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影响沧州市回族武术传播的因子分析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31 04:25:07 点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沧州市回族武术传承人、回族资深老拳师及其学徒的访问与调查,得出了外来文化冲击;传播者经济状况落后、保守意识浓重;学校回族武术教育开展状况相对落后;回族武术套路周期长,难度大;受众择师受到民族限制等影响沧州市回族武术传播的若干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沧州市 回族武术 武术传播 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8-0042-04

    1 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一项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精华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和博大的精神外延。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改革、完善,创造了自己辉煌的历史。然而,随着武术的西方化、体育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在现代社会它的处境却日益堪忧。沧州武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时过境迁,底蕴深厚的沧州武术,几经压迫几经打磨,这颗明珠已经不再是那样光亮了。随着沧州市经济形势格局的变化以及一批老武术家相继谢世,沧州武术的传播遇到了阻碍。沧州市回族武术作为沧州武术的根基部分,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现对沧州市回族武术传播状况进行调查,对影响沧州市回族武术传播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以期发现沧州市回族武术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对回族武术及沧州武术的发展起到指导与振兴的作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沧州市回族武术传承人、回族资深老拳师及其学徒展开调查,共抽取拳师及传承人共22名、学徒26名。其中男性30名,女性18名,分别占样本总数的62.5%和37.5%。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在文献内容范围上,遵循覆盖中心、从宽到窄、从易到难的原则,在搜集过程中根据文献的分布和有效程度逐渐缩小“搜索圈”,不漏掉有关的文献,结合当前国内相关的研究现状,对相关研究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力求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明确研究目的。

    2.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是将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影响沧州市回族武术传播的因素设计问卷项,按照程度的不同由低到高分为五段。问卷共发放48份,回收48份,其中有效问卷46份,有效回收率96%。问卷信度采用克伦巴赫内部一致性检测,α=0.85,信度指标较理想。通过巴特利特球度检验(Bartlett test sphericity)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P<0.01,KMO=0.685,根据统计学的要求,所设计的指标和样本量均比较适合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

    2.2.3 访谈法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与沧州市回族资深老拳师、回族武术传承人及其学徒进行访谈。

    2.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l7.0软件,主要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相应结果,并进行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3.1.1 影响沧州市回族武术传播的指标筛选

    “传播”一词的含义丰富而又具有弹性,意蕴身后而又不乏灵动。拳师与学徒对传播的涵义做出深刻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所设计的指标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拳师与学徒容易理解并迅速的做出判断;其二是通过对问卷的填写,能够反映出二者对沧州市回族武术传播影响因素的基本认识。在这两个基本条件的指引下,首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武术传播的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出发,确定初选指标体系26项;然后进行专家咨询并对拳师和学徒进行访谈与沟通,删除相关较小的7项指标;最后通过小范围的调查和逻辑推理,确定最终调查的19项指标。

    3.1.2 公因子提取与贡献率

    本文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此方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在保留原始变量尽可能多的信息的前提下达到降维的目的,从而简化问题的复杂性并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这些主成分按照方差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通常选取前几个主成分作为因子,每个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反映了因子包含原始数据信息量的多少。

    表5影响沧州市回族武术传播公因子的提取则揭示了各主成分解释原始变量总方差的情况,Spss默认保留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于是本文选取了5个主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1.814%。这一数据分析结果说明,原体系中指标分别属于5个主因子,5因子结构能够较好反映19个指标所代表的信息。其中因子l和因子2影响特别突出,分别占总贡献率的30.342%和16.105%。

    3.1.3 因子命名及因子负载

    为了便于解释公因子,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对主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通过降序排列得出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通常,一个指标在某因子上的载荷值大于0.4,就可以合理地将这个指标归入这个因子中。

    在本文中,19项指标被较好的分配到五个因子之中,五个因子依次定义为传播途径因子、传播者因子、传播环境因子、传播内容因子、传播受众因子。

    3.2 影响沧州市回族武术传播的因子分析

    3.2.1 传播途径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传播途径”这一特征因子的贡献率为30.342%,位于五个特征因子的首位。这说明传播途径是沧州回族武术传播的关键所在。在传播途径因子中,“政府对回族传统武术的关注度和推广力度”因子载荷量高达0.937。由国家体育总局、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武术协会、河北省体育局、沧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八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为沧州回族武术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宣传平台。在这种特征下的传播无论是在传播的规模上、内容上,还是意义上,都是沧州市回族武术传播途径中的最大组成部分,其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是巨大的。“学校回族武术教育开展程度”得分为0.853,和传播途径有较大的相关性,但在调查过程中,首选沧州市各回族中小学为调研对象,只有沧州回民中学在喜迎沧州国际武术节前夕,准备了一个月六合拳的学习和演练,武术节已过,也随之偃旗息鼓了。

