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好莱坞传奇大卫·格芬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1 05:15:25 点击:


    打开文本图片集

    进军娱乐工业

    大卫·格芬出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父母分别来自波兰和俄罗斯。母亲巴蒂亚拥有一家胸衣商店,而父亲亚伯拉罕是服装业的一名制版师。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母亲向他灌输了工作观念,并总喜欢引用谚语,例如:“如果什么事看上去好的令人难以置信,那么你最好别信。”格芬喜欢说格言。他35年的老友兼合伙人杰弗里·卡岑贝格如是说,“他受妈妈的影响极深,常常引用她的话。”

    格芬勉强读完了高中,在德克萨斯大学尝试念了一个学期,就投奔了好莱坞。19岁时,他成为哥伦比亚电视城的一名引座员,第一天上班,他就被派到《茱蒂·嘉兰秀》。他从电影城回到纽约,进入威廉·莫里斯,他的同龄人包括知名艺术经纪商拉里·加高西安,以及后来成为朋友的巴里·迪勒,迪勒后来执掌鲁珀特·默多克的福克斯。

    他的职业生涯始于威廉·莫里斯公司的邮件收发室。他申请收发室工作的时候,谎称自己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位。公司雇了他,也去信给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核实学历。洛杉矶分校“查无此生”的回信被格芬在收发室截留,用蒸汽熏开信口,替换了其中的内容。许多年以后,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对于说谎,他说,“你看,我可不是什么好榜样……但要做经纪人,必须大学毕业,这种想法很荒唐……我通过撒谎获得那份工作,这有问题吗?一点也没有。”

    在收发室什么都要做,包括换厕纸、加肥皂。他像一块海绵一样,拼命吸收着接触到的一切信息。别人休假,他留在办公室加班。很快,他就像口袋里的锥子一样显示了锋芒,被聘为威廉·莫里斯公司最年轻的代理。他说,他在这家知名经纪公司学到的重要一课是:“我在威廉·莫里斯悟到的一点是:‘他们在电话上一派胡言!我也能在电话上一派胡言!’”

    创立格芬唱片公司

    离开威廉·莫里斯公司以后,格芬帮好几个极具实力的艺人成功与唱片公司签约,不到30岁时就已经是百万级富豪。此时,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大西洋唱片的总裁阿迈·恩特贡。他建议格芬创建自己的唱片公司,进一步拓展事业。

    1970年,他创立了独立唱片厂牌“避难所”(Asylum Record)。“避难所”是格芬作为娱乐界大亨的第一个成功作品。上世纪70年代“避难所”正蒸蒸日上时,他被诊断为患了绝症。为此,他离开了“避难所”的管理工作和华纳兄弟公司副总裁的职位,进入退休状态,只在耶鲁大学商学院教了一小段时间课。1980年,当年的诊断被确认为是错误的,他马上全副精力投入全新的事业。

    1980年,他创立了格芬唱片公司(Geffen Records)。一年之内,格芬唱片已成行业翘楚,接二连三地卖出百万金曲。随后,格芬唱片发行过埃尔顿·约翰,以及“音速青年”、“枪炮与玫瑰”、“涅盘”、“史密斯飞船”等乐队的专辑。

    他一手发掘了“老鹰”、“枪花”、“涅槃”等乐队,并签约发行“披头士”乐队成员约翰·列侬的个人专辑,同时拥有全球最成功的音乐剧《猫》的版权。1990年格芬把唱片公司出售给MCA娱乐集团,从中获利5亿美元。

    娱乐业是特殊的行业。观众们看到的是星光灿烂,是演员歌手的玉颜金声。而这些都是管理层处心积虑包装打造出来的商品。娱乐业的“原材料”存在于一个个有艺术天赋的人身上。在贵族社会,这些人寻找有钱有闲能欣赏他们的恩主,只为恩主服务。在商业时代,大公司发掘艺术天才,迎合市场的需要为他们造型,赚取利润。

    艺术人才不像石油和金矿那么供应稳定,因此发掘合适的人,或者清楚什么样的艺人能打开什么样的市场,就是娱乐业经理人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大卫·格芬在这方面有金手指般的神奇能力,许多现在的巨星当年都从格芬唱片开始他们的真正事业。约翰·列侬最后的专辑《双重狂想》由格芬唱片发行,据说格芬是唯一未听歌曲就爽快达成协议的人。列侬不久以后遇刺身亡,这张专辑大卖,把新成立的格芬唱片推向更高的层次。

    2011年,大卫·格芬(David Geffen)获得第53届格莱美音乐工业杰出贡献奖。这是他对音乐产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的努力对音乐和音乐产业所产生巨大影响的最大肯定。

    电影公司“梦工厂”

    1994年,刚以7亿美元的高价把自己名下的唱片公司卖给华纳的大卫·格芬接到了老友杰弗瑞·卡森伯格打来的电话。卡森伯格刚被“踢出”迪斯尼。随后,他与斯皮尔伯格、杰弗里·卡卡森伯格创立了梦工厂电影公司。梦工厂的产品包括电影、动画片、电视节目、家庭视频娱乐、唱片、书籍、玩具和消费产品,旗下有著名的梦工厂动画。

    三位创始人在当时堪称“黄金组合”。他们就像《星球大战》中的天行者,带着浪漫与自由精神,发誓要在创造力日益枯竭的好莱坞荒漠之外建立一个不受财团左右的独立电影基地——“21世纪的,高科技驱动的,堪与迪斯尼、索尼比肩的多媒体娱乐帝国”。

