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国内外城镇体系研究进展综述与思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5 17:25:19 点击:

    摘 要:基于国内外城镇体系研究进展的阶段性梳理与概略性比较,明确了我国城镇体系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深化理论与实证研究、强化学科间交叉与融合、提升理论与方法和强化区域间性要素研究等我国城镇体系研究的若干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国内外 城镇体系 研究进展 不足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4-100-03

    一、国外城镇体系研究进展略述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酝酿与萌芽。城镇体系研究酝酿于工业革命后期,源于城市与区域之间发展失衡所引致的种种矛盾,是城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英国学者霍华德1898年出版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所提出的把城市与区域作为整体研究的思想,使其成为城镇体系研究原始思想的首创者。英国生态学家格迪斯1915年发表的《进化中的城市》中所提出了以自然区域为基本架构,分析区域发展潜力和容量限度的研究方法,使其成为城镇体系研究方法论的重要奠基人。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论,第一次把区域内城镇系统化,被后人公认为城镇体系研究的基础理论。1939年杰弗逊和1942年哲夫又分别对城镇体系规模分布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尝试{1}。

    国外城镇体系研究真正萌芽于20世纪40-50年代,典型代表及成果主要有:维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了城镇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意义,从理论上论证了城镇体系的合理性,被认为是城镇体系研究的先驱;爱德华·阿克曼提出“新地理学”必须与空间系统联系起来的观点以及其后系统论在城镇体系研究中的初步引入{2}。

    2.20世纪60-70年代:分化与高潮。20世纪60-70年代是国外城镇体系研究的分化与高潮期。1960年邓肯及其同事们在《大都市与区域》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城市体系的概念,成为把一般系统论应用到区域研究的典范{3}。1964年贝里基于系统论的观点研究了城市人口分布与服务中心等级体系的关系,把城镇体系研究与一般系统论有机结合,开创了城镇体系研究的新纪元{4}。之后,城镇体系研究又出现了概念与学科视角的多元分化。首先是60年代中期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城市区域概念:如弗里德曼与米勒的“城市场”、福克斯与库马的“功能经济区域”;其次是社会学和经济学另辟蹊径对城市与区域关系及城镇体系演化发展机制的研究,促成大量区域发展理论的分化,如:赫希曼等人的“极化增长学说”、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说”、弗里德曼及阿隆索的“核心—边缘模式”和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等等{2}。

    经过60年代的概念与理论分化,国外城镇体系研究进入了70年代的高潮期,研究视角不断多元化、研究内容不断延展、研究方法不断更新,数学和动态模拟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如1977年曼纽尔·卡斯特尔从社会空间分化角度对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及问题的研究{5},1977年哈格特从相互作用、网络、节点、等级体系、界面和扩散六方面对区域城镇群体发展过程的研究等{4}。此间还出现了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城镇体系比较研究,一系列经典著作纷纭而生:贝里与霍顿1970年合著的《城市体系的地理学透视》、帕尔1972年编著的《城市与区域体系模式与过程》、鲍恩与马克诺恩1972编著的《加拿大中部城镇体系发展》、皮特1973年编著的《城市增长与信息循环:1790-1840年美国城镇体系》、思维恩与马克思诺1975年编著的《城市体系管理》和鲍恩与西蒙斯1978年合编的集中各家学说,全面反映该时期城镇体系研究水平的《城市体系》一书等等{4}。

    3.20世纪80-90年代:衰落与转型。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受激进地理学的挑战和城镇体系研究已至顶峰的普遍认知所限,国外城镇体系研究,尤其是发达国家城镇体系研究开始进入理论与应用性总结期,如普鲁恩与维勒1980年合编的《美国大都市体系》、克里斯坦与哈伯合著的《现代大都市体系》等著作的理论性总结以及艾德迦、皮特、约翰斯顿等学者对美国城镇体系进行的应用性研究等等,虽理论体系更趋系统科学,研究方法也更加注重数量化和计算机应用,但城镇体系研究整体开始衰落,研究重点开始转向发展中国家。如布利策(Blitzer,1988)等人曾对30年内(1960-1989)第三世界中小城市的研究文献的系统性综述{4}。80年代后半期,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以及“新区域主义”及其“区域间性”研究理念的兴起,国外城镇体系研究出现转型{6}:研究视角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重点从空间结构演化转向资源集约利用研究,研究范围转向跨区域、跨国家乃至全球视野。如曼纽尔·卡斯特尔的《信息化城市》中有关信息化对城市社会阶层分化与社会空间分异的研究{7},哈维基于历史演替视角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区域城市化空间影响的研究,全球化与地方化视角的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性社会构建与区域城镇体系发展的研究,社会阶层分化视角的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探讨{8},弗里德曼、萨森、范吉提斯等人有关全球一体化、信息技术网络化、跨国公司等级体系化对全球城市体系组织结构及可能影响的研究等。

