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浅谈麻扎朝拜中的萨满教遗存因素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31 01:25:07 点击:

    摘要:萨满教在新疆古代民族中的影响是十分广泛而深刻的,虽有伊斯兰教一神主义和严格教义的约束,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些民族由来已久的古风古俗。这可以看作是一个民族文化和宗教传统的延续或者说是历史积淀。“万物有灵”、“灵魂不死”,至今仍是新疆一些信仰伊斯兰教民族宗教观念的组成部分,我们从麻扎朝拜的整个过程中都不难看到这种原始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

    关键词:萨满教;萨满;麻扎;麻扎朝拜

    中图分类号:B9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24-0127-02

    一、萨满教的基本概况

    萨满教(shamanism)是一种古老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原始宗教,萨满教的从业者声称可以神灵附体(possession)、借神之口传达神意,为人除病、消灾、占卜、禳解。这些人因为这些特殊本事得以和神交通而获得常人不能够得到的信息,学术界惯称之为萨满(shaman),萨满一般被认为是本民族的智者渊博德能得文化人。

    萨满教的名称来自通古斯语“萨满”一词,意为巫师,故通称这种以巫师为特征的宗教为萨满教。《突厥语大词典》里把古代维吾尔人和突厥人中具有神力会符咒治病的人称作“Kam”(喀木)。接受伊斯兰教后的维吾尔,将早期萨满教遗留下来的巫师,称为“巴合西”(bahxi)以及民间的“遗罕”(dahan)、“皮尔洪”(perhon)。萨满是作为氏族神在人间的化身和代理人而出现的,是氏族成员与鬼神之间的中介,在氏族社会或部落中享有特殊地位。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主持祭祀仪式,为本氏族祈求神灵、保佑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为氏族成员治病,求儿求女,占卜吉凶等。后来,萨满开始逐渐参与氏族、部落重大事务。

    萨满教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的早期。萨满教具有泛灵信仰色彩,它以万物有灵论为思想基础,以“苍天”(突厥语读作“腾格里”)崇拜为核心,同时保留着自然崇拜(山、火、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图腾崇拜(狼、鹰、熊及乌鸦等动物)以及祖先崇拜等原始信仰。萨满教原为氏族社会的遗留并广泛流行于西迁前及西迁后的回鹘人当中。回鹘从蒙古高原西迁新疆后,不仅保持原有的萨满信仰,而且很自然地接受到当地流行的各种宗教文化的影响,并对其兼收并蓄,经过选择,吸收到本民族的文化之中。

    二、麻扎和麻扎朝拜

    “麻扎”系阿拉伯文Mazar的音译“圣地”、“圣徒墓”,主要指伊斯兰教显贵的陵墓一般由大门、围墙、庭院、墓室等建筑组成,有的还盖有拱北。麻扎又译“玛杂尔”、“麻乍尔”等,原意为“访问”、“探望”,现引申为“圣灵之地”、“伟人之墓”,主要指中国新疆伊斯兰教圣裔或知名贤者的坟墓。一般墓室四周竖有许多长木杆,用作挂布条、马尾、羊皮、羊角、牛尾等物。麻扎多为庭院式建筑,有圆拱形顶部的高大墓室,以及礼拜殿、塔楼和习经堂等附属建筑,并拥有大量土地、房屋、商铺等产业。管理人称谢赫,另有伊玛目、穆艾津主持宗教活动,经文教师负责宗教教育。

