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从传统到近代:黎庶昌与中外交流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6 15:50:29 点击:

    摘要:黎庶昌是晚清著名的外交家、散文家、学者,被喻为贵州放眼看世界的先驱者。年轻时因应诏撰写了两篇《上穆宗毅皇帝书》,而开始了其仕途之路,后被曾国藩收为弟子,授之以古文义法,后成为“曾门四子”之一。中年时,随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成为驻英国三等参赞;又先后在英、法、德、西四国使馆任职,历时5年。随后,又先后两次成为驻日公使。黎庶昌在外期间,利用文化外交的方式,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促进了近代中外交流的繁荣。

    关键词:黎庶昌;中外交流;文化外交;西洋杂志

    黎庶昌是晚清著名的外交家、散文家、学者,他作为晚清第一批外交官,当时在国内受到世俗的鄙视,在国外又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这样的内外背景下,黎庶昌用学者的身份,运用文化外交,逐渐获得各国的认可。

    他既是外交官也是文人,对中外交流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他在1882-1885年担任大清驻日公使期间,与其随员杨守敬一起搜集、整理和刊刻了《古逸丛书》,其书不仅在学术上有重大价值,而且在中日交流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一、黎庶昌的生平及其对西方政治的观点和看法

    (一)黎庶昌的出身及生平

    黎庶昌(1837-1898年),字莼斋,贵州遵义县人,生长在一个书香门第。祖辈父辈皆饱学之士,祖父、伯父和父亲都有诗文集传世,几位从兄和两位胞兄也都是诗词作家。

    年轻时候的黎庶昌成绩很好,始终名列前茅。可惜当时贵州各族农民在太平天国的影响下纷纷起事,反抗清政府。省里无暇顾及开科取士,从咸丰五年(1855年)起,停乡试达十五年之久。为了谋求自己的出路,黎庶昌离开家乡,进京去应天府乡试。可接连两次考试,黎庶昌都名落孙山。而恰在此时,清廷下诏求言,可一个多月过去了,却无人献言。

    黎庶昌仔细考虑了当时的情势,写下了《穆宗毅皇帝书》,即第一封“万言书”,交到了都察院,引起了清王朝的重视,令其“将所陈事件,条分缕析,详细具呈”。为此,黎庶昌又写了《穆宗毅皇帝第二书》,即第二封“万言书”。两封奏折认识深刻、语言优美,被人们所推许。

    黎庶昌因上了两道万言书,而被清廷“加恩以知县用,发交曾国藩军营差遣委用,以资造就”。刚到曾军营,因当时曾氏幕府中藏龙卧虎,黎庶昌并未引起曾氏的注意,只派他去稽查保甲。后来,因他是莫友芝的亲戚、郑子尹的学生,而被曾国藩关注,其才学逐渐被曾氏所了解,并将其纳入自己门下,授之以古文义法,后成为“曾门四大弟子”之一。

    光绪二年(1876年),黎庶昌作了一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决定,即随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出使英国,充任三等参赞,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批外交官。其后,黎庶昌又先后在英、法、德、西四国使馆任职,历时五年,并游历了西欧的十个国家。在这五年中,他认真观察,对各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军事、地理、社会风俗等作了广泛而深入的考察,并将其考察内容撰写成《西洋杂志》一书。

    1894年甲午战争的爆发以及重庆大火,使黎庶昌在精神上受到了刺激,而1895年的成都教案,更加重了这一刺激。同年,黎庶昌被人参奏处理成都教案时“办事不力”,因而辞官回籍。1898年1月12日因病逝世,享年61岁。

    (二)黎庶昌对西方政治的观点和看法

    黎庶昌生于西南边陲闭塞的贵州,早年封闭的生活环境局限了他的视野;再加上“黎氏祖宗三代都是科举出身的知识分子”,“从小就被引向既能光宗耀祖又能报效朝廷的科举人仕的路”。因此,黎庶昌早期的西方观与当时其他的传统士大夫一样,带有很强的保守性。

    随着他进入仕途,成为了曾国藩的幕僚,开始接触西方的“奇技淫巧”,对西方的科技有了初步的认识。他随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充任三等参赞,走出国门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批外交官时,他开始重新观察这个他所谓的“夷狄”社会,并逐渐修正了自己的观点。

