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走进自然的画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7 16:40:13 点击:

    摘要:毕淑敏在小说集《阿里》中,艺术地再现了高原那超凡而独特的自然风光,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高原之美。作者创造高原自然环境的多种手法,并将之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命运和社会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本不具备深刻含义的自然蕴涵了丰富的哲理思考。

    关键词:毕淑敏;《阿里》;环境描写;描述美学;真实

    毕淑敏的小说集《阿里》讲述了海拔4500米以上,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上,守卫祖国边疆的战士们的故事,因此环境描写在《阿里》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故事发生的基础,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意义。

    作者这样描写高原的形成:“只有浑重的看不出膨胀的然而却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堆积,才能铸造出最高但最寂寞的莽原。”高原外形的庞大和内部坚韧的张力被凸现出来。继而作者又写到:“高原的景象不应该是凡人所能看到的。它在冰雪的冷藏中保存了亿万斯年,严守着它生成时的模样。冰川织就的长纱逶迤几千米,将它包裹得如同一具白色尸身。它会冷不丁刺出锋利的匕首,将胆敢窥视它奥秘的人,解剖为血腥的尘埃。奇寒而咸猛的山风,犹如铁制的鬃毛,每一根都可以扫瞎你的双眼。高原有无数透明的吸盘,像硕大无比的章鱼,贪婪地吮吸着活的生命的每一根羽毛每一次呼吸。它把偶然穿越的飞鸟和勇敢的探险者,游戏般地摆在雪的祭台上,一任它们百年新鲜。”高原那超出人的感官可以掌控的无限威力,在人的心理上引发了一种恐惧,这种恐惧是那样的真实,读来让人后脊发凉。在整部《阿里》中,作者用她独特的语言,一直在描绘我国西部美丽而神秘的高原景观,讲述守卫在那里的战士的故事。她的描述仿佛唤醒了沉睡亿万年的冰川,使从没去过高原的人,也从她的文字中,感受到高原那刺穿一切的阳光,那吮吸一切的厉风。这些描述性的文字,绝非作者自我陶醉的主观臆想,而是作者亲身体验的记忆再现。

    作者本人曾在阿里高原当兵11年,对高原那独特非凡的自然环境了然于心,在小说集《阿里》中,作者结合人物、情节,将自己对高原景观的审美感受,通过文学表现的方式进行描写,这些自然环境描写具有半叙述、半现象论、半鼓动的特点,有的甚至具有启示性。这是“描述美学”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它通过描写生动丰富的自然环境,营造出真实感人的审美氛围,使读者产生亲身实地游览的现场感,从而让环境描写拥有超越文字本身的深刻意蕴。《阿里》中的“描述美学”可分为:形式描述、日常描述、科学描述、名称描述、想象描述和神话描述。这些看似不同类别的描述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线,常常融合在一起。

    形式描述是描写自然环境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集中于自然的外在形式上,即有特色的形状、线条和颜色。但如果作者对环境的描写仅仅停留在自然的表面,而不赋予其深刻的内涵,那么这样的环境描写无异于没有灵魂的僵尸。凡高的向日葵之所以能够震撼人们的心灵,在于蕴藏在颜色和线条之下的生命的张力。高原的天空在作者笔下是那样的晴朗而又颜色鲜明:“天,像被靛草汁浆染过,蓝得不可思议。白亮耀眼的云朵,水平地分布在距地面很近的一条等高线上……穿行在湛蓝的空气中,你会感到空气的波纹在你眼前分开,无声地在你身后汇合。……看得久了,云朵泛出冰蓝色,好象被天幕所染,变得不那么雪白了。天也仿佛不那么均匀了,深一坨浅一块的,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这简直是印象派大师莫奈美轮美奂的油画,作者不仅写出了天之美,云之美,还写出了空气之美。高原由于大气稀薄,一切景物都保持着最本质的颜色,没有一丝杂质,所以天空拥有最纯的蓝色。高原的太阳光是强烈的,所以云朵白得耀眼。而云朵之所以浮出冰蓝色,是眼睛余像的原理。这时的作者如高明的画家,调集了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去感受自然本色,仿佛自己已是自然中的一员。

