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黄炎培爱国情怀对加强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1 19:55:35 点击:

    摘 要:黄炎培爱国情怀形成和发展于“教育救国”的实践之中,表现为引导青年树立理想和抱负、服务国家和社会、锤炼修养和品质。加强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树立为国家社会人民服务的志向,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

    关键词:黄炎培;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教育;启示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的全过程”。[1]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黄炎培是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他把一生的精力付诸“教育救国”的事业,其爱国情怀在“教育救国”和青年教育的实践中得到弘扬,对加强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黄炎培爱国情怀根植于“教育救国”实践

    黄炎培出生于19世纪末,自幼接受了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朴素的知识分子情怀。受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黄炎培考入推行新式教育的南洋公学,师承教育家蔡元培,蔡元培的爱国情怀对其爱国理想的确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让其立志通过办新式学堂启迪民智、唤醒民众、解除民困,走“教育救国”之路。从川沙小学堂到浦东中学,黄炎培不断教诲学生爱国。在民族革命浪潮的推动下,虽然黄炎培参加了一些政治活动,但其依然坚定地选择了通过教育而不是从政来实现爱国抱负。

    1915年,黄炎培随团考察美国教育,后又考察日本、菲律宾教育,切身感受到西方教育的发达,以及中西方教育的巨大差距,受到了强烈的思想冲击。黄炎培认为,“吾辈宜十分信仰教育为救国惟一方法,而以全力注重之。”[2]考察之后,黄炎培更加坚定了爱国情怀,坚定了走“教育救国”道路的决心。特别是在1931年考察日本教育期间,黄炎培在洞察日本向外发展的趋向,觊觎我国疆土的野心之后,爱国救国之心十分迫切,提出“要坚信中国绝不是不可为的国家,中国是绝不会亡的”,希望通过教育来“坚决信仰科学、提倡科学,研究科学,通过此,寻找一条国家和民族死里求生的出路。”[3]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黄炎培对“教育救国”的道路进行了反思和审视,认为教育必须适应救国的需要,并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抗战救国,以期唤起青年学生的爱国信心和救国决心。1931至1932年,黄炎培到吴淞商船学校、光华大学讲《抗日救国问题》,到中华职业学校讲《怎样抗日救国》《吾门从国难中得到什么教训》,到暨南大学讲《怎样抗日,怎样救国》,到创制中学讲《科学救国,人格救国》,到南洋高级商业学校讲《怎样救国》,为职教社职业补习科学生讲《国难中之感想》。[4]这些集中演讲,表明即使在面临民族危亡、山河破碎的时候,黄炎培仍对“教育救国”之路充满信心。

    因此,黄炎培爱国情怀孕育在贫弱的国家和社会土壤之上,形成于办教育救中国的理想和实践之中,在考察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之后得到进一步地激发。继而在抗战年代,在对青年的各类演讲和著文中得到充分表达。

    二、引导青年爱国是黄炎培爱国情怀的集中表达

    黄炎培爱国情怀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也深刻地反映在唤醒青年、鼓舞青年以及教育青年的实践中。抗战爆发后,黄炎培积极投身国难,利用各种机会宣传爱国救国的主张,在广大青年心中埋下了爱国的种子。此外,黄炎培还倡导创立了《国讯》刊物,与青年讨论救国问题,为青年指明爱国救国的方向。

    (1)青年要树立理想和抱负。黄炎培认为,“青年是时代的动力,是未来的创造者,国家民族的希望。”[5]即使陷入战争困境,青年仍需树立远大理想。黄炎培认为,“在今天,我们青年最可贵的,应该是立志,立志报效祖国,立志做大事,立志做有作为的新国民,一切非分的奢望,岂志行高洁的青年所甘愿。”[6]黄炎培在给中华职业学校二十五周年纪念的信中,指出“吾们为的是什么呢?吾们是有信仰,唯一的信仰,就是爱国、报国。”[7]黄炎培勉励青年“爱国不废求学,求学不忘爱国,”[8]希望青年要全面认识国家前途命运问题,担当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

    (2)青年要服务国家和社会。黄炎培对青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引导青年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之中。黄炎培在为中华职业学校十五周年所作的纪念文章中指出,“吾同学诸君,无论已毕业、未毕业,人人须勉为一个复兴国家的新国民,人格好,体格好;人人有一种专长,为社会、国家效用”[9]针对抗战时期的特殊情况,黄炎培认为,“所谓服务,已不是通常的解释了,必须进一步有牺牲精神。”[10]对于青年的职业选择,黄炎培认为,“谋职业也不应只顾眼前利益,要处处在建国工作的需要上着想。职业的选择,或职业学科的修习,都应着眼于远者,而不应只顾目前的近利。”[11]所谓“远者”,是指不仅要为个人谋生做好准备,更要为服务国家和社会做好准备。

    (3)青年要锤炼修养和品质。黄炎培认为,服务国家和社会,光靠自信心和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切切实实地去做,首先就是把人格建立起来。黄炎培认为,拯救国家和民族,需要大批具有切实知识、精熟技能以及“金的人格”的有用人才,提出要青年注重锤炼修养和品质,“除了學问健康之外,还须在其他方面下功夫,就是高尚纯洁的品格、博爱互助的精神、忠勇侠义的气概、刻苦耐劳的习惯和正确进步的思想。”[12]黄炎培认为,提高修养品质还要守规律,“如果每个人都有守规律的习惯,全国国民,都是这样,国家有一种工作要动员时,大家都把人、财、物力贡献出来,遵守国家的规律,一起发动,抗战何患不胜,建国何患不成?”[13]

    三、对加强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黄炎培将爱国付诸于教育实践,成为其所创办的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内容,不断勉励青年爱国、报国,对加强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一)要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时代条件不同,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不同。黄炎培所处的时代,教育引导青年的出发点是救国救民;当前我们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强国梦、复兴梦需要大批人才来支撑,教育引导学生的出发点强国富民。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发展史,昭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强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全过程,让大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自觉把个人成长、发展与国家的命运、前途联系在一起,不断深化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二)要树立为国家社会人民服务的志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履行好每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国家、社会和人民的事业才会不断向前发展。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常怀爱国之情,树牢报国之志。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14]爱国不仅是一种朴素的情感,更是一种恒久的追求。大学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健全和完善的重要时期,要主动把青春梦熔铸于中国梦,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习、工作和生活动力,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国家社会人民服务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三)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

    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唱响时代和实践的主旋律。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近在咫尺,推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将乘势而上。“只有将国家核心利益、民族长远利益作为爱国言行的最高追求,把对祖国的无限热情转化为对国家忠诚、对民族热爱、对人民关切的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中发挥作用。”[15]要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三全育人”的实践中,引导大学生以新时代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助推社会进步、扎根人民生活,在建设祖国、贡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洪流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用生动的实践诠释爱国主义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N].南京日报,2019,9,25(01版).

    [2]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468.

    [3]黄炎培.黄海环游记[M].上海生活书店,1932:77-78.

    [4]谢长法.教育家黄炎培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211.

    [5]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48.

    [6]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49.

    [7]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第四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127.

    [8]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295.

    [9]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162.

    [10]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25.

    [11]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26.

    [12]黃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第四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24.

    [13]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第四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40.

    [14]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politics/leaders/2019-04/30/c_1124436427.htm.

    [15]王永贵、郭亮.领会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三重逻辑[N].光明日报,2019,08,13(05版).

    作者简介:陈青(1984-),男,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

    推荐访问:爱国 新时代 爱国主义教育 情怀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