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开发与模拟公司项目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5 12:45:27 点击:

    摘要:基于开放性载体的工作过程系统的课程开发与“模拟公司制”项目教学方法结合,对课程建设进行企业调研的策略、《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建设的方法与内容、“模拟公司制”项目教学法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及“增值评价”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及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拟公司;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4-0036-04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职业教育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专业课程构建与教学理论的探索基本成熟,但在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教材服务于实践与教学法等方面尚存不足,故提出本研究课题。

    2.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①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渠道,开发并实施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课程;②实施与“产学结合”、“理实一体”模块化项目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改革,建设富有校本特色的“模拟公司制竞争项目教学”课堂模式;③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职业岗位核心技能的分析,确定专业核心综合课程《网络管理与维护》的教学内容、编写方式、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教学资源的建设形式等。

    (2)本课题研究基本实现了预设目标,其意义重大。①开发并出版了课改教材《网络管理与维护》及课程教学资源,为本地区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提供可借鉴的范例;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毕业生素质,提升学校服务本地经济的水平;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实施能力、课程开发能力。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开放性载体。“载体”即承载知识或信息的物质的形体。在课程中,学习情境采用结构化设计,以目标内容要求为基础构建学习情境框架,提供多个项目、案例作为载体,教师教学时可直接使用这些载体,并允许教师从企业和实际工作中引入新的载体。

    2.工作过程系统化。工作过程系统化来源于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理论探索,是指在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所采用的一种知识或技能的系统化方法。主要思想是根据社会实际职业的工作过程,对知识、技能进行有序的系统化,并使之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思想,也可为“模拟公司制项目教学法”提供指导。

    3.基于竞争性“模拟公司制”的项目教学模式。本课程内容以个人的职业成长,从学生到网络管理员的成长过程作为模拟角色、工作情境设计的主线,以岗位实际需求为内容选取的基本原则,以实际工程项目组织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建“模拟公司”真实反映企业(公司)运营过程。通过项目竞标、情境仿真、角色扮演等手段,模拟体现现实公司完整的工作流程,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实现教学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研究过程。

    (1)理论研究。博采众长,力求创新。2003年,湖南郴州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始实施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在以后的几年中展开了3个省级以上相关课题的研究。全部教师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5位教师参加国培、1人到德国考察,多人次参加国家和湖南省重点项目建设的培训、各出版社举行的教材编写研讨会。以期通过思想的碰撞,创新教学模式、方法。

    (2)现状研究。校企合作立足实际工作过程,确保成果质量。课题组贯彻“基于工作过程”的“产学结合”策略,并把这个策略贯彻教材的开发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在编写人员中有三位企事业单位的工程师、一个课程专家、数位高级教师。将生产方法、生产工艺业务流程融入课程中,确保成果质量。

    (3)行动研究。加快实践,及时总结,边研究边推广,教材开发与教学实践同步进行。2012年3月完成《网络管理与维护》初稿的编写;同年4~10月,对任课教师进行相关的课程培训,并让他们进行实践研究;在2012年“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与说课大赛,重点推进项目教学与情境模拟教学,周小明老师夺得市赛第一、国赛三等奖;同年10月,教材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成果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4)团队构建。教学理论与专业培训并重,打造一流研究队伍。实施课程的所有成员参加湖南省骨干教师培训和“四新培训”(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有2位教师接受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并派一位成员到企业顶岗半年。

    (5)课程升华。适时总结、系统积累,力求打造精品课程。与学校国家、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结合,从课程设置的理念架构到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教学实践中项目教学的推行,再到教材建设与教学法的相互融合。每个环节上都有较多的过程性资料和相应成果,我们都能注重积累,不断总结、修正。

    2.研究的方法。在本课题研究中,运用了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

    四、研究成果的概述

    1.探索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课程建设赴企业调研的策略,对本地区相关行业企业工作岗位分布及任务、生产技术与工艺等情况进行了调研。

    (1)确立进行企业调研的基本方法。科学准确的行业企业调研,是项目课程成功开发的必要前提。课题组企业调研方法如下:①确立调研的目标。基于“开放载体的工作过程化”课程建设的调研,可能归为广度、深度、典型性与统一性。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工作过程的本质,为模块的“开放性”、“系统化”打下基础;②企业调研的要求。贯穿课程建设整个过程、工作任务应具有多种层次性特征、调研企业具广泛性和典型性、调研对象具有广泛性、调研过程的顺序应符合课程的开发过程、调研方法多样性。

    (2)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管理与维护》教材,内化了课程开发的方法,使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教学手段运用水平及专业技能水平有了巨大提高。《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项目内容如下:

    项目一:我要当网络管理员。任务一、应聘网络管理员;任务二、链路通的使用;任务三、Windows常用网络命令。

    项目二:家庭宽带上网的管理与维护。任务一、线路故障;任务二、硬件故障;任务三、软件故障。

    项目三:中小型办公网的管理与维护。任务一、小型办公网的维护;任务二、局域网文件共享;任务三、打印机共享。

    项目四:中小型企业网的管理与维护。任务一、网络设备管理;任务二、VLAN的应用;任务三、端口绑定的应用;任务四、网络管理软件网络岗的使用。

    项目五:网吧网络的管理与维护。任务一、网众无盘网络服务器的管理与维护;任务二、网吧视频服务器的管理与维护;任务三、万象2004计费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任务四、网吧终端管理与维护。

