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思政元素融入“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2 05:20:11 点击:

    王月圆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嘉兴 314036)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指示精神明确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目标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大老师,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该指示为全国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师要以课程思政为目标开展教学建设与改革,结合园林专业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实际,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找准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做到“如春在花、如盐在水”。那么,如何挖掘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无缝衔接”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研究的着力点。

    园林规划设计是面向园林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该课程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城市广场绿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单位附属绿地规划设计、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形式多样,包括案例分析、实地调研、设计实践、项目模拟等。

    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包括3 个阶段,分别为园林识别认识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管控阶段。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之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可以将前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绘图技能转化为实际的设计方案,因此该课程对于学生岗位能力提升和课程体系的联系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绿地方案构思能力、方案设计图绘制能力和方案表达能力。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对园林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起着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为将来学生从事园林绿地设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实践动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还要求学生具有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懂得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进步贡献绵薄之力。学生秉持绿色、环保、生态、低碳等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在此过程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园林技术专业教师要将行业发展的新动态、学科发展的新突破、专业建设的新进展等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为行业发展担使命,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园林规划设计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围绕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在课程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设计上可挖掘的思政元素包括师德风范、爱国情怀、诚实守信、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时代视野、“大国三农”情怀等内容。

    3.1 师德风范

    春风化雨,不忘初心。师德是教师立业的根本。因此,作为课程的授课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不断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理念,不断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担当,提高站位,勤练本领,给予学生正确的政治熏陶和价值引领,用热情和奉献成就学生职业梦想。

    3.2 爱国情怀

    教师要以爱国情怀关注社会现实,以爱国精神教育青年学子。在中国古典园林史、园林植物造景、园林布局分析、不同类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等内容中渗入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社会责任感等元素,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需求相结合,更具家国情怀、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3.3 诚实守信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会布置学生完成大量的实训项目,每个项目都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自己的设计构思完成相应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认真完成每项任务的同时,遵从项目的原创性,不能抄袭同类作品。学生们应该具备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诚实面对自身的短板,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3.4 团队协作

    园林规划设计方案往往需要以团队的形式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例如在实地调研、制作大的实训项目时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每个小组需要将项目任务进行分解,大家分工明确、齐心协力、共同学习、互相促进。这一过程非常考验学生的默契度,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5 创新精神

    在完成项目的时候,鼓励学生们在现有的思维模式中提出有别于常规的见解,利用现有的知识和设计背景,结合地域特色,不断创新设计思维,从而获得符合时代潮流和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设计作品。

    3.6 工匠精神

    每一件精美的园林设计作品,从理念构思、方案设计到施工落地各环节的开展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具有很好的示范展示价值。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大国工匠精神,加强学生们面对学习、生活以及就业的抗压能力,通过专业课程的教授,提升学生职业就业能力。

    3.7 时代视野

    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海绵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容元素,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科学设计,通过艺术手段提升设计品质,培养学生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因地制宜的设计思维,这也是时代发展对新园林人的要求。

    3.8 “大国三农”情怀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在乡村绿地规划设计模块,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引入农业行业先进励志事件,挖掘和整理当地农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自身的所学为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居住区绿化也就成为园林设计行业中一个重要的课题。现以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的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模块为案例,分析该模块的教学目标和思政目标,在此基础上挖掘可融入的思政元素,希望能够举一反三,为后续课程的建设提供依据。

    4.1 教学目标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模块的教学对象为园林技术专业高年级学生(准毕业生),通过该模块的理论学习、案例解析和实操训练,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程序,并且能够独立完成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为毕业后投身住宅绿地规划设计相关工作打好思想、态度及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牢固基础。

    4.2 思政目标

    把思政元素融入到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模块中,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课程思政的相应内容,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提高设计水平的同时,把握新时期居住区绿地设计的新要求,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空间、人流量等因素进行设计。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家国情怀、工匠精神、人民至上、思想道德、理想信念、团队合作精神、奋斗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到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为思政教学与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教学融合提供有益的参考。