    麻扎朝拜主要指以获取麻扎庇护为目的而举行的礼拜、诵经、祈祷、祭祀等仪式活动。朝拜者面对麻扎倾诉心中的哀怨痛苦,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祈求,企盼能够实现自己的各种愿望。朝拜麻扎是新疆部分穆斯林的独特宗教习俗,出现于伊斯兰教传入初期。随着宗教信仰的深入,那些传教士和宗教领袖的麻扎不断被神化,渐渐成了人们朝拜的对象。人们相信麻扎具有神性,是人与真主的中介,能够传达人们的愿望和降示真主的旨意。后来,朝拜麻扎发展为宗教功修,可以替代去克尔白朝觐。因此,凡身体和经济条件许可的成年穆斯林,都要亲自去朝拜麻扎。著名的有:喀什的阿帕霍加麻扎、优素甫·哈斯·哈吉甫麻扎、玉素甫·哈德尔汗麻扎、阿图什的苏图克·布格拉汗麻扎、疏附的马赫穆德·喀什噶里麻扎、英吉沙的奥当麻扎、霍城的秃黑鲁·帖木尔麻扎、库车的额什丁麻扎、吐鲁番的吐峪沟麻扎、莎车的阿尔腾麻扎、民丰的加法尔·萨迪克麻扎、策勒的四伊玛目麻扎、哈密的盖斯拱北等,都是人们主要朝拜的著名麻扎。

    从麻扎朝拜的整个过程中不难看到萨满教的原始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比如,在奥当麻扎朝拜中,朝拜者把三角旗绑在树枝上,插在麻扎周围,或者在周围的小树、灌木上栓各种颜色的布条,在高杆上挂牛尾、马尾及其饰物;“立杆扎旗”是整个祭祀活动的高潮和核心内容,它是按照一定程序和规定,由巴合西来主持,谢赫(麻扎看守人)则念经祈祷。巴合西把“扎旗”视为祖先代代传下来的一项神圣特权,只在家族中继承。巴合西在麻扎为人念咒治病。一些妇女为祈求真主赐予子女或治愈疾病,把手伸进麻扎旁边的沙子里,抓到什么小虫子就吃进嘴里。女巫们则给那些家庭遭遇不幸、夫妻不和和怀孕期间离婚的妇女,腰上系根线头,或者把她们手中的针穿上线。正式的祭祀结束后人们在麻扎周围跳“萨玛哈舞”。

    麻扎朝拜的实质是坟墓崇拜、祖先崇拜和多神崇拜的遗留与发展,是伊斯兰教与维吾尔等民族原始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新疆伊斯兰教地域特色。麻扎朝拜在正统的伊斯兰教教义中受到禁止,但它作为一种客观现象仍然在大部分伊斯兰教国家里普遍存在。麻扎朝拜盛行不衰的原因,除了萨满教在维吾尔族中根深蒂固的影响外,还在于苏非派在新疆长期的流传。

    三、麻扎朝拜是萨满教遗俗的几个因素

    (一)麻扎朝拜是萨满教等多神信仰的延续和发展

    在人类社会初级阶段,人们对自然界得不测风云、对人世间的旦夕祸福,既无法了解,又束手无策。因而他们就把其来源(产生)归于神祗的作用,因而出现主管农业丰收、雨水、狩猎、疾病以及各种行业的神祗。而且,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不免有各种需求和烦恼,其中大部分靠人自身的努力是解决不了的。而社会也无法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因而,在维吾尔族萨满教中,除了产生具有综合职司功能的、居万神之上的天神(即腾格里)外,还出现了负责人们不同生活方面的众多神祗。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是萨满教的核心,而祖先崇拜在维吾尔族先民固有的萨满教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伊斯兰教传入后,对祖先的崇拜作为维吾尔族固有的信仰仍然较为普遍。如;《回疆志》卷二,祭祀条上记有:“……其下祭之礼,回(即维吾尔)人无分贫富,日皆三餐。将食必先诣家堂,望空叩谢,谓之请伊祖先,祭后方敢食。虽在颠沛之中,患难之时,皆不敢忘。”这里所说的家堂,是指家庭里的祭祀祖先的祭坛。这个祭坛在家屋的旁边,是正方形的,多在周围引来泉水种植树木。所以,是一个颇为幽静的地方……据说各家各户都设有崇拜祖先的家族祭坛。这种对祖先的崇拜为后来的麻扎朝拜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某些方面可以说是当地祖先崇拜的延续和发展。