    4.21世纪以来:现状与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城镇体系研究多学科、多视角、多理论、多方法交叉与融合研究趋势日渐明显,研究思路上表现出明显的根植于区域社会,并在更广泛区域背景下多视角关注城镇体系及其演变的特征。既包括对城镇体系与收入、生活质量和就业等的关联研究,如科斯塔·保拉、乔斯·曼德斯和拉莫斯·瑞(Paula Costa,Jose Mendes,Rui Ramos,2001)从生活质量视角对葡萄牙城镇体系的分析与研究{9},何塞姆(Hesham M. Abdel-Rahman,2002)对城镇体系结构对居民收入不均的影响研究{10},丹和伊凡·唐恩森德(Dan O"donoghue,Ivan Townshend,2005)对英国城镇体系中部门就业结构的多样化与专业化及其离散聚合研究{11},以及阿卜杜勒·拉赫曼与赫希曼(Abdel-Rahman,Hesham M,2005)对贸易、城镇体系和劳动力市场的全新研究等等{12};也包括对对城镇体系及其空间演化的模拟和实证研究,如杨格斯·霍迪斯与帕诺斯(Yorgos N. Photis、Panos Manetos,2003)运用协同模型框架对希腊阿提卡城镇体系演化的模拟研究{13},雅尼斯与亨利(Yannis M.Ioannides,Hey G.Overman,2004)对美国城镇体系空间演化的研究{14},以及纳瑞萨、提姆和马丁(Narisra Limtanakool、Tim Schwanen、Martin Dijst,2009)基于流视角对荷兰城镇体系发展的研究{15},乔治·加西亚等人(García Jorge H、Garmestani Ahjond S、Karunanithi Arunprakash T,2011)对区域性城镇体系规模时空分布演变门槛值的研究{16}等等;也包括城镇体系内部单元的分散与协作的有益探讨,如索尔·米因特(Soe W. Myint,2008)对城镇体系内部社会—经济功能单元分散与协作关系的研究{17}。鉴于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深重影响,甚至有学者(Elvin K.Wyly,Markus Moos,Holly Foxcroft,Emmanuel Kabahizi,2008)对美国城镇体系内的次级房贷分布进行了研究{18}。

    应该说,根植于区域社会,并在更广泛区域背景下多角度关注区域城镇体系及其演变的国外城镇体系创新研究理念和视角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由于大多数研究往往具有西方资本主义背景,使其研究理念和部分结论并不完全适合于我国,但批判性借鉴应是我们的一种积极态度。

    二、国内城镇体系研究进展略述

    1.20世纪70年代以前:酝酿与萌芽。尽管我国城市发育较早,但我国的城镇体系研究起步明显较晚。最早论及城镇体系研究重要性的当属梁思成先生,20世纪60年代中国学者(严重敏,1964年)也曾对克里斯泰勒的《城市的系统》一文进行了首次引进,但其后国内并未开展相应的研究。之后,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带县”发展方针,城镇体系及其规划实践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开始真正萌芽{3}。

    2.20世纪80-90年代末:后起与勃发。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恢复和完善,城镇体系概念进一步普及,城镇体系规划重要性的进一步提升。城市地理学者和规划工作者率先开展了城镇体系理论与实证等领域研究{4}。

    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主要关注城镇体系的概念与特点、演化机制与组织结构、城市影响区和城镇相互作用等。顾朝林首先将城镇体系组织结构归纳为地域空间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类型结构和网络系统四个方面。宋家泰、顾朝林、周一星、许学强等就城镇规划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19}{20}{21}{22}。杨吾扬等人对城市体系科学定义及其级别—数目—规模对应模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践验证{23}。其后,相关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城镇体系的概念界定与理论构建,各种不同层次区域(省域、市域、县域)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划分标准、发展趋势等。虞蔚等人还从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信息流的联系强度等角度研究区域城镇之间的联系{24}。有些学者还开展了对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形成机制,信息产业对城市体系影响等的研究{12}。同时,一些学者(刘继生、陈彦光,1998)引入分形与分维理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率先开展了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25}。

    实证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广泛开展了对不同等级行政区域、自然区域、流域、经济区域的城镇体系研究。最初,中科院的一些地理研究机构和部分大学地理院系先后承担了辽中南、京津唐、湘东和长春地区的城镇体系研究{4}。较早进行中国城市体系研究的城市地理学者有南京大学宋家泰、顾朝林,北京大学周一星、杨吾扬,中山大学许学强等。顾朝林系统全面地研究了中国城镇体系的起源、产生、发展、现状及未来{26}。崔功豪结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实证研究,将城镇体系结构划分为3种类型。姚士谋在对国内几大城镇密集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此后,区域城镇体系实证研究重点从沿海、沿江发达地区向内陆地区深入{27}。

