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物理教学美创造的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4 02:10:14 点击: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物理教学美的创造出现了许多新的观念、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本文对物理教学美创造进行了研究,提出以“教育生态观”为指导,以学生为“重心”,以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接受为“基点”,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生长点”,为学生打开发现美的“窗口”,安装上延伸美的“接口”,搭建起体会险境美的“桥梁”。

    关键词:物理;教学美;创造;新观念;新视角;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0)05-0086-03

    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哲庄子就有“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古训,这句话不仅道出了物理教学应遵循的美学原则,也明示了物理教学与审美教学之间的关系。然而,从古至今,在物理教学的历史长河中,却只有少数成熟的物理教师能够纵横如意、挥洒自如地驰骋于讲坛,大多数的教师仍然在苦苦寻觅教学与审美的交点。如何才能在物理教学中创造出异彩纷呈的教学美?通过对物理教学美创造的研究,有助于物理教师更新视野,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美的创造活动。

    一、物理教学美创造的新观念

    以生态学基本观念为价值取向追求教育生态化,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系统自身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5]因此,物理教学只有以“教育生态化”为主旋律,与时代保持一致,物理教学美的创造才能有一个正确、长远的“航标”。

    1.“教育生态观”为物理教学美的创造提供宏观指导

    “教育生态观”是物理教学美创造的“灯塔”。“教育生态观”指出,教育生态系统应是可持续发展的,也就是要求人、教育、环境三者之间协调持续发展。[6]在物理教学中创造美,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喜欢物理,更在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使他们成为心胸开阔、幽默、独立、具有创造性的心理健康的高素质人才。物理教学的新理念指出应“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6] 遵循这一理念,在教学中就必须正确处理人、教育、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驾驭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观,才能培养学生探索宇宙、探索自然的积极性,才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获得物理教学美创造的长远基础,为其创造提供可能。

    2.“教育生态观”为物理教学美的创造提供微观指导

    “教育生态观”作为一种理想、目标和价值取向,它要求教育系统达到“最优”、“高效”与“和谐发展”的状态。[1] 作为一个微观的教学系统——物理教学课堂,它只有在“教育生态观”的指引下,通过研究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固有频率”,不断“调频”;通过研究教学内容,了解其重点、难点、热点,不断化难为易;通过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发现并驾驭其规律,在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合理地调控教学中的各种要素,才能使得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达到和谐,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达到和谐,教师与学生之间达到和谐,教与学才能协调统一,才能产生谐振效应,从而使物理课堂达到“高效”、“最优”“和谐发展”,产生物理课堂的教学美,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对美的追求和发展。

    二、物理教学美创造的新视角

    1.物理教学美创造的新重心

    一提到教学美的创造,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教师的事,因为这个过程关涉的大部分都是教师的知识、情感、素养、阅历,等等。事实上,教学美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缔造的结果,而且创造的重心是学生。约翰·杜威说:“‘教学’一词在形式上与‘买卖’一词差不多,我们教的前提是有人肯学,正如卖之于买。虽然即使没有人教,我们也可以学,但如果没有人学绝不可能谈得上教。”[2]由此可见,物理教学美的创造不仅要有学生的参与,而且还要把学生放在核心地位。扣人心弦的物理实验课如果失去了学生对美的理解、欣赏、共鸣,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味道。耳目一新的物理探究课,如果失去了学生的新奇幻想、独到的见解、全新的思路,就会失去其全部的魅力。正如德国“师范教育之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美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7]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果把学生放在首位,适时地进行审美创造的诱导,激起他们参与创造的兴趣,必然会使他们萌发出主动创造的参与意识,投身于课堂审美创造之中。这时,课堂的创造氛围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潮,物理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切入美学,触动学生思想和感情上的心弦,刺激之,安慰之,鼓励之,使之产生共鸣,就能达到教学美的高度和谐。

    2.物理教学美创造的新基点

    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接受是物理教学美创造的基点。这是因为在审美过程中,不存在固有的美或丑,而只有在对象与主体发生相对应的关系时,对象的感性特征正好符合主体的审美标准时,或者说主体的审美标准恰好符合对象的形式特征时,美的感应才会发生。[3]人们常常形容观摩优秀教师上课,就像欣赏名画,行云流水,使人驻足不前,流连忘返。就像欣赏一曲交响乐,翻江倒海,使人思绪万千,陶醉其中。然而“名画”也好,“交响乐”也好,它的美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领悟到的,唯有到达某个层次和境界的人才能感悟到。教师也许会觉得自己的课程进展得不错,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要想真正了解到教学创造活动的情况,了解到最有价值、最有用的信息,教师就必须去问问自己的学生。[8]这是因为学生的审美往往停留在表象,侧重于形象思维,如果物理教师总是把自己认为美的东西强加给学生,那么这时的创造便成了孤芳自赏,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所以,物理教学美创造活动必须要向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接受靠近,使之与学生的审美标准相对应,形成学生与知识、学生与教师之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达到美的体验、美的愉悦。

