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开展班级读书会,引领“读整本的书”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7 12:00:30 点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由此,“读整本的书”便进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探索的领域。如何引导?开展班级读书会,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班级读书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的阅读活动,由老师指定或师生共同确定一本书,共同阅读,然后在班上进行讨论和延伸活动。为让“读整本的书”落于实处,应精心设计读书会的流程,让每一次读书之旅成为奇异的心灵之旅。

    1 前奏:阅读期待的激发

    面对浩瀚书海,教师应以智慧之眼慎重选择。依据作家作品的风格,考虑本班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教材的主题内容,精心选择书目,搭建课内外勾连的桥梁。同时,必须精心设计导读,开启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应从何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做法可以是:

    1)人物形象。文学作品是以鲜明文学形象吸引读者。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品《草房子》一书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桑桑、杜小康、秃鹤、细马均个性鲜明,性格丰满。读书会一开始,教师出示书中描写桑桑的小故事:把家里的橱柜的腿都锯了,改装成鸽笼了,妈妈气得不行。用家里的蚊帐到河里去抓鱼。夏天最热的时候,把棉袄穿在身上,因为他一直感到奇怪,为什么棒冰裹在棉被里不会化,可能夏天穿得越厚越凉爽。有一次,把爸爸最珍贵的荣誉本拆了,装订书本……读着这些小故事,当兴奋和微笑写在学生的脸上时,教师问学生: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这个调皮的孩子是谁呢?他还做了哪些事情呢?既而扬起《草房子》:书中还有许多和桑桑同龄的孩子。他们都在书中等着你们!

    以人物形象为入手点的导读设计不仅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而且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时随着人物命运变化的过程加深对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

    2)作品语言。不同作家的作品晖映着截然不同的语言风格。导读时,可以从精彩语言、特色语言入手,“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去”。教师可以声情并茂朗读精彩片断,带着学生初步感知作品语言,也可以和学生互动,师生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在朗读中迈入语言的殿堂。有专家评论《草房子》的语言是“诗一般的文字”。导读时教师出示书中“诗一般”的片段描写,轻轻的音乐荡漾在教室里,教师的朗读带着学生走进了“油麻地”,走进了“草房子”,走进了江南……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经由语言的通道,学生找到了进入作品的途径,在语言的曼妙境界里感受形象,领悟情感,为精神增色。

    3)特定作家。许多优秀作家著作颇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完全能在“读整本的书”的基础上提升到“读作家系列的书”。学生在作家系列作品的浸染中接触经典,让经典滋润心灵;培养阅读兴趣,播种阅读的种子。在开展“追寻童年的梦——读金波先生的书”的活动导读阶段,教师由介绍金波先生引入:金波先生,一位生活在孩子中间童心永驻的诗人。小时候,是妈妈用童谣引领着他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长大后,是他用诗歌引领着中国的孩子去欣赏诗,他要给中国的孩子一个有诗的童年。教师推荐金波的散文及诗歌《山泉》、《月亮浸在溪水里》、(佣目光倾听》、《月光里的树》、《树的感觉》等,学生琅琅地读,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美妙,萌发阅读金波爷爷其他作品的浓厚兴趣。

    教师随即出示金波先生的其他作品:《乌丢丢的奇遇》——长篇童话:《影子人》——65篇短篇童话佳作;《让太阳长上翅膀》——111首童诗;《和树谈心》——57篇(组)散文名篇。一次导读成为一次和作家的“见面会”,让学生知晓作家的主要作品和作品风格,有选择地阅读。

    2 关键:讨论话题的选择

    讨论是班级读书会中的核心环节。通过讨论,走进人物心灵,深化意蕴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班级读书会的讨论与一般课堂讨论,形式并无不同,过程的组织也没有大的差异,主要区别就在于内容。班级读书会的讨论,要确保其有效进行,话题的选择至关重要。话题如何选择?

    1)从整体情节入手,提炼话题。高年级的孩子需要在老师的指导或同伴的互助中,梳理出故事的线索,以便他们在语词的密林中不致迷失方向。(《整本书的阅读策略》)学生阅读,是关注情节的。

