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育培训模式探讨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7 22:20:06 点击:

    (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摘要: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讨“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及实践能力,已成为高校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文就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必要性出发,对农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卓越农林人才;双师型;教育培训;人才培养;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21-02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职称,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1)有本专業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资格证书);(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相关实际工作的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2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经推广并带来良好效益[1]。“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第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和素质;第二要具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能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已成为评定高校师资队伍能否保证人才培养的指标,“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已成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延边大学农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必要性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需要。农学院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培养专业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院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学、食品科学等9个专业,涵盖畜牧学、农学、工学等实践性很强的多个学科;专任教师138人中“双师型”教师只有19人(占13.7%),远低于全国普通高校的平均值(22.9%)[2];具有博士学位108人(占78.2%),形成了大部分教师更多关注于学历、专业学术以及科研水平的提升的情况,而缺乏专业的实践锻炼和专业实践能力。这是高质量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

    2.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的需要。2014年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为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首次共同组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计划,开展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三种类型、200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延边大学成为全国首批99所“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的试点高校之一,获批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涉及的动物科学、动物医学2个专业均归属于农学院。

    3.教学评估的需要。教育部2010[12]号《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对专业教师有明确要求,人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0%,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虽然职业学校有别于普通高校,但教育部2011[2]号《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中的评估指标体系中“双师型”教师是“教师队伍”一级指标下“数量与结构”这个二级指标达标的核心内容。教育部不定期公布的“专任教师、聘请校外教师岗位分类情况(总计)”中也将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人数作为唯一单独分类项。由此可见,国家对“双师型”教师的重视。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延边大学也将于2017年上半年迎来审核评估。

    4.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引导教师走出校门,更多、更有效地参与到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中去,体现教师的价值,对促进教师个人的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社会服务的需要。教师以延边黄牛为标志性优势资源,依托工程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开展新型农村科教服务。“十二五”以来年平均举办各类专题技术培训班300余次,培训指导农民2万余人,培训技术骨干100余人,推广实用技术20余项,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6.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今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7号)。针对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中西部教育基础差,民族地区优秀教师少、优质资源少,教育质量总体不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等问题,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中西部教育发展水平。延边大学作为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要为促进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农学院“双师型”教师教育培训模式探讨

    1.建立教师岗前、岗后培训制度。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实行培养与引进并重,相应的有人才引进计划、人才培育计划和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近五年通过公开招聘新进和读完博士学位复岗的教师共18名,这些教师在达到教育部及延边大学有关岗前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学院会遴选有经验的教授作为导师进行指导,依照学院制定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细则》、《提升中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实施方案》,通过系列讲座、观摩教学的方式对教育法规、教学、实践技能等进行全面培训。如此,新任教师很快地适应了岗位,复岗教师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我国高等学校教师国家级培训已实施多年。“十三五”期间国家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新入职教师国培示范项目,每年将重点组织2000名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和100名全国高校教师培训者参加国家级示范培训。而对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2015、2016年已分别资助1068名、1000名中西部地方高校青年骨干访学、研修,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学院充分利用国培及其他相关项目,近三年累计培训教师368人次。

    2.建立“双师型”教师教育培训模式。农学院现有9个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主要有复合型、应用型和复合应用型。专业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亟待扩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积极参加国家、省等各级专业培训,提升理论水平。(2)选派专业教师到乡镇、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丰富社会经验,提高教学、生产、实习的指导能力。(3)支持和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临床技能比赛、园林设计比赛、“挑战杯”等各类竞赛,提高实践指导能力。(4)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操作技能、审核员等培训考核,取得相关技能等级等证书。(5)支持和鼓励教师到与学院签署的校外实习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进行技术服务、技术改造,积累生产实践经验。(6)鼓励教师“走出去”,到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进行培训学习;聘请外国专家、学者“走进来”,来我院任教、讲学。通过“产—学—研”交流及协作拓展办学空间,强化实践教学能力。(7)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待遇,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

    3.建立“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对“双师型”教师进行规范管理是高校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明确“双师型”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本着激励的原则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使“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发展步入正轨。在用人机制改革、绩效分配、职称晋级、进修培训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中,可以适当地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因为要想成为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教师本身也要投入很多的时间、精力、经费等;还要承担正常的教学、科研等任务。这些是目前高等院校“双师型”教师人数不能迅速增加的“瓶颈”之一。

    可以采取以下激励机制:(1)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的经费由学校承担。(2)参加相关技术资格考试的教师在取得合格证书后,由学校报销考试费用。(3)“双师型”教师评奖、评优以及职称评定时予以优先考虑。(4)参加培训期间的讲课和科研业绩工作量予以减免。(5)对“双师型”教师在绩效考核中给予奖励等。

    总之,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通过多层次、多元化开辟“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迅速造就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促进高等教育高效、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朝华,张子淼,王仲民.“双师型”师资队伍评价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4):34-35.

    [2]专任教师、聘请校外教师岗位分类情况(总计)[EB/OL].(2016-10-15)[2016-11-15].

    http:///s78/A03/moe_560/jytjsj_2015/2015_

    qg/201610/t20161012_284538.html.

    收稿日期:2016-11-28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吉教高字[2014]46号)

    作者简介:崔福顺(1966-),女(朝鲜族),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工程。

    通讯作者:梁成云(1963-),男(朝鲜族),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畜产品。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教育培训 农林 探讨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