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浅谈视障音乐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1 19:01:05 点击:

    (广州市启明学校)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国广大音乐教师已经在探索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普通音乐教育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视障学生的音乐爱国主义教育却鲜有研究。从视障学生的生理特点、对音乐的态度以及对音乐的学习能力阐述了视障音乐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并针对视障学生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视障学生;生理特点;爱国主义;音乐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对国家的忠诚、自豪以及皈依的体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无疑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任务。在音乐教育中,这项任务尤为重要。我国有大量宣扬爱国主义的歌曲。《国歌》《黄河大合唱》等歌曲反映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体现了他们强烈的、无私的爱国主义情怀,《龙的传人》《歌唱祖国》等歌曲则直接抒发了歌者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凡此种种,都是爱国主义教育不可或缺的素材。我国教育界在普通學生的音乐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中已经取得很多成果。然而,关于视障学生音乐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却鲜有报道。视障学生由于长期缺乏视觉信息,其生理和心理都和普通学生有区别,所以针对视障学生的教育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这问题分析视障学生生理特点、对音乐的态度以及音乐的学习能力与普通学生的差异,论证视障音乐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并针对视障人群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视障音乐教育的可行性

    1.视障学生的生理特点

    视觉是人了解外界最重要的感觉信息。视障学生大多在早年就失去或损伤了视力,为了适应生活环境,其他感觉必须代偿视觉的损失。据现有文献显示,听力的代偿最为明显。视障人士的听力比正常人强这一结论已经被无数科学研究证明。Hugdahl等人发现盲人对语言中的音节辨别能力比正常人强,Roeder等人则发现盲人对语言的处理速度比正常人更快。这些研究都表明视障儿童可能在对音乐的鉴赏和理解方面比正常儿童更有潜力。作曲家的情感和情绪往往反映在音乐的细节之处,三连音或四连音、断音还是连音、节奏渐快还是渐慢,传递的感情都不一样。视障学生对声音信息的辨别与快速处理表明他们具有很好的音乐理解能力。不仅如此,由于儿童的大脑皮质具有可塑性,由于早年视力缺失或损伤的儿童主要依赖听觉信息,其大脑对声音的处理方式与正常儿童不一样。Guerrero Arenas等人的研究发现正常儿童主要通过背后扣带回皮质处理音乐信息,而视障儿童则是通过前额皮质前部处理音乐信息,而前额皮质的功能与人的情绪息息相关。这意味着,视障儿童可能更容易对音乐产生情感共鸣。

    2.视障学生对音乐的态度

    视觉是正常儿童学习、娱乐和人际交往的基础。尤其是在当今互联网发达的社会,各种视频、影像和游戏都持续不断地对儿童产生视觉刺激。不可否认的是,视觉信息比听觉信息更加生动形象,所以正常儿童会选择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在视觉信息上。由于视障儿童视觉受损甚至缺乏,声音在其生活里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Park等人通过问卷调查了视障人士和正常人对音乐的态度,包括音乐对自身、人际关系及公共关系的作用。结果表明,比起正常人,视障人士认为音乐在其生活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视障人士将大部分的空闲时间用于聆听音乐,而在正常人中,这显然是少有的。所以除了课堂学习,视障儿童可能会在课后花更多的时间在音乐上。缺少了视觉信息的刺激,反而能使他们沉浸于音乐之中,体会音乐中传达的感情。过度的宣教是目前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误区,不仅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还有可能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在视障儿童的音乐教育中,这一问题能很好地得到解决,让他们自己聆听爱国主义音乐,自己体会音乐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不用过多的宣教,也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视障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除了聆听和鉴赏,演唱或演奏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唱奏需要乐谱或歌词,在唱奏音乐教育中,视障学生与正常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别。Abramo等人的实证研究发现,与正常学生相比,视障学生有独特而高效的学习方法。虽然盲人学校有提供盲人专用的点字乐谱,但是基本没人使用,毕竟在演奏时腾出一只手来读乐谱是不现实的。视障学生选择反复聆听把音乐记下来,然后小组互相交流、互相教育从而促进记忆。虽然这需要视障学生下更多的功夫,但是结果发现他们都能很快速的记住音乐并参与唱奏。在某种程度上,视障学生的这种音乐学习方法更加理想,尤其是对于音乐爱国主义教育。由于正常学生有乐谱和歌词的帮助,他们无需记忆,只要听一两遍音乐形成大概的印象就能开始唱奏。但是,这种学习方法只停留在“读”的层面,而上述视障学生则是把音乐记在脑子里。对音乐本身和音乐的内涵,视障学生的理解必定更为深刻。所以,视障看似是音乐教育的阻碍,但只要合理教导,视障也可以成为音乐爱国主义教育的无形推动力。

