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协同培养的思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5 17:35:26 点击:

    【摘 要】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的专业特点和成长规律需要这个新兴的专业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和方法,形成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针对当前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从融合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多元化培养环境,协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用以提升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探讨了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的协同培养,以期为当前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 G7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4-0028-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4.009

    0 引言

    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把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列入本科教育专业目录(专业代码为083108TK),随后各省市公安院校陆续开始此专业的申报和招生,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0余所公安院校和政法大学开办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

    近几年,关于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建设的论证和交流会议在全国已举办多次,目前尚未在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专业内涵上形成共识,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得到基本确定[1]。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本科教育阶段主要是培养政治上忠诚可靠、纪律严明、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系统掌握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开展满足网络安全与执法工作岗位能力需求的核心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公安机关或政法部门等从事网络犯罪侦查与电子数据取证、互联网信息分析与情报侦察、网络监控与舆情引导、互联网网络安全管理、公安信息化建设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2]。

    社会需求是专业发展的动力,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公安机关和相关的政法部门工作,公安院校切入网络安全与执法领域研究具有行业院校的优势,因此,多年来以行业应用贯穿发展的公安院校开设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对于服务区域、满足行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有着重大的贡献。本文在笔者们当前开展的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该专业人才协同培养建设,以期为当前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1 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方面对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包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核心要素,很大程度上专业的课程建设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浙江警院靳慧云教授比较研究了7所公安院校“网络安全与执法技术”类(本科)的主要课程设置情况,江苏警院黄步根教授比较研究了6所省属公安院校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课程体系,均指出当前公安院校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差别较大,主干课程设置不一[3][4]。湖北警院龚德忠老师提出采取逆向AOV网络分析方法重构网络安全与执法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1]。湖北警院刘志军老师,黄凤林教授等结合该专业的课程教学实践,从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特点的分析出发,探索该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优化、核心课程群的建设问题[5]。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方面,山西警院刘三满教授著文阐述了山西警院在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介绍了围绕人才培養一个目标,注重校局、校企合作两个合作,狠抓教师团队建设、课堂教学质量、科研创新能力三个关键,确保专业顶层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经费投入、资源建设四个保障,抓好教材选择、讲义编辑、精品课、基地建设、学生兴趣组五个抓手的经验做法[6]。湖南警院周建华博士等介绍了湖南警院围绕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服务实战等方面的经验做法[2]。

    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还包括但不限于:北京警察学院的佟晖教授等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的定位和特色,提出并构建了层次性、渐进性和可操作性的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7]。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曹金璇教授等在其教学改革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学生软件开发技术能力的培养问题和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8]。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苏鹏冲老师,马丁教授等人针对我国网络安全与执法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策略[9]。

    2 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科专业融合的力度不够

    所处地域不同的公安院校其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办学优势及办学特色不同,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也往往依托于这些公安院校的优势学科或特色专业而设立。公安院校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依托的学科不同,有些公安院校对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课程体系认识有所不同,其开设的课程体系略有不同。目前多数公安院校基本上是以传统学科课程为中心,按学科的内在逻辑来组织内容的课程设计模式,依托侦查学而设立的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院校偏向于网络犯罪与侦查等领域课程群设置;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公安院校强调电子数据取证技术、电子数据鉴定分析技术等专业课程群设置。

    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综合性、交叉性,其专业研究内容涉及多学科领域,用单一学科领域知识进行课程设计不足以解决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跨学科、跨专业的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其人才培养的首要前提是解决自身学科与专业之间的融合问题,但在目前公安院校内部组织机构之间界限分明,在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尚存在着明晰边界的情况下,如何围绕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优化设计,较少有公安院校在此进行探索和实践。

    2.2 协同人才培养的深度不够

    公安高等教育受办学历史、条件的限制,办学资源也相对匮乏。网络安全与执法涉及交叉学科研究内容,公安院校在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如何开展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教育也缺乏经验,目前多数公安院校采用多方协同、不同协同模式聚集各方优势资源来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推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有些公安院校采取校局合作(学院—公安机关合作)、校企合作,例如共建实验、实训基地,邀请一线业务骨干民警进课堂,与企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但整体来看,协同人才培养的深度不够。例如,采用校-局合作模式建设的校外实践基地中,学生顶岗实践的岗位工作与学生在校间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度不够,学生实习内容与学生专业、学生就业岗位没有有效地对接。例如,校企合作模式有“校企联合共建”、“校企实体合作”、“企业配合”,基于行业企业的成本收益、学校资金投入等诸多因素,目前多数公安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模式通常是采用“企业配合”模式,即行业企业按公安院校提出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要求,搭建校内实验(训)平台,行业企业参与公安院校共同制定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实践教学计划等的深度不够。

    2.3 协同共建综合实战实训平台的广度不够

    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实践性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及实践要求较高。电子数据取证和分析技能、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侦查技术、网络舆情的疏导控制技术等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而这些技能的培养离不开网络安全与执法实战技能平台的建设。

