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简论心灵的第三层面及其称谓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30 18:15:19 点击:

    摘要:探讨人类心灵的第三层面并予以适当的称谓是当代哲学前沿的重要课题。佛学对于心灵的体认颇为深入,说一切有部将“心”分为集起、思虑、了别三种功能,瑜珈行派展开为“三性说”,《大乘起信论》描述了“一心开二门”。康德明确地以“Vernunft”称谓心灵的第三层面,为其实现认识自我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奠定了基础。但“Vemunft”一词甚为难解,康德本人的界定也不免含混。就汉语而言,将心灵第三层面称为“志性”较为适宜,它大致能会通中、西、印三大哲学传统的相关研究,切合现代心理学、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且方便于解释人类从事各种文化活动的深层缘由。

    关键词:心灵;第三层面;集起;Vernunft;志性

    中图分类号:B8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5)05-0045-05

    人类心灵除了感性、知性之外是否存在第三层面?至今学界对此未能达成共识。事实上,不承认这一层面,人类的宗教信仰无从解释,道德立法不见根基,而审美活动为何趋向于自由之境、科学活动为何趋向于更高的统一性等文化现象也都不知其所以然。然而如果承认它存在又该如何称谓?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佛学对于心灵三层面的把握和称谓

    佛学可以说是一种深刻而系统的心灵哲学,尤其是小乘的说一切有部和大乘的瑜珈行派,都极为注重反身内视,对心灵的功能和所涉内容作了非常系统而缜密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至今仍有强大的活力。

    说一切有部将“心”分为集起、思量、了别三种功能。该派的经典著作《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二称,“滋长是心业,思量是意业,分别是识业”;《俱舍论》卷第四则表述为“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在这里,识、意、心三者虽同为一心,但有层次之别;特别是以“集起”表述心灵最深层的功能,言简而意赅,尤为值得重视。

    三种功能中,“了别”主要指人类对外部世界各种事物的一种感性的把握,或者说人类依据自己的感官分别各种事物的现象,如眼识攀缘色境而分出黑白红黄蓝,耳识对应声境而分出宫商角徵吕等。人由眼耳鼻舌身五根,应对色声香味触五境,于是形成五识,构成了山、川、草、木之类物象。在此基础上,“思量”则进而认识事物的自性或其独特的质的规定性(即本质),探究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内在关联或者说因缘关系,这是人类知解力的活动,属于狭义的“意识”。

    “集起”当理解为联合式的合成词,“集”为聚集、收摄,“起”为生起、发散。既能摄,又能生,犹如种子,蕴藏在心灵系统(心体)的深层,可谓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领域。显然,通过科学仪器也许永远不能发现它,但它却是真实的存在,否则连科学活动本身所依赖的收敛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的根基在哪里都无从解释。心体的这一层由于超越思虑,我们不妨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灵魂”(荣格用Soi表述)。庄子称无思无虑始知道,正是其功用。

    属于大乘佛教的瑜珈行派的学说很大程度上是对说一切有部的继承和发展。其代表人物世亲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他既是说一切有部的总结者,又是瑜珈行派的开创者之一。瑜珈行派力倡的“三性说”可谓是上述“集起、思量、了别”之分的延展。 三性说已见于《大乘阿毗达磨经》和《解深密经》,世亲进行了阐发和完善。他在《唯识三十颂》中写道:“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第20颂)“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第21颂)对于世亲所讲的三性与三无性,南朝的真谛在玄奘之前曾作过翻译,对照二者的译名,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其本义。

    玄奘所谓的遍计所执性,真谛曾译为“分别性”,与之相对的是“相无性”,显然与心灵的“了别”功能相通。人凭借自己的感官知觉外部世界,往往视各种色相为真实的存在,并且分别为各种不同的个体,但佛家认为这些色相犹如水中月、镜中花,虚而不实。对于色相无论是执为实有,还是以为它虚妄,当属于心灵感性层面的取舍。 玄奘所谓的依他起性,真谛曾译为“依他性”,还可译为“他根性”,与之相对的是“生无性”。关于事物存在的因缘的考察,是深入于色相之内的成因发掘,由于追寻出“他根性”而领悟到这些色相其实是“假有”,当属于心灵“思量”的结果。所谓“依他”是从肯定方面立论,所谓“生无”是从否定方面立论,均为知性层面的认识。

    玄奘所谓的圆成实性,真谛曾译为“真实性”,与之相对的是“胜义无性”。它究竟涉及心灵哪一层面?我们不妨从“真实性”上予以突破。归结起来,中外历史上都存在三种真实观:一种认为,呈现于我们面前的感性世界是真实的,这是世俗的普遍观点;另一种认为,现象未必真实,而其中蕴含的本质则是真实的,科学尤为注重这重真实性;在宗教和哲学文化中,人们往往以绝对之物、无限之境为真实。真谛所谓的真实性显然属于第三种,它正好对应于人类心灵的第三层面。

    在《唯识三十颂》的第25颂中,世亲曾将圆成实性表述为“真如”,达成这一层面也可以说是达到最高的真如境界,了知世界真实不妄、自是如此的本体。传为马鸣所作的《大乘起信论》正好倡导真如缘起论,值得我们联系起来研究。它认为世界万有都由心真如生起和变现;即使是凡夫俗子,也具备这心真如,所以它是众生心;但它不拘于色相,摆脱了无明,又可谓之宇宙心——实即心灵的第三层面。

    这第三层面是如何运作的呢?《大乘起信论》提出了“一心开二门”的理论,其体认之深切实在令人赞叹。其中写道:“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真如又可称为如来藏,是非生非灭的绝对的本体,“生灭”则是指色法具备因缘则生,失去因缘则灭,是具有相对性的万有。性质截然相反的两种门为何不相离?由于《大乘起信论》是将每一个体灵魂都看作一个完整的精神系统,因此趋向于真如和趋向于生灭实为一体之两面。以门比喻既形象又贴切,关键是要将心灵深层的律动理解为一个转轴门:向内转(收摄)是开心真如门,向外转(生发)是开心生灭门,因而二门不相离。

    推荐访问:称谓 层面 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