    二、如何在视障音乐教育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正确的音乐选材是音乐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从古代的《苏武牧羊》,到延安时期的《南泥湾》《黄河大合唱》,再到现代的《龙的传人》都是很好的素材。把这些歌曲用于音乐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已经过其他学者论证,在此不再赘述。下面主要就上述视障学生特点,对视障音乐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注重音乐创作背景的讲述

    任何艺术创作都离不开历史背景的,有故事的音乐一定比没有背景的练习曲更生动,更吸引人。对于大多数正常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只局限于课堂。但视障学生不一样,他们更愿意把课余时间花在聆听音乐上。基于这一点,视障音乐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更重视音乐创作历史的讲解。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明白音乐中的感情由何而起、为何而生,由此培养出的爱国主义情怀将更加牢固和强烈。另外,课堂上过度的宣教爱国主义,老师口中说的爱国主义远不如自己从音乐中体会得深刻,相比起音乐教师,音乐本身或许更适合当视障音乐爱国主义教育的老师。

    2.鼓励课后自主学习

    音乐爱国主义教育不是靠课堂里几十分钟的讲授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音乐熏陶。如上文所述,相比起正常学生,视障学生对声音更敏感、更能体会音乐中的情感、对音乐的认同感更强,因此其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也会比正常学生高,这一点正是视障学生的优势所在。所以在视障音乐爱国主义教育中,更应该强调课后自主学习。在充分介绍创作背景、勾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后,再在音乐鉴赏方面作适量的点拨,并提出几个思考性的问题,如“你认为音乐的哪一段体现作者对敌人的仇恨?”,“你认为作曲家在写这一段音乐的时候正在经历什么?”,在下一次音乐课上组织讨论,让学生交流感想看法。在这种“了解背景故事、听音乐、思考问题和交流讨论”的教育模式中,愛国主义即可在不经意间传播开来。

    3.鼓励音乐唱奏

    对视障音乐爱国主义教育而言,组织视障学生进行音乐唱奏是一举多得的教学方法。首先,对于任何教育,兴趣是最大的推动力,音乐爱国主义教育也不例外。虽然视障学生比正常学生更喜欢听音乐,但是听总不如亲自演唱演奏有趣。其次,如上文所述,视障学生学习唱奏其实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音乐学习过程,反复聆听、互相学习和牢固记忆无疑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最后,唱奏能让学生完全沉浸于音乐,获得与单纯聆听完全不一样的音乐体验,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与体会。

    研究这问题通过总结了视障学生的特点,论证了视障音乐爱国教育可行性,并针对这些特点初步提出了三项建议。然而,视障音乐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起源于视障教育、音乐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但又有其独有的特点。未来仍需要更多的学者继续研究探索、丰富这一课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教育模式将会从我国视障学生中,培养出同时具备爱国主义情操和音乐修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Hugdahl Kenneth,Ek Maria,Takio Fiia,et al. Blind individuals

    show enhanced perceptual and attentional sensitivity for identification of speech sounds[J]. Brain Research. Cognitive Brain Research,2004,19(1):28-32.

    [2]Roeder Brigitte,Roesler Frank,Neville Helen J.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during auditory language processing in congenitally blind and sighted people[J]. Neuropsychologia,2000,38(11):1482-1502.

    [3]Guerrero Arenas Coral,Hidalgo Tobon Silvia S.,Dies Suarez Pilar,et al. Strategies for tonal and atonal musical interpretation in blind and normally sighted children:an fMRI study[J].Brain and Behavior,2016,6(4).

    [4]Park Hye Young,Chong Hyun Ju,Kim Soo Ji.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ttitudes and Uses of Music by Adul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and Those Who Are Sighted[J].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2015,109(4):303-316.

    [5]Abramo Joseph Michael,Pierce Amy Elizabeth. An Ethnographic Case Study of Music Learning at a School for the Blind[J]. Bulletin of the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2013(195):9-24.

    [6]李雪婷.对《音乐欣赏》课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探讨--运用延安时期的音乐艺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教育[J].艺术品鉴,2015(2):227.

    [7]叶艳.如何在音乐课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学周刊B版,2014(7):234.

    编辑 范昕欣

    推荐访问:浅谈 爱国主义教育 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