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论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30 14:20:13 点击:

    摘 要:社会主义义利观是伦理道德问题中常谈常新的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培育社会主义义利观过程中存在对义利关系认识模糊,强调个人本位,观念趋向多元化和功利化,易受网络低俗信息影响等问题;进而剖析出存在以上问题的成因,经济发展与价值观形成不平衡,某些传统观念未能与时俱进,国际环境中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未能协调培育义利观;从而使当代大学生厘清对社会主义义利观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选择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义利观念,以集体主义原则处理义利关系,合理运用网络媒体,进而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品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伦理道德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出现不平衡现象,加之西方文化的渗透,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各种媒体和平台繁多且良莠不齐,我国部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出现多元化趋势,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盛行,这种不良趋势在全社会引起高度重视。据此,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势在必行。文章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听取专家学者座谈的基础上,针对当代大学生在培育社会主义义利观的问题上,作了进一步研究。

    一、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后备军,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以及网络媒体信息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在价值形成和义利取向中存在以下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对于义利关系的认识模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由于这门课程极具理论性和学术性,很多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内容枯燥,缺乏重要性的认识。甚至许多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敷衍了事,照本宣科,而真正对于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未能落到实处,导致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义利观的认识不够清晰,表述不够明确,对义利关系的核心问题和实质问题缺乏深层次理解。在生活中更是缺乏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能力,集体意识淡薄,以至于在道德和物质的平衡问题上,陷入混乱。

    (二)在人际交往上过于强调个人本位

    在朋友交往方面,部分同学把对自己是否有用,能否扩展人脉,对自己是否有利等作为交友标准,个人主义突出,以求利益最大化;在师生关系方面,部分同学为了更高的成绩或者奖助学金,刻意与老师拉近关系,甚至以物质利益贿赂老师,谋求个人利益;在恋爱观方面,部分同学把对方物质利益作为择偶标准,认为物质经济大于一切,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盛行。

    (三)义利观取向趋于多元化和功利化

    大学生深受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以及网络媒体信息的影响,部分学生在价值形成和义利取向中容易产生多元化的趋势,出现迷茫和困惑,同时也在用新时代的思维审视义利观的核心问题和实质问题。大学生身心发展没有完全成熟,在义利观取向中出现重利轻义的现象,在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面前,出现功利化倾向。

    (四)网络低俗信息产生的负面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大,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大学生刚从高中的紧张学习以及家长和老师的严格监管下摆脱开来,大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稳定性,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和选择能力有限,相比其他阶段,大学生更容易被网络吸引。如2007年甘肃兰州女子杨丽娟因痴迷于刘德华,父母多次劝阻无效后,坚决赴港寻见其偶像,导致其父跳海自杀。网络的虚拟性和低俗性信息的传播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培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迅猛,有些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念的形成受到利益驱使,出现不符合时代发展的义利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存在不平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现观念上的进步,必须以社会物质的发展作为前提和基础,当前,部分大学生的义利观趋向功利化和个人本位,与快速发展的经济不平衡。而且这些变化在促进当代大学生奋发向上、积极探索和开拓创新的同时,也容易使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因此,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社会主义义利观的选择时,应当自觉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积极正确的义利观为榜样和目标,平衡道德与物质的关系。

    (二)中国传统义利观中存在与时代特点不符合的观念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关于义利观的思想也百花齐放,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儒家的义利观的思想。孔子虽然在义利关系中主张重义轻利,崇尚德义,重视自身责任,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过于强调集体利益,压制人的个性的追求,生活方式單调无趣,过分保守等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观念,这些思想对于当今追求个性,开放创新的时代特点不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形成和发展。