    日常描述是用普通的术语描述自然的特征。如上面中的“天”和“云朵”,作者的描述没有限制在形式里面,那湛蓝、冰蓝、白亮耀眼是属于高原特有的景观,那些形状、颜色和线条贴切地突现了高原天空、云朵、空气的质感和实体感,并赋予描述对象一种生命的迹象。结合科学描述可以更明显地看到日常描述的特点。科学描述是运用自然科学的术语来描述自然环境的特征。在《藏红花》中,作者这样描写高原缺氧的空气:“花岗岩有一种火碱的味道,那是无所不在的石英颗粒,在飓风善意的抚摸和恶意的鞭打下,摩擦而生,透着不屈的暴躁。……碳酸气有腐败的味道,好象梅雨中发酵的蓑衣。总而言之,高原缺氧的空气是不结实的,它虚空脆弱,好象是气体中的杂粮,体积够大的,但提供的能量不足。”这段描写运用了地质学和化学的术语,如“花岗岩”、“石英”、“火碱”、“碳酸”和“发酵”,并融合了日常描述“飓风”、“梅雨”、“蓑衣”、“杂粮”。科学描述是日常描述的延伸,使环境描写更精确,更专业化,也引导读者从肤浅的审美鉴赏到有深度的鉴赏。这种科学描述的对象不是作者创造出来的,是发现出来的,但其艺术表现形式是创造性的,作者运用恰当的语言,以文学的形式展现科学的美。这恰是作者独具慧眼的过人之处,她从自然的杂乱中,看见了有意味的艺术与和谐,并通过文学的描述让常人看到了不曾看见的美。

    毕淑敏在《阿里》中,运用了很多想象描述。“狮泉河像一道粗大的灰色绳索。远看它毛茸茸的,仿佛棉纱般松软。近看也依然膨松,好像少女未曾编紧的辫子。惟有深入到它的中央,你才发觉它有一根铁的主干,所有的浪花都盘绕它旋转,这根铁索越拧越紧,牵引着所有胆敢进入它的水域的漂流物。”作者用“粗大的灰色绳索”、“少女未曾编紧的辫子”、“铁索”贴切地指称狮泉河,以突出河流的特征,可这不是事实,因为现实中的狮泉河不是绳索、辫子和铁索,所以这是一种想象描述,它来自于生活阅历和文化积淀。想象描述的难点在于描述的贴切,只有那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作者,才能将生命中积淀的文化要素与自然景物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毕淑敏如老练的水手那样读懂了狮泉河的语言,所以才能在及其平凡的事物间建立非凡的联系。除了这种形式上的想象,作者还赋予自然人类般的思维:“昆仑日出,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壮丽的景象之一。它不是一轮朝日,而是一轮午日!雪山巨大的阴影,企图遮挡它的光辉;狂暴的飓风,想把它埋葬在深渊;尖利的岩石,刺得它遍体鳞伤。浴血的太阳,经过漫长艰苦的攀登,现在,终于升起来了。”这里的太阳和雪山、飓风、岩石已具备了思想情感,它们为维护各自的利益而努力奋战,如果说雪山、飓风和岩石象征的是强势的压迫力量,那太阳是不可屈服的反抗力量。

    通过讲述神话故事来对环境进行描述,更使小说妙趣横生。“昆仑山,是黄帝居住的地方,他巍峨磅礴的宫殿,建筑在昆仑之巅,百神在那里聚议,黄帝的威仪统辖着四方。宫殿的周围,是雪白的玉石栏杆。每一面都有九口井,九扇门。看管这美妙绝伦的宫殿的,是一个名叫‘陆吾’的天神。他有一张年轻而英俊的面孔,背后却是老虎的身子和脚爪,拖着九条钢鞭似的尾巴。”这神话涉及到中华民族丰富的神话传统,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这不仅为昆仑山营造了神秘的气氛,还赋予昆仑山深厚的文化意蕴,昆仑山实体的厚重与久远文化的积累融合在一起,让昆仑山承载了更多的艺术魅力。单调的自然环境因神话故事而别具风格和生动形象。

