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改变世界”的两个隐含维度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30 19:10:25 点击:

    “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马克思这句名言称得上名满天下,谤亦随之。当这一指令成为世人界划马克思实践哲学与传统哲学或其他哲学的标志时,人们实际上已经越出原初的语境,在普世意义上来理解和看待这一名言,相应地这必然引发许多问题和争议:世界固然是在人类实践中不断改变,但改变世界的依据是什么?改变世界的方向又是什么?怎么保证其合理性?因此,在理解和执行马克思这句名言时,我们不只是关注“改变世界”本身,而更应该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总体出发,注意到它所隐含的两个维度,即理论建构和伦理诉求,否则不但曲解了马克思而且会造成现实实践本身的悖谬。

    一、理论建构: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形而上学基础

    表面看来,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强调的是实践,而不是哲学,甚至对哲学保持了拒斥的态度。如果事实真的如此,那么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批评就是有道理的,他指出马克思的这句名言自我矛盾,在逻辑上难以自洽,一方面马克思要否弃哲学,另一方面却暗含着要依赖哲学,因为“改变世界是以世界观念的改变为前提,并且,要获得一种世界观念,人们就必须充分解释世界。这就是说,马克思在谈他的‘改变’时,他依据了一种完全确定的解释世界的方式,由此可见,这句话是缺少根基的。它唤醒了一种印象,好像马克思说了坚决反对哲学的话,事实上,它的后半部分恰恰有以哲学为前提的要求,虽然他没说。”〔2〕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批评旨在论证哲学的自足性,哲学本身不必承担社会责任或社会使命。

    既然马克思要想“改变世界”就必须回到“解释世界”上来,重新退回到理论原点,那么马克思在什么意义上对哲学家的批评是有效和有意义的呢?笔者以为,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批评有两方面误解了马克思的原意:第一,马克思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否弃哲学;第二,马克思的实践本身隐含着理论建构的维度。为此,我们需要从马克思的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出发,重新对此加以诠释。

    首先,尽管马克思所言的“哲学家们”没有加以特别说明,但绝非一般意义上泛指,而是有强烈现实性的特指。从当时的历史语境来说,马克思处于同青年黑格尔派相冲突和决裂的关键时期,这里指称的“哲学家们”应该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一种嘲讽,当然也是对德国哲学传统的一种揶揄。

    不但如此,在马克思看来,青年黑格尔派在思想上也没有达到真正哲学家的高度。如果我们检视这一时期马克思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特别是针对青年黑格尔派热点人物施蒂纳的论战,不难发现,马克思几乎引用到了黑格尔所有的著作来与施蒂纳打这场笔墨官司,对黑格尔掌握的熟练程度是令人叹服的,而且在与施蒂纳的辩论过程中,马克思认为施蒂纳所作的只是对黑格尔的拙劣抄袭,而没有达到黑格尔的哲学高度:“如果人们要像黑格尔那样第一次为全部历史和现代世界创造一个全面的结构,那么没有广泛的实证知识,没有对经验历史的探究(哪怕是一些片断的探究),没有巨大的精力和远见,是不可能的。”〔3〕因而,说马克思否弃德国哲学都是难以成立的,更不用说马克思在一般意义上否弃哲学了。事实上,马克思实践哲学所展开的现实批判,是与理论批判的建构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其次,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建构。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中无疑有着极为强烈的现实实践与理论建构互动的特征,从其早年博士论文中对“哲学世界化”和“世界哲学化”的思考就已经初步表征出来,而他关于“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的著名表述更凸显他对实践哲学理论建构的重视,他坚定地相信,“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4〕所以,当马克思强调“改变世界”之时,我们知道他确实已经建构起自己的理论原则了。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实践物化出一个主奴关系结构的世界,“到现在为止,社会一直是在对立的范围内发展的,在古代是自由民和奴隶之间的对立,在中世纪是贵族和农奴的对立,近代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5〕不管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如何,构筑出怎样的个人世界,或试图作出思想的超越,甚至局部的改善,但在现实层面上,在存在之根上,每一个人都处在异化境况的主奴关系中,都是一种片面发展的人。“如果人对自己的劳动产品即对象化劳动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敌对的、强有力的、不依赖于他的对象的关系,那么他对这一对象所以发生这种关系就在于有另一个异己的、敌对的、强有力的、不依赖于他的人是这一对象的主人。”〔6〕这种主奴关系结构,带来的就是三大危机:显现于社会,就是对抗性的阶级危机;显现于自然,就是工具理性下的生态危机;显现于自我,就是异化生存的自我认同危机。马克思认为,必须通过革命的实践(revolutionre Praxis)改变它,创造人类全面而协调发展的世界。“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7〕

