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处置战术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3 14:45:14 点击:

    【摘 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后在空气中蔓延扩散速度快,危害大,扑救难度大(气体泄漏事故过程一般可分为初起、发展蔓延、衰减三个阶段)。笔者从常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性质与事故所处阶段特点出发,结合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处置的原理和方法,具体分析探讨各种情况下指挥员应采取的最佳战术措施。

    【关键词】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战术研究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后,蔓延扩散速度快,处置难度大,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998年3月5日西安液化气泄漏爆炸,造成12人死亡、30多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477.8万元;1979年9月7日13时55分,浙江温州电化厂液氯工段钢瓶发生爆炸,大量氯气泄漏,造成59人死亡,779人中毒的特大伤亡事故②。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后,救援组织可采取关阀断料、堵漏、稀释、输转、点燃等战术措施进行事故处置,救援指挥员一般都知道有这些措施,但采取哪种战术措施,还是几种战术措施同时采取,还是以一种为主,其他几种处置措施为辅?不少现场的指挥员心里就不是特别清楚了,指挥员抓不住问题的核心和关键,造成处置效率低下,甚至处置失败,灾情恶化,损失增加。当前我国救援机制建设不够健全,救援人员数量和质量有限,因此如何使有限的救援资源发挥最大的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事故处置的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生命、财产损失,实现事故损失的最小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储存形式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盛装形式一般有罐装和瓶装两种形式。罐有球形罐、卧式罐,这两种罐通常为固定罐,储存量较大;瓶装通常用钢瓶盛装,储存量较小,一般为几十千克,甚至上百千克。二者储存量、可移动性不同,处置措施也不同。

    二、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危害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分类方法很多,从危害性角度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仅有毒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中,仅有毒性的气体如氯气(Cl2),氯气人对眼睛和呼吸系统有极强的刺激性,在肺中发生淤血和水肿,空气中最高允许的浓度为0.002mg/L,超过2.5m/L人吸入后立即死亡。常见仅有毒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有氯化氢(HCl)、光气(COCl2)、氯甲烷(CH3Cl)、二氧化硫(SO2)等,仅有毒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后,主要危害是对人、畜、家禽等有生命的动植物安全造成危害。

    (二)仅有燃烧、爆炸性

    仅有燃烧、爆炸危害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常见的如液化石油气,组成为丙烷(C3H8)、丙烯(C3H6)、丁烷(C4H10)、丁烯(C4H8)等,爆炸浓度极限为2.25—9.65%,爆炸最小点火能量为0.26mJ。具有燃烧、爆炸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后,虽对人有一定窒息性,但主要危害是燃烧、爆炸,扩散燃烧时形成稳定燃烧,预混燃烧时则形成化学爆炸,气体化学爆炸威力大,危害性大,如1Kg液化石油气爆炸相当于6—10KgTNT。典型的仅有燃烧、爆炸性的气体还有沼气(CH4)、乙烯(C2H4)、氢气(H2)等。一般可燃气体都有爆炸危险性,只是爆炸浓度极限、最小点火能量的不同。

    (三)既有毒性又有燃烧、爆炸性

    常见的既有毒性又有燃烧、爆炸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是煤气,组成为一氧化碳(CO)、氢气(H2)、烃类等,爆炸浓度极限为4.5—40.0%,爆炸最小点火能量为0.19—0.28mJ之间。煤气极易燃烧、爆炸,爆炸威力大,危害性强,如2003年1月27日6时40分左右,山东章丘市明珠小区北区29号楼某单元发生管道煤气爆炸事件,整个单元大部分被炸掉,造成21人死亡,三人受伤,毗邻八栋楼房不同程度受破坏;此外煤气毒性大,人吸入煤气后,煤气中的一氧化碳能与人的血红素化合,造成缺氧,使人昏迷不醒,在低浓度下停留也能产生头晕,心跳加速、恶心以及虚脱。常见的该类气体还有硫化氢(H2S)、氨气(NH3)、氰化氢(HCN)等。

    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事故所处阶段评估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事故过程一般可分为初起、发展蔓延、衰减三个阶段,各阶段特点不同。初起阶段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量较少,泄漏点附近气体浓度较大,危害范围主要局限于泄漏点周围,事故较易得到控制。初起阶段持续时间长短不定,与源项有关;发展蔓延阶段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持续泄漏,泄漏量直线增大(泄漏量约占整个储罐容积的85%),泄漏点周围一定范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逐步增大,蔓延扩散范围广,危害性、危险性大,事故处置难度大;衰减阶段由于罐(瓶)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压力、量较小,泄漏速度较慢,危害范围基本确定,并且因自然通风的影响,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有所降低,危害、危险性有减弱的趋势,事故控制难度有所降低。

