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与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相适应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30 16:30:26 点击: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相适应,着眼于全球性的理论视野,建构和谐世界的思维方式,将理论教育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人类文明理念及走向世界的宏大志向统一起来,促进学生在理论思维方面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历史趋势。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华民族;伟大崛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b)-0000-00

    1 新世纪新阶段理论教育与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相伴而行

    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因为它智慧地回答了时代的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面临着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时代课题,科学回答这些时代课题,它才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智慧源泉、精神支柱和思想武器。

    首先是发展的课题。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因而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的本质是什么?如何促进发展?发展什么?如何评价发展的合理性?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点迷津。

    其次是创新的课题。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民族复兴的动力,人民幸福的保证。创新思维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社会创新的机制应当如何?如何提高创新水平与效率?在当代,妨碍创新的因素有哪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此责无旁贷。

    第三是民族精神建构的课题。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每个人都在这种思想碰撞的潮起潮落中对价值观念、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进行定位和选择,弘扬和培育起健全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重要保证。

    第四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课题。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同时,中国的发展又离不开世界,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生活挑战着理论,理论回应着生活,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当同人类社会火热的生活一起前进。只要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育工作者不辱使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定能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同繁荣,与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相伴而行。

    2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来就是一种世界历史性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故乡是德国,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专属德国或欧洲。哲学无疑具有民族性,作为以共同的地区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不同的民族共同体,各有自己不同的哲学。但是,哲学的民族性并不排斥不同民族哲学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共性,并不排斥哲学可以相互吸收,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这种相互影响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马克思曾经预言: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对于其他的一定体系来说,不再是一定的体系,而正在变成世界的一般哲学,即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这种世界哲学,它是世界历史的产物。

    在开创世界历史的过程中,资产阶级“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所以,世界历史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也正因为如此,作为一种世界哲学,作为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在不同的民族那里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 中华民族的崛起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放眼今日之世界,一体化与多极化、全球化与本土化、同一化与多样化在进行着“博弈”。现在要对其结果进行判断恐为时尚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多极化、多样性既是世界各民族的现实存在又是世界各民族合乎逻辑的发展。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当今时代,实现持久和平和共同发展是各民族的一致愿望。在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中,以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精神而著称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积极的、负责任的、有作为的一员。中华民族在努力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的同时,也在努力促进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和平和共同发展。中华民族的崛起不但是我们民族实现自强复兴的需要,而且是促进世界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堪称中国考古人类学一代宗师的李济先生曾满怀自信和高瞻远瞩地说:“中国历史是人类全部历史最光荣的一面。只有把它放在全体人类的背景上看,它的光辉才更显得鲜明。把它关在一间老屋子里孤芳自赏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4 自觉负责地将理论教育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人类文明理念及走向世界的宏大志向统一起来

    进入21世纪,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所开创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志和统领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把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伟大事业引入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这些理论创新成果的产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的结合,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华民族精神的结合,不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而且从思想精神层面提升了中华民族精神,再一次表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乐于和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理论创新的民族。

    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国家间的教育开放和交流成为时代潮流,由此形成一个大教育时代。21世纪中国的理论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继承和保持民族精神的优势和精华,在纵向上立足现实依托传统,实行古今融合,显示民族个性;另一方面,也必须敞开胸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吸取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理念,在横向上以我为主兼取众长,实行中外互补。

    因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相适应,必须着眼于全球性的理论视野,必须建构和谐世界的思维方式,必须强化中华民族崛起的自觉意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人类文明理念及走向世界的宏大志向统一起来,促进学生在理论思维方面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历史趋势,为学生融入中国和平崛起的伟大实践,排除各种错误思潮干扰,提供充分的理论准备和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澍军著.德育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2.

    [2] 孙正聿著.哲学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 靳诺等著.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郑永廷,张彦著.德育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21.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77.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2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12.

    [7] 李济.中国民族的形成,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推荐访问:相适应 中华民族 崛起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