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农科院校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5 12:20:42 点击:

    摘要 阐述了创新方法在高校推广应用的现状,分析当前农科院校存在对创新方法教学与研究重视不够、农业领域创新方法理论研究不足、创新方法投入欠缺以及农业院校处于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边缘化地带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华南农业大学的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其他高校推广创新方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科院校;创新方法;推广应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326-03

    Abstra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innovative methods were described,main problems were analyzed such as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 innovation methods can"t be taken seriously enough,the theories research of innovation methods aren"t enough in agricultural field,the lack of investment to innovative methods and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n the marginalized areas of application of innovative methods,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experiences of innovative methods i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it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ther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innovative method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ollege;innovation method;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创新方法是科技创新的手段,也是科技创新的内容,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上的创新。创新方法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1-3]。根据“创新有规律、创新有方法”这一重要观点,我国高校应在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方面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农业领域,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持申报的“创新方法在农业科技计划中的应用”获科技部立项,开启了创新方法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农业高校的推广试点工作,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3所涉农院校是本项目试点推广的主要单位,其试点工作已初显成效。本文在总结梳理全国高校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创新方法试点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全国其他高校推广应用创新方法提供借鉴。

    1 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推进科研方法创新。2007年,温家宝总理先后2次对创新方法工作做出重要批示。科技部积极推进创新方法试点工作,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设立了创新方法专项。2008年,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肯定了“创新有规律、创新有方法”这一重要观点[1]。黑龙江省、四川省、江苏省成为国家首批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目前,全国已有创新方法试点省28个,培育创新方法试点企业719家,并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启动了国家创新工程师和培训师认证工作。国家创新方法工作开展重点面向科研机构、企业、教育系统“三个群体”,其中重点任务之首为“开展科学思维层面的教育,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2,4-5],而高校既是教育系统,又是科研单位,是国家创新方法工作推广主体中的三大群体之二,而培养高素质人才对高校而言责无旁贷,因此国家推进创新方法工作为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近年来,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已经逐步得到诸多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学者的重视。其中部分高校也在创新方法师资培训、人才培养、平台构建、科学研究以及创新服务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

    2 现状

    在前苏联,以TRIZ 为核心的创新方法学的教育非常普及,TRIZ 是理工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在美国、韩国、日本和北欧及西欧一些国家,不仅在高校开设 TRIZ 相关课程,还面向不同年龄青少年开展相关创新教育[6-7]。在我国,以 TRIZ 理论为基础的创新教育刚刚起步,部分高校积极投身创新方法推广普及试点建设工作,在师资培训、人才培养、平台构建、科学研究以及创新服务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创新方法推广普及积累了经验[1]。目前,以TRIZ 理论为代表的创新方法在我国高校中应用主要有3种形式。

    2.1 高校科研人员应用TRIZ理论进行科研辅助创新研究活动

    如河北工业大学以檀润华教授领衔形成了一支研究创新问题团队,围绕TRIZ理论、TRIZ理论的实际应用技术,以及约束理论(TOC)、AFD理论、大规模定制、破坏性创新(DI)等前沿设计理论和方法等开展了大量理论和应用研究,并承担了“多技术创新方法集成理论与应用研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项目。中国农业大学将TRIZ应用到中小企业投资风险评估研究当中,成功地解决了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投资风险评估工作中碰到的难题。华南农业大学成功将TRIZ应用到“提高山区丘陵果园高枝剪切断能力”“拓宽悬浮式管道喷施作业方式的作业幅宽”“研发集成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核心技术”等共6个课题的研究中,个别科研人员学习创新方法后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专利申请呈“井喷式”发展,2年内申请专利20余项,其中5项获得授权,15项已获公开号。浙江大学也将TRIZ理论引入到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中,得到了一些全新的研究思路。东北农业大学基于TRIZ理论,改进设计了振动式深松中耕作业机深松部件中的过载保护装置结构,改善了深松铲的入土角度,提高了作业性能,减少了能耗。由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牵头,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参加编著出版了《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方法战略研究》,并共同参与了2011年和2013年科技部基础性研究专项(创新方法专项)项目,进一步探讨创新方法在农业院校应用推广的模式与机制。

