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马克思历史生成论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30 18:20:30 点击:

    摘要:实践构成了马克思理解历史、研究历史的基础和重要视角。实践虽不是马克思的原创概念,但却被他赋予了唯物主义内涵,即实践是属人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正因为如此,历史不是向人之外去探究,而是应该向人和人类社会去求索;不是向虚无飘渺去仰视,而是回归现实活动的历史本身。如此,历史才能真实的真正回归属人的世界,成为我们可以了解的历史,人才能成为历史的在场者。总之,实践产生历史,历史在实践中生成和展示。

    关键词:马克思;历史生成论;实践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解决。”[1]因为构成社会的认识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是社会由一种社会形态转化为另一种社会形态的力量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内容就是不断更替,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1]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的,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实践的形式也在进一步分化,但生产实践活动始终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同时,生产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产实践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实践是历史生成的基础,实践是历史生成的展现,实践是理解历史的钥匙构成着马克思历史生成论的实践范式,是我们理解马克思历史生成论的一个重要视角。

    一、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内涵

    实践概念并不是马克思的独创,它一直是西方哲学关注的热点。马克思在在继承前人实践思想基础上,清算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头尾倒置的唯物主义,确立了自己的“实践”观点,朱光潜认为马克思的实践观点首先体现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沃克尔则指出:“费尔巴哈提纲的主要论题是实践或人的能动性。”马克思在提纲中深刻批判了费尔巴哈似的思想家,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正确理解实践,甚至是忽视了实践。[2]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论纲》中对实践的概念作了初步的规定,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实践观的狭隘,毫不留情的向人们展示了费尔巴哈以及旧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忽视甚至误读实践的重大缺陷。马克思在《提纲》中明确指出了“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以和直观的唯物主义相区别,标志着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立场的真正确立。实践构成了当时及后来马克思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视野和基石。

    要准确把握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必须跳出西方实践哲学传统或西方实践哲学框架内,要重回马克思创立实践观的时代背景和经典文本著作。[3]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核心概念,它是在批判黑格尔的“劳动”概念和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存在思想的基础上,主要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著作中阐发了科学的实践概念。马克思把实践堪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形式,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感性活动。马克思认为,实践是历史主体认识改造历史课题的最基本的活动。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有两层含义:第一,实践是主体通过一定中介与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的感性的活活动过程。在实践活动中,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把自己当做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来运用,借助一定的中介手段,同历史客体发生关系,把自己的活动传导给历史客体,使历史客体向适合人及人类社会发生某种改变。实践是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之间的实际的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过程,是一种真正现实的、感性的客观活动过程。第二,实践体现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人在实践中不仅要发挥和运用自己的体力,而且要发挥自身的精神和意识能动作用,通过构筑与客体交流平台和中介手段,作用于客体,是客体按照人的目的发生改变,以便适合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目的。实践在这个层面上表现为一种人的意识能动作用于客体的真正的现实的、感性的客观活动。总之,实践是主体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同时也是客体客观反作用于主观的活动。

    实践作为人特有的生存活动方式,既是把人同动物区别开来,建立人与自然之间新的更高统一和联系的基础与纽带,也是把人们结合起来,建立社会联系和形成社会整体的基础与纽带,同时还是实现物质东西和观念东西的互相转化,连接和沟通主观与客观关系的基础与纽带。实践与自然、实践与社会、实践与历史形成了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自然、社会、历史、人的认识及人自身的存在,必须根据实践的观点来看待。

    二、实践构成了历史生成的基础

    实践是体现着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主观性与客观性双向本原作用的活动,是理解自然世界与属人世界否定性统一关系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蕴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秘密,也蕴藏着人的对象世界的一切秘密。它是人类面对的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又是解决这一切矛盾的力量和方法的源泉。

    马克思曾用“人的感性存在”、“感性活动”或者“人改变世界的活动”等方式来表达,强调实践活动是客观的对象性的活动。

    在《费纲》中,马克思明确把“实践”作为新旧哲学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就是认识到现实的、感性活动的本身,而一切就哲学,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不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意义。正是由于这一事物,在近代哲学造成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分离;在旧唯物主义哲学中又造成了“唯物主义和历史彼此完全分离”,即造成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对立。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实践范畴,把实践观点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把实践范畴看作全部哲学的基石,实践范畴也就成为历史生成的基础。实践在历史生成中具有基础地位。

    第一,实践是现实的人的根本存在方式。而这里的实践主要是指人们的物质资料生产劳动。现实的人总是活动的人,总是具有某种需要的人。而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的根本不同在于满足需要的方式上,人是通过自己的物质资料生产劳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离开了人自身的物质资料生产,人类将无法生存。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这也就是说,现实的人的存在首先是人的肉体组织的生存,满足人的肉体组织的生存需要的根本方式就是人们的生产劳动。同时,现实的人又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说:“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这里的现实的个人具有特定的内涵,这个特定内涵正是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并由生产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正是把这个特定的内涵作为整个唯物史观的基础,并用这个基础性活动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奥秘,正如马克思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可见,现实的人是活动的人,是实践的人,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劳动满足自身生存的人。