    四、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事故战术抉择

    研究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事故救援战术抉择,首先要明确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救援的战略目标。当前部分学者认为控制事故发展蔓延是事故救援的战略目标,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表述不够准确,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发生后,救援组织的战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事故损失包括人的损失和财产损失两部分,救援组织应优先考虑降低人的生命、健康损失,其次考虑降低财产损失。目标的正确确立是确保战术科学性的基础,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事故救援也确立此战略目标,对具体战术的抉择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灾害事故处置的战略目标,对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事故处置战术分析如下:

    (一)瓶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事故处置战术

    根据瓶装气体有关规范,瓶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量较小,且为可移动,瓶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最容易泄漏的部位是阀门处,堵漏难度大,因此通常的处置措施是将泄漏气瓶输转至安全地带,对仅有毒性或既有毒性又有燃烧、爆炸性的气体,可用喷雾水进行稀释,若气体呈酸性,可在稀释用水中加入碱性物质,提高稀释的效率和稀释的彻底性;对仅有燃烧爆炸性或既有毒性又有燃烧、爆炸性的气体,可通过自然通风或点燃消除危害。

    (二)罐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事故处置战术

    通常罐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量大,处置难度高,处置战术分析如下:

    1.初起阶段战术措施

    根据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初起阶段的特点,初起阶段泄漏量和泄漏范围小,一般没有救人任务或救人任务较轻,较易完成。因此初起阶段的重点任务是控制泄漏源,减小或阻止有毒、有害气体进一步泄漏,避免灾害形成。战术分析如下:

    (1)仅有毒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仅有毒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后,根据初起阶段事故特点,指挥员进行战术抉择时应遵循这样的思路:优先考虑关阀断料措施,其次考虑堵漏,再次考虑倒罐或输转,最后通过稀释或通风消除有毒气体的危害。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思路,因为上述处置措施中,虽都可以最有效地降低事故损失,但从实施难易程度看,关阀断料较堵漏容易完成;稀释或通风固然可以降低有毒气体浓度,但降低有毒气体浓度的速度慢,且若不能控制泄漏源,则治标不治本,彻底消除危险源的时间长、难度大。

    (2)仅有燃烧爆炸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初起阶段,仅有燃烧爆炸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量虽不大,对人的危害性较小,但可燃气体爆炸浓度极限下限较低,爆炸需能量小,易形成爆炸,爆炸危险性大。处置时指挥员应遵循这样的思路:首先彻底清除现场的点火源,如高温设备、电器设备、电源、火源等,避免形成燃烧或爆炸,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其次依次考虑关阀断料、堵漏、倒罐或输转、稀释或现场通风等战术措施。

    (3)既有毒性又有燃烧爆炸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既有毒性又有燃烧爆炸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初起阶段的处置战术措施可参照仅有燃烧爆炸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战术处置措施。

    2.发展蔓延阶段战术措施

    发展蔓延阶段,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量、范围较大,危险、危害性大,处置难度大。此时处置的核心任务是控制泄漏源、泄漏物,更重要的是对人员进行疏散和救助。控制泄漏源即降低或消除泄漏,对泄漏物的控制即降低或消除已泄漏有毒、有害气体危害性。战术分析如下:

    (1)仅有毒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发展蔓延阶段,有毒气体危害性大,救生任务可能也较重,指挥员的战术抉择应遵循这样的思路,优先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救人,疏散转移被困人员或可能危及的人员;具备关阀断料、堵漏、倒罐或输转的情况下快速实施,设置多重水幕控制有毒气体的危害范围;有毒气体多易溶于水,可对泄漏的有毒气体用大量喷雾水进行稀释;若泄漏气体呈酸性,可在稀释用水加入一定碱性物质,提高稀释的效率和彻底性,加强现场通风也有一定意义。