    在读书交流的时候,教师心中始终有整体,有情节。在故事情节的梳理中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阅读,牵引出讨论话题。以《绿山墙的安妮》读书会为例,读书会首先是“走近安妮,感受爱的成长”,引导学生就具体的情节说说心目中的安妮。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唤起学生阅读《绿山墙的安妮》的整体印象,找寻到“爱”的线索来组织读书交流,使读书交流主线明显,主题突出。接着是“共赏优美文字,感受爱的内涵”,通过重温书中的优美文字,再一次沉浸在故事情节中,牵挂书中主人公安妮的命运,感受弥漫在书中的爱。在关注情节,把握整体的基础上,教师才抛出深入全书主旨的话题,引发深层讨论:于是,老师问,如果给“爱”做个注解,那么,“爱”是什么呢?学生有的回答说,爱是粗糙的手掌!玛莉拉的粗糙的手掌里有爱的注解!有的说,爱是玛莉拉一个充满温情的吻。有的说,爱是喋喋不休的求情。有的说,爱还是马修羞怯的微笑。虽然马修很羞涩,他很少用语言表达对安妮的爱,但是,一个羞涩的微笑就是对安妮最大的支持。老师小结说,透过这些曼妙的文字,我们读懂了文字背后的真情,丰富了“爱”的注解。最后板书:爱是粗糙的手掌;爱是充满温情的吻;爱是羞怯的微笑;爱是默默的鼓励。教师在关注整体的基础上,从具体情节中捕捉到“爱”的主题,通过有效组织讨论,提升学生对书籍主题的理解,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思考爱的真谛,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

    2)从局部细节入手,引发话题。读书会的讨论还可以另辟蹊径,从细节入手,探究细节,从部分回应全书。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老师组织《乌丢丢的奇遇》一书的交流,从“逆风的蝶”这一片段进入,巧妙设计话题,通过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使得学生在阅读、体会、冥想中进入作品构筑的语言天地和精神世界。请看教学片段:老师说,多么动人的心声! “无论什么困难都动摇不了他的信念”。现在,请大家再看看狂风中的蝴蝶,静静地想一想:蝴蝶和狂风,到底谁更强大?于是,有的学生说,明摆着狂风强大,你看蝴蝶已经被风吹得像秋叶在翻卷了。有的说,我认为蝴蝶的力量大,狂风虽然可以吹走蝴蝶的身体,但是吹不走他的信念。有的说,蝴蝶爱的力量是无限的,而狂风的力量是有限的。有的说,我觉得蝴蝶比狂风更强大。狂风的强大只是外表,他再强大,也吹不散蝴蝶的期望,吹不灭他想见蔷薇的心愿。此时老师进行了点拨:一想起这个美丽的约定,蝴蝶的心中就一一学生又说,一想起这个约定,蝴蝶的心中就盛开出爱的花朵,就涌起爱的浪花;一想起这个约定,蝴蝶的心中就仿

    佛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支撑着自己;一想起这个约定,蝴蝶的眼前就好像出现蔷薇等待的神情。老师再次点拨,同学们体会得真深刻!看来,这已经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约定了,想一想,它已经成了蝴蝶心中的什么了?于是有了以下的种种答案:已经成了他心中的一个信念;已经成了他的一个梦;已经成了他的一个诺言;已经成了他的一个追求。老师再行小结,是啊,爱着彼此的爱,想着彼此的想,信守一个诺言,拥有一份牵挂,这就是幸福!

    周益民老师引领学生进行着一场“有意义”的追寻:从“蝴蝶和狂风,谁更强大?”到“这已经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约定了,想一想,它已经成了蝴蝶心中的什么了?”再到“蝴蝶和蔷薇,他们谁更幸福?”讨论的话题在逐步深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对文章诗意的开掘也一层比一层深入。

    虽然“逆风的蝶”这一章节只是《乌丢丢奇遇》一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全部,但是,在有限的读书交流会上,教师精选章节,精心玩味,组织深入讨论,达到探究部分细节与理解全书在精神主旨上的一致,既节约了时间又更新了读书会讨论的组织范式,有利于保持学生继续阅读的新鲜感。

    为提高讨论的有效性,除了选择好话题外,教师要“蹲下身来”,和学生保持心灵的同等高度,切忌“用成人的视野代替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了望,用成人的感悟代替孩子对文学情感的体验,用字词的训练代替语感的培养”。要通过讨论,让学生尽情抒发阅读的乐趣;通过讨论,让学生自由放飞想象;通过讨论,让学生升华对人生的理解。

    3 尾声:延伸活动的设计

    读书会进行到讨论结束,一般可视为读书活动暂告一个段落,但是,读书活动并没有完全拉下帷幕。通过读书延伸活动的设计,一方面帮助学生整理读书体验和收获,另一方面可将读书活动由点及面加以拓展。使课外阅读没有因为读书会的结束而宣告结束,而是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延伸活动的设计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书,不同作家的书进行多样的设计。如,有的老师让每个学生都来写作“自己的书”。《与乌丢丢同行》、《我们也要做好孩子》、《走进草房子》、《我爱小猪唏哩呼噜》……这是孩子们在班级读书会活动中由一本儿童文学书孕育而成的“延伸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邀请作家来到学生身边,倾听“作家谈创作”。还可以组织学生收集他人的评论,丰富对书的多角度认识。

    笔者认为,语文老师,应该是具有缪斯心性和文学学养的人。实践证明:课外阅读是一个美妙的捷径。读整本书,有效组织读书交流会将让孩子享受快乐童年,享受母语的馨香。

    推荐访问:读书会 的书 引领 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