    不过,建构起理论原则并不等于为现实的实践提供了完备的理论批判武器,马克思一生的艰苦努力已经为他在实践哲学上的求真探索做了最好的注脚。马克思为后世留下了巨大的思想宝库,但是真正完成意义上的著作却并不多。为了建构起严谨的理论和方法,马克思数次从社会退回到书房。对理论精益求精乃至苛求的态度曾经使得恩格斯都失去了耐心。一方面,这说明马克思绝不是只重视实践不重视哲学的人;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实践本身的复杂性对哲学建构的反复问责。因而,尽管马克思为实践哲学奠定了基础,但理论建构本身仍是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不能因为马克思哲学具有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品格,就忽视本身理论维度的建设。

    二、伦理诉求:马克思改变世界的思想指向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译文可以看出,马克思对实践这一概念极为重视,在短短的十一条提纲中,这一概念本身就出现了14次。不过,这里的问题是,马克思原文的实践却并非是一个而是两个,即“Praxis”和“practisch(e)”(对应英文practice的形容词形式),各有7次。笔者以为,中译文没有注意到这一界分,实际上过滤掉了马克思实践哲学隐含的伦理诉求维度。

    从哲学史来看,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西方哲学传统的实践哲学既有内在的渊源性,也有强烈的异质性,需要审慎的学理追溯与区别把握。追溯实践哲学的源头,可以上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依照亚氏见解,人的活动分为三类:沉思、制作(Poiesis相当于英文practice)与实践(Praxis)。沉思是对不可改变的事物或事物的性质的思考。制作与实践则是对可改变事物的行动,但制作与实践并不相同,前者主要指的是技艺层面的劳作,而后者指的是求善的伦理政治实践;前者以结果为目的,本身只是手段,而后者本身和结果都可成为目的。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对后世影响极大,也成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者的必备参考。

    南斯拉夫实践派哲学,从发掘马克思主义中人道主义精神的初衷出发,极力把实践概念进行了界分,“‘实践’(practice)仅指主体变革客体的任何活动,这种活动是可以被异化的。而‘实践’(praxis)则是一个规范概念,它指的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理想活动,这种活动就是目的本身,并有其基本的价值过程,同时又是其它一切活动形式的批判标准。”〔8〕从南斯拉夫实践派的理解中,可以看出,他们一方面拓宽了“practice”的领域,另一方面又吸纳了亚里士多德的求善因素,把实践(Praxis)高高悬设为未来的价值参照,显然这两个词表述层面的差别含义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强化。

    但是,也有学者不如此理解,莱尔因认为,“真实的情况是,马克思把古希腊就已区别为Praxis与Poiesis这两种人类的活动形式混为一谈了。在古希腊,Praxis主要指政治和艺术的活动;Poiesis是指生产或制造某种东西的物质活动。所以,古希腊在区别理论和实践时,并不涉及思想与行动的不同,而只是设计两种生活方式;沉思冥想的生活和政治上的生活。……马克思把Praxis和Poiesis归并为实践这一概念,并不一定意味着马克思把实践简单化为Poiesis。”〔9〕这种理解则强调两者结合的可能,并把生产实践有意向更高层面提升。