    4.3 课程思政融入点

    4.3.1 融入点1:当下热点话题的引入。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引入当下热点新闻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例如社区空间的打造、如何提升邻里关系、“双老化”保障性住区公共空间如何进行适老化改造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如何满足丰富居住空间功能的需求等热点话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意热点话题与知识点的契合度,又要深入挖掘热点话题和知识点的思政元素,设置恰当的问题和切入点,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使思政和教学有机融合,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进行探讨和思考的同时进行课程思政的熏陶与渗透,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学生“自我思政”的效果[1]。

    4.3.2 融入点2:充分发挥地块固有的资源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合课程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设计地块固有的资源价值,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合理传承开发与利用,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从场所的人文风貌、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出发,全面整理与分析这些资源要素,力求在设计的过程中体现本地域的文化特点,以建设绿色生态而富有文化归属感的居住环境为目标。

    4.3.3 融入点3:新冠疫情下居住区景观设计。新冠疫情下,居住区绿地作为居民接触频率较高的一种城市绿地类型,其空间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身心健康。随着疫情后居住观念的改变,改善居住环境成为了疫情后的刚性需求。房子不只是遮风挡雨的家,更是庇护家人健康的安全屋。健康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情感关系、贴心的社区服务成为设计师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4.3.4 融入点4: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作为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被写进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写进了“十三五”规划、写进了宪法。每一个生态宜居的居住区都是美丽中国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居住区绿地的设计及建设,为最终实现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4.3.5 融入点5:“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首先要考虑居民入住的舒适性,景观要以人的尺度为依据进行设计。其次小区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展现地域特色,增强居住的文化归属感。最后要适应景观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生态意识的增强,对居住区景观有了不同以往的新需求,例如新型材料的应用以及智能化设备,因此景观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不断地适应新的发展趋势。

    4.3.6 融入点6:“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海绵城市是一种现代城市发展理念,旨在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其中,居住区绿地是“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雨水花园、生态草沟、透水铺装、生态河道等形式,不仅是净化美化居住区的“面子”工程,更是改善生活品质,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里子”工程[2]。

    4.3.7 融入点7:新时代科学发展观。高密度城市建设一直是亚洲城市的普遍特征,在解决人地矛盾的同时,也使城市的安全和生态风险逐渐增加。对于我国城市普遍的“聚集式、高密度建设”的弊病与北欧城市常见的“分散式、低容积率发展”形式与效果,倡导居住区绿地在城市“生态有机化”建设中的“穿插、隔离”作用。

    4.4 教学效果

    本学期课程授课对象为园林2020 级的75 名学生,到课率、课后作业完成率100%,通过职教云设置提问、讨论、小测试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课后设置相应的作业,作业的形式不是简单的理论题目,而是绘制设计图纸和撰写设计说明书,巩固和强化课堂教学的成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了学生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精神。

    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居住区绿地的设计,面对热点问题,不再是一名旁观者,而是学会了运用学到的专业知识来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设计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遵循“以人为本”“海绵城市”等设计理念,贯彻“尊重自然”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居住区绿地的设计为美丽中国贡献自身的力量,使课程思政达到有效的价值引领作用。

    教学方式上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征,提升教学亲和力。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包括图像化、碎片化的认知特征,立体化、场景化、体验化的接受特征,网格化、触屏化、移动化的行为表达特征。因此,教师在教学准备中要充分了解、顺应学生的这些特征,才能提升教学亲和力。通过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课前预习笔记的检查,可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难点,从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教学手段上推动课程思政与新媒体技术的高度融合。教师要不断适应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首先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上使枯燥的内容可视化。其次教师要积极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在疫情期间,能够响应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的要求,全面、迅速地投入线上教学,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学内容上要重视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挖掘。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园林文化进行挖掘、解读,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绿地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2期)2022-03-08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北京园林(2021年2期)2022-01-19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北京园林(2020年1期)2020-01-18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探讨中华建设(2019年2期)2019-08-01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与对策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细节处理在园林规划与施工中的探讨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走进绿地岁月(2017年9期)2017-09-08高职院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新思路吉林农业·下半月(2016年12期)2016-12-26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推荐访问:规划设计 融入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