    1876-1881年,黎庶昌先后在英、法、德、西四国使馆任职,并游历了比利时、瑞士、意大利、奥地利、葡萄牙、荷兰等国。这时的黎庶昌对于西方的思想认识已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已由略嫌保守的地主阶级改革派转变为与时俱进、较为进步的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改良派了”。

    在正式外事活动以外,他还着重观察西洋各国的经济发展、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科学技术、风俗民情等国情,并撰写了被誉为“十九世纪西洋风俗画卷”的《西洋杂志》。随着对日本了解和认识的深入,黎庶昌在1884年写了《敬陈管见折》,虽然被“原折退回”,但却得到了李鸿章、曾纪泽较高的评价。

    在其十余年的外交生涯中,他虚心求教、平等待人、在外交的原则问题上据理力争,并用其学者身份文化外交,不仅扭转了因国力衰弱而受到的歧视,而且在他第二次驻日公使离任时,“去之日,攀送者塞巷盈途,或追饯至数百里外。泰西各国使臣啧啧称羡,谓为从来使臣返国所绝无也。”

    纵观黎庶昌的一生,其对西方的看法自他出使西洋之初就已发生了重大转变。但是,对于西方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黎庶昌也并非全盘接受,而是进行理性的分析,对西方进行批判性的吸收。

    二、黎庶昌的文学素养及出使外国对其的影响

    黎庶昌不但是一位著名的外交家,而且是一位学者和散文家,在史学、地理学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在古文创作方面更是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一)黎庶昌的文学素养

    幼年的“经世致用”使黎庶昌对当时的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于二十六岁就给清廷上了指陈时弊的“万言书”。随着黎庶昌进入曾国藩的幕府,作为曾国藩弟子的黎庶昌更受其感染,并为他出使西洋以后的文学蜕变、打破传统守旧之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黎庶昌多数精品多为出国后所写,《卜来敦记》、《巴黎大会纪略》、《巴黎油画院》、《斗牛之戏》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尽管字数不多,却令读者感觉身临其境。虽然其仍用古文在撰写,“但这样的古文,离梁启超自由流畅,时杂俚语、韵语和外国语法的‘新文体’已经不远了”。

    (二)出使外国对黎庶昌的影响

    黎庶昌在国外不仅关注社会民俗,而且对于西方的地理也非常重视。他作为中国首批长驻外国的官员,在西洋的五年间,游历了西欧十国,并撰写了几种地理学方面的著作,即《西洋游记》七篇、《欧洲地形考略》、《由北京出蒙古中路至俄都路程考略》和《由亚细亚俄境西路至伊犁等处路程考略》。

    当时在日本,有“学士大夫略涉文墨者,以不知黎公为耻”之说,每年黎庶昌都与一些日本好友切磋文章。当时日本研究汉学的文士对黎庶昌的学识、道德和文章都十分钦佩,以能与黎公结识为荣,纷纷将自己的诗文集求证于黎庶昌并请其赐序,如:《尊攘纪事序》、《海南文集序》、《燕集三编统序》等。

    黎庶昌一生致力于古文的创作,在史学、散文等领域都有较大成就。这受益于其深厚的家学功底、名师益友的熏陶、本身的机智聪慧以及充分的观察吸收。也许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

    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在其文章中也可充分看出他所处的历史背景,他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风貌。

    三、黎庶昌对在外中文古籍的搜集与出版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倍受欺压,许多书籍被外国人从中国掠走,再加上本国的文人保存不善等原因,使中国的古籍秘本大量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部分东传的书籍在中国已经消失,却在日本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

    黎庶昌到达日本后,痛惜中国文物古籍大量流散。于是,他与杨守敬合作,不惜重金广泛收罗唐宋早逸的秘本、善本。历时两年,选取其中二十六种,汇刻成《古逸丛书》。这部丛书“于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价值”,“对于研究古代中日汉籍交流史以及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也有重要意义”。

    搜集和整理散落在日本各地的中国古籍孤本决非易事,因此,黎庶昌他们不得不以日本友人森立之所撰《经籍访古志》的抄本为根据,“按图索骥”。其中一些,黎庶昌通过友人访求、在民间书肆购求得到的,或是用重金借出覆刻,如卷子本《玉篇》。但还有些是王室秘府的藏本,只有利用其驻日公使的身份通过外交方式才能获取,如《太平寰宇记》就是通过外交途径才得以覆刻的。

