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乐曲标题的美学价值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7 07:00:11 点击:

    摘要:音乐与文学两门艺术,关系密切。对此,在声乐作品中,人们已经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本文则通过对标题音乐主要类型的介绍和分析,试图揭示器乐中音乐与文学的深层关系。

    关键词:音乐;乐曲标题;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音乐与文学,有着特殊的亲缘关系。

    我国古代重要的音乐论著《乐记·师乙篇》说:“故歌之为言者,长言之也。”认为歌声对于要表达的内容,只是把说话的声音拖长些罢了。汉代《毛诗序》也有类似论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可见,音乐艺术自诞生之日起便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音乐和文学都是“时间艺术”,它们表情达意、塑造形象直至实现其审美功能,都是随时间的推移而铺陈、展开的。它们被欣赏时,都是从局部到整体。这些特性使其迥异于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造型艺术”。故音乐术语中,除少数如“音色”、“音乐形象”、音响的“厚度”、“透明度”以及和声的“立体感”等直接借自造型艺术外,更多的是借用或套用了文学中相应的概念,于是才有了众所周知的诸如“音乐语汇”、“音乐主题”、“乐节”、“乐句”、“乐段”、“乐章”、“音乐素材”等等命名。

    在以歌曲为主体的声乐作品中,歌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随着音乐事业的发展,对歌词、歌剧剧本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边缘学科”即“音乐文学”。这一学科的研究成果,必将推动我国歌词、歌剧剧本的理论和创作水平日益提高,也必将为探明歌曲(歌剧)中音乐与文学两种艺术的深层关系开创新的纪元。

    器乐与文学的联系则不如声乐那样大量与明显。但稍微留心考察即不难发现,无论在其创作之始,还是在其审美功能的最终实现,都无不与文学息息相通。

    本文拟对标题音乐的几种典型情形作一初步探讨。

    乐曲的标题,如同诗歌、小说、剧本及抒情散文的标题一样,讲究集中、凝炼、常常只有寥寥数字。除少数还有段落性的小标题外,大多在曲谱上再无其他文字说明(表示乐曲的速度、力度及某些特殊演奏技法的文字例外)。

    优秀的乐曲何以能给人以各种美感如优美、崇高、悲剧、滑稽等,从而令人陶醉、神往、感奋、愤慨、欢悦呢?诚然,音响本身及其烘托的气氛、渲染的意境、塑造的形象,起了根本的作用。同时,那些恰如其份的具有诗情画意的标题,对于启迪作者的乐思、便利演奏者的理解与发挥、引发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激起情感的共鸣,无疑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列举若干颇具代表性的中外器乐名曲,分若干组,作一粗略的浏览。

    (一)长安鼓乐《鸭子拌嘴》、《老虎磨牙》,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民间唢呐曲《百鸟朝凤》、广东音乐《鸟投林》等。

    这类乐曲,内容单纯,标题含义明确,其乐思直接发端于大自然中客观存在的音响或画面。乐曲运用各种乐器丰富的演奏技法,较多地通过对自然音响的巧妙摹拟,对生活画面的生动描绘,抒发作者热爱生活之情,给人以情绪感染和审美愉悦。它们,突出强调了音乐的造型性。

    (二)二胡曲《二泉映月》和交响诗《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这一类乐曲,标题中包含了特定的地域因素。无锡惠山的“天下第二泉”和俄国中亚地区广漠的草原,使人准确无误地顺着曲作意图进行联想和想象。当然不仅是标题提供了方位及地域概念,它富于地域特色的主题音调及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更使人们脑海里浮现皓月辉映的清泉或商队逶迤的草原图景。给人的艺术享受,在某种意义上说甚至超过了“亲临”、“亲睹”,体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这类乐曲,音乐的“造型性”与“表情性”并重。

    (三)古典《春江花月夜》和二胡曲《战马奔腾》。这类乐曲,标题的地域概念比较模糊。它们不是表现“一个”、“这个”而是表现“一类”、“这类”场景。音乐摆脱了特定地域或事件的限制,获得了更为开阔的运动空间,拥有了更为宽广的回旋余地。人们将更多地从音乐的音调、风格、情绪及其运动来鉴别、品味它的时代特征和作品的意蕴。它们,更为强调音乐的表情意义。

    (四)二胡曲《光明行》、《病中吟》和广东小曲《旱天雷》、《饿马摇铃》等。这类乐曲大多集中地抒发一种情绪:或昂扬、奋发(《光明行》);或低沉、凝重(《病中吟》);或抒发喜悦情绪(《旱天雷》);或表现不安气氛(《饿马摇铃》)。我们无法从音乐判别“光明行”是什么人,由哪儿往哪儿行;也不知道“病中吟”者患什么病、吟些什么。至于《旱天雷》,则根本没雷鸣电闪之类的描写,《饿马摇铃》亦未闻马的嘶鸣或铃的叮噹。在这类作品中,标题虽有“声”有“色”,音乐却深藏于标题屏幕的背后,纯然是一种情绪的抒发和渲染。也因此,标题反而获得了更浓醇的诗意情调。

    这类乐曲中音乐的表情性上升到主要地位。

    (五)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和交响诗《嘎达梅林》等。这类乐曲的特征是它们的叙事性,以及由于采用奏鸣曲曲式,使渗入某种戏剧性成为可能。