    那时候,他们是少有的被理想主义激励的中年人,渴望突破僵化老朽的好莱坞规则。他们又都是对技术极度敏感的人,凡是可以承载创意和想象力的技术与媒介形式,都想一并抓住。在他们的计划里,电影、电视、音乐、游戏、网络,一个都不能少。更重要的是,他们几乎没有金钱的压力,启动资金高达26亿美元。

    然而,到了2008年“三巨头”分道扬镳,斯皮尔伯格带着梦工厂电影公司投入迪士尼怀抱,卡森伯格执掌梦工厂动画公司留在派拉蒙,格芬则宣布不再插手梦工厂相关事务。

    收购纽约时报股权

    梦是没有边界限制的,大卫·格芬的轨迹也没有边界限制。身为最著名的电影公司“梦工厂”的创办人之一,他并没有把经营梦工厂当做毕生的事业,却轻轻松松与另外两位创办人——斯皮尔伯格和卡岑伯格拆了伙,宣布不再管理梦工场的事务。半年以后却又传出他的新动向:打算收购《纽约时报》数量可观的股份。据《财富》杂志报道,格芬提出以市价收购纽约时报公司19.8%的股权,而Harbinger基金经理菲利普·法尔孔则希望溢价出售。尽管双方商谈未果,但有消息人士透露,大卫·格芬对收购纽约时报公司的计划非常热情,愿意当一名“耐心的买家”。

    Harbinger基金经理菲利普·法尔孔目前尚未就此事发表评论。苏兹伯格家族执掌纽约时报公司大旗已经长达113年,在媒体业久负盛名,但近年来因报纸广告收入下降,且面临沉重偿债压力,不得不向墨西哥无线通讯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借款2.5亿美元,条件是提高后者的股份,可能会超出目前的6.9%,使之成为纽约时报公司的最大股东。包括《财富》杂志和《金融时报》在内的西方媒体均认为,格芬此次提出收购意向,将会令该公司的前景加倍复杂化。

    业内人士估计,苏兹伯格家族可能宁愿出售《纽约时报》,也不愿眼睁睁看着自己家族一手建立起来的媒体帝国倒塌。如果出价诱人,苏兹伯格家族也许会接受收购要约。

    最有权势的同性恋

    “如果你想要成功,就不要太在乎别人对你作为的看法。”这似乎是人人都能说的“名言”,但大卫·格芬身体力行地证明给了他的后辈看。

    自从他公布了自己的性取向以后,关于他的流言层出不穷。格芬一直为妇女、有色人种和同性恋者等弱势族群争取平等权益的斗争提供大量经济援助。尽管大卫是“已婚”人士,但依然出去寻花问柳,他开的人肉PARTY闻名好莱坞。在他向某作家提供的一长串男友名单中,据说有不少都是赫赫有名的五星级人物。

    身处风口浪尖的大卫·格芬当然最清楚媒体的游戏规则:无力之人才又上镜又声明,名为讨清白,实为抢镜。大卫·格芬的原则是置之不理。他的力气都用在商战上。

    从商界的手段来看,格芬是个爱憎分明,清楚爽利的人物。“如果你是他的敌人,你最好自杀。”如果他有个观点要表达,大卫·格芬不在乎得罪多少“衣食父母”消费者。在美国著名同性恋杂志《Out》(出柜)评选的“50大同性恋名人权势榜”上格芬毫无悬念地排名第一。

    但他同时也是美国最著名的慈善事业经营者之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医学院以他命名,因为他为艾滋病研究作出的巨额捐献。当他开始梦工厂的事业时,他向媒体宣布从此赚的每一分钱都将用来帮助社会。

    数栋豪华房产

    2012年11月,大卫·格芬买下一套可俯视中央公园的1.2万平方英尺顶层公寓,销售价格为5,400万美元。中央公园尽收眼底。这座公寓目前有7个卧室、11个卫生间、3个厨房和一个镶木板的图书室,此外还有小酒吧和佣人住房。主卧房配有电影放映机、壁炉和分男女使用的浴室套间。

    善于经营的大卫·格芬也善于享受。加州最有名的玛里布海滩上也有他的豪华房产。2007年加州山林大火时,格芬开放了他拥有的玛里布海滩酒店给失去家园的火灾难民和消防员们居住,消防员轮班在豪华海景套房休息。

    他在比佛利山的大宅在上世纪90年代的购入价是4300万美元,是当时美国最高的房产成交价,其配套的100个房间拥有足够的空间来悬挂他收藏的杰克逊·波洛克、马克·罗斯科等大师的作品——格芬是现代艺术的最大买主之一,他的艺术收藏价值估计达到20亿美元,他曾一举卖出贾斯珀·琼斯和威廉·德·库宁的两件作品,总成交价超过了1亿美元。

    艺术人才不像石油和金矿那么供应稳定,因此发掘合适的人,或者清楚什么样的艺人能打开什么样的市场,就是娱乐业经理人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大卫·格芬在这方面有金手指般的神奇能力。

    从商界的手段来看,格芬是个爱憎分明,清楚爽利的人物。如果他有个观点要表达,大卫·格芬不在乎得罪多少“衣食父母”消费者。在美国著名同性恋杂志《Out》(出柜)评选的“50大同性恋名人权势榜”上格芬毫无悬念地排名第一。

    推荐访问:大卫 好莱坞 传奇 格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