    笔者认为,南斯拉夫实践派强调马克思的伦理诉求值得借鉴,但如果把这两个词界分得如此明确似乎不妥;而莱尔因从联结的角度来说明二者,但我不认为马克思在这里是混为一谈,而似乎是马克思有意为之的。从文本来说,没有足够证据说明马克思在此是否想到亚里士多德对实践的论述,但确实可以参考亚里士多德进行对比说明。当马克思把实践的两层含义联结在一起时,无疑为处于奴隶地位的无产阶级实践赋予了打破主奴结构的伦理诉求意味,这是与亚里士多德根本异质性的地方。因为,亚里士多德时代,奴隶就是奴隶,并不当作人来看待,只有自由民才有更高的伦理政治实践。而马克思所要颠覆的恰恰就是视为理所当然的主奴关系。如果要从学理渊源上理解马克思这里的实践,我更倾向于认为马克思更多的是把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进行了一种崭新的在现实层面的结合,把实践的伦理指向和劳动内涵结合在一起了。

    但马克思并不刻意论述道德诫令,“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10〕。甚至马克思批判了“德国哲学从意识开始,因此就不得不以道德哲学告终,于是各色英雄好汉都在道德哲学中为了真正的道德哲学而各显神通。”〔11〕这种论断,极为鲜明地体现出马克思鄙视单纯道德说教的做法;但在后世理解中往往造成马克思实践哲学不强调道德维度的印象,如果把这种印象认作事实,则是对马克思的曲解。应该说,伦理道德维度就隐含在实践哲学本身中,这种至善就是全人类告别主奴关系的存在结构,真正达到人的解放和自由。

    三、一体两翼:马克思实践哲学两个隐含维度的辩证互动

    毋庸讳言,马克思实践哲学改变了哲学本身的形式,使得哲学变得似乎不那么“纯粹”了,但同时也正因如此,它打破了传统形而上学沉思自足的局面,发动了哲学理念上的真正变革。但无论如何理解,理论建构和伦理诉求的强调都在实践本身中蕴藏着,当理论构建与伦理诉求同实践本身相协调时,马克思哲学的真理性就能得到最大的展现和释放。而当这三者出现冲突和危机时,现实的实践就并非体现为人的自我认识和解放,而往往是重大的挫折甚至是灾难。因而需要审慎把握实践哲学与两个隐含维度内在的辩证互动关系,笔者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简述其内在关联。

    首先,从总体来说,马克思实践哲学与内在的两个维度是一体两翼的关系,革命的实践本身是“一体”,而理论建构和伦理诉求则是内在的“两翼”。这一指认,并非要把实践哲学一拆为三或构造三位一体的东西,而是在整体中突出实践品格。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超越了旧唯物主义的消极直观和唯心主义的虚幻能动,把世界不再理解为静态的外在客体或与人类思维直接统一的精神附属,而是理解为包蕴人类自身实践的生成过程。

    其次,理论建构与实践本身是在内在张力中相互诠释与发展的。马克思强调“改变世界”,探究的就是哲学与现实的关系,力图寻找二者结合的最佳可能。但我们也知道,在现实中,理论与实践恰恰是在相互冲突与分离的内在紧张关系中曲折前进的。这种内在紧张,一方面表现为实践对理论既有正向诠释也反向诠释。实践的正向诠释自然更多在确证着理论,但反向诠释却是不断质疑或证伪具体的理论,甚至对根本的理论原则形成挑战。可以说,理论建构与实践在这种内在张力中延伸出实践哲学本身发展的轨迹。

    最后,伦理诉求与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探究,是实践哲学无可规避的课题。打破主奴关系结构、实现人类自由发展的伦理诉求暗含在革命的实践中,马克思倾其一生心血研究并投入到这一革命事业中,力图把人类走向自由解放的可能性真实揭示出来。在马克思看来,自觉完成这一使命的角色非无产阶级莫属,无产阶级必须和哲学结合,在互相扬弃中,创造未来。

    〔参考文献〕

    〔1〕〔4〕〔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9,55.

    〔2〕〔3〕贡特•奈斯克,等.回答:马丁•海德格尔说话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190.

    〔5〕〔10〕〔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07,275,424.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0.

    〔8〕马尔科维奇,等.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导言〔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23.

    〔9〕乔治•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12.

    (责任编辑:李 刚)

    推荐访问:维度 隐含 改变 两个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