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高等教育与改革开放和谐发展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7 19:40:16 点击: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高等教育的改革经历了体制的改革和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实现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中北大学就是合着改革开放的节拍,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抓住高等教育改革的机遇,发展成为了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影响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实践证明:高等教育只有与改革开放和谐发展,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 高等教育 中北大学 和谐发展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高等教育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和谐发展,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更是高校本身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高等教育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1966年,高校招生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取消考试的意见,从此,我国高校招生实行了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致使一部分低水平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现象,加之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扭曲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和目的。针对上述种种问题,1977 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正式恢复。1978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时代的强音,沉寂十年之久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出现了春天。

    强国必须先强教育,为了实现中国的历史复兴,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学技术列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1983年4月28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提出,为了实现党的十二大确定的奋斗目标,教育必须先行,加速发展高等教育刻不容缓。党的十三大提出, 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就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提出了极为迫切的历史性任务。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上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划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新时期的蓝图。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作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新阶段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来说,这又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人力资源。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二、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1.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制度保障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办学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及招生和就业体制改革等几个方面。

    1979年12月,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等人率先呼吁,要求给高等学校一点自主权。随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及经济体制改革提上议事日程,扩大高校自主权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改革教育体制的决定》,认为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已不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和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兴起的形势,提出了“要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两个文件都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作为重要内容。纲要总结了前一阶段的成绩,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要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新的教育体制。

    1999年底,中央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要求:“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在对有关部门和单位所属普通高等学校管理体制调整的同时,调整学校布局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少数普通高等学校划归教育部管理或由教育部负责调整,其他普通高等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由地方统筹管理。”通过改革,我国新增了一批综合性、多科性的大学,改变了高等教育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单科性高校过多的局面,加强了学科间的优势互补,优化了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

    2.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在1977 年招生约27 万人,录取率21∶1,1990 年的毛入学率只有3.4%,1998年为9.8 %,这一阶段称之为精英教育。1999 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思路,当年普通高校招生数比上年增加了42%,进入了大扩招、跨越式发展的高潮。同时研究生教育也迅速发展。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 %,正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07 年,中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了2700万人(含成人高校) ,比2000 年翻了一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进一步提升到了23 %。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规模的大发展,成为世界上在学学生规模最大的国家。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以中北大学为例,学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确立了“适应教育发展形势、适度超前发展”的办学思路。目前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达350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

    3.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得到了长足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特别是“九五”、“十五”期间,中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实现快速增长,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200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9815.31亿元,比1995年增长了约4.2倍,占GDP 的比例也从1995年的3.09% 提高到4.65% 。

    1995年,中国政府启动实施“211工程”,国家加大了对重点院校的投入力度,其中,“九五”期间,“211 工程”在99 所高校中实施建设,共投入资金为186.3亿元,“十五”期间,“211 工程”建设资金为187. 5 亿元,其他院校采取地方财政和高校自筹相结合的方针。从政府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以及高等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与提高的速度来看,普通高等学校事业经费总收入从1999年545亿上升至2001年的1167亿,扩大2.14倍,年均增长46%,至2006 年我国高校占地面积增加到212万亩,教学用房增加到2.7亿平方米。师资队伍建设方面,2006 年全国高等高校1867 所,在校本专科生1738.8 万人,专任教师107.9 万人,平均生师比约18∶1,刚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合格线,且生师比连年走高。

    中北大学就是合着改革开放时代拍节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抓住全国和地区发展的每一次机遇,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快速发展起来的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影响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十五”期间,学校先后投入12亿多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新增校园建设用地近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新建了一批教学楼和学生公寓,建成了教学主楼和现代化的图书馆,扩充了运动场面积及体育设施,更新了校园网的基础设施。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改善了实验实习条件。学校现有校舍面积86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超过17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生均超过8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亿元,生均8764元,办学条件的明显改善,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有校外学习经历的教师占到专任教师总数的66.3%。学校坚持以本科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道路,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三、坚持改革开放,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高等教育要提高质量,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等教育在扩张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做好结构调整以符合国家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还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经过近十年时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高等教育宏观体制的改革和布局调整,并及时由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展、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向全面理性的质量提升的第三阶段连续、交替推进。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在2006年多次指示,大学要适度控制规模,把发展的重心放到提高质量上来。

    实现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其本质就是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处理好质量和速度的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开始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主题。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将质量问题列为新世纪高等教育三大指导思想之一。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还不高,与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为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它涉及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涉及到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涉及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最终涉及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放在提高质量上,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使我国真正成为高等教育强国。

    中北大学在“十五”时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那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紧紧抓住质量这个生命线,求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之真,务特色发展之实。在办学实践中,做到了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在收入分配上,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在内部管理上,处理好了各种事关全局的重大关系,如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及改善办学条件与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的关系等。“十五”末期,随着学校大规模建设告一段落,我们及时调整了发展思路,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提出了“稳定办学规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的新思路。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2002年、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改革促进教育创新,开放提高办学水平,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使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体制更加合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办学水平,坚持高等教育应成为更加开放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制度体制应成为更加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纵观改革开放高等教育取得的成就,高等教育只有与改革开放和谐发展,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满足社会和人民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明瑜.为邓小平起草全国科学大会讲话稿始末[N].南方周末,2008-03-20.

    [2]上海四位大学负责人呼吁:给高等学校一点自主权[N].人民日报,1979-12-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11 工程”十年建设成效[EB/OL].

    推荐访问: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 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