    2.2 开设选修课或与高校开设的设计类课程相结合

    目前已经有河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黑龙江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50余所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其中,北京工商大学为学生开设了计算机辅助创新及应用课程。如黑龙江大学将TRIZ 理论运用到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当中;华南农业大学是农业院校中较早开设研究生选修课程TRIZ理论与技术创新方法的高校;天津工业大学在创造学课程中开展创新能力拓展培训,20 余名大学生在校期间就申请了专利等。

    2.3 以TRIZ 理论为指导,结合CAI,辅助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或辅助大学生开展创新设计

    全国“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是目前国家举办的最高级别TRIZ赛事,已成功举办2届,共收到全国黑龙江、河北、天津、江苏、安徽、内蒙古、江西等近20个省、市、自治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50余所高校700余份作品,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学院的《尺蠖式移动直尺》、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自发热鞋垫》和《雪地与公路两用越野自行车》、安徽工业大学的《缆索维护及检测机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曲面钥匙引导器》、哈尔滨师范大学的《移动互联网TRIZ理论系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基于TRIZ理论的药品存放装置设计》、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家用空调器节能装置创新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复合式水面收油装置》、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智能车辆检测系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基于TRIZ理论的户外自助缴费机设计》、南昌航空大学的《新型跟踪太阳能路灯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的《基于TRIZ理论的新型智能开关》、哈尔滨商业大学的《粉笔健康小卫士》、黑河学院《神奇的拐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医疗养生煎药机》、东北石油大学的《新型铁轨》、黑龙江科技学院的《基于TRIZ理论的智能水龙头设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基于TRIZ理论的电梯系统矛盾的解决方案》、华北科技学院的《立体花架绿化装置》等作品都在大赛中获奖,第二届大赛期间,为引导大学生保护知识产权,共有40件作品申报了专利。同时在举办的校企对接会上,《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抽油机智能远程监测系统》和《学生视力预防矫正一体化系统》等12件参赛作品与企业成功对接,合计转化金额近100万元。

    3 华南农业大学案例

    3.1 以组织为保障,组建华南农业大学创新方法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组建了以校领导牵头的“华南农业大学创新方法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科技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负责审定相关工作计划和决定有关重大事项。下设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设在学校科技处,由科技处处长任办公室主任,其他相关部处、学院的负责人作为成员,负责审定相关工作计划和决定有关重大事项,根据创新方法应用工作领导小组的决议提出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并制定了《华南农业大学创新方法工作试点方案》。

    3.2 以培训促宣传,营造创新方法应用的良好氛围

    学校主要采取“国家师资与校内师资联合;面上普及培训、深度应用培训与个案跟踪培训结合;科研人员与科研管理人员并重;教师与学生共成长”的模式开展培训。鉴于目前创新方法在农业科研领域的应用较为成熟,主要集中在农业机械与工程领域,选取支撑计划内农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和学校工程学院为重点培养对象,组织国家支撑计划部分项目负责人、研究骨干、工程学院教师以及科研管理人员参加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的面上普及培训、深度应用培训和个案跟踪培训,截至目前,组织校内校外培训10余次,共有师生1 000余人次不同程度地接受了TRIZ理论培训。其中1人获得国际MATRIZ二级证书,6人获得国内亿维讯TRIZ二级证书,4人通过国家二级创新工程认证,4人通过国家二级创新工程师答辩,2人通过国家1级创新培训师认证,以上人员形成了学校创新方法“种子”团队。

    3.3 以项目为突破口,抓好创新方法应用的示范效应

    在起步阶段,首先选择与创新方法理论应用较成熟的学科领域和院系展开,然后逐步向其他院系和学科拓展。选取了4个自然科学类课题“提高山区丘陵果园高枝剪切断能力”“拓宽悬浮式管道喷施作业方式的作业幅宽”“研发集成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核心技术”“去除蚕沙中的有害物质”以及2个人文社科类课题“提高学术评价的公平与效率”和“提升研究生原创力的学术生态系统研究”作为第一批试点项目参加深度培训,培训效果较为显著,示范带动效应初步显现。目前,学员应用创新方法申请专利23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得公开号的专利发明专利14项;发表论文3篇,参编专著1部。

    3.4 以平台为依托,建立创新方法研究与应用的长效机制

    华南农业大学成为科技部中国农村中心认定的农业领域南方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基地之后,于2012年6月成立了华南农业大学创新方法研究所,依托该所主要开展创新理论的研究、创新方法在农业科研和管理领域的实践研究、创新方法教育培训的研究,探索企业创新工程师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创新方法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学术研究和产学研应用,培养农业领域创新方法的理论研究人才、推广人才和应用性人才,建立农科院校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研究所已获科技部创新方法专项课题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华南农业大学教改课题1项,发表相关论文3篇。