    (三)国际环境中多元价值观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我国高校在积极学习国外先进观念的同时,不良的价值观念也不免会被渗透,如西方国家以功利主义为核心的义利观,过于强调物质享受,个人本位突出,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国际敌对势力的入侵,如“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对于我国经济主权的侵犯,美国政府对于华为企业的打压等,都不同程度的导致当代大学生义利观念出现多元化,这也使我国高校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四)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的义利观培育不够协调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方面,而每个个体都是整体中的一部分,需要系统协调,紧密联系,才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优化效果。但是,在现实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中,有些社会教育仅仅停留在宏观的顶层设计上,或者空头文件中,并没有与实际的真正需求结合起来。家庭教育作为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中的启蒙和基础,当前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只关注学习成绩,关注个人特长,但对于道德品质方面缺乏针对性教育,如“北大学子弑母逃亡案”,典型的说明了社会、家庭、学习以及学生自身过分强调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道德品质的提升。学校教育作为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我国的高校教育体系尚未建立,某些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对于不同阶段的价值观教育缺乏针对性和衔接性。学生自身由于其身心发展规律的阶段性,大学生身心发展具有活跃性、不平衡性、叛逆性和可塑性等特点,大学生社会阅历不足,盲目的接受或批判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以及个人在思想上不重视道德品质的提高等原因,导致出现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培育中实效性不高的问题。

    三、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科学的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方向,在培育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整合和分析,进而提出以下几点比较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一)厘清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義义利观的认识

    要使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义利观产生明晰的认识,必须提高国家、社会及高校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视,尤其提高高校文化的育人功能,比如国家提高授课老师的待遇,提升授课质量,进行教育性教学,提高该课成绩在老师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中的占比,如获得某项荣誉,思修课成绩必须达到85分以上等,除了硬性措施外,比如还可以开展社会主义义利观相关辩论活动,知识抢答,公益活动等,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从理论层面对社会主义义利观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切身体会社会主义义利观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二)以集体主义原则处理义利关系

    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形成因素较为复杂,面对义利问题不得不涉及经济伦理,正如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所讲:“经济伦理首先寻求的就应当是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道德问题和道德伦理规范问题的价值探讨。”因此,当代大学生不论是在处理朋友关系、师生关系抑或恋爱关系时,不免都会受到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但是,作为当代大学生,“每个人都应该由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绝不是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我们应该有基本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观念和原则——当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产生冲突时,我们必须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最高原则,要有顾全大局、牺牲小我的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这样不仅在奉献中发挥了我们的个人价值,体现了社会价值,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选择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义利观念

    社会主义义利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各类文化的影响,尤其在义利观趋向于多元化和功利化的今天,我们要对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进行创造性继承,汲取养分;对于世界各国的文化,我们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性的吸纳对于我们自身的发展有益的成分,学习先进文化。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要提高自身对于多元文化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同时还要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2019年5月15日在北京举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此次主场外交活动选择了有利于推动我国和世界发展的主流价值文化,不仅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了亚洲文明,也促进了与世界各国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具有重要意义。

    (四)加强网络媒体管理,提升网络宣传思想工作能力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而且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式之多,传播速度之快已经在世界上占有独特优势。大学生处于刚刚脱离家长的束缚,老师的管制也相对松懈,网络对于他们的诱惑力更大,他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接触网络,对于网络世界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满好奇。因此,加强网络信息的管理,夺取网络宣传思想工作的制高点,刻不容缓,也迫在眉睫。因此,各类媒体之间必须彼此融通,相互转化,线上线下相结合,建立宣传平台,如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移动APP等,必须提高把关人员质量,严格审稿,互相监督,积极宣传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主流价值观和反映人民需求的内容,对于低俗信息要及时遏制,严厉打击,才能从网络媒体方面助力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培育和发展。

    在我国当代社会,大学生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和后援团,对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培育是当前各大高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虽然我国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不免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文章通过发现当代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义利观的问题,以及针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培育过程中成因进行剖析,最后提出相对可行的对策建议,帮助当代大学生明确道德和物质的关系,努力摆脱传统思想中对于义利观的片面认识,在赋予社会主义义利观世代内涵的同时,把当代大学生培育成为既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又追求自身合法利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7.

    [3] 万俊人.义利之间——现代经济伦理十一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3:16.

    [4] 陈洁.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5] 奚旭东.当代大学生义利观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8.

    [6] 吕增艳.当代大学生正确义利观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育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2):151-155.

    作者简介:杨红红(1996- ),女,汉族,甘肃临夏人,硕士在读,新疆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推荐访问:义利 成因 培育 对策 当代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