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公安院校在校生警察刻板印象类型的划分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31 16:50:35 点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运用探究主观心理因素的Q方法测量公安院校在校生对警察职业群体的刻板印象,并对刻板印象进行类型划分和特征分析。文章根据学生的主观表述整理后形成36项Q样本,采用配额抽样抽取36名学生作为P样本。研究发现,公安院校在校生对警察职业群体的刻板印象分为权威型、压力型、魅力型三类,各类型间差异较为明显。

    关键词:公安院校;警察;Q方法;刻板印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09-0084-04

    Abstract: The Q methodology that explores subjective psychological factors is applied to measure stereotypes of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oliceman, and conduct classification as well as feature analysis in these stereotype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ubjective expressions of the students, 36 Q samples are obtained, while 36 students are selected as P samples by adopting the quota sampling. Ultimately 36 Q distribution scales were formed. It is discovered by research that stereotypes of public secu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olicema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authoritative, stressful and charming, among which differences are relatively obvious.

    Keywords: police college; police; Q methodology; stereotypes

    一、概述

    刻板印象是当代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人或某一群人相对固定的、概括的观念或看法,这种简单化、普遍化的固定印象或认知结构对人们的社会认知产生较大影响,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1]国内外关于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性别刻板印象、文化刻板印象和职业刻板印象。近年来,随着刻板印象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研究者开始逐渐关注职业刻板印象,警察职业刻板印象的研究也逐渐兴起,研究者们陆续从电影、电视、新闻媒体等大众传媒中发现了热衷于权力寻租的保护伞、唯上是从的警官、缺乏公共服务意识的官僚警察形象和硬汉警探、神探、具有超强破案能力的英雄警察形象。

    人们对警察职业群体的印象受到许多因素的影響,而社会生活中与警察的接触体验是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2]人们在与警察的日常接触中形成对警察职业群体的主观态度或印象,如果与警察接触的过程中得到过帮助,较易形成对警察较为正面的评价和积极印象,而如果与警察发生过冲突则易形成较为负面的评价和消极印象。另一方面,公安机关依法承担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职责,以上职责集中体现了公安机关作为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双重属性的要求,发挥着社会安全事务管理和打击违法犯罪的双重功能。在双重属性和功能的作用下人们对警察职业群体的认知结构趋于复杂,人们认为公安机关在提供高品质社会安全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对其部分行为进行限制和强制,可能形成对警察职业群体的双重印象,即服务、奉献、牺牲等积极印象和强制、暴力等消极印象,公众对警察职业群体的刻板印象两极化特征明显。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人们在形成有关警察职业群体的印象时,容易产生某种认知上的偏差,当这种偏差成为群体性认知时,就会生成对警察职业群体较为固定的刻板印象。[3]

    以往研究更多的从警察或公众的视角[4]、媒介视角[5,6]来探讨警察职业形象与印象,无论是警察还是公众都容易从自身角度出发来理解警察职业群体,群体外因简化信息和知识缺乏易生成消极的刻板印象,群体内因身份自尊和近因效应易生成积极的刻板印象。[7]本研究以公安院校在校生对警察职业群体的刻板印象为研究对象,公安院校在校生对公安工作相较于普通公众认识更为深刻,且身份为还未正式入警的学警,对警察职业群体的评价相对客观。基于此,本文提出研究问题:公安院校在校生对警察职业群体的刻板印象是否会与传统观念有显著不同?