    90年代后期,面对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的实际,国内学者开始对全球化与信息化对城市群空间影响表现出较大关注,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世界城市体系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也有学者(陈彦光,1998)开始尝试探讨全新背景下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和方法,而且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三结构一网络”的一般分析,进一步加强了对城镇体系动态演变、合理模式、结构调整和科学预测的研究{28}。欧阳南江等在珠江三角洲开展的城市群规划中突出整体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丁元等在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中密切注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城镇体系的关系,从而探讨更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规划{29}。

    3.21世纪以来:现状与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体系研究呈现出多层次、多领域、多视角、多方法的综合研究趋势:首先,研究层次的多元化。城镇体系研究呈现出宏、中、微观多层次并进的趋势,既有不同层次的行政区域,也有不同层次的自然区域,也有自然与人文交互型区域城镇体系研究,而且研究成果甚多,不胜枚举。其次,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多元化。分形理论与方法、定量方法与模拟模型、RS与GIS技术等广泛采用。其中,尤以运用分形理论对不同层次与类型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为甚,虽小部分在深度与广度上有所升华{30}{31},但多为对分形理论与方法的模仿应用。RS和GIS作为新兴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在城镇体系研究,尤其是演化发展动态监控与模拟预测研究中应用日渐显现,并有望拓展我国城镇体系研究领域。再次,研究内容日益深化与多元化。整体仍以城镇体系结构研究为主,城镇体系演变机制研究有所强化,城镇体系优化调控研究日渐拓展,城镇体系规划研究纵向深入,并集中于规划实施保障与支撑研究,城镇体系方法论研究也有所延展,但突破性不足{32}。最后,研究视角更趋多元化。除了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交通区位、河流水系、地质地貌等角度对城镇体系及其变化进行研究之外,也开始借鉴国外城镇体系区域间性创新研究理念进行本土化研究,但目前仅限于对该理念的评价和少量的案例研究。如基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城市化时空演变研究(王桂阳,2007){33},社会变迁背景下的我国城市犯罪及其空间防控研究(王发曾,2007){34},基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视角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田禹,2008){35},基于地理层级性和城镇等级序列的金融危机传导路径研究(傅雪莹,陈才,刘继生,2010){36},城镇体系与交通网络时空演变相互作用的探讨(Bing Zhu,Jinhua Pei,Zhongwu Zhang,2011){37}等。但总体而言,该视角的区域城镇体系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加之我国幅员广阔,地域类型多样,历史进程各异,亟待通过不同类型区域的广泛研究,总结和归纳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历史轨迹的区域关系与城镇体系时空演变相互作用的过程、因子、特征、机制与规律。

    三、我国城镇体系研究的些许思考

    1.我国城镇体系研究的不足之处。纵观比较国内外城镇体系研究进展,可以看出,尽管我国城镇体系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仍存在如下不足{32}:首先,总体研究水平仍滞后于国外。始于国外城镇体系学说的介绍引进,难免受其影响而相对缺乏切合我国城市化实际的理论探索。其次,学科交叉与融合不足。我国城镇体系研究主要局限于地理学、规划学等的单学科突进状态,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局面尚未成形,虽偶有学科间个别理论与方法的些许借鉴,但仍与城镇体系研究所需的多学科综合集成相去甚远。再次,研究方法与手段滞后。研究方法虽有改善,但仍以传统城镇体系和经济地理学生产力布局研究方法为主体,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不足;虽然RS、GIS等新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城镇体系演化动态监控与模拟预测研究,但亟待强化和提升。最后,过于注重城镇体系内部结构与相互关系研究,对新兴经济、科技因素对城镇体系的影响研究相对肤浅,对区域性和区域间性的政治、社会、文化因素考虑明显不足。

    2.我国城镇体系研究的若干建议 。针对前述我国城镇体系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我国城镇体系研究的如下建议:首先,继续深化和拓展我国城镇体系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提升我国城镇体系总体研究水平;其次,强化学科间交叉与融合,拓展和深化我国城镇体系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与综合集成研究;再次,优化和提升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强化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综合集成研究,并采用RS、GIS等新技术,强化我国城镇体系的动态演化与模拟预测研究;最后,以城镇体系内部结构与相互关系研究为基础,根植于区域社会,强化区域间性经济、科技、社会、政治、文化因素的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61005)。]

    注释:

    {1}顾朝林.城镇体系研究及其进展[J].城市规划汇刊,1988,(1):6-13

    {2}邹军,张京祥,胡丽娅.城镇体系规划:新理念 新范式 新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李靖.国内外城镇体系研究综述与展望[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12):46-47.