    3.物理教学美创造的新生长点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旨之一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如何寻找到一个新的生长点使得物理教学能够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每一个学生的认可,达到教学美的创造呢?物理教学不是“产品加工过程”,故不能用统一的模板,同一生产线去塑造。[4] 如果把教师和学生比喻成电路图中的元件,那么教师不应该是“电源”,而应该是一个“滑动变阻器”,因为此时的“发光体”——学生仅靠“电源”来提供能量让它发光,已经是远远不够的了。滑动变阻器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控电路中的电流,从而使每一个发光体都能拥有最佳的光芒。它通过改变自身的连接方式或与其它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来达到改变电路中电流的目的。“滑动变阻器”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同,会引起各个“发光体”中“电流”情况不同。“滑动变阻器”与“发光体”不同的连接方式,也会引起“发光体”不同的电流情况。物理教师要在充分分析各个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为每个“发光体”——学生创造最佳的“连接方式”,为物理教学找到新的生长点,达到最优化。许多实验设计题目的物理教学就是很好的例子。教师在分析每个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创造、学习和发现美的氛围、条件,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优势、兴趣和对美的理解,自己动手去学习,去对美进行解读和诠释。当然,这并不是说让物理课堂教学“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关键在于将学习的目的与学习氛围结合起来,贴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状态。在教学中,物理教师分析出各个学生的“波长”,创造适合于他们的“波段”,这就为教学美的创造寻找到了新的生长点。

    三、物理教学美创造的新方法

    1.为物理教学美的创造打开“窗口”

    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地为学生打开一些“窗口”,引导他们向窗外的世界望一望,哪怕仅仅是“一瞥”,都会开阔他们的眼界,启迪他们的思维,加深他们对物理课的理解。[9] 因为,物理教学不仅是为了后继课程的需要,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让他们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现状。例如讲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联系到“火箭”;讲到空气污染、大气升温,联系到“臭氧层”、“黑洞”;讲到原子结构,联系到”中子态”。通过这些“物理窗口”,学生可以了解到“窗外”更多的美,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美的创造。

    2.为物理教学美的创造安装“接口”

    在物理教学中,为学生以后的进一步学习留下必要的“接口”,交代一下由此延伸出去的领域和课题,即使对这些领域和课题略作介绍,都会让学生体会到美的余韵。例如讲到牛顿第一定律时,联系到“伽利略对接斜面的理想实验”,让学生领悟到“理想实验”这种特殊研究方法的特殊美,启迪他们运用“理想实验”去思考更多的问题,发现更多的美。[10] 这样,这个“接口”不仅让学生领悟到了科学家不畏困难、努力探索的精神美,还让他们眺望到了更远处的美。这就好比站在海岸边看对岸的风景,欣赏到的那种美是对岸的人无法领悟到的。

    3.为物理教学美的创造搭起一座“险桥”

    以往,物理教学曾经以预设性为根据,相当重视并且努力追求“课堂工艺”,然而这种物理教学让学生体验不到探索和发现物理知识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11] 如果为物理教学搭起一座险桥——置身于险境,给教师一个创生的机会,同时也给学生一个体验、经历险境的机会,这时学生领悟到的美应该是非同凡响的。这就如同从临时搭起的石头桥上过河与从修筑好的桥上过河,领悟到的美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做“惯性”这个实验时,如果把不易碎的物体换成易碎的物体,这时实验就充满了惊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就会情不自禁的为教师捏一把汗,随着实验的成功,学生心灵上就会产生一种震撼,达到教学美的创造。

    物理教学美创造的研究是一个崭新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从以“教育生态观”为指导,以学生为“重心”,以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接受为“基点”,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生长点”,从为学生打开发现美的“窗口”、安装延伸美的“接口”、搭上体会险境美的“桥梁”等方面对物理教学美创造进行了研究,愿与同行商榷。

    参考文献:

    [1]封小超,王力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美)埃利奥特.W.艾斯纳,(李雁冰译).教育想象——学校课程设计与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梁旭.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赵凯华,罗蔚茵.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于梅.“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生物课堂的研究与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9,29(5):66-67.

    [6]邓小泉,杜成宪.教育生态学研究二十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5):12-15.

    [7]常学勤.有效教学的要义:贴近学情,动态生成[J].课程·教材·教法,2009,29(5):25-26.

    [8]李如密.关于教学美创造的三个基本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2):40-42.

    [9]李艳平,申先甲.物理学史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0]费金有,孟昭辉.物理教师主体性的缺失与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9,29(5):80-83.

    [11]孟凡丽,程良宏.生成性教学:含义与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09,29(1):23-26.

    ★编后语★

    任何一门科学,其研究的对象、方法及过程都是在追求一种真实的完美。

    推荐访问:物理教学 创造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