    二、研究方法

    S.R.Brown认为主观性是指个人对某一特定事件或事物的想法或观点。一般而言,人们的想法和观点是由个人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偏好等极其主观的、内在的心理因素综合决定,且以个性和独特性为基础的人类主观性,并不是偶然或随机生成的,而是具有较为稳定的结构和形态。[8]对于个体而言,主观性都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结构,人们凭借自己的感情、观念去做出决定和行为反应。因此,在探究不同群体对警察职业群体的刻板印象时,最重要的就是考虑个人的主观性,并且应以自我反应、自我认知、自我观察等内部结构(inner frame)为基础。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人类主观性无法被客观地测量和分析。上世纪30年代,斯蒂芬森提出了以人类主观性为研究对象的Q方法论[9],打破了这一固有观念。斯蒂芬森认为通过经验主义的统计方法和数理模型可以对人类主观性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Q方法认为人类的主观价值、信念、态度等都具有较为稳定的内部结构(inner frame),这为进一步研究人类的行为动机提供可能。[10]以往关于警察形象和印象的研究中缺乏探究不同群体主观心理因素的文献,因此,本研究采用Q方法对公安院校在校生的态度、观念等主观性事物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公安院校在校生对警察职业群体的刻板印象,并对刻板印象进行类型划分和特征分析。

    三、研究过程

    (一)研究问题

    本文利用Q方法测量公安院校在校生对警察职业群体的刻板印象,并提取刻板印象类型及其特征。

    具体的研究问题如下:

    1. 公安院校在校生对警察职业群体的刻板印象分为哪些类型?

    2. 公安院校在校生对警察职业群体的刻板印象不同类型的特征?

    (二)Q样本的选定

    Q方法中的Q样本是指调查主体所持的对某一议题观点的表述集合。Q样本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一般情况下访谈法比问卷法的效果更好,所获取的信息更为全面,本研究选择访谈方式进行信息收集。本研究以某警察学院本科生为访谈对象。共有240名学生参加了访谈,其中大一62人,大二57人,大三65人,大四56人;男生204人,女生36人。访谈对象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Q样本的多样性,本研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访谈对象的最大化差异原则。

    调查方法采用开放式访谈,要求受试者表述对警察职业群体的主观印象。为保证研究质量,研究者对受试者的回答采取包容理解的态度。在对访谈记录进行整理后,共计收到375条对警察职业群体印象的主观性语句,涵盖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观点。研究者对375条观点中重复的、相似的语句进行整合后最终选取36条语句作为Q样本,见表1。

    (三)P样本的选择与Q排序

    P样本是指对Q样本进行排序的受试者。Q方法用于深入探究人类主观性差异,分析过程中强调“小样本(small sample)”理论。因此,P样本的数量一般为20-40人之间。本研究在某警察学院公安类专业大一至大四的在校生中选取36名学生作为P样本。

    P样本基本特征如下:男生:28人,女生:8人;大一:9人,大二:9人,大三:9人,大四:9人。

    给予被试量表后要求其指出符合警察职业群体的内容,并根据本人对36条Q样本的认可程度,按照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11个级别(得分以-5至+5计)为每项Q样本进行打分,并将样本编号填入Q分布量表,完成Q样本排序。Q分布量表的设计基于数据正态分布曲线假设,即既定现象的样本中,大量的测量单位显示的是数据的平均值。受试者对Q样本的排序平均耗时30分钟,量表全部回收。

    (四)数据分析与处理

    36份Q分布量表数据整理后形成36*36矩阵,分别代表36项Q样本和36位P样本。采用SPSS.22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首先,构建公安院校在校生对警察职业群体刻板印象的相关矩阵;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提取公因子,直角旋转排除非相关因子后,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并解释因子含义;最后,归纳公安院校在校生对警察职业群体的刻板印象不同类型的特征。

    四、结果与分析

    (一)类型划分

    在对36位P样本提交的Q分析量表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公安院校在校生对警察职业群体的印象呈现较大差异,相关系数范围在-1.358到2.293之间波动。KMO量值为0.666,该数值表明变量的共同因素较少,说明可以用于因子分析研究;球形检验数值为0.00,该数值表明现有数据拒绝球形假设,36项指标取值相互关联,说明较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见表2。

