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关于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1 22:10:11 点击:

    摘 要: 高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素养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必须本着认清职责、强化责任和注重方法的原则。作者通过对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缺失、相关职能弱化的现象的检视,根据自身学生工作经验的一些思考和总结,力求实现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新突破。

    关键词: 高校学生工作 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方法 机会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加强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新时期的迫切需要。同时,在当今多元文化融合和中国崛起的进程中,有很多可以用来对学生“机会教育”的事件,如上海世博会、建党90周年等,很多元素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素材。

    一、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现阶段对于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状,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对自己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并将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之情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以实现眼前和长远的各项目标。

    高校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时效性的要求,以创新的思维,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以开拓高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普遍存在“落空”的现象,高校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战场的作用尚未充分实现,大学生爱国教育工作存在缺位之处。

    1.高校的爱国教育机制不健全,相关学生工作部门对这一职能的认识不清或者不作为,而且在平时的类似工作中存在工作思路陈旧、方法盲目粗暴、强制摊派和流于形式的现象。这使得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与其实际重视程度出现反差,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高校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利用不够,甚至被闲置。高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阵地,其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诸多可以借鉴利用的资源被闲置,在课程设置、学生入党、相关的红色节日和党课学习、民主生活会、辩论会等诸多加以利用的形式都被忽视了,或者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充分挖掘出这些活动的重大教育意义。

    3.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够完全与时俱进,与当前形势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我们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手段还是主要停留在传统感性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缺乏比较深入的理性分析。尤其是当前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普遍缺乏从理性角度深入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律、方法和评价等,使教育创新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爱国主义教育尚未同当前国内外的重大发展形势出发,未能培养出广大大学生的理性的爱国主义思维,使得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爱国主义的虚无化、情绪化和感性化现象。

    二、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路

    1.注重高校学生既有图式在爱国主义灌输中的作用,实施“因材施教”。任何理论或者观点都是一个认可、认同到内化的过程。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爱国主义思想观念内化为行动。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灌输过程中,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当讲究科学的方法注重学生既有的图式在这一接受机制中的作用。内在的图式,是指个体意识中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基本价值观念结构和信念系统。在爱国主义的灌输过程中,图式作为个体内在的一种先存结构,统摄着个体的全部接受反应,直接影响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和自由化,而且由于学生个体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和价值观念等的差异,高校学生既有的接受图式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一差距导致学生的爱国主义理论修养和爱国主义觉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基于此,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应当充分考虑到大学生个体的差异,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开展个性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2.宣扬理性爱国,杜绝爱国主义中的虚无主义和情绪化倾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需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创新。传统的主要停留在感性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缺乏比较深入的理性分析,尤其是当前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普遍缺乏从理性角度深入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律、方法和评价等,使教育创新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

    在现实的情况下,对大学生的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来说,应着力使他们形成一种理性的精神,帮助他们辩证地看待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使爱国主义教育摆脱原来仅限于一种情感教育的现实,将情感教育与理性反思结合起来。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当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把握好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尊重大学生的爱国情感,重视对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教育,提高他们判断形势、辨别是非、选择立场、落实行动的能力,以杜绝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虚无主义和极端情绪化的现象。

    3.针对高校校园的独特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形成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合力”。高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独特优势需要充分认识,相关的资源要加以挖掘,加以整合。

    首先,重视高校“两课”教学,深化“两课”改革。“两课”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我们要根据“两课”教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构建一整套教学体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两课”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实效性。

    其次,重视爱国主义讲座和相关的研讨会、读书会等活动的开展,通过有组织的爱国主义的学习克服高校学生中普遍出现的爱国主义的情绪化、盲目化和虚无化现象,深化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深刻理解和理性认识;注重高校学生红色社团、团委等机构的组织建设,以强化其爱国主义教育的职能。

    最后,校报、校园广播、网络等传播媒介和影视作品,对于青年学生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巧妙地利用这些传播媒介进行爱国主义的形象的塑造和爱国主义思想理念的宣传,能够因其具有的形象生动的特点而使广大学生乐于接受。此外,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对于高技术的东西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加之网络文化丰富多彩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这使得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受到冲击。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充分认识到网络这一重要载体的独特优势,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空间和渠道。

    4.重视机会教育和范例效仿机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机会教育的核心就是利用新近的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事件,并利用其对被教育者造成的预设心理基础,以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向世界展示了古老而现代的中国,在这里不同时代的文明集结在一起,不同国度的艺术相约在一起,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世界范围内为创造环境和谐的生活共同努力。多元文化在此集聚和融合,中国再一次在纵深方向走向世界,这是国家的荣耀和民族的自豪,也是教育高校学生的极好材料。这样的“机会教育”在最近几年的国家大事中可谓不断: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英雄壮举,这一系列事件正在引发新一轮的爱国热潮,也使得高校学生工作者针对此类事件在学生中开展机会教育成为最佳教育手段。

    由于此类事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政治敏锐性,它能在短时间内积聚起广大的学生乃至普通民众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广泛认同感和民族的自豪感,对于国家繁荣富强的荣誉感、使命感。高校学生工作者针对此类事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意义,将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与此类事件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范例,就是指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形象教材和具体楷模,是具有社会知名度的“明星”,是已经开放的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现实花朵。仿效,是指模仿他人言行举止的活动,是个人在没有外界控制的社会信息影响下所采取的与他人相似的行为。由于范例被众人仿效能产生泛化等社会影响,因此,倡导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时,应该重视范例仿效机制的运用。国家、社会乃至大学教育者都会提出一系列的爱国典型作为范例,使大学生有例可依,从而弘扬社会的主旋律,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建党90周年期间,各大媒体频频报道为党和国家的事业鞠躬尽瘁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都有着典型的光辉形象,他们的事迹有着无穷的榜样的力量,让他们的事迹进教材、进校园,也将会更好地进入学生的头脑。

    三、结语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充分发挥大学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仔细分析当前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的新问题、新形势,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方式、途径和机制上加以创新,切实提高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J].人民日报,1997-5-12.

    [2]涂争鸣.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接受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4).

    [3]吐尔逊·艾买尔.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机制的探讨[J].新疆职业技术大学学报,2006,(4).

    [4]夏瑞武,彭宇等.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06.2,VOL2,(2).

    推荐访问:爱国主义教育 高校学生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