    (2)仅有燃烧爆炸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发展蔓延阶段,有燃烧爆炸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危害性主要表现为爆炸性,如何防止爆炸对处置成败具有重要意义。指挥员首先疏散转移爆炸可能危及的人员,清除可能引发爆炸的能量源;其次考虑关阀断料、堵漏、倒罐或输转;同时加强现场的稀释、通风。在这些措施都不足以防止爆炸发生,爆炸后又易造成较大损失时,果断实施点燃,使泄漏气体稳定燃烧,消除爆炸危险性。

    (3)既有毒性又有燃烧爆炸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发展蔓延阶段,既有毒性又有燃烧爆炸危险性的气体泄漏量较大,危害范围广,对人员的危害大,爆炸危险性高,处置难度大,重点任务是救助中毒受伤人员、疏散事故可能危及的人员和防止爆炸发生。此时指挥员的战术处置措施是优先想办法救人,清除爆炸能量源;其次考虑关阀断料、堵漏、倒罐或输转;同时加强稀释、现场的通风,设置多重水幕控制有毒气体的危害范围。在这些措施都不足以遏制气体对人的危害或爆炸发生时,果断实施点燃。2006年3月25日凌晨,重庆开县高桥镇又发生天然气泄漏事故,处置人员果断将其点燃,没有任何人员伤亡,和3年前的浩劫相比,处置时通过点燃使硫化氢变为毒性较低的二氧化硫和水,有效地消除了泄漏天然气中硫化氢(H2S)的毒性和爆炸危险性。

    3.衰减阶段战术措施

    衰减阶段,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的时间长,可泄漏量有限,泄漏速度较慢。此时重点任务是消除泄漏物危害。战术分析如下:

    (1)仅有毒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对泄漏到空气中仅有毒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可通过喷雾水稀释或加强现场通风的方式消除其危害性,稀释时对酸性气体可在稀释用水加入适量碱性物质,以彻底消除已泄漏气体危害性。

    (2)仅有燃烧爆炸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衰减阶段,泄漏气体危害面积一般不再扩大,但可燃气体较易发生爆炸,仍要注意防止爆炸,防爆的关键还是在于点火源的控制。因仅有燃烧、爆炸性的气体多不溶于水,稀释或通风可能需要时间较长,可用盲板隔离将其点燃。西安液化气爆炸事故处置中,采取过该措施,效果不错。

    (3)既有毒性又有燃烧爆炸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衰减阶段,既有毒性又有燃烧爆炸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物的处置战术可参照该阶段仅有毒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处置措施,防爆措施可参照仅有燃烧爆炸性气体的处置措施。

    五、战术抉择时注意事项

    (一)战术可行性评估

    战术措施抉择时,指挥员要对各种战术措施可行性展开评估,如关阀断料虽可快速切断泄漏源,但可能导致部分容器压强瞬间增大,发生物理爆炸,导致事故危害性增大。对各种战术措施可行性展开评估,放弃不可行的方案,可以提高处置的针对性和效率,有效降低事故损失。

    (二)加强个人防护,确保个人安全

    关阀断料、堵漏、输转、倒罐需救援人员深入事故现场,指挥员对进入事故高危区的处置人员一定要加强个人防护,确保进入高危区人员的安全。

    (三)处置现场人员要精干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现场危险性大,易造成人员伤亡,处置时进入现场人员一定要精干,人员过多,不但容易产生点火源导致燃烧、爆炸性气体爆炸,且意外发生时损失增加。

    (四)事故阶段划分的局限性

    对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事故进行阶段划分,并采取不同的战术措施,可以提高处置针对性,提高处置的效率,有效降低事故损失,但也应看到其局限性,并不是任何事故都有三个阶段,部分泄漏事故初起阶段就是发展蔓延阶段,如爆炸导致的泄漏,因此不能教条地认为第一时间到了事故现场就是初起阶段,初起阶段没有明确的时间和泄漏量的界限;此外,有的事故若在初起阶段就得到有效控制,则没有发展蔓延阶段。

    六、结束语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事故处置危险性大、难度高,救援组织处置时一定要高度重视,谨慎处置。指挥员处置时应针对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泄漏事故的危害性和阶段性特点,结合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处置的原理和方法,采取相应战术措施,优秀的指挥员应明确只有不变的战略目标,没有不变的战术措施。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编。特勤业务训练[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1年3月;

    [2]公安部消防局编。消防灭火救援[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3]陈家强。化学灾害事故抢险救援探讨[Z],中国消防,1998年第四、五期;

    [4]张广华。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年

    推荐访问:气体 泄漏 液化 处置 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