    表2 因子1-KMO和 Bartlett的检验

    因子分析共提取出3项因子,各因子特征根值均大于1,3项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解释率分别是29.935%,12.352%,12.187%,旋转后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4.474%。3项Q共性因子,分别代表3种不同的公安院校在校生对警察职业群体的刻板印象类型。采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旋转处理,Q共性因子上的因子方差的差异达到最大,各因子更具代表性,见表3。对Q样本和P样本表现出来的特性进行综合考虑后,以最高频率拣出的属性就是对警察职业群体刻板印象的定义集。3项Q共性因子分别命名为:权威型印象、压力型印象、魅力型印象。36位P样本中持权威型印象的有15人,持压力型印象的有12人,持魅力型印象的有9人。

    (二)不同类型的特征

    利用Q方法提取到3项Q共性因子,分别代表3种不同类型的警察刻板印象。在Q方法中,各类型的特征是通过分析特征值和各P样本表现出的特性后得到的结论,从而对警察刻板印象内容的进行评估。特征结论主要是分析特征值大于1的3项Q共性因子按得分最高和最低表现出来的总体性类属观点。

    1. 权威型

    权威型印象的学生认为警察是国家公权力的实际占有者,是国家意志的具体执行者,警察是国家的准军事力量,半军事化的管理方式使其极为重视上下级关系、命令与服从关系,社会也需要这样一支受过专业化训练的警察队伍来承担相应职能。此类印象在各年级之间分布较为普遍,无明显差异。持威权型印象的学生最赞同的观点为:警察是法律的执行者(Q样本26);打击违法犯罪(Q样本19);警察以服从命令为天职(Q样本4)。最不赞同的观点为:警察只是一份谋生职业(Q样本8);警察是出气筒(Q样本5);警察受到制度的束缚(Q样本34)。

    2. 压力型

    与持权威型印象的学生不同,持压力型印象的学生认为警察职业具有高风险、高強度和高负荷等特征,警察职业群体承受着许多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辛苦。在现有公安管理体制下,公安机关通过自上而下的任务分解和绩效考核来实现总体目标和公共责任,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强调压力的层层传导和责任的层层落实,基层民警作为主要受力方,长期处于超负荷、高强度的紧张状态,致使在警察当中普遍存在着厌倦情绪,警察职业倦怠显著增加。在这一类型中各年级存在较大差异,大三、大四学生对警察职业压力的感触较深,这可能与其在公安机关基层实战部门的实习经历有关,而大一、大二的学生对此印象反映并不强烈。持压力型印象的学生最赞同的观点为:警察不是万能的(Q样本16);警察也是普通人(Q样本2);警察业务繁忙(Q样本27)。最不赞同的观点为:国家暴力机关(Q样本13);警察受人尊敬(Q样本14);警察给人安全感(Q样本12)。

    3. 魅力型

    對警察职业群体持魅力型印象的学生认为警察职业具有很强的崇高感,秉承牺牲奉献、公正无私精神的警察职业群体能够集中社会智慧,驾驭和运用专业知识,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并且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肯定与尊重。从学年分布上看,持此类印象的多为大一、大二的学生。持魅力型印象的学生最赞同的观点为:警察是正义的化身(Q样本1);警察具有奉献精神(Q样本23);警察敢于牺牲(Q样本25)。最不赞同的观点为:警察是出气筒(Q样本5);警察的办事效率不高(Q样本33);警察缺乏专业性(Q样本31)。

    五、讨论与建议

    公安机关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在外部环境中公众与公安机关的联系最为密切,公安机关通过向公众提供高品质的社会安全产品和服务,不断寻求公众对其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认可。而公众依靠自己的标准和社会标准通过自我意识、理性和逻辑理解公安工作和警察职业,并形成自我对警察职业群体的认知。在构建警民共同体的当下,分析不同群体对警察职业群体的刻板印象的内容和特征,能够为改进和转变公众对警察职业群体的固有观念提供参考,对寻找解决警民紧张关系的路径有一定帮助。