    虽然“师徒传承方式”因子载荷量(0.843)低于“学校回族武术教育开展程度”,但通过走访发现现实生活中师徒间的传承方式远远大于学校的武术课程教育,基本处于主导地位。师徒传承的具体传播形式主要以下面几种为主:作为主要渠道的家庭传播;作为显著特征的清真寺传播;还有作为特殊形式的结社传播。这些传播形式都具有“口传身授、耳提面命”的传承特点,注重实践,在实践中传授,在实践中继承。但是这些知识只能随着传播者的存在而存在,随着传播者的消失而消失,缺乏文字资料的记载和整理,这一弊端造成了回族武术部分流派或拳种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这也是阻碍回族武术发扬光大的主要因素之一。

    3.2.2 传播者分析

    “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和传播内容的发起者,不仅决定着传播活动的存在和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和数量、流量和流向,决定着传播内容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本文中传播者因子位居第二位,其贡献率达到16.105%。其中,“回族拳师的经济状况”的载荷量为0.855,“回族拳师传承意识开放程度”得分为0.840。由表3调研对象月收入情况一项可知,52.1%的拳师和学徒月收入低于1500元,处于沧州市人均月收入的中下阶层。回族拳师和学徒迫于生计,习武已经不再作为谋生的技能,只能在闲暇之余进行武术教学与交流,传播者的传播能力受到了生活的束缚与限制。

    通过访谈得知,大部分回族拳师的传播思想依然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传男不传女”、“外姓人不传”、“不拜师不传”,这样的武术传授戒律犹如桎梏的枷锁束缚着传播的发展。由表1年龄类型分布可知:目前拳师和学徒的年龄构成是中老年多、青少年少,回族武术处于一种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后果堪忧。某种拳种一旦后继无人,那就十分危险了,不是使一套完整的套路残缺不全,就是永远的湮灭消失了。这样的思想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部分拳师狭隘的武术品德,也成为沧州回族武术“门派之争、宗派主义”的根源所在。

    3.2.3 传播环境分析

    在传播环境因子中,可以看出伊斯兰宗教的影响和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两个指标载荷量得分较高,分别为0.883和0.866。这说明二者是沧州市回族武术传播环境中的主导因素。

    首先,伊斯兰教对回族传统武术的影响是巨大且无法替代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回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教的回族民众都把练武尊称为“逊奈”,意为高尚的“圣行”。因而回族穆斯林有喜好武术的心理基础与精神动力。(2)伊斯兰教的五大修功、六大信仰及一系列道德规范极大的引导着广大穆斯林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在伊斯兰教和回族武术共同繁荣的历程中,形成了沧州回族特有的武术品德和武术精神。例如《沧县志》记载:“李凤岗者,大刀王五(王子斌)之师也。冠铭有奇力,性负气”,所谓性负气,实指沧州回族拳师表现出来的率直、嫉恶如仇、舍生取义、锄暴安良等性格特征,这种性格与伊斯兰教的伊玛尼(阿拉伯语“信仰”的音译)教义是密不可分的。

    其次,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她自己长期以来积累起来的文化。回族武术是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随着中国近几年来的迅猛发展和沟通的日益方便,外来体育文化也开始在中国侵占市场,各种欧美以及日韩体育项目中国各大中小城市开始普及。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空手道、印度的瑜伽术在沧州市如火如荼的开展,被很多市民推崇为一种高尚的体育运动项目,回族武术却备受冷落。盲目屈从,随波逐流,这无论是对回族武术来说,还是对国人来说都是一种悲哀。第八届沧州国际武术节期间,推出了以沧州回族拳术八极拳为主体内容,以擂台技击对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沧州八极神州擂”。此次赛事虽然要求参赛者必须以八极拳中的拳法、技法进行擂台比赛,可事实并非如此,“神州擂”所播的内容与散打十分相似,且赛事的组织形式和比赛规则类似于西方的职业拳击赛。虽然在感官上满足了观众,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可是八极拳已经成为“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或流于表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实,其实却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可见沧州回族武术的优秀拳种并没有借此平台得到如愿以偿的传播,只是流于表层,间接地成为西方娱乐体育节目的效仿者。

    由上述分析可知,传播环境中包含正面和负面的环境因素,如何趋利避害,将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才是解决传播环境这一环节的重点问题。