    (二)圣徒观念及其“中介”思想是麻扎朝拜赖以存在的基础

    在包括新疆在内的中亚地区,伊斯兰教传入对偶像的崇拜已成为一种宗教传统。当伊斯兰教传入时已习惯于朝拜具体的、有形的偶像的当地人较难接受和适应伊斯兰教那种抽象的、无形的真主观念。当所朝拜的偶像(佛像)被打碎、寺庙被拆除后,他们从当地传统文化中努力去寻找使伊斯兰教具体化从而使它与原有信仰接近但又不与伊斯兰教相抵触的东西。这时他们把注意力转向祖先的陵墓。祖先崇拜作为萨满教灵魂信仰的重要部分一直以单独的或与其他宗教相结合的形式延续下来。接受伊斯兰教后他们又把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圣人”朝拜与当地的祖先崇拜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麻扎朝拜。

    在调和当地信仰与伊斯兰教教义方面,伊斯兰教苏菲主义在中亚的地方性派别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把原有的圣徒崇拜与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圣徒观念结合起来,并采取与萨满教相一致的宗教仪式。这种结合在有关麻扎的起源以及其有关的朝拜上得到很好的表现。伊禅们死后,他们在坟墓里仍然左右其人世间的事情并继续扮演人与真主之间的“中介人”。由于这种“中介”、“圣徒”观念和由此产生的麻扎朝拜应和了人们的信仰传统,因而在维吾尔人中得到承认和发展。

    (三)麻扎是维吾尔族固有的萨满教为主多种宗教、各种文化的融合场地

    麻扎朝拜活动中人们仍然延续着过去萨满教的祭祀仪式(立竿悬物、宰杀动物、系布条、插旗等)及奉献礼仪。但在萨满教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增加了适应农耕文化特点的一些祭祀仪式。麻扎朝拜一方面体现了伊斯兰教的各种纪念活动与当地原有崇拜活动的结合,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人们的各种祈求活动与人们向往娱乐、休闲的身心需要的结合。伊斯兰教传入后,他们对原有的信仰进行了筛选、加工和改造,从而使它合理化,并予以吸收和继承。

    麻扎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建筑形式看,明显的带有萨满教敖包性质。敖包祭祀作为萨满教祭祀活动的以部分,在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宗教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萨满教的衰落,敖包在蒙古族、裕固族等民族中与喇嘛教仪式的相结合逐渐失去原意,仅作为祭祀圣地的象征保留下来。而在维吾尔族里,很可能与伊斯兰教的圣徒观念结合,并产生一些似于敖包的麻扎,敖包的某些献祭礼仪继续在麻扎中发挥作用。这些麻扎不仅起指示方向和辨别区域的作用,而且行人来此地时,一方面可以在这儿休息,解除旅途疲劳;另一方面,则可以祈求麻扎佑助他们一路平安,而这也正是萨满教敖包的主要职司功能之一。

    结论

    萨满教在新疆维吾尔族中的遗留,反映了这种原始宗教形态在新疆地区长期流行并与其他宗教交融、吸收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萨满教逐渐让位于后兴的认为宗教,这是宗教发展的必然过程。但是由于萨满教的长期流行,特别是它是一种人们初始的、原生的宗教意识,许多观念和习俗已经形成为根深蒂固的影响,成为一种积淀十分深厚的民族传统习俗文化,因此,不会随着新宗教的流行而完全消失。

    参考文献:

    [1]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编写组.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2]热依拉·达吾提.维吾尔族麻扎朝拜与伊斯兰教[J].世界宗教研究,2002,(2).

    [3]迪木拉提·奥玛尔.阿勒泰语系诸民族萨满教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4]李进新.新疆宗教演变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推荐访问:萨满教 遗存 朝拜 浅谈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