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从《西事珥》看明代广西重要历史人物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5 09:20:31 点击:

    摘要:《西事珥》为明人魏濬所作,是一部记录广西事的笔记著作。其中记载了众多的广西重要历史人物,如明代抗倭英雄陈文明,文韬武略的王守仁,拥有高尚人格的进士蒋冕、冯俊、韦广、吴廷举,也有人物形象复杂的曾璋。

    关键词:《西事珥》;抗倭英雄 ;历史人物

    《西事珥》记录了与广西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地理物候、土风民俗、风物特产等等,为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广西提供了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其中,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的进程中熠熠生辉,他们作为窥探人文环境的组成部分,更是不容忽视。

    一、抗倭英雄陈文明

    明代,是一个命途多舛的朝代,在明王朝统治的二百七十六年间,曾在很短时间内便几易君王,外又有倭寇横行。英雄的广西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的保家卫国战争。如在《西事珥》卷五中有《陈丞公全城迹略》一文,记叙了抗倭英雄陈文明事迹。

    陈文明,“浔之桂平人。以明经太学除松溪丞”,魏濬将陈文明当作浔州府桂平人,清人汪森《粤西文载》卷七十一有:“陈文明,桂平人。以明经入太学,授福建松溪丞。”而清代《平南县志》中有陈文明传,这也许是因为在清代地制改革中,将桂平划归平南。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有三千倭寇从浙江温州登陆,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攻破福安、寿宁、政和三县,于同年十二月初一日抵达福建松溪,手拿火药枪来势汹汹,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陈文明率领豪杰多次与倭寇斗智斗勇,初戰“乃以间出兵数与贼战,杀伤两相当”,再战“众欢呼而前,贼气沮”,最后在西岭一战中,“杀贼数十人”,与倭寇相持三十五天之后,倭寇因为不能取得胜利,愤然离去,全城百姓得以保全性命。

    这是明代的抗倭战争中一个极为少见的以少胜多的战例。陈文明在这场抗倭战争中,展现出了极强的民族气节,在初战求和后被倭寇羞辱,陈文明大怒:“吾堂堂天朝命吏,岂与贼奴会宴者?”面对倭寇“刳其肝生食”的恐吓,陈文明不但没有惧怕,反说:“是欲屠吾城。藉令不幸如政和丞,为贼所脔食,亦分也,誓必死。”以此时时激励民众。魏濬在《陈丞公全城迹略》一文中,塑造的这位爱国英雄形象,不仅有着极强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而且果断无畏,有勇有谋,在众人畏惧之时,有着“退者先戮之”的气魄,在战争中,倭寇的洋火枪也并未吓倒他,而是用自己的智慧与谋略与倭寇进行了誓死抵抗,陈文明“收民间竹灯篝数千,燃之挥出车上”,当倭寇采用“专用连梯,遥以鸟铳击城上人”这一战术时,陈文明则“令煮粪汁以待,使人灼而泼之”,最后“贼皆溃烂,坠自相压”,又使“炮石乱下”,倭寇损失惨重。

    如果没有魏濬在《西事珥》一书中将此事记录,那么这样的英雄事迹便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终不再被人提及。

    二、文韬武略王守仁

    王守仁(1772—1528),字伯安,初名云,五岁时更名守仁,浙江余姚人。在明代前期与中期,程朱理学一度成为官方主流思想,而王阳明的“心学”便是作为程朱理学的对立面而产生的,心学的产生与发展毫无疑问动摇了程朱理学的地位,尤其是“良知论”更是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明史·儒林传序》中指出:

    原夫明初诸儒,皆硃子门人之支流余裔,师承有自,矩矱秩然。曹端、胡居仁笃践履,谨绳墨,守儒先之正传,无敢改错。学术之分,则自陈献章、王守仁始。宗献章者曰江门之学,孤行独诣,其传不远。宗守仁者曰姚江之学,别立宗旨,显与硃子背驰,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其教大行,其弊滋甚。

    其中,清代汪有敦等人将陈献章、王守仁的思想作为明代学术的分水岭,可以看出王守仁的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力。

    王守仁虽然是明代浙江余姚人,却也与广西有着深厚的渊源。魏濬《西事珥》卷四中有《平田州碑》一文,提及王守仁平定田州一事,“王文成公平田州”。而在《平田非文成本心》更是详细记载了此事。魏濬在开篇即表明,“王文成平思、田,事后多遗议”,于是又引翁人夫之语:“公共将薨时,对某言:田州事非我本心,后世谁谅我者。”田州与思恩均在今广西。明嘉靖六年(1527),田州土官卢苏与思恩土官王受勾结,起兵造反,王守仁奉朝廷之命前往镇压,用计谋抚之,于是不战而乱平。如果说王守仁平定宁王宸濠不论是对朝廷还是王守仁本人都是一件大事,那么他在平定田州这件事情上也可谓是一段佳话。但是由于对卢苏的过分信任,使得卢苏一次又一次猖獗,先是“弑主称兵,衅实张佑开之”,后来又“逞于文成之殁”,便也是王守仁对待卢苏的态度,即“入境即遣人招之”,“招而入之”以及后来卢苏的猖狂才有人们的“事后多遗议”。

