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略论中国共产党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2 00:10:08 点击:

    【摘 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将共产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赋予了传统爱国主义精神新的内涵;把唯物史观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站在爱国主义运动的最前列,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爱国史诗。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理论与实践;升华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3-0004-0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有着丰富内涵和动人魅力。千百年來,爱国主义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这一光荣传统,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爱国主义精神以崭新的内容,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将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付诸实践,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赋予了传统爱国主义精神新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将共产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赋予了爱国主义精神新的内涵。传统爱国主义往往是和“忠君”联系在一起的,即“国君一体”。历史发展到近代,爱国主义开始具有反抗列强、维护主权、救亡图存的基本内容。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无产阶级产生了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中国历史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传统爱国主义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它不仅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而且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结合起来。这是由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爱国主义只有与共产主义相结合,才能使传统爱国主义思想得到升华,使爱国主义运动走向胜利。

    中国共产党人既是共产主义者,也是爱国主义者,在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过程中,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民族危难之时,无数共产党人在救国征途上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李大钊在绞刑架下,发表了“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的豪迈誓言;只有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大义凛然地表示“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周文雍、陈铁军在刑场上举行婚礼,满怀豪情地宣布“让反动派的枪声来做我们结婚的礼炮吧”;方志敏被捕后,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提出“我爱生命、我爱母亲,但我更爱可爱的中国。”赵一曼在囚车中留下遗书,要儿子记住“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杨靖宇牺牲后被日寇解剖,发现他胃里全是草根、树皮和棉絮,使敌人惊惧不已。“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千万万的党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国家贫困落后之际,无数共产党人在祖国建设中不畏艰辛,忍辱负重,百折不挠,为实现国家富强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为了祖国的强盛,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石油工人王进喜,发誓要把我国“贫油”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在石油会战中,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赢得了“铁人”的光荣称号。历史己经证明,正是这些共产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把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化成强烈的社会责任和真诚的奉献精神,化作坚定的报国之志和无私无畏的效国之行,才使得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是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骄傲。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爱国主义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将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紧密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使爱国主义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江泽民指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历史证明,坚定捍卫中华民族尊严、期望中国繁荣昌盛的爱国者,大都会成为忠诚的社会主义者或社会主义的可靠朋友。”[1](P.68)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为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可靠制度基础和光明前景,集中体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结束了历史上人剥削人的现象,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告别了任人欺凌宰割的昨天,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改变了旧中国贫困落后的面貌,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国家。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中国走向繁荣发展、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这种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理论与实践,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朋友,也使当代爱国主义具有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中国共产党把唯物史观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突出了人民的主体地位。这与传统爱国主义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信奉英雄史观,忽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因而不愿也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爱国救亡运动必然走向失败。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宗旨,把群众路线确定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把密切联系群众确定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这样,在爱国救亡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敢于依靠人民,真正突出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使爱国成为了全体人民的共同精神追求。

    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我们不难发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战术,很多是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毛泽东指出:“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2](P.93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立足于群众实践和吸收群众智慧的基础上,推动党的理论不断发展,创造了许多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改革开放以来,许多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同样得益于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农民以“包产到户”肇始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浙江省温州市农民“靠剪刀闯天下”的乡镇企业的兴起;从河南省林县“十万农民建筑大军出太行”民工潮的出现,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山市农民首创的“村民自治”,都源于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他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乡镇企业是谁发明的,谁都没有提出过,我也没有提出过,突然一下子冒出来了,发展得很快,见效也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是由农民首先提出来的。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3]( P.1350)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尊重群众的实践和创造,通过调查研究和认真总结经验而取得的理论成果。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党的一大就提出了重视群众、发动群众的主张;党的二大通明确提出要到群众中去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毛泽东提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著名论断,揭示了人民群众所蕴含的巨大力量。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来论述党群关系:“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党和人民的关系,就是种子和土地的关系,这种十分形象的比喻,脍炙人口,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的经典表述,为几代共产党人所铭记,所遵循。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人民群众支持下,以弱势装备打败了强大的国民党部队。陈毅元帅在讲到淮海战役时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实践基础上,党对群众路线作了进一步发展。党的八大第一次把“群众路线”写入党章,要求全党继续坚持群众路线。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群众路线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党的各项政策和工作,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考虑和处理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提出了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论断。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权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4](P.9),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出台了一系列惠民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群众路线,明确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P.1),带头贯彻群众路线,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可见,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立场出发的优良作风始终没有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己经成为共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所焕发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性实践,已成为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繁荣的强大动力。

    三、最彻底的爱国主义实践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爱国奋斗史。9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中,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爱国史诗。

    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爱国主义运动的最前列。党成立不久,就制定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和发动了大规模的工人斗争,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反帝爱国斗争的高潮。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吹响“为祖国生命而战!为民族生存而战!”的燎亮号角,率先举起抗日大旗,提出与全国各军队、各阶级联合抗日。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洗刷了百年来中国人民所蒙受的奇耻大辱,使中华民族光荣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全社会的爱国力量,打败了蒋介石集团,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从不屈服于任何外来的压力,不仅敢于同帝国主义的侵略、干涉斗争,而且敢于同霸权主义斗争。无论是抗美援朝、中印之战,还是抗美援越、中苏珍宝岛之战等,中国共产党人都不为所惧。面对苏联以老子党自居,盛气凌人,提出有损我领土主权的种种不合理要求,毛泽东说国家利益和“政治问题半个手指头都不行”!表现出了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爱国情怀。在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洪流中,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体系和系统的农业基础设施,取得了“两弹一星”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成就,积累了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6](P.3)这为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实践,指明了方向。党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人饱受屈辱的历史彻底终结。30多年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社会主义中国正朝着“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经过90多年的不懈奋斗,中国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从国家被侵略、民族被压迫到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强大动力的历史性跨越。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永远告别了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近代以来多少爱国志士梦寐以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这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伟大的实践。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6.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4]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2016.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褚永慧]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略论 升华 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