    3.5 以教学为途径,培养创新性后备人才

    创新战略,教育先行。西方发达国家一项历时数年的跟踪测试表明,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接受过创新教育培养与训练的学生在完成相关创新工作时,其成功率要比其他学生高出3倍[8-10]。华南农业大学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将创新方法植入学校研究生教育体系,为农业科技创新培养、储备未来的创新人才。已有1名研究生专门从事创新方法研究,完成了《TRIZ方法在蚕沙肥料化利用领域的应用研究》硕士毕业论文并顺利毕业。此外,于2012年新开1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TRIZ理论与技术创新方法,已有30余研究生顺利修完此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与项目实践来提升研究生对创新方法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推动创新方法教学与科研实践的紧密结合,更好地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多出创新性成果。

    3.6 以交流为手段,积极参加各类创新方法团体活动

    学校紧紧跟随科技部和广东省创新方法工作部署,成为了全国农业领域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试点单位和南方基地。分别加入全国创新方法研究会和广东省创新方法研究会,成为省创新方法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组织的国家创新方法工作专项课题研究,加强与课题组的兄弟单位的交流;参加2012年、2013年国家创新方法高层论坛,对全国省市和高校的创新方法工作推进有一定了解;此外,学校还派代表赴俄罗斯、韩国、台湾参加国际TRIZ大会等,加强创新方法的对外交流,学习知名企业和单位应用TRIZ创新方法的经验,打开了本单位创新方法应用推广的良好局面。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农业院校对创新方法教学与研究重视不够

    在创新方法教学方面,开设创新方法课程的高校较少,而其中农业院校就更少,全国3 000余所高校中开设创新方法课程的高校不足百所[11],多数高校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对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引导和训练不够重视[12],导致部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难以从课堂上得以提升。在创新方法研究方面,目前我国研究创新方法学的学者大多来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而创新方法应用较为成熟的却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尤其是技术工程类研究领域,存在方法研究和方法普及之间有脱节的现象。在创新方法推广方面,广东、安徽、新疆等省(区)也设立了创新方法专项,但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政策导向方面缺乏对创新方法项目申报的引导,或引导的力度不够,从而导致高校领导以及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忽视了创新方法的普及,有的高校甚至出现创新方法专项无人申报的现象,因为并不了解什么是创新方法,因此管理部门在创新方法工作宣传力度不够也是导致创新方法在农科院校推广普及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4.2 农业领域创新方法理论研究不足

    目前,学术界对于TRIZ、六西格玛、技术路线图等创新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的特点尚不清晰,“拿来式”的应用可能会影响创新活动的效率,也不利于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的研究和应用既没有分析创新方法应用于农业科技的匹配性及调整方向,也没有从农业科技固有特点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所引发的问题出发深入剖析创新方法应用于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特点与难点,因此在二者结合上的探索就显得无处下手和生搬硬套,更没有形成普适性的规律。

    4.3 高校有关创新方法研究的投入欠缺

    一方面在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的设置上,对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研究与创新缺乏长期的和稳定的财政支持,2015年前国家创新方法专项并未直接向高校等科研单位开放申报,2015年开始面向全国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事业单位等开放申报,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参与技术创新方法研究的积极性没能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地方科研项目的立项偏向于企业,把企业作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主体并非不妥,但却忽视了“创新战略,教育先行”这一原则,导致高校的创新方法研究与推广缺少必要投入,除缺乏经费外,在人力、物力和时间方面的投入也十分欠缺,从而影响了高校科研人员研究和应用创新方法的积极性,不利于创新方法在高校的推广应用工作。

    4.4 农业院校处于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边缘化地带

    目前创新方法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展开,但总的来看,创新方法试点项目主要集中在工业工程领域,真正属于农业领域的项目较少,虽然创新方法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中做出了开创性的有益探索,但没有大规模的应用,农业院校开设创新方法相关课题的也很少,这就导致农业领域的科研人员进入创新方法研究与应用的圈子的人不多,处在全国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大潮中的边缘地带,在开展研究时,更多的还是采用传统的思路、方法和工具,这不利于创新方法在农业院校的推广应用。