    通过访谈调查和Q方法测量,本研究总结和分析了某警察院校公安专业36名在校生的三类警察刻板印象,分别是权威型印象、压力型印象和魅力型印象。这些印象展现了公安院校在校生对警察职业群体的主观看法和观念,并且每一种类型和其他类型间存在实质性的差异。这些类型也许不能完整反映公安院校在校生警察刻板印象的全部,但它们确实是对在校生主观性不同维度的反映。Q方法对人类主观性的分析有较为完善的理论分析框架,每一种观念都是由较为稳定的内部结构(inner frame)构成。具体到本研究,持权威型印象的学生重视警察的权威性和传统层级节制下公安机关独特的内部关系结构,持压力型印象的学生认为警察职业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时常处于矛盾的漩涡当中,且承受巨大职业压力,持魅力型印象的学生认为警察是一份神圣的职业,对公安工作充满期待与憧憬。研究发现持魅力型印象的学生以新生和低年级学生为主,但此类印象最多持续至警校毕业前,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毕业前大多数公安院校在校生未持有魅力型印象,在校期间其对警察职业的刻板印象会发生较大转变。通过以上对各种警察刻板印象的分析可以看出,与抽象的、两极化的公众警察刻板印象相比,公安院校在校生警察刻板印象更加具体和复杂,这三种最具典型性的品质属性集合,具有指导整个群体或群体成员进行信息加工预期的功能,可能决定其日后警务实践的风格,影响其对警察职业角色的认知。

    本研究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探寻公安院校在校生对警察职业群体的观念和特征的不同,在此基础上促进公安院校在校生观念的转变。首先,本研究所发现的警察刻板印象对公众院校在校生提出了要求。在政府职能转变、放管服改革和构建服务型公安机关的当下,政府部门正由“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学生们应当明确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不再是统治关系而是服务关系,不再是单向管理关系而是双向合作关系,应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四句话,十六个字”总要求,既树立“公仆意识”,也培育“公共意识”。

    其次,本研究所发现的警察刻板印象还对公安院校警察意识培养模式提出要求。公安院校应当认真考虑警察意识培养模式对在校生警察刻板印象的影响,加强和改善公安院校在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将警察意识教育和培养落到实处。通过课堂教育、实践教育等方式帮助在校生实现观念转变。针对低年级学生在校期间可能存在观念转变现象,开设警察职业意识与认知的相关选修课,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全面的理解警察职业,形成正确的警察职业观,树立良好的警察意识,不断增强其警察职业认同。

    六、结论

    通过Q方法的测量,本研究揭示了公安院校在校生警察刻板印象的三种类型。在深入分析各种类型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解释,从中可以较为清晰了解公安院校在校生对警察职业的主观看法和观念,为进一步改进观念提供指引。当然,改进公安院校在校生对警察职业的看法和观念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学生和学校共同努力。本研究虽然强调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但在碍于样本的限制,仍不大可能具备太强的普遍说服性,未来将采用其他研究方法进行规模性调查,同时探索公安院校在校生警察刻板印象的生成机制。

    参考文献:

    [1]Fiske,S. T.,J. Xu,A. C. Cuddy & P. Glick, “respecting versus liking:Status andinterdependence predict ambivalent stereotypes of competence and warmth”,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99,vol.55,pp.473-489.

    [2][韩]朴成树.组织-公众关系与警察形象[J].韩国警察学会学报,2011(4):97-117.

    [3]Adolphs R. Social cognition and the human brain[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1999,3(12):469-479.

    [4]贾鼎,乔菲.警察形象危机的发生逻辑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8(1):122-128.

    [5]李恒,周密.打破“刻板印象”——自媒体环境下的警察形象再塑造[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7(6):58-63.

    [6]周强.CEPA以来香港警匪片警察形象变迁[J].电影文学,2018(3):49-51.

    [7]白惠元.邪魅硬汉——近年中国警匪片中警察形象的男性气质[J].电影艺术,2018(2):37-41.

    [8]S. R. Brown, Political Subjectivity: Applications of Q methodology in political science,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0.

    [9]Turner,J.C.Social comparison and social identity: some prospectf or intergroup behaviour.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87,5(10):341-352.

    [10]W. Stephenson, “Consciousness outsubjectivity”in. Psychological Record, 1968,18(4):499-501.

    推荐访问:刻板 在校生 划分 印象 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