    从整个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上看,作为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支撑的资源平台建设仍显不足。一是少数公安院校还没有一套较为全面、能够不断更新的实战教学平台,去提供给学生在了解一些实战技能后去练习,二是公安院校与产业界合作共建实战实训平台的广度不够,通过联合实验室、科研项目合作、学生实习实训等多种方式手段建立的产学研共育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的资源平台还很缺乏,三是与公安机关深度协同合作和创新的资源平台不多,在公安网络技术备用人才的培养、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联合演练等环节上,当前一些地方公安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校教育与公安工作之间的壁垒,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事实上也多是学院单方面围墙式的培养。

    3 人才协同培养的思考

    3.1 融合自身学科与专业,构筑课程知识体系

    从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内涵看,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和计算机科学技术、法学、管理社会学、公安学等学科领域紧密相关,但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并不是将各学科关于网络安全问题进行简单集合,而是应以跨学科凝练的网络安全与执法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来开展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人才培养,这就需要公安院校在开展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自身学科、专业之间的融合。

    交叉融合后的课程知识体系可以使学生更好学习和接受新技术、新方法,从而有效应对网络空间中安全与执法的多样性、复杂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公安院校可以以共同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为基础,组成多学科性交叉融合的特色系部,展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展开纵深化的教学与科学研究,进而优化学科组织形态,改革学科组织方式。同时,围绕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跨学科、跨专业、跨组织的课程体系建设,改变以传统学科课程为中心,按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来组织内容的课程体系。条件不允许的公安院校,也可以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各类教育资源,打通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平台,夯实学生的科学基础、文化基础和素质基础,引导和鼓励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学生选修相关学科的课程。

    3.2 探索联动机制,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环境

    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其知识体系覆盖面广,涉及多学科领域知识,专业交叉度广,知识复合度高,任何单一的学科知识的培养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另一方面,网络安全与执法中涉及的网络安全技术及其知识更新快,需要未来的公安网安人才具备不断消化、吸收和利用网安新技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因此,在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除了搭建教学实验实践平台去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外,还需要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分析、自行解决问题的实践习惯,需要培养学生能利用新技术进行网络安全案事件中的技术处理和执法方面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达到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以学院单方面围墙式为主的人才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则需要积极建设和完善校局合作、行业企业参与的产学研协同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环境。

    在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人才培养上打造多元化培养体系有助于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技能实践能力的提升,解决问题的新技术运用和实现能力、创新能力。笔者们认为公安院校具有教学独特性、科研先导性的特性,应以课堂教学为第一课堂,夯实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基本专业技能和自主的学习能力;以结合具体的公安工作需求,通过开展课外科技小组活动、学科竞赛、导师制等方式为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开展实验(训)项目,这种在“干中学”、“学中干”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水平,提升其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学业挑战度;以校局合作实习基地为第三课堂,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岗位任职能力;以学院-行业企业联动、联合培养为第四课堂,因为行业企业具备技术前瞻性特性,采用联动、联合培养方式可以扩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新技术的适应和利用能力。

    3.3 协同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网络警察职能工作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更高的实践能力要求。除了在课程教学方面探索课程的多样化实践教学运作方式,在课程实施环节中探索采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运作方式外,还需要公安院校、公安机关、行业企业之间的协同来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构建协同化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在构建实践实习平台方面,可依托与行业企业共建的校内实验(训)平台,公安院校可通过项目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开设大量开放性實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完善专业训练系统和案例库,以实网环境、实用技能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不断增强学生科学实验、专业实训成效。同时,完善校局合作机制体制,建立以公安部门为实际教学环境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以学生实践与就业联动为导向的校外实践基地,缩小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公安部门的用人需求之间的差距。

    其次,开办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公安院校可深入研究国内外网络安全基础建设,着眼于未来网络靶场和安全平台建设需求,尝试采取公安院校-公安院校多方参与合作、校局合作、校企合作或行业企业参与等方式联合设立统一的互联网、移动网、工控网等典型网络场景下的逼真模拟网络环境建设,积极开展网络空间训练环境模拟及演训模式、内容和手段研究,结合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不断促进相关训练平台的建设,用于发现网安人才,提升专业师资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 结束语

    作为新兴专业,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其发展的历史不长,对其认识也才刚刚开始,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自然也会产生一些困惑和亟须解决的问题。作为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公安院校应针对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的专业特点和成长规律,应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积极探索培养模式改革和配套机制创新,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和方法,尽快形成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龚德忠.以实战为导向的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公安教育.2018(5):58-61.

    [2]周建华,陈彦羽,李欢欢.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培养目标与路径探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1):20-23.

    [3]靳慧云.地方院校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建设探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1(10):78-79,82

    [4]黄步根,陈南华,张亮,顾海艳,滕丽萍.网络安全与执法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4(5):88-91.

    [5]刘志军,黄凤林.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7(5):116-122.

    [6]刘三满.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目標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19(4):125-128.

    [7]佟晖,杨晨.公安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为例[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7(9):116-120.

    [8]曹金璇,郭红涛,解易.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学生软件开发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83-88.

    [9]苏鹏冲,马丁,袁得嵛.“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79-81.

    推荐访问:网络安全 专业人才 协同 执法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