    作者还将环境描述与人物的个性结合起来,使其具有更丰富的意义。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与人物的相互关系具有不对称性。描述中的环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离开情节发展和人物个性的限制而具备自身的特征性,但其中人物的言行则必须结合所处的自然环境来理解,否则无法正确地解读人物真实的思想和个性特点。《藏红花》中的班长高羔子仅因新兵田久麦看到过女兵,并推测他还与女兵说过话,就嫉妒恼火,于是变本加厉地“折磨” 田久麦。因为在高原守卫国防的高羔子,“连从头顶飞过的秃鹰都是公的!”,更不用说看见女兵了。《补天石》中的炊事班长安门栓,将化验员朱端阳辛苦培育用来观赏的蒜苗齐根剪掉做成饺子馅。因为高原没有新鲜蔬菜,一年四季都只能吃脱水菜,这唯一的绿色成了最美味的佳肴。如果离开高原险恶以及与世隔绝的具体环境,那么高羔子和安门栓都会被视为无聊之徒。

    根据环境描述在作品中的形象意义,将其理解为是对中国文革动乱时期社会思想状况的概括,那么环境描述在《阿里》中取得了更重要的作用。作者在作品中反复描写了高原环境的险恶,多次以不同的方式描述了高原缺氧这一残酷的现实。“稍微不慎,你就会被缺氧击倒在地。无数粉红色的炮沫痰像螃蟹沫似地从你的口鼻涌出,血液被偷换成浓重的铅汁。高原用手轻轻一点,你的肌肉就凝固成岩石,满头的青丝变成冰雪样苍白……”此处将日常描述和科学描述结合起来,以不可置疑的语气,强调了高原缺氧可能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对生命的剥夺。即使那象征着生命、温暖的太阳,一旦到了高原也失去了它的温情,这是否暗示了文革动乱时期的中国,整个社会环境都是缺氧的,没有真理的阳光,真善美被丑恶打倒在地上,并踩上一只脚。然作者写得是那样的隐忍,更多的是理智、冷静的思考,而不是个人情绪的发泄。

    从这个角度就很容易理解《阿里》中的游星,即使是司令员的女儿,也因为违反不得谈恋爱的军规而被开除党籍的情节。这时,作者将环境描述与人物的命运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作者在游星探望父亲之前,对高原风进行了详尽的描写:“风是在某一个神鬼指定的时刻,在高原千山万岭的孔隙中一齐诞生,瞬间汇成狂暴的涡漩。它们排列成从太空才可鸟瞰的图案,把高原所有能移动的物体吮吸进去,用鹏鸟般黑色的羽翼,抚摸狰狞的山石和圆润的冰川。营房在风暴中颤动,房顶像丝绸被扯紧,嘶嘶作响。平日丢弃的空罐头盒,像羽毛一样在天空飞翔,窗玻璃被风吹得呈弧形向室内凹陷,所有根基不稳之物都被风剥了去,携带到人所不知的远方……”高原风摧毁一切的破坏力,已暗示了主人公游星的命运,她也会像根基不稳之物,被强劲的风吞噬。然而,当游星在窗外偷看了父亲,借口洗一洗再面见父亲时,作者笔下的环境突然变得宁静了,“风渐渐息了,怕要下雪。阿里大地沉浸在梦魔之中。群山鬃毛低垂,积蓄再度昂起的力量。狮泉河很温柔地在远处流淌。日渐寒冷,高山不再有融化的雪水濡养宽阔的河床,水像一条巨大的柏油马路,无声息地延续到远方。”仿佛在刹那间,万物也已嗅到死亡的气息,而不敢有丝毫的喘息。游星在窗外看见了父亲那苍老而刚毅的脸,那期待而焦虑的目光。她不愿她深爱的父亲蒙羞,她决心用死去证明自己的清白,用死去捍卫父亲的尊严。一旦作出这样的决定后,游星的内心反而平静异常。作者此处的环境描写,无疑是衬托游星内心一了百了的平静。这是暴风雨来临之前可怕的宁静,是死亡悄声潜伏的掩饰。

    综观小说集《阿里》中的环境描述,作者不是简单地取景于客观自然,也不是如照相机般机械地实录,而是结合自己长期的生活经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丰富的审美感受,运用多种描述美学的方法,生动地对自然环境进行多维度的艺术创造,从而实现了用语言文字表现富有思想意义的自然画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毕淑敏.阿里[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0。

    [2](加拿大)卡尔松著、杨平译.环境美学——自然、艺术与建筑的鉴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3](美)阿诺德·柏林特著,张敏、周雨译.环境美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陈望衡主编.环境美学前沿:(第一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推荐访问:画境 走进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