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2013年国内舆论学理论、方法与实务研究的主题与问题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5 04:55:09 点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舆论是“社会公众”对“特定问题”的“意见、态度、信念、情绪的总和”,是一个“动态的传播过程”。同时,“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机制,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学界2013年对舆论学理论、方法与实务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当前“新传播环境”下凸显出的种种舆论问题。通过对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相关文献的检索、编码和归类,2013年国内舆论学理论、方法与实务研究主要有“舆论学基础研究”“舆论场研究”“舆论生成机制”等10个主题。基于对这10个主题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当下国内舆论学研究与讨论存在“研究者们关注现实”“充分认识新媒体技术发展给舆论生态带来的影响”“当下国内的舆论研究主要从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判断出发”和“学界对舆论学的研究呈现出一定的跨学科特征”的倾向与特点。

    【关键词】舆论学;舆情;民意;谣言

    一、引言

    舆论是“社会公众”[1]对“特定问题”[2][3][4]的“意见、态度、信念、情绪的总和”,是一个“动态的传播过程”[5]。同时,“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机制,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6]。

    综观中国学界2013年对舆论学理论、方法与实务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当前“新传播环境”下凸显出的种种舆论问题。所谓的“新传播环境”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以社会转型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环境;二是因新传播技术迅速发展而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环境。社会转型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关系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不同利益群体的意见和诉求错综复杂,舆论环境复杂而多元。与此同时,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微博、微信等新传播媒介的扁平化传播机制与赋权能力打破了原有的信息传播结构,在给普通公众的舆论表达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构建和谐的公共舆论场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挑战。

    本研究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2013年全年为时间范围,分别以“舆论”“舆情”“民意”“谣言”为篇名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期刊论文3381篇(见表1)。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聚焦于2013年舆论学研究领域中“被引用数”和“被下载量”位居前列的论文,通过编码归类,归纳出10个最主要的研究主题(见表2)。通过对这10个研究主题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本研究希望能够初步勾勒出2013年中国舆论学理论、方法与实务的学术研究图景。

    二、2013年国内舆论学研究的10个主题

    1.舆论学基础理论

    在舆论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研究者们对“舆论”“新闻舆论”“民意”“舆情”等舆论学范畴内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厘清和界定。同时,从舆论研究史的维度,对中国舆论史研究、民意调查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讨论。

    庞宁分析和厘清了“舆论”和“新闻舆论”这两个专有概念的内涵。之后从历史发展的维度论述了新闻舆论研究领域在不同时代的研究内容。[7]

    王高贺对“民意”的概念进行了探析,“民意是人民群众对公共事务持有的态度、情绪、意见和心愿的总和。它具有综合性、公共性、系统性、流动性的特征”[8]。

    叶国平对“舆情”内涵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梳理,“舆情在很大程度上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是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民众针对某种社会政治事件、现象或公共事务的群体性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的总和,既包括公开的言语、行为表达,也包括非公开的心理取向”[9]。

    倪琳考察了西风东渐下的近代中国为何将Public Opinion译为“舆论”而非“公论”。她厘清了“公”的原始含义,比较了中国的“公”和西方的“Public”内涵的不同,进而对将Public Opinion译为“舆论”所产生的新的思想歧义进行了探讨。[10]

    侯东阳对中国舆论史研究进行了梳理,讨论了舆论史研究的重要性,对中国舆论史应当包含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总结。他提出,中国舆论史应当扩展研究视野,其研究对象不能仅仅局限于新闻媒体出现后的舆论,还应包括自古至今的舆论历史。[11]

    王迪和童兵对中国民意调查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中国民意调查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民意调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迅速发展起来。30余年间,中国民意调查的主体、主题、调查方法、调查资金来源都发生了变化。近年来,部分学术调查机构初步实现联盟,目标是更规范、系统、全面地收集、监测与分析社会民意。[12]

    2.舆论场研究

    在当下的中国,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主流媒体舆论场”,一个是以网络为主要阵地的“民间舆论场”。“两个舆论场”各自的特点和相互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问题。

    刘建明对舆论、舆论场与宣传场的内涵进行了厘清,“无论是网络还是主流媒体表达的意见,其中包括精英意见,只有在社会互动中得到大众赞同,才能形成舆论和舆论场”。而“近年来,主流媒体传播的一些观点出自宣传需要,只能叫作宣传场而不是舆论场”[13]。

    相比传统舆论场,黄江指出,微博舆论场的新特征包括传播速度快、主体平民化、传播的形式多种多样。[14]

    江琴指出,微博舆论场的“即时性、互动性和开放性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其民主化特性使得网民的参与空前泛化,网民的言论自由也空前张扬。微博的裂变式和多中心式的传媒模式,使谣言的传播出现了新的特征”[15]。

    对如何打通两个舆论场,一些学者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刘鹏飞指出,打通两个舆论场要遵循以下新闻规律,第一要勇于直面社会问题,形成舆论共振;第二要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心声,引发感情共鸣;第三要主动融入“网络舆论场”,实现传播互动;第四要建立新型的媒介关系,掌握传播主动。[16]

    王君超认为,“打通两个舆论场,意味着主流媒体依靠其公信力和权威性,通过微博信息传播发挥舆论影响力,实现政策信息与网络民意的水乳交融”[17]。

    推荐访问:舆论 实务 学理论 方法 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