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舌尖上的中国文化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4 21:15:12 点击:

    摘 要: 饮食文化可以视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将传统饮食作为切入点,上演了一场中华文化的饕餮盛宴,掀起了海内外的持续热议。本文旨在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中的文化符号的解读,挖掘其热映背后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 舌尖上的中国 饮食 文化

    文化缘何而起?

    《周易·系辞传》是这样描绘的:“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文化发源于先民观天察地的活动,是师法自然、认识和体悟自然的结果,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以类万物之情”(即类比)的方法,贯天通地,融汇万物,并进而使人在认识、体悟自然的基础上,师法自然,回归自然,和自然融为一体。

    自然是人类精神之母,善待自然,汲取文化,这是从古至今老祖宗积累下的智慧,今天,《舌尖上的中国》便是这种智慧的展现。从第一季开始,“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每一个朴实的名字后面都是层出不穷的美食和渊源深厚的文化。第二季也不例外,从“时节”出发,跟随着“脚步”,得到了“心传”,聊到了“家常”……其实,与其说《舌尖上的中国》是美食的大本营,倒不如说它是文化的大熔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绽放。

    传承

    好味道,是传承老祖宗的精神。

    《庄子·齐物论》以“人籁、地籁、天籁”说,指出人心应回复最自然的虚灵状态,即定心。这也是舌尖中的人物所传达出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1·时间的味道》里的“虾酱奶奶”令人印象深刻。在香港大澳岛上,一个老奶奶在偏僻的小作坊生产很受欢迎的虾酱。这是一个眼神平静如水的的老人,岁月淬炼了她的沉着淡定,虾酱成了她漫长时光里的寄托与陪伴。不做虾酱的日子里,老奶奶习惯看着墙上的一张照片,看着看着就哭了,原来照片上是老奶奶已逝的老伴,他俩在一起做了一辈子的虾酱。小小的虾酱,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爱人精神的传承。

    《舌尖上的中国2·心传》更是用了整整一集的时间讲了老祖宗的“传承”。“心传”本身是佛教语,意思是以心传心。禅宗指不立文字,不依经卷,以师徒心心相印传授佛法心。不管是苏州点心的师徒相传,“挂面爷爷”的家族传教、还是本帮菜的体系传授,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代代传承。这之中,“挂面爷爷”的故事最吸引观众。“挂面爷爷”张世新是陕西吴堡县张家山镇高家塄村的一个普通农民,节目组找到张家的时候,老人已经身患骨癌多时,家人一度很反对其上节目,可是在“挂面爷爷”的坚持下,节目组终于顺利拍到了老人亲手制作的空心挂面。而在《心传》一集播出后不久,“挂面爷爷”就去世了,负责拍摄“挂面爷爷”的导演回忆道,找到老人时,他那浓重的陕北口音掷地有声:老祖宗的手艺,就是这样一代传一代,传下去的。“仿佛冥冥中是他托付我记录下他渴望流传下去的手艺”。

    《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传承还体现在,其在传递人间温情的同时,亦没有回避一些社会层面的问题,展现了劳动人民生存的艰辛与坚韧,与中国这个农耕文明深厚的古国形象不谋而合,获得了应有的“沉重感”与更深刻的“真实感”。

    片中对陕北农民老黄生活的记录就十分精彩。片中老黄用古老的石碾子磨面,然后用手加水揉面,导演在这里给他额上的汗水做了特写,暗示他对这一古老饮食方式的坚守。接着,揉好的糜子面被搬上热炕,并盖上陕北特色的花棉被以发酵。第二天一早,影片就展现灶台上那一个个热气腾腾、亮黄美味的黄馍馍,这就是当地农民最真实、最普通的饮食生活,让人倍感亲切。镜头没有过度渲染老黄田园生活的“诗意”,而是不失时机地揭示他平静生活背后的艰辛和生活哲学。他一边升火一边用陕北方言说:“辛苦就赚来钱,不干,懒的人没人给他钱。”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有无数像老黄这样的普通劳动者,他们扛起生活的艰辛,靠勤劳坚韧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还有嘉鱼县的圣武、茂荣兄弟,他们徒手挖藕的工作极其辛苦,面对镜头,他们坦言辛苦就是“为了生活!多挣几个钱”,并自豪地说:“家里盖房子的钱和孩子读书的钱,全是我挖藕挣的。”工棚里,计算机的声音与漆黑的湖面融为一体,这一细节可谓传神,令人回味。尤其令人感慨的是,在寒冬里辛苦作业的挖藕工人们,竟希望天气再寒冷些,这样藕就可以卖个好价钱。如此矛盾的心理,让观众感到些许心酸。为了挑起家庭重担,这些挖藕人不惜承担更多苦痛,这份担当和意志着实令人钦佩。可见,《舌尖上的中国》没有回避生活中艰辛、沉重的一面,而是挖掘其背后更深刻、更积极的意义,深化我们对生活本质的理解,体现出强烈的不屈服意识。

    食物是人创造的,是人感情的寄托,是人精神的外在体现。就是有像虾酱奶奶、挂面爷爷、老黄这样的传统手艺人的坚守才有灿烂丰富的中华美食,才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代代的传承。