    从魏濬在《西事珥》中记录的《平田非文成本心》中来看,王守仁将自己心学思想中的“良知论”运用在政治与军事中,既有有利的一面,而其弊端也显而易见。不能否定的是他的“良知论”在极大的程度上起着震撼人心的效果,如:

    文成一日讲良知万物一体,有问:“木石无情,一体安在?”时湖广两宣慰侍列,所部兵颇骄恣,公因云:“如无故坏一木、碎一石,此心恻然顾惜,便见良知同体。及私欲锢蔽,虽折人房屋、挖人坟墓,犹恬然不知痛痒,此是失其本心。”宣慰闻之悚然。

    在《西事珥》中,我们看到虽然广西属偏远之地,在这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带动下,其方方面面也都是受到了一些影响,如王守仁的到来带来的不仅是心学,还有教育,《平田州碑》有:“复手书于邕管书院之壁。”这里的邕管书院,便是指敷文书院,为王守仁平定田州后在广西南宁创办。

    三、明代广西进士

    科举制度并非在明朝起,但在明朝才是最为完善的时期,也可以说是在明朝发展到了顶峰。魏濬在《西事珥》中就记录了关于众多明代的广西进士。如篇名为《兄弟盛世》记录的的蒋冕,是明代广西全州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其兄长蒋昪同年也中进士;《冯中丞还妾》中的冯俊,明代广西宜山人,天顺四年(1460)进士;《韦侍御》中的韦广,明代广西宜山人,宣德二年(1427)进士;《节记吴司空二事》中的吴廷举,明代广西苍梧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明代广西进士一般有着高洁的品格,不屈不挠、不畏强权的精神,以及淡薄名利的性格。

    《兄弟盛世》全文一百二十三字,其中,魏濬用二十九字在写出了蒋冕与蒋昪兄弟二人的友爱之情:

    二公天性友爱,壎篪间雍雍肃穆,至是悠游林皋之下,怡怡欢洽,花萼辉映。

    用二十三个字写出了兄弟二人表里如一、不重名利的品格:

    又皆以品望翕然,为当世所推重,不独名位置尊为希觏者。

    《冯中丞还妾》塑造了冯俊刚明寡欲、能任大事的形象。《韦侍御》则通过写韦广辞官,居住郊外,被人拜访之事,塑造韦广不讲究、不做作的自然人形象。《节记吴司空二事》主要记述了吴廷举不徇私情,不畏强权,以及义待朋友这两件事。吴廷举严明执法,不徇私情,御史汪宗器陷害诬陷他,使之下狱被打,然而却始终不屈不挠。他对身患重病的朋友不理了不起,在精心照料之下,挽救了朋友的性命。

    四、岑璋平岑猛之亂

    总体来说,明代广西社会发展状况良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社会矛盾依旧十分复杂与尖锐,有广西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的矛盾,即土官与朝廷的矛盾,土官与土官的矛盾。明朝统治者推行“以夷制夷”的政策,使得土官的势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加上土官世代世袭,久而久之,这些土官便拥有聚兵抗命的能力,不服从朝廷的管理。广西最早的一次土官叛乱即是发生在正德与嘉靖年间的田州土官岑猛之乱。魏濬《西事珥》卷八《岑璋诛岑猛始末》详细记载了该事。

    岑猛,明代广西田州人,世袭土司官。其岳父岑璋明代广西顺州人,也是世袭土司官。明嘉靖五年(1562),朝廷派遣两广总督姚镆率军八万征讨岑猛,岑猛起兵抵抗,姚镆担心岑璋会与岑猛结党,召沈希仪商议。沈希仪与岑璋是旧交,知岑璋痛恨岑猛奴视其女,便与岑璋说与此事,还称“臣以泄机死矣”感动岑璋。岑猛遣子邦彦镇守广西田东,岑璋佯装用千人帮助他们,等到战时,便让这千人成为内应,“先呼败,田兵惊溃”。后来,岑璋又劝说岑猛逃跑到归顺,然后设计杀死岑猛。

    在岑猛之乱的平定上,岑璋大义灭亲,功不可没。然而在历史上,“璋与赵臣之功皆不著”。

    《西事珥》之名首启发于“蚕弄丝于口,亦曰珥”,作者取此书名,大约是说他将自己所知道的粤西之事像蚕吐丝般奉献出来,给读者做消遣使用。这里有自谦之意,《西事珥》一书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其中记叙的明代广西重要历史人物的,以及明代历史人物在广西所作的贡献等等为人们深入了解明代广西的人文环境提供了珍贵资料,文章篇幅大多短小,读来不必费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正史,如《明史》中有关吴廷举的材料便来自魏濬《西事珥》中的《节记吴司空二事》。此种例子不胜枚举。

    参考文献:

    [1](清)张廷玉M.北京:中华书局1974.4.

    [2](明)魏濬撰杨东甫杨骥校注.西事珥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6.8.

    [3](清)汪森.粤西文载M.北京:四库馆1868.8.

    [4]寇凤凯.明代道教文化与社会生活M.四川:巴蜀书社2016.4.

    [5]王睿.《西事珥》研究——以广西地方史民族史史事为中心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4.

    作者简介:

    王卉(1994年—),女,汉族,陕西榆林人,广西师范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

    推荐访问:广西 历史人物 明代 西事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