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指导调节收入分配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8 11:45:19 点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也日益显现,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扭转这种不良趋势。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不断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这对于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努力实现社会a的公平和正义,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收入分配制度;完善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037-02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它是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深刻分析,剖析资本主义的实质所创造出来的重大科学理论,具有非常珍贵的理论价值。21世纪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劳动者所面对的劳作环境、劳动形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势下也要与时俱进,要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对我国的收入分配体制进行改革。同时,也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通过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而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对健全我国的分配制度,缩小我国的收入差距,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一、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就曾指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重大理论,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悉心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征和其中存在的矛盾。但是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环境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处的环境和要研究的情况已经发生重大改变。所以,我们要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取得发展和创新,坚决不能把它主观化、教条化。同时,当今世界正处于大调整和大变革时期,只有不断丰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下立稳脚跟,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一)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当代价值的正确认识

    由于马克思所处的是工业革命时期,在整个社会发展中体力劳动被看做是居于主体地位的劳动,在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内容中大都是以体力劳动为例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进行分析的。因此就有人认为马克思是忽视脑力劳动的,然而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需要像科学、技术这样的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小,因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于现在的中国社会来说已经过时了。其实,在实际上马克思从来都是十分重视脑力劳动的,脑力劳动的作用在其理论中从未被忽视。他在《资本论》中写道:“每当人生产使用价值时,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总和”[1]。这可以充分表明马克思是肯定脑力劳动也会创造价值。生产任何一种商品,它都凝结着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它都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虽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发挥作用的大小不同,但创造使用价值时二者缺一不可。虽然中国的现状发生了改变,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没有过时,要时刻把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它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更好地指导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二)充分认识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方面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的、资本的和土地的所有权,就是商品这些不同的价值组成部分,所以会分别属于各自的所有者,并把这些价值组成部分转化为他们收入的原因”[1]。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在生产使用价值时,像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也同样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它们都在为创造价值发挥作用。因此,在马克思看来所有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都要获得相应的收益,通过其参与收益分配而使自身的价值得到补偿。

    在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家为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就通过资本支配劳动,致使生产要素的作用被覆盖,因而使工人所付出知识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所应当获得的收益被无偿剥削了。然而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对技术和知识的需求更大,并且对其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我们不能再忽视生产要素的价值收益问题了。虽然劳动要素是唯一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但是劳动者为创造使用价值所提供的知识、信息技术、资金等都发挥了效力,在价值分配上获得相应收益也是理所应当的。

    二、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理论指导,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

    (一)当前中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国民收入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进一步提高,但由于市场经济、分配方式等诸多原因,我国的居民收入出现了差距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收入差距的存在能够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同时对于打破平均主义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重要作用。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使人民群众产生了不公平感,因此必须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垄断行业收入过高,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如果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群众心理失衡,这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将产生重要影响。

    1.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过大

    在我国,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从1997年开始就出现了。在2000年我国城乡收入之比为2.79:1,2004年却发展到为3.21:1。到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与之相比的农村却远远落后于此,二者居民收入之比为3.3:1。从2009年至今,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中国已成为城乡收入差距最高的国家之一。

    2.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

    据国家相关部门指出,1987年在工资水平最高行业的职工一年内所领取的人均工资是最低行业的1.58倍,然而到2004年却高达4.25倍,由此可见我国的行业收入差距正在逐渐拉大。特别是在电力、电信、铁路、航空、烟草等垄断部门,他们凭借垄断地位和国家相应的政策倾斜获取了高额的垄断利润。这就使在垄断企业就职的员工的工资收入与其他行业的职工相比存在更大差距。

    3.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呈不断拉大趋势。1978年东部、中部、西部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为1.1:1:1.01,到2005年却发展到1.52:1:0.997,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在1978年为1.09:1:0.91,到2005年以后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大。

    (二)关于完善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建议

    在我国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广大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因此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广大劳动者可以通过自身的劳动要素在初次分配中获得较多的收入,而且还可以凭借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所有者权利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而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使广大劳动者真正成为公有生产资料的收益人。

    第一,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要充分理解“按劳分配”的意义,使劳动者付出的劳动真正获得等价回报。劳动要素在本质上来看是一种人力资本,因此劳动要素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既要凭借所提供的劳动力实现其价值,也要凭借其劳力资本要素的所有权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而且又因为在价值增值过程中劳动要素发挥了其他要素所无法比拟的效力,所以,真正的劳动者在利润分配中应获取更多的劳动报酬。劳动要素获取更多的劳动报酬才能有利于缩小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第二,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使占有社会生产资料的广大劳动者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为了极力扭转我国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必须使广大劳动者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只有不断扩大劳动者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才能更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我们要充分尊重劳动人民在创造财富方面的首要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激发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促使广大劳动者提高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

    第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但也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就强调要使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虽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居于主体地位,但是大量的生产要素还是掌握在劳动者手中,因此我们要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使生产要素按其所提供的贡献比率从社会获取相应的报酬,使广大劳动者获得更多的收益回报,有益于逐步缩小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要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指导。同时也要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不断创新和完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由价值形成领域延伸至价值分配领域。充分认识和准确理解“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要求真正付诸实践,这对于积极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建立和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推荐访问:马克思 价值论 收入分配 调节 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