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一字千年:抗在古代乐论中含义的历时演变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30 08:40:31 点击:

    [摘要]从《乐记·师乙篇》中“上如抗,下如坠”始,“抗”之一字不断被后世乐论所沿用和生发,并赋予新的内涵,其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抗”字本身含义的阐释上,其二是“抗”与其他字句的不同组合而生发出来的新的含义。古代乐论中的“抗”字历经千年,生发出声音形态、发音方法、气息运行、音乐风格等不同含义。

    [关键词]抗;内涵;历时演变

    [中图分类号]J6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2-0009-03

    “抗”,《说文》解为“抗,扞也。从手,亢声”。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又增补“御”“举”等义项。古代乐论中的“抗”字,最早就是从“举”的含义开始的,后来引申发展为“御”“高亢”等含义,最后突破形态层面,进入学理层面。最初无意间使用的一个字却能被不断沿用、生发、强化,不断成就一个不得不用、常用常新、丰富多彩的字,这只有少数的字能够如此。比如,中国文化史上,“和”“礼”“道”等字就是这样。“抗”字尽管不如这几字具有那样普遍、久远而强大的影响力,却在中国音乐理论中默默地占着一席之地,就此意义上说,已经非常难得。接下来,我们主要对“抗”字依次产生的四种含义予以梳理。

    一、声音形态之义

    汉代《乐记·师乙篇》中第一次使用“抗”字来描述音乐的形态和动态:“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1]这里的“抗”字可大致释为“高举”,此言歌声类比之象。郑玄《礼记正义》注“上如抗”之义为:“言歌声上响,感动人意,使之如似抗举也。”[2]在音乐学界,这段话甚至不能用“著名”对其进行评价,因为它实在太“著名”了。“著名”自有其著名的道理,那就是:它第一次完整而具体地描绘和论述了“歌”本身的形态和应该具有的形态。我们知道,《尚书·舜典》对“诗歌”的本体和功能进行了规定,即“诗言志,歌永言,声依咏,律和声”,这里的“歌永言”可認为是“歌”的首次定义。《乐记·师乙篇》紧接着“故歌者……”一段对“歌”进行了更为明确的定义:“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3]这一定义显然是具有理性精神的。明代朱载堉对此有详细的描述:“歌生于言,永生于歌,引长其音而使之悠飏回翔,累然而成节奏,故曰‘歌永言’也。”[4]但如何“引长其音”,如何“悠飏回翔”,又如何“累然而成节奏”呢?这里的描述尽管已经比较细致,却因为文字的抽象气质,给音乐具体形态的理解带来了一定困难。也就是说,无论是理性的“定义”还是抽象的“描述”,都不如形象、直觉地表述来的自然、亲切。所以,这一段描述音乐形态的文字才能如此为人们所青睐、所熟悉。由此,“上如抗”的“抗”字才作为描述“歌”的形态之一被人们所认同。

    这里的“抗”字含义是什么呢?就是《说文》中“举”的义项。音乐是听觉艺术,此处将音乐音响类比(“如”)为“高举”,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将听觉上音乐音响描述为视觉上的“高举”状态,说明古人早已

    注意到了通感现象,现在我们在音乐的审美描述中普遍运用通感描述,比如声音的甜美(味觉)、沉重(触觉)、高亢(视觉)、明亮(视觉)等;其二,这里对音乐的描述方式为形态描述,说明此处之“抗”还仅仅是直觉层面的把握,并不具有学理上的自觉。尽管如此,由于准确把握了音乐的形态特征,“抗”字才有可能作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概念为后世乐论所认同和沿用。

    二、发音方法之义

    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音律篇》:“故言语者,文章关键,神明枢机,吐纳律吕,唇吻而已。古之教歌,先揆以法,使疾呼中宫,徐呼中徵。夫宫商响高,徵羽声下;抗喉矫舌之差,攒唇激齿之异,廉肉相准,皎然可分。”[5]刘勰将“抗”与“喉”相组,并将抗喉与矫舌、攒唇、激齿做并列与比较,显然是认识到了吐字发音部位的不同能够引起声律上的变化。他认识到,“喉”的发音动态特点是“抗”,“舌”的发音动态特点是“矫”,“唇”的发音动态特点是“攒”,“齿”的发音动态特点是“激”。此处“抗喉”之说是在《韩非子》中“先揆以法,使疾呼中宫,徐呼中徵”的“教歌之法”的基础上提出的,这里“抗”字应取《说文》中“御”的义项,即“对抗”的意思,有隐约指向“气”本体的意味,只是还不明晰。这对《乐记·师乙篇》中“上如抗,下如坠”的“声音形态论”进行了发展,更加具体地指向吐字发音的实践意义。这对此后“音韵学”和歌唱方法意义上的“唇、舌、齿、牙、喉”之“五音”的完整总结具有先导作用,并对明清“口法”理论的完善准备了条件。

    “抗”字之义之所以能从浅层的形态论中挣脱出来,一变而为具有实践方法论意义的“发音方法论”,是由于汉魏六朝时期恰逢各类艺术普遍独立的大潮,诗歌与歌唱的形式美被文学家、艺术家们所重视和推崇,因而,对方法论的总结和追求是这一阶段的必然选择。当然,这里的“抗”字仍然保留着直觉性的特征,并不是自觉的和学理性的论述。

