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课改新常态:建构学校自己的课程体系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7 12:05:21 点击:

    【摘 要】新时代的教育强调对人性的解放,对人的创造力的唤醒,对人的主体性的激发。教育改革,最根本最核心的改革是课程改革。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根据学校文化传统、城市学生特点以及教师队伍素质情况,提出了建构“12岁以前”的学校课程体系。

    【关键词】课程改革;新常态;“12岁以前”的学校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1-0050-04

    【作者简介】孙双金,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南京,210000)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常态”,可以理解为固定的姿态,正常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符合常识、规律的状态。教育的“常态”,可以说是符合教育常识和规律的状态。譬如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都是教育的常态,教育的规律。“新常态”突出了一个“新”字,这个“新”字强调的是新的时代、新的社会、新的媒体对“常态”的新召唤、新发展、新要求。新时代的教育对人提出什么新要求呢?我认为归根到底是对人性的大解放,对人的创造力的大唤醒,对人的主体性的大激发。没有人性的解放,没有创造力的唤醒,没有主体性的激发,所谓教育的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一纸空文。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要实现这种解放、唤醒和激发,最根本的途径是课程。教育改革,最根本最核心的改革是课程改革。

    我们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根据学校文化传统、城市学生特点以及教师队伍素质情况,提出了建构“12岁以前”的学校课程体系。“12岁以前”的学校课程体系包括“12岁以前的语文”“12岁以前的数学”“12岁以前的英语”“12岁以前的生命教育”“12岁以前的艺术教育”“12岁以前的科学教育”和“12岁以前的体育教育”等。我们提出“12岁以前”的理念,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其一,“12岁以前”更强调儿童。“它站在儿童立场上,从儿童的现在与未来出发;它基于儿童,与儿童的经验、兴趣与未来发展需求相契合。儿童喜欢它,更需要它。”(成尚荣)

    其二,“12岁以前”更强调一生的发展。“12岁以前”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我们将其置于一个人终身发展的理念与框架之中,站在人生高度来审视各阶段的教育,不把各阶段的教育割裂开来,更显整体性和统一性。

    其三,“12岁以前”更强调规律性。“12岁以前”意在摸索儿童的身心规律,使教育与人生成长规律相契合,相一致。

    下面试以“12岁以前的语文”为例,说说我们是如何建构自己的课程体系的。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为了便于教师操作和应用,我把它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即指向一个目标,突显两大理念,埋好三块基石,融通四级课程,用好五种策略。

    一、指向一个目标

    “12岁以前的语文”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我以为一是语言能力,二是人文情怀。我们看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强弱,主要就是看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某人语汇丰富,用词准确,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甚至妙语连珠,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那当然语文水平高,表达能力强。但是,核心素养中不仅包括能力,还包括价值观和世界观,指向人文情怀。法西斯头目希特勒的语文水平可谓高矣,无数人曾为他的激情演说而疯狂。然而,我们不能说希特勒有人文情怀,有核心素养,因为他的价值观错了。人文情怀为语言能力导航,引领方向;语言能力为人文情怀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力量。

    二、突显两大理念

    第一大理念是用经典练就语文童子功。

    在人生的蒙童起步阶段学什么语文?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有人认为孩子起步阶段学习的东西越简单越好,越浅显越好,于是孩童起步学的是极简单的“人口手”。而中国几千年的母语教育的经验是,蒙童语言启蒙,无所谓难易,因为白话对他是新的,文言对他也是新的。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是从小就应用最经典的诗文去涵养儿童的心性。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的是经典诗文,将来得到的也就是经典诗文,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开头的一段话指出:“从前在中国,一个人如果受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学方面的启蒙教育。入学,首先要读的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书’也是宋以后道学认为最重要的文献。孩子刚入学,通常所用的课文《三字经》每三个字为一组,每六个字成一句,偶句押韵,朗读时容易上口,也便于记忆。事实上,这本书乃是中国儿童的识字课本。”冯先生讲的哲学教育其实是通过语文教学来实施的,他讲出了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核心规律,即在孩童时期用最经典的诗文去练就扎实的语文童子功。孔子云:“不读诗,无以言。”“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西方哲人说,你第一眼看到什么,你就长成什么。我们的语文教育要使学生的人生“第一眼”就看到经典,亲近经典,诵读经典,最终成就经典的人生。

    第二大理念是在不求甚解中熟读成诵。

    如果说第一理念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那第二理念就是解决怎么学的问题。近代以来,受西方的影响,分析法取代了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分析法是科学研究方法之一,但它不适用于母语的学习。母语的习得讲究整体领悟,讲究涵泳品味,讲究吟诵顿悟,讲究熟读成诵,讲究不求甚解,讲究欣然会意。梁实秋先生在《岂有文章惊海内》中说:“我在学校上国文课,老师教我们读古文,大部分选自《古文观止》《古文释义》,讲解之后要我们背诵默写。这教学法好像很笨,但无形中使我们认识了中文文法的要义,体会了摅词练句的奥妙。”朱自清先生也多次在文章中谈到背诵的重要性:“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不但能领略声调的好处,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诗是精粹的语言,有它独特的表现方式。学习这些方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综合,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中国的国学大师、文学大师是怎么产生的呢?可以这样表述:无一例外在童年时期背诵了大量的经典诗文。茅盾背过《红楼梦》,鲁迅从小背下《纲鉴》,辜鸿铭背下37部莎士比亚作品,杨叔子幼年熟背四书五经,杨振宁熟背《孟子》……过去的成功经验难道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没有启示吗?难道我们就把自己几千年的语文教育精华彻底抛弃了吗?