    团圆

    真正的美食,因团圆分享而完满。

    《礼记·大学》中提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话最能代表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同时可见,“家”的概念在老祖宗眼里与“国”并重。家是国的基础,国是无数小家的集合,正是中国传统的家国文化,使得美食的分享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传统中国食物总是蕴含着美好的家庭观念,阖家团圆的饺子、甜美黏腻的汤圆、香甜可口的月饼都是家庭凝聚的象征。现代城市化的推进令传统大家庭逐渐分裂,小家庭成为日常生活工作的基本组成单位,但只要是节日,子女们的小家总会在大家中重聚,和美的家宴也就有了重要的伦理意义。《舌尖上的中国》里,孩子们对父母的孝顺体现在回家吃饺子、包汤圆的欢聚场景中,而父母的关爱表现在孩子们回来时端上独具妈妈味道的焖面,回去时备好他们从小爱吃的豆瓣酱、年糕、腊肉。“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食物中包含了对父母、家庭、故土的思念,传统的伦理以非说教的温情方式展示,传统中的孝顺、家庭和睦的伦理在家宴欢乐中自然地实践,触动着观每位观众的心房。

    家庭给每个成员烙下最初的,也是最难以忘怀的味觉记忆,形成独具家庭特色的饮食文化。“家的味道”或者“妈妈味”成为无数人一生的记忆。比如苗族女孩龙毅,至今回忆起童年时母亲为她做的腌鱼,依然兴奋不已;摄影师白波对母亲做的“焖面”念念不忘,觉得“有说不出来的好吃”。温馨而直观的家庭画面,与主人公朴素而真情的旁白巧妙融合,充分展现了那份源自家庭的温暖。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叙事方式,继承了传统的家文化,回到了亲情的源泉,为最大限度地调动电视机前的观众提供了广阔的情感天地。

    《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的细节。镜头拉近,小女孩宁宁与外婆一起做年糕:“多么漂亮呀”,可爱的宁宁忍不住赞叹糯米的雪白,这时画外音响起:“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

    美食的味道牵连着儿时记忆,流淌着家庭的血液,这种与记忆、与成长相连的美食只有在家庭中才能感受得到。

    敬意

    大自然才是最好的美食家。

    《庄子·外篇》说:“汝身非汝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人的一切都不是独立于自然的,人本身就是自然之物。人既然是自然之物,也就融于自然、通于自然、同于自然。因此,人应该善待自然,对自然怀有敬意与感恩之心。

    舌尖系列的总导演陈晓卿曾说过,自己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的。

    这种“敬意”也以“民以食为天”、“食道即天道”等更加具体的理念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传递出来。

    《舌尖上的中国1·自然的馈赠》就花了整整一集讲述人与自然的故事。片中分别介绍了藏民采松茸、山民采冬笋、渔民捕鱼的故事,“猎而不绝”的思想贯穿其中,体现出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中国人不仅讲究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超越自然的限制,以求更好地生存和利用自然。食材本来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一种赏赐,通过人类的智慧把它烹饪出来,则是文明的创造和文化的成就。

    舌尖系列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人们利用天然食材的智慧和背后的文化意蕴。不论是主食的历史变迁,还是食材的“转化灵感”,抑或是时间对食物的“二次制造”,以及厨房里的烹饪诀窍与五味的和谐搭配,都体现了人们对食材自然属性的理解和运用。“就地取材、就材化味、就味品人、就人成文……”这是中国人的生活智慧,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好注解。山东烙饼、西安肉夹馍、羊肉泡馍、新疆烤馕、卤水豆腐、过桥米线、酥油煎松茸、黑陶琵琶肉、西湖醋鱼、上海醉蟹……一道道美食的背后都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是这位大美食家的巧手展现……

    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以轻松自在的美食纪录片的形式,带领观众开启了寻找中国饮食文化的绚丽旅程。一道道美味的菜肴,一位位充满热情的“美食家”,一个个动人的美食故事……《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为国人营造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让人食指大动。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中国纪录片的一次成功尝试,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集中亮相。从日常饮食到古老习俗,从自然环境到人世温情,从饮食文化到哲学智慧……《舌尖上的中国》还原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凸显了其丰富的哲学内涵,描绘出一幅集博大的人文关怀、诚挚的家国情怀和动人的乡土情缘为一体的绚烂蓝图,展现了当今中国活力与古典并重的魅力形象,使中国传统文化再一次跃入世界的视线,展示其夺目的光芒。

    舌尖上的,不仅仅是美食。除了味蕾的跳跃,更有心灵的碰撞。这份舌尖上的文化大餐,值得我们一品再品。

    参考文献:

    [1]柏华英.从《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谈纪录片的文化功能.新闻实践,2012,8.

    [2]李慧.饮食礼俗的文化价值及传播——从《舌尖上的中国》谈起.新闻爱好者,2013,10.

    [3]鲍繁.味蕾的诱惑 故乡的滋味——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审美分析.新闻窗,2013,5.

    [4]黄绿新.味蕾的诱惑 故乡的滋味——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审美分析.文学教育(中),2014,8.

    [5]时天骑,卢晓云.纪录片创作的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现代视听,2013,10.

    推荐访问:舌尖 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