    5 对策

    5.1 打造创新方法的师资队伍

    创新方法推广也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工作,但不同于引进设备、盖厂房、上软件等工程,它的重点在于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的理论武装人的头脑,使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得以提升,因而创新方法推广的核心问题是创新人才培养问题[13],高校作为师资队伍的集聚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理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人才培养,师资为先,高校应尽快培养一批创新方法培训师资队伍、创新方法研究专家队伍和创新方法应用的科研创新队伍。

    5.2 加大对创新方法研究与应用的投入

    高校教师和学生就是创新方法研究和应用的主体,对其加大投入是必要也是必需的。一方面从政府层面,设立高校创新方法人才培养专项,集中力量培养创新性师资和创新性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自身也要将创新方法教育作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加大创新方法投入,设立创新方法系列专项,包括创新方法课程改革项目、创新方法师资培训项目、大学生或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或研究生创新方法挑战赛项目等,调动和吸引广大教师、学生对创新方法的关注和重视,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营造良好氛围。

    5.3 开展创新方法在农业领域的理论研究

    与其他领域相比,农业领域的创新活动具有周期性、地域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等自身特点,因此创新方法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应用不能照搬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需要大量农业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开展创新方法基础性理论研究,探寻创新方法在农业领域实践独特的适用特点,并根据自身应用的经验进一步对创新方法评价方法改进和完善,从而形成农业领域自身独特的创新方法体系,在推动创新理论、方法和工具研究发展的同时,使农业领域的产、学、研各领域人员掌握并运用适用于自身行业的创新方法,提高农业科研创新效率,提升农业领域科研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5.4 创建大学生创新方法实践平台

    为鼓励农科学生学习、运用创新方法开展科技创新,提高当代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科技实践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和增强动手能力。国家、省级主管部门支持在高校建立大学生创新方法实验室,每年资助一定经费,用于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购置与维护、开放课题创新基金、人员聘请以及日常管理。学生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创新基金项目”指南或自行选定课题,申请项目和经费,自由寻求指导教师,在创新实验室从事创新科研项目。由创新方法师资团队为申请创新基金的学生提供创新方法业务辅导,还可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或各省市的创新设计大赛,如挑战杯等全国性赛事,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创新实验室还可支持有市场前景的创意或产品进行市场转化。

    5.5 加快创新方法学科体系建设

    创新战略,教育先行,构建以农科院校为主体的农业创新方法学科建设体系是确保创新方法研究与应用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举措。农科院校作为国家农业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基地,在实施创新教育教学方面理应率先垂范,在创新方法的学科体系建设中使命重大。包括根据涉农学科特点,广泛开展农业领域创新方法理论研究,建立创新方法理论研究体系是创新方法学科建设的首要条件;开设创新方法相关课程,通过对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学活动的评价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建立起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培训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创新方法学科建设的重要条件;改善教学条件,为创新方法教育提供各种技术设备(如购买CAI软件等)也是创新方法学科建设的必备条件。

    6 参考文献

    [1] 张斌,陈广胜,范德林.高校创新方法推广普及试点建设的现状及策略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9):13.

    [2] 易剑,金能,聂秋根.TRIZ理论培训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7):286-287.

    [3] 李晓,刘钺,杜风光.创新方法在流程型企业中的应用探讨[J].创新科技,2013(1):22-23.

    [4] 于东红.江苏技术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实践与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2(15):124-127.

    [5] 偏利英,席爱华.我国农业领域创新方法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2):286-287.

    [6] 张海燕.创造学与我国高校创造教育的回顾与前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4):21-23.

    [7] 汪瑞林.自主创新 方法先行:看创新教育理论(TRIZ)在高校的应用[N].中国教育报,2008-04-11(003).

    [8] 梁雪梅,支庆庆,谷斌.基于创新方法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研究[J].广东科技,2010(6):25-27.

    [9] 李瑞广.TRIZ理论与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湘潮(下半月),2012(5):116-117.

    [10] 王文红.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4(4):42-45.

    [11] 冯高阳,郭金明.试析高校在创新方法应用推广中的作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2):3-6.

    [12] 程桂枝,葛新权,唐五湘.关于加强北京科技创新方法研究与推广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1(2):91-94.

    [13] 高常青,赵方,吕冰,等.创新方法推广模式探讨[J].黑河学院学报,2012(1):5-9.

    推荐访问:农科 对策 院校 创新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