    三、埋好三块基石

    我认为,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一块基石是国学经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声律启蒙》《增广贤文》等,就是国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诵读国学经典意义重大,首先在于传承延续民族文化。其次,在于“蒙以养正圣功也”。蒙童时期应该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造就圣人君子的气质,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博大境界。再次,“读书变化人的气质”。一代人的气质变化了,就会影响社会风气。

    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二块基石是诗歌经典(我把诗歌作为韵文单独列出)。有人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中国教育的核心是诗教。孔子对儿子孔鲤的教育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朱光潜先生在《无言之美》中这样表达他对诗歌的认识:“就文学说,诗词比散文的弹性大;换句话说,诗词比散文所含的无言之美更丰富。散文是尽量流露的,愈发挥尽致,愈见其妙。诗词是要含蓄、暗示,若即若离,才能引人入胜。现在如果要提高文学,必先提高文学欣赏力,必先在诗词方面特别下功夫,把鉴赏无言之美的能力养得很敏捷。因此我很希望文学创作者在诗词方面多努力,而学校国文课程中诗歌应该占一个重要的位置。”

    小学诗歌怎么筛选,我个人认为应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以现代诗歌为辅。一二年级可以历代经典绝句为主,约80首左右;三四年级可以唐诗为主,约80首左右;五六年级可以《诗经》《古诗十九首》《楚辞》《宋词》节选为主,大约80首左右。现代诗歌可以名家短篇为主,精选冰心、泰戈尔、普希金等中外名家适合小学生诵背的名篇约60篇。这样小学阶段古诗加现代诗约300首左右。通过诗教涵养我们的民族气质,培养有高贵气质的一代新人。

    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三块基石是儿童文学经典。如果说国学经典、诗歌经典更多的是面向历史的话,那儿童文学经典就是面向现代,面向儿童。因为儿童文学是专门写给儿童阅读的文学,它充满想象力、童趣和童心。张志公先生在《汉语教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文中说:“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同时又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教育。学文学有助于发展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作家、诗人、哲学家,因此儿童文学是小学文学教育重要的基石。我认为小学阶段的儿童文学教育,低年级应以绘本阅读为主,中高年级应以童话和儿童小说为主。当然教师要给学生精选名家名篇,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前提下鼓励自由阅读、共享阅读、亲子阅读。

    四、融通四级课程

    我校“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融合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教师课程和学生课程,它是四级课程的整合、融通,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课程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课程创造。

    1.国家课程校本化

    每所学校在使用国家课程时,会带上鲜明的学校印记和学校特色,这便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我校语文教师在使用国家教材的过程中,创造性地重组教材,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首先是教材内容的重新组合。有的按教学主题重组单元。例如关于爱的教育的文章在一册书上有四五篇,但是它们分散在不同的单元之中,老师们就把这几篇关于爱的教育课文整合成一个单元进行教学,这样主题集中,中心明确。除了按主题重新整合教材之外,还可以按体裁组合,按表达方式组合等等。这样的重组不但有利于对内容的把握,更对学生学习写作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其次是教学方式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授,学生倾听接受。这种你听我讲的方式让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教师们创造性地改革教学方式。有的教师运用了“课前预学”“课中研学”“课后展学”三段式学习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和主体地位。有的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批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独立对课文的精彩部分进行批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批注成果,学生乐此不疲,兴趣盎然,体验到自学的成就感。有的教师运用“比较教学法”,引入课文的原文或小古文,和课文做比较,探讨原文与改文的优劣,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语言修养得到显著提升。

    再次是教学时间的重新组合。我校教师大胆对国家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教学重点更加集中,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一课一练,练练相连。有的教师用原来三分之二甚至二分之一的时间就教完了国家教材,为几级教材的融合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2.校本课程特色化

    我校“12岁以前的语文”校本课程,特色鲜明,为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所喜爱。归纳起来有三大特色:

    其一是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教材收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内容,有“三百千”,有四书五经,有蒙学经典。这些经典真正起到蒙正养性的作用。

    其二是语言凝练,朗朗上口。不管是《笠翁对韵》《三字经》《弟子规》,还是唐诗宋词,它们语言精练,声律和谐,朗朗上口,便于记忆,适合儿童诵读记忆,遵循汉语习得规律,顺应儿童记忆特点,因此学生爱不释手。

    其三是生动形象,富有想象力。教材收录的儿童文学情节动人,故事曲折起伏,人物鲜明生动,有丰富的想象和幻想,契合儿童爱好幻想的心理特点,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极好的资源。