    {4}顾朝林.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方法·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

    {5}Manual Castells.The Urban Question[M].Cambridge:The MITPress,1977

    {6}王力.论城市体系研究——回顾与展望[J].人文地理,1991,(1):35-43

    {7}Manual Castells.The Informational City[M].Oxford: Blackwell,1989

    {8}Pred A. The social becomes the spatial and the spatial becomes the social[A]. In: Gregory D, Urry J (eds.). Social Relations and Spatial Structures[C]. London: Macmillan, 1985.336-375

    {9}Paula Costa,Jose Mendes,Rui Ramos.Analysing the Portuguese Urban System from a Quality of Life Viewpoint[A]. Paula Costa,José Mendes .ERSA2001 Collection[C],2001

    {10}Hesham M. Abdel-Rahman.Does the Structure of an Urban System Affect Income Disparities?[J].Regional Science,2002(42):389-409

    {11}Dan O"donoghue,Ivan Townshend.Diversification, specialization,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f sectoral employment structures in the British urban system(1991-2001).Regional Science,2005(39):585-601

    {12}Abdel-Rahman,Hesham M.Trade,Urban Systems,and Labor Markets[R].University of New Orlea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5(11)

    {13}Yorgos N. Photis,Panos Manetos.Simulation of urban system evolution in a synergetic modelling framework. The case of Attica, Greece[A].Yorgos N. Photis,Panos Manetos.ERSA2003 Collection[C],2003

    {14}Yannis M.Ioannides,Hey G.Overman.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US urban system[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4(4):131-156

    {15}Narisra Limtanakool,Tim Schwanen,Martin Dijst.Developments in the Dutch Urban System on the Basis of Flows[J].Regional Studies,2009(43):179-196

    {16}García Jorge H, Garmestani Ahjond S, Karunanithi Arunprakash T. Threshold transitions in a regional urban system[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2011 (78):152-159

    {17}Soe W.Myint.An Exploration of Spatial Dispersion, Pattern, and Association of Socio-Economic Functional Units in an Urban System[R].GeoDa Center for Geospatial Analysis and Computation,2008

    {18}Elvin K.Wyly,Markus Moos,Holly Foxcroft,Emmanuel Kabahizi.Subprime Mortgage Segmentation In The American Urban System[J].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2008(99):3-23

    {19}宋家泰.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初探.地理学报[J].1988,43(2):97-107

    {20}顾朝林,张勤.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1997,(2):14-26

    {21}周一星.中国的城市地理学——评价与展望[J].人文地理,1991,6(2):54-58

    {22}许学强,朱剑如.努力发展中国的城市地理学[J].经济地理.1986,6(l):10-14

    {23}杨吾扬.中地论及其在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中的作用[J].城市规划,1985,(5):7-12

    {24}虞蔚.省域城镇体系中的中心城市及其影响范围的统计模拟.城市规划汇刊,1989,(l):43-49

    {25}刘继生,陈彦光.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J].地理研究,1998,19(1):82-89

    {26}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J].商务印刷馆,1996

    {27}顾朝林,徐海贤.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1999,19(4):320-331

    {28}陈彦光.城市体系中OH雪花模型实证研究——中心地K3体系的分形与分维[J].经济地理,1998,18(4):33-37

    {29}房庆方.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城市群规划及其实施[J].城市规划,1997,(l):7-10

    {30}刘继生,陈彦光.城市、分形与空间复杂性探索[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1(3):62-69

    {31}陈彦光,刘继生.Braess模型与城市网络的空间复杂化探讨[J].地理科学,2006,26(6):658-663

    {32}董蓬勃,姜安源,孔令彦.我国20世纪90年代城镇体系研究评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4):20-23

    {33}王桂阳.1990年以来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对大连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7

    {34}王发曾.新时期我国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城市犯罪及其空间防控[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

    {35}田禹.1945年以前大连社会变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8

    {36}傅雪莹,陈才,刘继生.全球金融危机传导的地理层级性及其对中国防范金融危机的启示[J].地理科学,2010,(2):197-203

    {37}Bing Zhu, Jinhua Pei, Zhongwu Zhang. Law of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 System and Transport Network[A]. MASS2011-Proceedings[C]. Piscataway: IEEE Computer Society,2011(4):1-3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旅游学院 海南海口 570228)

    [作者简介:范士陈(1976—),男,汉族,安徽怀远人,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城市地理、旅游地理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责编:若佳)

    推荐访问:研究进展 城镇 综述 国内外 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