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5 21:25:12 点击: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好长时间,新课程的教学效率观正在深入生物教师的头脑和实践之中。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可喜的转变,比如教师注重给学生留出展示自学成果的时间和空间,并引导他们相互交流各自的学习方法,从中筛选出最优并加以运用和内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教师的教学效率观还没有从根本上更新,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有些教师难以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还是停留在“教”的层面而对“学”重视不够,更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这里面可能有老师的教育实践智慧问题,如不善于通过问题设置等方式来催化思维等,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一些老师表现出的“坚守”意识,在课堂上一些老师往往还是坚守“圆满完成规定教学内容”的立场,对学生的“学”关注不够,更缺乏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这一成效的关注,这些现象说明一些教师还没有真正从教育的原点出发,还没有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立场上正视课堂教育教学。

    《中学生物课程标准》中将“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生物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列入课程目标和建议之中,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进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应是我们主要的教学目标。如果经过生物老师的努力,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课堂学习过程、展现其思维灵性,使学生体验课堂学习的幸福,从而真正地喜欢生物,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综合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进一步探索中学生有效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还是永恒的话题。“有效”在这里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在这里指老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教学设施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要达到上述标准,我觉得我们应有两个重心;第一个重心在精心备课上,备教材与备学生;第二个重心应有学生意识,即重心在“学”上。为此探索出以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供参考。

    一、科学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备好课,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教学计划要靠每一节课去落实,教师没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就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从而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完善地备课,可以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要把一堂课备好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生物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其次要查阅大量的优秀案例,吸取别人的可取之处,但又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因为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变化着的有差异的学生,而不是死板的被灌输知识的学习机器。再次,教师还要在把握教学重难点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恰当的突破重难点的教学方法。最后,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独立思考并善于发表自已的见解,关键要看教师能否把教学意图转变成学生的行动,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多地收集一些与课堂知识相关的鲜活例子,多准备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感觉到生物知识能够学以致用,让每堂生物课都能使他们耳目一新,丰富他们的见闻,充实他们的生活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在学的方面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生物教学要与实际相联系

    生物老师需要把生物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能把课堂演变为解题训练或说文解字,否则易使生物教学的理论和实际严重脱节。丰富多彩的生物学就变成了枯燥无味、干巴巴的生物概念和知识的堆积,不利于学生兴趣和思维的培养,学生思维也容易受到限制。新课程下的中考试题也向学生敲响了警钟: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是不能学好生物的。生物学是和生产、生活和社会现象密切相关的,因此,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关键是让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走入课堂。为此,首先要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转化为生物问题。教师应做这方面的有心人,多观察生活,处处留心,注意收集和整理与生物知识相关的素材。如我校赵义芳老师,在指导学生探究“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暴饮暴食对身体的危害,她到药店购买了多酶片,然后带领学生实验分析,探究了相同量的多酶片在相同条件下对不同量的肉的消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白暴饮暴食导致消化不良的原因,从而促进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教学效果很好。

    在将生物现象进行转化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尽可能选择身边的事例,选择绝大多数学生所熟悉的事例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二是不能过难或过易,过难会使学生望而却步,过易则缺乏探索性,激发不起学生兴趣;三是研究事例时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应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相适应。如用“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蜻蜓点水是在干什么?幼苗的移栽为什么总要带些泥土?腌制咸菜时出现的大量水从哪里来的?”等学生们较为熟悉的事情来发问引出相应的课题,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启发他们思维,学习的热情自然高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过程要渗透科学方法

    渗透科学方法可以结合教材和生物学发展史,着重介绍与中学生物密切相关,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有利于理解生物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的典型方法。如观察、实验、想象、类比、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猜想与假设等思维方法。这些科学思维方法是打开情境问题之金钥匙,应将科学方法渗透在具体的生物研究之中。只有把研究过程充分合理地展现出来,学生才能看到其中所用科学方法的特征、作用等等。只有了解到得用科学方法解决生物问题,才能体会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意义,进而去自觉地学习科学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可以在课堂上重点剖析一些综合性和探索性较强、能充分体现科学方法的新情境问题,实现方法迁移,给学生以示范和启发,使学生体会并感悟怎样应用,从而感受到科学方法的无穷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如在讲授遗传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对遗传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兴趣,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现有纯种的红色番茄与纯种的黄色番茄杂交,问后代的果实是怎样的?当学生回答为红色、黄色时,教师立即予以否定,并明确讲明“全为黄色”,然后追问“为什么?”从而在矛盾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渴求的心理状态,有效地激活了思维的探索性,提高了生物学习的有效性。

    四、通过有效的问题等方式的设置启迪思维

    为了体现师生互动,一些教师上课尽可能多地提问学生,是否“多提问”就意味着师生互动了呢?问题提出后,需能引起学生经过逐步思考甚至互相讨论交流后回答,才算是有效问题,因此提问要考虑到“最近发展区”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多设计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而且学生有感性认知的问题。为此教师应有意识地精心选择一些有内在联系的内容和有客观规律的递进式问题。如在讲到“传染病的预防”一节时,提出:你是否可以和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你的家人中曾得过哪些疾病?其中哪些是具有传染性的?你的家人教你是如何预防的?在学习“家蚕的发育”时,提出:你见过家蚕吗?你认为家蚕和人主要有哪些区别?家蚕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差异大吗?能不能给同学们具体说一说呢?由于这些问题源于学生实际生活, “问题”的难度落脚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区域中。学生不仅“能说”,而且“乐说”,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积极,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课堂的效果很好。在问题设置时,教师要从趣、悬、巧、精着手。同时要关注学生间差异,关注班级间差异,随时加以调整,这样通过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对比、分析归纳、探究等,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学生物规律性问题,站在新的角度来看生物现象的内在本质。

    五、合作自主,重在全体,兼顾差异

    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空内解决所有学生存在的所有问题,此时合作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讲解一道遗传图解习题要让所有学生都理解需花费15分钟时间,而程度较好的学生会感到太慢了,浪费时间。换一种方法:一道习题经过5分钟讲解后,50%的学生掌握了,30%的学生表示听懂了,另外20%的学生有疑惑。此时请学生分组讨论,会的同学给不会的同学讲解,5分钟后不仅所有学生表示理解了,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问题。而这些由学生自己经过讨论提出来的问题,往往是最有价值的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同时也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为课堂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

    以上是笔者在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的点滴体会。当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这些都有待于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今后,一定要强化“有效教学”的理念,不断思考课堂教学效益,改进与探求有效教学策略,不断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推荐访问:课堂教学 有效性 思考 初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