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以学术本位走向世界,以科学理论把握未来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30 18:45:23 点击:

    今天,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全国性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迎来了三周岁生日。

    从2009年盛夏飘出第一张散发着油墨香的《中国社会科学报》,到如今数十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与各界读者品读珍藏、高度重视,1000多个日夜的披星戴月、辛勤耕耘,《中国社会科学报》这份学术理论专业报纸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三年来,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社会科学界的支持帮助下,《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艰辛中探寻,在积淀中超越,从初创到发展,从幼芽到壮大,为努力建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学术话语体系,服务国家,升华文明,与国际学术展开平等而不失尊严的对话,不懈追求,不断探索。

    她诞生于一个伟大的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报》诞生和成长于一个伟大的时代。

    新世纪以来,从宏观架构到具体运作,党和国家不断为文化建设和学术腾飞提出新理念和新要求。党的“十六大”明确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进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把中国社科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职责定位和发展目标,不断提出新举措,落实新行动。《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创办,就是这些重要举措之一。2009年7月1日,陈奎元与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共同为《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揭牌。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1周年之际,陈奎元亲笔题词:“永葆科学精神,坚持实践标准,弘扬优良文风。”在这张报纸创办、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报》编委会主任王伟光也多次强调,《中国社会科学报》坚持正确方向,紧扣时代脉搏,建设了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得到了广泛认可,站稳了脚跟。《中国社会科学报》要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关键,坚持方向,强化管理,培养人才,树立品牌,扩大影响,再攀新高峰,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排头兵和实验基地。

    学术的逻辑归根到底是由时代的逻辑所决定的,塑造和建构一份专业的学术理论报纸,同样离不开对时代图景和世界形势的深入思考。环顾当今世界,欧美债务危机激烈震荡、“占领华尔街”全球蔓延、中东北非“革命”来势汹汹,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纵观中国发展的历史轨迹,60年的艰苦奋斗,30年的伟大探索,中国正发生着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正在造就一个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中国正以恢宏的大国气度屹立于世界之林。在中国成为全球重要力量的现实面前,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面临深刻变革的背景之下,以科学的方式推动中国发展,以思想的力量引领时代变革,是当代中国学术应有的高度,也应当成为中国理论学术报刊的自觉。

    对时代的考察提示人们,中国学术处于重大转变的前夜,正面临世界性的发展机遇。在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经验的同时,时代要求中国学术冲破西方话语的藩篱,发出中国学术独特的声音。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学术。在时代的大潮中,《中国社会科学报》紧扣学术,应运而生,乘势而上,稳步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自诞生之日起,就热忱地投身于历史进步的洪流,全力推进中国学术实现理论自觉,塑造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行程。

    《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办报实践,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对这份报纸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他说:“这是一份最年轻的报纸,办得很不错”。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致函《中国社会科学报》:“报纸办得不错,有见解,有品位,学术气氛较浓,文风严谨生动,版面庄重活泼,能够在浮躁喧嚣的风气下,保持学术刊物的操守和尊严,甚为可贵。”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也专门致函:“技术可以无限地增加财富;文化才能永远地开启智慧。若社科能成为文化创造的中军,则社科报自是民族心智之窗口。”

    从创业到腾飞

    《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创办和发展绝非偶然,而是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和精心的部署。

    2008年10月9日起,《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创刊,开始了创办一份全国性学术理论报纸的初步尝试。经过近一年的经验积累,各方面条件均已成熟,2009年7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学界期盼中如约诞生。

    《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党和国家的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展现当代中国学术的丰富内涵,努力成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爱好者共同的精神家园”的准确定位,秉持扎根学术、服务中国、放眼世界的宗旨,初步站稳脚跟。《中国社会科学报》与《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一报六刊” 协同作业、相辅相成,努力成为深刻反映学术前沿、时代精神与中国经验的权威阵地,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高端平台,展示中华民族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当代智慧的重要窗口。

    2010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报》迎来了又一次腾飞的机遇——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搬迁至北京CBD核心区的泰达时代中心办公。杂志社以办公楼搬迁为契机,积极借鉴和引入现代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在办好“一报六刊”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学术界和传媒界的对话及交流,整合各方资源,逐步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现代学术传媒集团。

    2011年9月5日,随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务实启动,《中国社会科学报》又迎来一场深刻的历史性改革。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阵地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这是时代提供的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报纸的发展壮大指明了方向。

    以创新工程为契机,2012年1月起,《中国社会科学报》由每周两期改为每周三期。改刊后的报纸实现了量和质的双重飞跃。逐步创立了特别策划、独家报道、社科学者走基层、记者走基层等品牌栏目,从学术资讯到热点难点深度解读,从理论探讨到深入基层考察国情,报纸更加立体富有深度。