    第二,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定。现实的人是活动的人,同时也是处在一定历史阶段、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社会的人。因此,对社会生活的本质理解会更加有利于理解和把握社会历史和人自身。我们知道,社会不仅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空间,而且是历史运动的主体。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且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社会是一个起源于物质生产过程的具体历史范畴,是人的活动的结果。人们在生产物质产品的同时也生产着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这些“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就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由此可见,社会无非是人类实践的静态表现,表现为实践的存在形式,社会生活也就是社会中的现实的人的生活。因此,社会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它是人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离开了人们的实践活动也就没有了人类社会。第四,实践是历史生成的根基。实践是唯物史观的分析基础,顺其自然,实践也就成为马克思历史生成理论的基础和主线。马克思把关注的目光回归到人及人类社会,指出实践造就了历史生成的主体即人,人和人类历史在实践中生成,人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人生活的世界及发现了人类社会的规律。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正是实践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但是,“过去,由于受到苏联教科书的影响和束缚,我们把唯物史观视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使对历史的理解流于表而化、直观化、简单化,极易给人造成‘经济决定论’和‘历史预成论’的印象。”[4]因此,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和理论研究的预设,还原马克思哲学中实践的重要地位和真实内涵。

    第三,实践是历史生成的根基。实践是唯物史观的分析基础,顺其自然,实践也就成为马克思历史生成理论的基础和主线。马克思把关注的目光回归到人及人类社会,指出实践造就了历史生成的主体即人,人和人类历史在实践中生成,人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人生活的世界及发现了人类社会的规律。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正是实践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但是,“过去,由于受到苏联教科书的影响和束缚,我们把唯物史观视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使对历史的理解流于表而化、直观化、简单化,极易给人造成‘经济决定论’和‘历史预成论’的印象。”[4]因此,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和理论研究的预设,还原马克思哲学中实践的重要地位和真实内涵。

    正因为实践与历史之间存在着无法剥离的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实践范畴不仅有作为一般本体论起点范畴所应有的优点,即潜在的包含这一切未来的可能性,从而成为大全意义上的展开和完成的内在理由和根据,而且有座位人的此在性优点,正是这一点才内在地包含了真实的历史性要求。这才是马克思的独特贡献。但需要指出的是,在马克思那里,哲学任务绝不是再现历史,而是反思历史。这种反思历史的能力和要求,只能植根于作为哲学视野和立场的其实范畴之中。只有实践才真正有资格担当这一使命。这正是马克思选择实践的原因所在。至于那些以实践标榜的哲学,之所以陷入非历史或超历史的泥沼,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赋予实践以特定的历史规定性,没有把作为哲学逻辑起点的实践等价于和混同于某一具体历史维度上的特定实践类型,而是没有能够真正在逻辑上解释实践范畴的本性,即它本身所固有的生成性和敞开性。

    三、历史生成在实践中展现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是“历史的”、“现实的个人”,历史存在的前提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生产活动”。人出现于“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亦即“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的时候。马克思之所以鲜明地强调实践的社会意义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这既是因为实践不仅在思想理论和认识的层面上造成了新旧哲学的截然分野,而且由于实践的作用使思想理论和人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又是因为实践不仅确立了人在历史活动中的地位,而且确立了人的自我发展的方式和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途径。

    实践活动通过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等多重关系不断发生变革的作用引起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因此人类发展的历史便在实践活动的展开过程中显现出来了。这一切都表明:探究和反映人类历史命运的马克思主义与人类解放所经历的现实发展过程两者内在地统一于实践活动之中。人类社会历史的秘密深刻地蕴藏在实践之中,因为实践活动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使客观世界进入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人通过实践活动在展开自己的历史的同时,也在对自己的存在进行着自我确证。这表明人是在实践活动以及由实践所展开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获得自己的完整的意义的。实践活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种具体的历史的形态,实践的现实状况反映了人类在特定历史阶段上的生活状况或生存处境。事实上,由于缺乏科学的实践观,旧哲学总是把历史的创造与人的活动局限在狭隘的范围。如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把实践界分为以自身为目的的“理论”与“实践”和以制成物为目的而以自身为手段的“创制”,是因为在当时的城邦国家中人被分裂为有公民身分的自由人和无公民身分的“奴隶”或“外邦人”。这种分裂的社会状态堵塞了人们通向历史的道路。康德区分了“技术的实践”和“道德的实践”,他只是在道德领域(而不是从事生产劳动的人们的创制活动)中抽象地克服了人的等级差异。

    然而,当形形色色的理论试图以狭隘的实践观来局限人们的历史活动时,实践活动也毫不留情地将这些形形色色的理论逐一排除在历史的视野之外。实践活动强有力地呼唤着属于它自己的理论。于是,在马克思那里,劳动被提升为实践,实践被赋予了劳动的内容。手段性的、工具性的活动用它的生产性改变了世界,它不仅生产出了不断增长的物质财富,而且生产出了新的生活和新的社会关系,新的自然及其与人的关系。实践在马克思那里被提升为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的属性,实践在其展开过程中造就了“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和作为社会化人类的思想的新唯物主义。马克思由此发现了实践的终极意义在于它是以感性的人的活动方式存在着的“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从“人的感性活动”或“对象性活动”的意义上来揭示实践的科学内涵,并进而指出人通过“感性的活动”获得了由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创造的生存、发展的环境。实践作为“生命直接的物质生产和与这种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人类“全体活动”成为“历史的真正基础”,实践的革命性品质是使历史呈现为阶段性发展的根源,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着“社会和历史的根本性变革”。通过“现实的、历史的人”的实践活动,人类才得以在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实现着人类自身生存方式的革命!同时,由于人的本质“现实性”地体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社会形态的演变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社会关系。从而,蕴藏在实践之中的人类社会历史也展示着以人的本质的发展为标志的人的解放。[5]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D·沃克尔.马克思晚期著作中方法的要素与演进[J]. 世界哲学,2002,(2).

    [3]王仕民.简论马克思的实践范畴[J].哲学研究, 2008,(7).

    [4]卢秉利.面向历史本身——马克思历史生成论的思 想内涵[J].海南大学学报,2005,(6).

    [5]商景龙.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成的境域[J].实事求是, 2004,(6).

    [责任编辑:胡 悦]

    推荐访问:马克思 生成 研究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