    三、气息运行之义

    至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歌篇》将《乐记》中的“上如抗,下如坠”合为一体,即称为“抗坠”:“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得遏云响谷之妙也。”[6]此处“抗坠”以“调气”为前提,经过“脐间”和“喉”的运转过程,才能分出“抗”或“坠”的声音效果;换言之,这“抗坠之音”是气息运行过程决定的,赋予了“抗坠”一种新的含义。将“抗坠”合称,有其必然性。《乐记》中的“抗”字指向“歌”的形态,并未指明这一形态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文心雕龙》中的“抗”字指向“歌”的部位及其发音动态,虽未明言“抗喉”是由于气的作用,但其指向已经比较明显。由于此前对歌唱的音乐形态和发音部位的动态的描述都是直觉性的,需要一种学理性的论述被呼唤出来。唐代的社会、思想、实践等各方面的条件均较优越,必然要对“歌”的本体进行研究。

    《乐府杂录·歌篇》中所谓“抗坠之音”是通过“调气”“运气”的过程而获得的,明确了“气”的本体地位。因此,这里已不再是对音乐形态的直觉描述,而是对音乐本体的内在把握。此后的研究者大都认同“抗坠”的“气息运行”之义的本体论内涵,这却不是偷换概念,而是使“抗坠”之说从感官层面进入学理层面了。

    四、音乐风格之义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中也提出了“抗声”的概念:“边兵每得胜回,则连队抗声凯歌,乃古之遗音也。凯歌词甚多,皆市井鄙俚之语。”[7]这里的“抗声”是指情绪的高昂激烈,而这种高昂激烈可能是由于“凯歌词甚多,皆市井鄙俚之语”造成的。这种“抗声”有可能伴随着音量、音高等形态特征,但其核心不是就音乐本体形态而言的,而是就音乐表现或音乐风格而言的。

    除此之外,《梦溪笔谈》还论到:“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凡曲,止是一声清浊高下

    如萦缕耳,字则有喉、唇、齿、舌等音不同。当使字字举本皆轻圆,悉融入声中,令转换处无磊块,此谓‘声中无字’,古人谓之‘如贯珠’,今谓之‘善过度’是也。如宫声字而曲合用商声,则能转宫为商歌之,此‘字中有声’也,善歌者谓之‘内里声’。不善歌者,声无抑扬,谓之‘念曲’;声无含韫,谓之‘叫曲’。”[8]这里详细说明了演唱过程中的吐字发音部位、字腔衔接等的操作规律和审美原则,其中“转换”“过度”“抑扬”“含蕴”,是接《乐记》“如贯珠”而论,似乎是围绕“抗坠”形态说而展开的。[BW(D(S,,)][BW)]

    对于歌唱艺术而言,这段话是《梦溪笔谈》最大的贡献,其美学思想体现得也非常充分。他对“声中无字,字中有声”的解釋,既有方法论上的可操作性,也有美学观念上的提升和统摄。更重要的是,他用短短的177个字,总结了先秦以来的歌唱理论精髓,特别是《乐记·师乙篇》的声音形态论、《文心雕龙·音律篇》发音部位论、《乐府杂录·歌篇》气息论,将它们融为一体,将形、气、声、字(包括清浊、字调)用清晰的理论模式统一起来,并提出“轻、圆”的歌唱审美准则。提出了“有无抑扬”“有无含韫”,是区别善歌者和不善歌者的标准。明确提出了“喉唇齿舌”发音部位不同可导致字音形态的不同,这使得“五音”理论呼之欲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至此,“抗”之一字逐步完成了其形态论、方法论、本体论、风格论等含义的多角度、历时性阐释。

    宋代以后,许多乐论还不断沿用着关于“抗”的不同含义,但似再未有出此藩篱者,稍举几例为证:

    1.对“气息运行”之义的沿用

    宋代王灼《碧鸡漫志》中引用了《乐记·师乙篇》中“上如抗,下如坠”的论述,并评论说:“歌之妙不越此矣。”[9]综合看来,王灼所论的“抗坠”具有明显的“气息运行论”倾向。

    2.对“音乐形态”之义的沿用

    明代汤显祖在《董解元西厢题辞》中说:“董之发乎情也,铿金戛石,可以如抗而如坠。”[10]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又说:“其奏之也,抗之入青云,抑之如绝丝,圆好如珠环,不竭如清泉。”[11]清代李黼平为梁廷枬《曲话》作序说:“故曲无定,以人声之抑扬抗坠以为定。”[12]这些都是对“声音形态”含义的肯定。

    3.对“音乐风格”之义的沿用

    清代王德晖、徐沅澂《顾误录》中说:“今度曲者,用工字调最多,以其便于高下。惟遇曲音过抗,则用尺字调,或上字调。曲音过哀,则用凡字调,或六字调。”[13]此处将“过抗”与“过哀”对应,则是“音乐风格”含义的沿用。

    注释:

    [1]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331.

    [2][汉]郑  玄.礼记正义(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566.

    [3]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331.

    [4][明]朱载堉.冯文慈点注.律吕精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175—176.

    [5][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19.

    [6][唐]段安节.乐府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15—16.

    [7][8][宋]沈括.梦溪笔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30.

    [9][宋]王灼.岳珍校正.碧鸡漫志校正[M].成都:巴蜀书社,2000:4.[ZK)]

    [10]伏涤修,伏蒙蒙.西厢记资料汇编(上)[M].合肥:黄山书社,2012:84.

    [11]金艳霞,孙董霞.中国古典剧论选辑[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74.

    [12]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585.

    [13]傅惜华.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254.

    推荐访问:一字 历时 演变 含义 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