    从2010年起,《中国社会科学报》相继建立了广东、陕西、上海、湖北、江苏、吉林、青海、四川、山东等9个国内记者站,在全国重要的高校及科研单位发展通讯员400多位,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各主要学术中心城市的信息网络。报纸时效性更强,反应迅捷,新闻覆盖面更广,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为能在第一时间报道和反映国外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抢占国际学术理论报刊制高点,增强中国学术话语权,实施“走出去”战略,报纸现已建立北美记者站,并在全球建立特聘记者网络。目前已聘请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瑞士、俄罗斯、保加利亚、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巴西、阿根廷、秘鲁、墨西哥、南非等30多个国家的学者为特聘记者,承担为报纸及时、全面介绍所在国家人文社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的任务。

    一批著名大学如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等纷纷将报纸学科版纳入科研评价体系,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不断攀升。

    三年的时间,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相比,异常短暂,但对这一份新生的报纸来说,弥足珍贵。

    短短的三年时间,《中国社会科学报》从新生走向成熟。她正从一粒种子成长为一颗大树,面向广阔而辽远的学术天空不断伸展。

    以定位准确与特色鲜明而逆势飞扬、赢得发展

    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的2009年,实际上全球报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很多老牌报纸纷纷倒闭,报纸正在陷入“夕阳产业”。面对这样的形势,作为一份新生的报纸,没有过多的经验,没有十分雄厚的资金,《中国社会科学报》如何立足,怎样赢得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人的回答是简单的,又是坚定的。这就是:坚持学术本位,保持学术特色。实践证明,这一定位是完全正确的。三年来,《中国社会科学报》正是依靠鲜明的特色、准确的定位而迅速占领学界、赢得市场、获得高度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报》始终扎根学界、立足现实,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瞩目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问题。新闻资讯版块信息辐射全球,反映学界前沿趋势,热点解读独树一帜;学科专业板块覆盖多学科领域,以理论学术性见长,紧扣学界发展脉搏;文化副刊版块扎根学界,关注学者,兼备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创刊之日起,就要求编辑、记者带着真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人文的视角报道中国、观察世界。记者经常深入基层一线采访,寻找鲜活的报道素材。我们的记者在汶川、玉树地震灾区的现场走访,在寒冷难眠的抗震棚中彻夜写作,在氧气稀薄的青藏高原实地考察,在墨脱天路上艰难爬行,以“西部纵深行”、“独家报道”、“特别策划”等报道形式书写了一系列具有社科特色的稿件。

    从曹操墓现场到文物造假作坊,从泉州小矮人墓到永昌骊靬村,从敦煌莫高窟到湘西老司城,从云贵川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到东北“三少”民族地区,以及关于绝学的系列采访,《中国社会科学报》的记者走出书斋,深入边疆,深入乡村,深入荒原,发出一篇篇“独家报道”。这些报道反映的都是重大学术课题,尤其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重大问题,期待着学者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自“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中国社会科学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身到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融入火热的建设大潮,感受祖国变化的点滴,镌刻时代发展的印记,反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记者、编辑深入江西、湖南、贵州等革命老区,开展国计民生调研,了解老区群众的生活状况,对调查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给出建设性意见。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报》积极呼吁、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足当代、立足国情,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自觉投身到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汲取理论创新的智慧和源泉。

    在墨脱期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中共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委宣传部签订“《中国社会科学报》墨脱助学金”意向协议。这是全国首个墨脱社科奖学金项目,带动了全国各地更多组织和个人来关心墨脱、爱护墨脱,促进墨脱的社会文化发展。

    辛勤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科学界的诸多赞誉。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看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14日刊发的特别策划《保护文化遗产 守住民族之根》之后,专门给报纸编辑部打来电话,认为该报道有高度、有深度、选题抓得好。他说,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非常紧迫的历史任务,希望《中国社会科学报》能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作出新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6月24日第5版采访文章《守望雪域文化、见证西藏发展——访著名画家、收藏家、藏学家、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叶星生》见报时,正值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副会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先生及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斯塔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采访很有分量,其中“见证”二字用得非常好,将西藏文化与社会相结合,使人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西藏文化。

    武汉大学原校长、著名哲学家陶德麟教授说:“理论刊物是旗帜,是园地,也是阵地。刊物对理论发展的导向作用至关重要。像《中国社会科学》和《中国社会科学报》就是旗帜、园地和阵地。”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秦亚青教授说:“中国社会科学踏踏实实地向前迈进,不浮躁、不狷狭、出精品、出大师。”

    走向世界 走向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一份年轻的报纸,也是一份充满希望的报纸。

    建设成为世界哲学社会科学资讯的权威集散地、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高端发布平台和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是《中国社会科学报》的不懈追求。

    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在建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途程中,《中国社会科学报》将一如既往,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同仁们一道,推动中国学术自觉自信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推荐访问:本位 走向世界 把握 学术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