料向中国的流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具体表现在。

    一是香料的海外贸易打破了原由官方垄断的朝贡贸易格局,民间贸易增多。明初,曾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禁止私人进行香料贸易。如洪武二十七年颁布的《禁番香》法令,称“不问官员军民之家,但系番货、番香等物,不许存留贩卖,其见有者,限三个月销尽。三个月外,敢有仍前存留贩卖者,处以重罪”B15。但在贩香获利的巨大诱惑下,一纸禁令根本无法挡住沿海居民的贩香贸易,海外香料通过非官方运销渠道持续流向中国。成化年间,“濒海大姓私造海舰,岁出诸番市易”B16;弘治年间,“私舶以禁驰而转多”B17。私人海上贩香,日益成为普遍现象,这从嘉靖元年(1522)市舶司太监牛荣与家人蒋义山、黄麟等私收买苏木、胡椒并乳香、白腊等货装至南京,又匿税被盘出送官一案可见一斑。史载明廷没收其私自收买的香料“苏木共三十九万九千五百八十九斤,胡椒一万一千七百四十五斤,可值银三万余两”B18,数量相当之大。

    二是海外香料来源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香料贸易线路不断向西延伸。郑和下西洋之前,与明朝建立朝贡关系的主要是周边亚洲国家,进贡香料的则主要以东南亚国家为主。郑和下西洋后,香料贸易随之向西延伸。郑和率领的船队,出使到哪里,香料贸易就延伸到哪里。随着郑和的远洋开拓,印度洋北部地区诸国所产香料遂通过朝贡、私人贸易流向中国。史载印度洋中的溜山洋国,“地产龙涎香”,“其酋长感慕圣恩,常贡方物”。B19柯枝国“地产胡椒甚广”,“其酋长感慕圣恩,常贡方物”。B20古里国“与柯枝国同,地产胡椒”,“有蔷薇露”,“酋长感慕圣恩,常遣使捧金叶表文,贡献方物”。B21“榜葛刺国王赛弗丁遣使乌都蛮等贡犀角、龙涎香等物”B22。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南岸诸国也有较为丰富的香料资源,郑和船队到达后,这些香料也流向中国。忽鲁谟斯“产有真珠、宝石、金珀、龙涎香、撒哈剌、梭腹绒毯”,“其酋长感慕恩赐,躬献方物”。B23祖法儿国,“土产乳香,其乳乃树脂也,其树似榆而叶尖长,彼人斫树取香而卖。中国宝舡到彼,开读赏赐毕,王差头目遍谕国人皆将乳香、血竭、芦荟、没药、安息香、苏合油、木别子之类,来换易纻丝、磁器等物”B24,又有史料称其地“地产祖剌法、金钱豹、驼蹄鸟、乳香、龙涎香”,“其酋长感慕恩赐,遣使奉贡方物”。B25进贡的方物中就包括当地所产的香料,所谓“王亦遣人斋乳香、驼鸡等物,表进中国”B26。东北非沿海地区的竹步国,产“龙涎香、乳香、金珀”,“酋长受赐感化,奉贡方物”。B27木骨都束国,“地产乳香、金钱豹、龙涎香”,“其酋长效礼,进贡方物”B28卜剌哇国,地产“没药、乳香、龙涎香、象牙、骆驼”,“其酋长感慕恩赐,进贡方物”。B29与此同时,明成祖又派陈诚出使中亚的帖木儿。陈诚出使西域的帖木儿国所经各地,也是香料的重要产地。其中哈烈盛产蔷薇水,“以浥酒酱,以洒衣服,香气经久不散,故凡合香品,得此最为奇妙也”B30。撒马儿罕“土宜五谷,民风土俗,与哈烈同”B31。从记载看,其时应有南亚、西亚国家的香料以及近邻哈烈所产蔷薇水运销至此;赛蓝,“地生香草,状类野蒿,结实甚香,可辟蠹虫,即名瓦失实是也”B32。因此,陈诚出使西域的结果,客观上也为产自西域的香料,打开了流向中国的通道。

    推荐访问:香料 明代 种植 引进 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