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收入分配从效率型到公平型的经济法调控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8 11:25:19 点击:

    作者简介:王芸,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2010级法律硕士研究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但是收入分配机制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调整,尤其是原来的效率型分配模式导致我国的收入分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拟通过分配领域现状的描述,探求经济法在调控收入分配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经济法;收入分配;公平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积累的矛盾日渐尖锐复杂,由分配体制不合理导致的社会不和谐因素日增。导致分配领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同时作用于我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层次。

    一、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现状及主要原因

    (一)现状

    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总量增长迅速、综合国力进步明显,国家建设的许多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1564亿元①。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虽然成就辉煌,一些领域也隐藏着不小的危机,突出表现在收入分配领域。

    1.城乡、城乡内部、地区及行业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发展不平衡

    200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是农村的2.92倍,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农业税,但城乡收入差距由于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及国家财政政策的某些不合理和落实不彻底,使其进一步扩大。201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是农村的3.23倍。而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在上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却在下降。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10元。不仅如此,城乡内部高低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并且大于城乡之间的差距。

    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各行业间的工资水平参差不齐,主要反映在某些垄断性行业的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其他行业。如通讯、烟草等行业,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这些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而实际的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2.工薪阶层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领域还存在一个很大的危机,国家劳动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多劳多得,但工薪阶层却看不到自己在经济增长中所获得的收益,甚至对住房、教育、医疗这样最基本的问题也越来越担忧。虽然薪金在增长,但消费价格增长更快,有可能完全抵消薪金的增长,导致相对购买力下降。当一个社会的中坚阶层即工薪阶层不能得到相对稳定的生活,并且数量在不断减少的时候,社会系统会出现很大问题。

    (二)主要原因

    1.原有的收入分配指导思想已不符合现实的需要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个分配领域的指导思想在建国初期特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目前以市场经济为主导,我们就需要改变这一指导思想,寻找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点。

    2.实践中对效率的片面追求助长了社会分配的不公平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社会实践中,在效率优先原则的指导下,人们集中精力搞生产,围绕中心抓经济,效率被放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而社会整体发展却不协调,政府调节职能不能充分发挥,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所以在社会收入分配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

    理论上讲,效率与公平分别存在于生产和分配领域,两者是可以统一和相互促进的,但实践中,社会经济的生产和分配环节是循环往复,很难划分开的,所以公平与效率也很难真正的统一起来。即在一定时期内,公平与效率可能只能注重一方,这就会相应的牺牲另一方,重要的是看牺牲的那部分公平或效率是不是合理的。

    二、收入分配的经济法调控

    (一)经济法具有再分配功能

    “法律是社会利益资源和权利的分配书。”不同法律部门从各自的角度调整社会分配关系。如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重视个人本位,强调保护个体利益。经济法则具有再分配功能,在初次分配基础上对社会利益和资源进行再分配,对解决收入不公、调整分配公平有重要作用。

    经济法最本质的属性在于它是国家调节之法。“经济法所规范的国家调节,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针对市场固有缺陷采取的调节,以更好地保障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协调运行,维护社会总体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社会化使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这些问题需要经济法对原有的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分配制度实行某种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法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遏制贫富差距过大的有效手段;是消除分配不公所导致的负面影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经济法调控措施

    1.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

    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不仅强调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更强调分配起点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并符合我国现状的这一机制有赖于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法律制度。没有法律的介入,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就没有根本性保障。

    2.加快税制改革和税制结构调整

    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经济杠杆。尽快完善税收制度,并保持制度的稳定,同时加强税收征管,对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解决偷税漏税;通过适当的税率调节收入者的收入差距;规范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秩序,提升收入分配的透明度以接受公众的监督等。

    3.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政府通过社会保障措施发挥再分配职能,社会保障也是收入分配的重要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初次分配依靠市场的情况下,让市场来完成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收入差距的产生是难免的。在贫富差距扩大的压力之下,对贫困阶层的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程度,影响着当前的社会稳定。因此,要把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别是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多种社会保障。同时,在我国财力和支付能力增强的基础上,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及保障水平都应当进一步提高。

    注 释:

    ①国家统计局网站。

    参考文献:

    [1]赵忠璇.论公平、效率与收入分配[J].四川大学学报,2009,(1).

    [2]张德峰.经济法再分配功能之体现[J].法学评论,2008,(2).

    [3]漆多俊.论转型时期法律的控权使命[J].河北法学,2006,(11).

    推荐访问:经济法 收入分配 调控 公平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