    首先,杨守敬作为第一批的赴日人员,率先接触到了吉籍,并利用其从国内带来的古钱、古印和书法拓本等,换购了大量的图书,仅一年就收藏了三万余卷之多。但其数量虽多,却“茫然无津涯”。由此可见,虽然他比黎庶昌提前开始搜集古籍,但却没有头绪,这是当时在日本的中国人的一种通性。如果没有黎庶昌的提议,恐怕《古逸丛书》就不会问世了。

    其次,《古逸丛书》的刊印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撑,可作为驻日使馆随员的杨守敬显然没有这么大的财力,就连黎庶昌自己恐怕也难以支撑,否则,其从枫山文库(归属于修史馆管辖)借出的古钞本《春秋左氏传》、宋集《杜氏通典》等五书也不会因“卷帙繁重”而“未能谋刻”了。而且,《古逸丛书》所刊刻的古籍善本大多是黎庶昌通过各种途径而搜得的。

    再次,两人对古籍的鉴别能力有所差距。杨守敬自称“未知佚而存者为何本”,“家鲜藏书,目录之学素无渊源”,可黎庶昌却有丰富的版本目录学知识,其自家的锄耕堂所藏古籍即有三万多册,七八万卷,超过了当时贵阳藏书最丰的学古书院。再加上与其有姻亲关系的郑珍的巢经巢和莫友芝的影山草堂的藏书,其数量是相当可观的。

    黎庶昌的《古逸丛书》不仅填补了国内亡佚的古书逸篇,而且在版本目录学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们今天整理古籍、搜访校订古书,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对于中外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四、黎庶昌为中外交流作出的贡献

    黎庶昌作为晚清的第一批外交官,真正的走出了国门,代表中国开始与国际交流。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未受到国际社会应有的重视。可黎庶昌用其学者身份,通过文化外交,使日本朝野改变了对中国使臣的态度,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

    作为外交官的黎庶昌不但关注国际局势,关注各国间的动向,而且对于别国的文化也倍加留心。如在《西洋杂志》中,其对西欧各国的社会、民俗、文化等各方面都有所论述。而到了日本,由于同宗同源的关系,黎庶昌的文化外交更容易开展,每年的两节宴请都是为了进一步加深两国间友谊而作的努力。

    驻外的十余年间,他将中国的文化带向了世界,让世界开始了解中国,理解中国的儒家,并且在日本掀起了又一股汉学热,使那些醉心于学习西方的人们,开始思考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开始感受到孔孟之道的包容与智慧。

    作为晚清第一批外交官,黎庶昌在国外驻扎了长达十一年之久。这期间,他亲身体验了被其称之为“蛮夷”的社会,亲眼看到了昔日他所不屑的“奇技淫巧”。这颠覆了他昔日的想法与态度,并导致了他政治、思想、文学等一系列的变化。黎庶昌是一位外交官,同时也是一位学者。正因为他的学者本性,促使他完成了《古逸丛书》这一伟业。

    黎庶昌一生,实践着他“学以致用”的宗旨。正是具备这样素质的外交官,才能冷静、客观地看待西洋社会的各个方面,才能利用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平等、和蔼的待人之道,彻底征服了日本的民众、文人、政要,才能用一己之力带动了中外文化的繁荣交流,让东西方开始产生理解与互信,为后世留下了可贵的经验与财富。

    参考文献

    [1]黎庶昌,穆宗毅皇帝书[M],《拙尊园丛稿》卷一前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2]危兆盖,黎庶昌的文化观[J],齐鲁学刊,1991,(2),

    [3]刘毅翔,贵州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黎庶昌[J],贵州社会科学,1992,(9)

    [4]黄万机,黎庶昌评传[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5]施明智,西洋杂志——桐城散文近代化的一段轨迹[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黄万机,黎庶昌及其拙尊园丛稿[N],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4)

    [8]陈东辉,古逸丛书考略[J],史学史研究,1997,(1)

    [9]杨守敬集:第8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1988

    [责任编辑:杜红艳]

    推荐访问:黎庶 近代 中外 传统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