    项目六:校园网的管理与维护。任务一、Web服务器管理与维护;任务二、FTP服务器管理与维护;任务三、E-mail服务器管理与维护;任务四、三层交换机的管理与维护;任务五、路由器的管理与维护;任务六、服务器远程控制与管理。

    项目七: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项目描述,学习目标。任务一、单机杀毒软件的管理与维护;任务二、网络杀毒软件的管理与维护;任务三、ISA2006防火墙的安装与配置;任务四、使用Sniffer pro监测网络。

    2.探索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的一般方法,逐步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

    (1)基于开放性载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实施的原则。①实用性原则。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要从本地资源的实际出发,突出可用性;②开放性原则。项目课程开发以职业实践为主线,课程的组成模块化具有可替代性;③系统性原则。首先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即选取许多具体的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通过有限的范例,按人的思维过程的完整性进行结构化、系统化;其次是学生思维与教学过程六步骤: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最后是在整个教学设计(教材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方法)的统一性与系统性。在工作过程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教学法与教学实施的环境;④动态性原则。各项目模块应体现当时最新的生产知识、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方法、经营理念,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科技进步不断变化和更新。

    (2)探索确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技术路径。课题组研究探索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块化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基本方法。①基于工作过程,进行岗位任务分析,确定职业能力,编制职业能力体系表;②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及学情分析,导出行动领域、构建学习领域,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③提炼学习项目,开发项目课程标准及教材,并进行课程实施实验;④探索与项目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设计,进行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改革;⑤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块项目课程的评价与管理方法,促进精品课程的建设。

    3.创新教学环境建设,探索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项目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综合采用情境教学法、行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分组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进行“模拟公司竞争制项目教学法”研究,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1)“模拟公司竞争制项目教学法”教学环境设计。应有利于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统一,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素质养成融于一体。①模拟真实的公司环境;②真实的项目工程;③教学场所(环境)合理布局;④采用主流生产设备,体现先进技术和工艺。

    (2)“模拟公司竞争制项目教学法”在《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本课程项目(教学)实施方法如下:①成立公司;②建立管理制度与“公司”工作流程;③项目实施(教学过程)。基本步骤如下:i根据【故障现场】,确立【任务目标】,进行【任务描述】;ii信息咨询。根据【任务准备】内容及参考网络资源获取信息;iii制定解决方案、项目计划。包含有步骤、有要点;iv实施项目【处理过程】;v检查评估,由教师进行点评,并利用【问题探究】加深学生的思维培养与知识记忆;vi【知识拓展】使学生了解新技术、新工艺,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vii归档与自我量化评价。在【任务小结】中,利用教材提供的“工作单”和“自我评价表”,对实施的项目进行记录、归档。学生完成项目后对自己(或互相)从金钱值、经验值、智慧值、任务完成情况、岗位胜任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viii阅读【经验共享】,讨论、学习处理实际问题的实用方法技巧。④各“模拟公司”业绩与成长性评价。

    说明:各【】中内容为教材中各项目内容的组成部分名称。

    4.创新评价方法,建立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探索实施“增值式”过程评价模式。

    (1)确立学业评价的原则。①评价内容综合化。从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及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②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者包括教师、同学、家长、被评价者本人及“模拟公司”的制度性评价;③评价实施过程化。结合项目实施过程,采用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更注意形成性评价、学生的纵向评价等;④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互评与自评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性结合,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结合,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等;⑤增值式过程评价。注重学生的纵向增值评价,淡化学生间的横行比较,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2)探索实施了“增值式”过程评价模式。“增值式”评价策略是发展性评价思想的一种具体应用。在本课程教学实践中,脱离一般的学科式评价方法与标准,探索新的“增值式”过程评价:参考《国家网络管理员岗位标准》设置岗位适应级别参量;根据项目的难度、工作量等设置了公司收入的“金钱值”、学生成长的“技能值”、“智慧值”、“岗位适应级别”,用于学生的纵向“增值式”成长评价。“岗位适应级别”可让学生对自己做出职业能力的评价;公司收入的“金钱值”的累加,可作为各学习小组(模拟公司)之间的竞争性评价等。基本情况如表1和表2。

    五、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经过两年的课程开发与课堂实践教学,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1.作为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学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为一个基于开放性载体的课程,教学内容将处于动态的更新过程当中。如何建设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长效机制,提高课程开发效率,甚至将课程建设纳入日常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必须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建设给教师以展示的平台、专业提升的途径,应进一步研究课程建设的管理机制,打造培养名师的良好氛围,助推教师的成长。

    3.校本教材的普适性与实验环境的通用性研究。在校本教材的建设中,教师注重针对服务当地经济、在本地专业岗位的实用性、本校实训环境的可操作性。但在成果推广过程中,就会出现普适性与通用性的不足。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深入企业调研,以增强教材的普适性;与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教育装备企业合作,加大课题成果的推广力度,以增强教材的通用性。

    推荐访问:网络管理 教学模式 实践 维护 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