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方向、问题与前景:浅析审计系统信息化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31 19:40:41 点击:

    摘 要:通过对目前审计信息化理论的分析和总结,说明在中国审计信息化过程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审计信息系统的构建。中国审计信息系统构建是一件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协调诸多因素的合力才能实现。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理论;审计信息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F23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181-02

    随着科学技术、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大趋势为审计信息化提供了物质上的条件。而财务软件的革新、数据库的广泛应用,使审计在结构上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必要和必然。

    一、审计信息化研究的两个方向

    关于审计信息化的研究,理论界百家争鸣,其中许多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方向:

    1.智能工具论:一部分研究者认为科技是服务于人的,那么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审计信息系统是和算盘、计算器一样,仅仅是审计人员的工具武器而已,它的作用不过是将人类思维能力的一部分扩大了。

    显然,智能工具论一定程度上是源自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而这种思路在中国审计工作技术的提高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信息化的深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提升,这一思路已经不能适应审计信息化的现状。究其原因在于:它将广义的人类缩小为具体的人,把信息系统的概念浓缩于一台微机。这在相当程度上“窄化”了审计信息化的内涵,审计信息化绝非对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系统进行审计,而是具有更深层次上的内容。比如马克思所言,生产工具代表的不是物,而是生产发展的阶段。以算盘为例子,算盘产生的意义绝非仅仅是一种工具的发明和计算速度的大幅提高,它实际上是人类对十进制理解的一种飞跃,它将人对十进制的具体认识(手指脚趾等)提高到抽象的高度,进一步发展到指数、开方运算的系统化、普遍化;在生产力的层面上看,算盘的普及反映了宋代中国封建工商业的高度发展。

    智能工具论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将审计人员的工作分为两类: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和不需要创造性思维的。那么,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审计人员利用软件的协助,把自己的精力体力节约出来,作用于需要创造性思维的方向,另一方面,审计人员的解决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时,在软件帮助下可以有更高的效率。

    2.技术导向论:另一部分研究者认为,社会的信息化、生产消费的信息化、经济的优先信息化使得金融、财政、保险、证券等行业的财务软件已经全面进入实践,这一系列的条件使审计软件取代注册会计师工作的趋势已不可避免;在具体工作中,许多具体传统的工作方法程序将被革新,如网络审计理论、人工神经元网络审计理论的提出。

    这种理论的创新性无可置疑,但问题在于,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财务软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审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尤其是信息技术方面的)都限制着新思路的应用和生产力的形成。如果把以上两种思路作一比较,可以看到区别的关键在于:审计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接口是什么,是人?还是制度?

    由人的理智、经验、主观能力来选择对信息反馈做出的行为或不行为的决定,审计软件仅作为人的工具,这时人就是其中的接口。考察现有的财务软件,仍然将“人”放置于软件内部联系的核心,“人”是作为财务信息系统和财务软件的接口。而这就是审计软件工具化思路的实践基础,也是理论研究的客观环境。

    另一方面,当前许多审计机构要求审计人员通过熟练使用信息系统,设置因果关系、往来流程,利用不断增加的硬件运算能力和不断扩展的信息网络,将判断交由系统做出,而且这种情况的比重越来越高。若我们能将财务软件、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物流信息管理等信息系统所形成的构架作为设计审计信息系统的背景,把制度本身看做系统的核心,审计信息系统的研究就会沿着“技术导向论”的方向前进。

    二、审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审计软件使用已经超过十五年,期间审计软件的发展有过高潮,也遭遇过低谷,但整体发展情况来看仍然不甚理想。这种情况部分上由审计软件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审计软件是一种有专业使用群体的产品,即使在软件业已经非常发达的西方国家,世界知名的大事务所使用的工作软件也往往是定制或自己开发的(这同时也是一种商业秘密的保护方法),这种“与邻为壑”的经营思路使商务审计软件的推广遇到不少困难。对于国内市场,政府审计采购的主观作用过于明显,使正常的发展难以实现。另外,在审计软件发展过程中,审计软件公司体现出了不成熟的一面:对既得利益的过分看重,导致软件公司分崩离析,元气大伤;全国范围内盲目销售而服务却无法跟进,无法及时解决用户的问题,导致用户对审计软件丧失信心;对同行的恶意中伤以及过度的价格竞争,导致审计软件市场环境日益恶化。

    三、理想的审计信息体系构建

    1.对人的培养。培养大批既精通计算机技术、审计业务能力同时又有全面知识、判断能力的审计人员队伍是审计信息化能否得以实施的关键。虽然中国有充足的计算机操作和会计审计应用人才的储备,但是真正同时拥有以上能力的人才可谓一将难求。此外,被审计单位财务及管理信息系统的日益复杂也是对审计人员的一种挑战,审计人员必须经常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面对不同的审计工作。当然审计人员不可能都成为计算机与网络专家,因此,计算机与网络专家、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专家对审计参与将是必然趋势。

    2.对数据库软件的设计。中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软件无论从规模还是质量上都无法达到要求。以企业财务软件为例,作为对企业的会计报表以及财务经营情况进行审查的审计工具,审计软件的数据必然来自于财务软件。没有财务软件的数据,审计软件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目前财务软件实施情况来看,全国一共有三百多家财务软件提供商。他们提供的财务软件在数据库的选用,数据库的格式上不尽相同,这给审计软件导入财务软件的数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各家审计软件公司都提供了不同的数据接口,以分别导入不同的财务软件数据。但是,审计软件公司提供的数据接口只占到了全部财务软件的1/5,在很长的时间内财务软件数据接口都将成为制约审计软件发展的瓶颈。

    3.建立各种法律法规,对磁信息、电子签名的法律地位加以正名。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会计核算程序中的每一步都在纸介质上留有文字记录及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而将来会计信息化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传统的审计线索可能部分消失。各种单据,票证和账簿等都以人眼无法直接辨识的电磁信息的形式在网上传递并存储于磁性介质中,只能通过计算机进行审查;并且这些线索还具有被无痕删改、不能永久保存等缺点。如果系统设计时考虑不周,可能到审计时才发现只留下业务处理的结果而不能追索其来源。

    4.完善审计的各项法律法规,使之适应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审计信息系统涉及的法律问题涵盖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民法、行政许可法等多个法律领域。然而,由于中国审计法是在以手工审计为主导审计方式的背景下制定的,而对与手工审计相对应的计算机审计方式没有予以规范,其他法律文件中对计算机审计的规定也是少之又少,因此,在计算机审计实践中出现了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如审计机关是否具有检查计算机的权力、拒绝计算机审计是否属于拒绝审计等。

    参考文献:

    [1] 吕新民.论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专业判断[J].财会通讯,2006,(6).

    [2] 张丽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现状及建议[J].财会研究,2006,(1).

    [3] 彭建平.加快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市场化[J].中国审计,2004,(7).

    [4] 马文静.关于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8).

    推荐访问:浅析 审计 信息化 前景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