    3.2.4 传播内容分析

    传播内容是传播者和受传者形成传播过程的两极和统一体的核心因素。沧州回族武术内容众多,既有中华武术的传统项目,也有富于独特风格的本民族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在习练的就有六合、八极、太极、太祖、无极、太祖连拳、弹腿、劈卦、功力、燕青、地躺、八翻、戳脚、沙脚、螳螂、斗兽、形意、二郎、少林、明堂、埋伏、罗汉、昆仑、华山、太平、连环、唐拳、花拳、查拳、滑拳、短拳、通臂、白猿通臂、通备、八卦掌、八盘掌、游身连环八卦掌等近40家门类和闯王刀、苗刀、阴手枪、杨家枪、昆吾剑、青萍剑、拂尘剑、青龙剑、太师鞭、疯魔棍、祛病延年二十式、飞虎掌、天然智通拳等14种拳械。但作为回族的代表门类和拳械,主要有八极、六合、弹腿、滑拳、查拳五大门类和疯魔棍、青龙剑、祛病延年二十式等拳械数种。凹回族武术大多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经过“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的磨练,形成过硬的基本功,方可达到所要习练的目的。这样的训练必定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在练习期间,学习者并非单调的基本功练习和套路演练,还要了解拳种的历史来源,明晰拳理,掌握一招一式的攻防技击用法。学习内容之多,难度之大,非现在竞技性传统武术可比。而且,现在人们更习惯于“快餐”式的健身、修身、养生的运动项目,艰苦卓绝的“功夫之路”造成了满腔热情的初学者望而却步和学徒的半途而废。在本次调查结果中,“回族武术套路练习周期”和“回族武术套路练习难度”的因子载荷量分别为0.729和0.684,使上述情况得到了数据上的验证和支持。

    3.2.5 传播受众分析

    传播受众因子由“受众的所属民族”和“受众的自身需求”两项指标构成,贡献率为6.601%,位居第五位,虽然相对其他四项因子贡献率最低,但仍然不可忽视。沧州市回族武术的传播受众在传播者看来是一个具有某种特性的群体,首先他们的民族直接影响到是否可以接受回族武术的学习。由于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大部分回族拳师至今仍只择回族子弟进行传授,其他非信仰伊斯兰教的学徒被拒之门外,民族的不同限制了回族武术的传播。王正谊12岁在一烧饼店学徒,常到成兴镖局偷艺自学,十分刻苦。后被镖局镖师李凤岗发现,欲收为徒,但因李系回族,王系汉族,当时有艺不传外教之说。经人说合加之王长跪恳求母亲,王改为回族,拜凤李岗为师,习练六合拳法,他在师兄弟中排行第五,又擅长刀术,所用之刀又大于一般,故人称大刀王五。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沧州市回族武术通过沧州国际武术节的平台得到了政府的关注和宣传,但学校回族武术教育开展状况相对落后,师徒传承过程中缺乏相关文字资料的整理与记载;

    (2)传播者经济状况落后、保守意识浓重;

    (3)传播环境中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对沧州市回族武术的传播造成了负面影响;

    (4)回族武术套路练习周期长,难度大;

    (5)受众择师受到民族限制。

    4.2 建议

    4.2.1 回族武术应坚定自我,取外来体育之精华

    外来体育给我们带来的最主要的启示就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外来体育。盲目跟从外来体育,对其传播模式生搬硬套,强加于回族武术进行所谓的打造,绝非明智之举。我们面对强大的外来体育的强势冲击,要认清并坚定自我,坚固自己的根基。在这样的前提下,同时汲取外来体育中适合回族武术的传播策略与技巧,促进回族武术更加蓬勃的发展。

    4.2.2 回族拳师应解放思想,采取包容的态度

    有的学者曾撰文认为传统武术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武术同样形势不容乐观,拳师作为传播者,应解放思想,不要再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同时改进武术套路的教学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多出著作以及教学片,避免艺随人绝。

    4.2.3 充分发挥政府及体育主管部门的传播功能

    政府作为官方武术传播的把关人,理应怀揣责任感与使命感,肩负起传承沧州回族武术的重担,真正意识到其价值与真谛所在,将传承工作落实到实处。系统化、科学化地开发武术资源,保护并资助回族武术传播者,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以鼓励传播者与受众,使其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4.2.4 大力发展学校回族武术教育

    将回族武术部分优秀传统套路纳入教学大纲,建立回族武术特色课程、武术兴趣班等,先以各回族中小学为试点单位,以点带面,增加提高沧州回族武术的普及程度。在武术馆校方面,热情鼓励民间业余武术馆、社、校以及回族个人授拳活动。

    推荐访问:沧州市 回族 因子 武术 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