    3.教师课程个性化

    我们这里讲的教师课程是狭义上的教师课程,指教师个体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创造性地开发的,富有个人文化特质的特色课程。譬如,陈琴老师的“素读课程”,韩素娥老师的“海量阅读课程”,管建刚老师的“作文课程”等等。

    在我校,每位老师都可以创造自己的课程。我对李白诗歌特别有兴趣,于是研发了“李白课程”,以前上过一组“李白是仙”“李白是人”“李白是侠”“李白是书生”,最近又研发“李白与月亮”“李白与美酒”“李白与名山”“李白与大川”“李白与送别”“李白与旅游”……我校吴静老师研发“哈利·波特课程”,彭荣辉老师研发“童谣课程”,朱萍老师研发“绘本作文课程”,支名瑗老师研发“小古文课程”……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师课程呈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喜人局面。

    4.学生课程多元化

    所谓学生课程,就是学生个体在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爱好倾向、兴趣特长开展的学习或研究的课程。学生课程指向学生主体,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独特性的特点。我们也可以说,一位学生就是一门独特的课程。我校詹志鸿同学,痴迷于昆虫研究,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不间断研究昆虫,把家里的卫生间变成了他的昆虫实验室,电冰箱里都放满了昆虫标本。六年下来,他连续写了十几本昆虫日记,并正式出版了小说《小鸡千里逃生记》。詹志鸿建构了自己的昆虫课程。孙牧阳同学对隋唐历史感兴趣,她利用两个暑假创作了《隋唐人物传》和《隋唐战马传》,并集中出版。她创造了自己的“隋唐历史课程”。邓介铭同学从小爱好创造发明,他发明的“机器人投篮”“机器人玩魔方”“多功能投影”多次获得全国全省创造发明大奖,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他创造了自己的“发明课程”。

    有人说课程即跑道,我们就是要让孩子在学校创设的多样化的跑道上,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跑道,跑向未来,创造幸福的人生。

    五、用好五种策略

    一是起点高一点。起点,是指教与学的起点。传统课堂教学往往是零起点,忽视学生的认知基础,忽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零起点的教学必然起点低,效率差,学生无趣味。为什么要起点高一点?因为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尤其是在当下网络社会,学生获得信息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了。如果教师仍然从零起步教学,必然挫伤学生的认知尊严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觉得语文学科太“小儿科”了,没有学习挑战的乐趣。那么怎么做到“起点高一点”呢?我们的经验是学习前置,让学生课前研学。教师事先设计好“研学单”,学生做好充分的研学,课堂教学的起点自然提高,学生真正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带着感悟走进课堂,在课堂和教师平等地对话交流。

    二是容量大一点。传统语文课堂往往一篇课文要教两至三课时,“少慢差费”。大家知道,小学语文课文白话文占大多数,白话文的特点就是明白如话,浅显易懂。这样的白话文教学需要“细嚼慢咽”吗?如何容量大一点呢?方法有三:其一是主题阅读,围绕一个主题,教一篇带几篇,突出主题理解;其二是文体阅读,围绕某一文体,教一篇带几篇,突出文体特色;其三是写作阅读,围绕写作技法,教一篇带几篇,突出写作方法。

    三是难度深一点。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苹果,这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原则。好的课堂一定要有紧张的智力生活,这是符合脑科学的。大脑的特点就是“喜新厌旧”,喜欢挑战。新知对人脑天然有吸引力,有魅力。因此我们每天要给学生新的知识,新的能力,新的思想。当新知有挑战、有刺激时,大脑就处在兴奋状态,脑细胞就被激活,思维就得到发展了。当然,这里的难度是相对而言的。什么样的难度是合适的呢?大部分同学经过思考,经过交流,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能够解决的,这就是合适的难度,这就是“儿童的难度”。为了做到“难度深一点”,教师要在备课中选择合适的文本,设计有思考性的问题,这里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艺术。

    四是视野宽一点。视野宽一点,是指教师的课程内容视野要开阔一些,不能仅仅停留在一本语文书上。语文书当然要教好学好,但仅有一本语文书是不够的。吕叔湘先生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们教师的课程视野要宽泛,要关注教材文本,也要关注课外文本;要关注唐诗宋词,也要关注国学经典;要关注古代神话,也要关注现代绘本;要关注中国童话,也要关注世界儿童文学……生活的外延有多广阔,语文的外延就有多辽阔。教师的课程视野,决定了学生思想的视野。我们的语文要向四面八方打开。

    五是积累厚一点。古人讲厚积薄发,我们现代人希望薄积厚发,怎么实现呢?厚积,首先解决积累什么的问题。我认为厚积的应是语文经典。因为经典的文本是种子文本,它能在人的心中生根繁殖,生长出新的经典来。积累分成两类,一类是熟读成诵,滚瓜烂熟的积累。这一类的积累应是唐诗宋词、历代美文、国学经典。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质的积累,是儿童的语文童子功。另一类是开卷有益,博览群书。“学愈博,则思愈深”,通过博览,打通视界,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思接千载,神通八极。这是量的积累,是思想的积累。

    推荐访问:自己的 常态 建构 课改 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