    它们一般以某个传说,故事甚至真人实事为情节的基础,内容深广,场景繁多,主题比较丰满,并包含矛盾冲突。例中两部乐曲所反映的故事,虽早已在汉、蒙人民中广泛流传,又有不同门类的其他艺术(如绘画、雕塑、舞蹈、戏曲等)进行了精彩的演绎,然而,作为器乐,却必须也只能使用非语言、文字的,非色彩、光影、线条的手段加以表现。音乐艺术的突出长处是直接抒情性,但又无法象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那样表达概念,描摹形态。于是当器乐曲表现此类题材时,对于情节和过程总是有所取舍。如《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以显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分别表现了这个凄美爱情故事的三个主要情节——“相爱”、“抗婚”和“化碟”,乃扬长避短之举。在这个前提下,作者激情凝诸笔端,调动各种颇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手法,把这个反封建的爱情故事描述得酣畅淋漓,产生了撼人心魄的效果。

    (六)根据同名古典诗词诗意创作的乐曲,如三弦独奏曲《春晓》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而三弦独奏曲《春晓》则使用小标题“钟磬”、“吟咏”、“风雨”、“神往”将全曲分为四个段落。经过反复聆听与分析,笔者发现唐诗《春晓》(以下简称“唐诗”)与三弦独奏曲《春晓》(以下简称“三弦曲”)有如下异同之处:

    A、主题

    同为惜春。不同的是唐诗“花落”为止,略带感伤;三弦曲则结束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令人昂奋。

    B、角度

    同为正面描写明媚的春光。唐诗中,“眠”字在诗之首,诗人在庭院中感叹;三弦曲中:从晨钟声声、百鸟啾啾、书声朗朗,到春雨潇潇以至大作。到《神往》部,则有春回大地,登高眺远,激动不能自己之势。

    C、结构

    同:皆为起承转合。

    异:唐诗,方整、平稳。与全诗优雅、闲适的情调互为表

    里。三弦曲,除《吟咏》部采用方整结构的旋律描写朗朗书声外,大体上是非方整的,起伏较大,与感慨昂奋的基调相适应。

    D、风格

    同:浅近通畅,抒情味浓郁。

    异:唐诗——简炼的状物,含蓄的抒情。三弦曲——“立体”的写景,洒脱的抒情。

    由以上对比不难看出,三弦曲《春晓》个性突出:它处处蕴含着诗情的萌动,沁透着原诗清新淡雅的情趣,又运用各种作曲技法,对原诗作了“乐”的外延,特别是综合使用了写意、造型两种手法,对明媚春光作了绘声绘色的渲染,跃动着的春的气息、春的呼唤,表达出热爱生命、积极进取的主题思想。作者的乐思在原诗作所提供的场景基础上,作了合理的扩充与延伸,从而翻出了新意。

    当然,标题音乐的类型也许不止这六种,限于篇幅,本文不再列举。

    至此,我们可以说,标题(包括各段落的小标题)乃器乐中文学因素之最集中的体现者,它是文学构思对于音乐内容“规定性”的一个标志。它给作者、演奏者及欣赏者以启迪和引导。它对于乐曲音乐形象的形成以及衍进,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提供了创作、演奏和欣赏这三个运动过程先后经历的共同的“轨道”。不防说这是一种“喇叭状”的,渐次宽广和自由的轨道。因为对于同一首乐曲,人们可以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审美趣味进行演奏,效果当然不尽相同。而相同的演奏(更不必说不同的演奏了)又由于文化素养、生活阅历、性格气质、审美情趣等的差别,给欣赏者带来迥异的感受。总之,细品起来,见仁见智绝无雷同,又“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些微观上的差异,不会妨碍我们对乐曲总体形象、意境、情绪的认知的一致(那些莫知所云或文不对题的作品除外)。所以,在标题音乐中音乐形象的确定性除了植根于音乐形象本身的鲜明、生动外,也得益于恰如其份的标题。

    标题一器乐中文学因素的集中体现者——的确具有诸多重要功能。但这种作用又不应被夸大到不适当的地步。

    器乐(纯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段是音乐本身。文学因素在器乐中应尽量少地介入,从而使音乐本身运动、发展诸手段有用武之地。音乐艺术状物、抒情功能(或谓造型性和抒情性)应该大显神通,决不可越俎代庖。任何过于具体的文字说明、描述、粉饰,非但无助,反生“蛇足”之嫌,故器乐曲的命名,实不可等闲视之。

    有二胡独奏曲,名日《红旗渠水绕太行》,意在通过红旗渠水利工程,抒发人们和平劳动中的热情与自豪。主题是好的,标题却令人费解:它罗列了具体的、特定的“水”(红旗渠)和“山”(太行山),这水还要“绕”这山!大大超过了一个短小的二胡曲的表现能力。若把乐曲写得又长又大,则标题又显得轻和浅了。这与本文前面提到的《空山鸟语》、《光明行》、

    对于一部业已完成的器乐作品来说,标题无论高低巧拙都不能改变该作品本身。要提高器乐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只能靠音乐本身,靠调动“音乐的”而非“文学的”或其他的表现手段,方可奏效。

    这里要强调的是:简洁、鲜明、生动而又恰如无份的标题,可以凝聚并启迪作曲家、演奏家的注意力和想象力,为欣赏者增进对作品的理解开辟一条捷径,从而推进该作品最佳艺术效果的实现。

    因此,我们珍视器乐曲(标题音乐)标题的美学价值。

    推荐访问:乐曲 美学 价值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