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春花照明月 清水出芙蓉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7 05:50:07 点击:

    人类真正强大的力量在于文化,传承文化最神奇的东西是语言,一个民族的语言涵养在记录这个民族历史的文学典籍中。文学带给我们心灵的东西,所以我非常认同《黄河文学》的办刊理念:“关注心灵秘密,提升人的品格。”怎样整体品评身边这份近年来让人惊喜的文学刊物呢?特别是2007年改版为月刊后,其风貌和内在的品质有很大提高。在耐心的翻阅寻思之后,心头突然生出这样一句话:春花照明月,清水出芙蓉。这是2007年《黄河文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

    其实,《黄河文学》双月刊改月刊,出到第3期,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王岩森教授的主持下,我们邀请郭文斌、闻玉霞两位主编和其他编辑部成员,在宁夏大学召开了专门的研讨会,并委托杨宏和倪万军总结撰写了《西北不远:感受<黄河文学>》的专稿。回顾一年的努力和12期刊物,我们看到《黄河文学》在保持原有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文化的大气魄,有了艺术审美的高品位,有了活跃自足的内在空间。

    《黄河文学》作为宁夏首府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文学园地,团结和鼓励了许多区内外的文学爱好者和艺术家,发表了大量的文艺作品,担负起了繁荣银川乃至整个宁夏文艺的光荣任务,与《朔方》《六盘山》一起构成了宁夏文艺园地亮丽的风景。但同时它又超越了这种局限,追求文艺的审美本真和高洁品质,追求一种文学批评和文化建设的大气魄。这在“寄语黄河”“开言”批评和“读典笔记”等栏目的精心组织与编辑上表现得非常清楚。

    在兼顾繁荣地方文艺的同时,在大文化和大文学的观念开放中,2007年的《黄河文学》有一种开阔、自信却又务实求真的办刊思路,不是拘谨狭小的自我封闭。大文化的刊物不是空泛空疏的,而是需要落到实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小说作品的现实情怀、诗歌作品的自我情怀和散文作品的人文情怀。《黄河文学》在凸显文学这种艺术审美样式的同时,也兼顾了其他艺术门类,而且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文学为主,其他艺术作品的登载作为不可或缺的补充,因此更突出了自家面目。在注重文学的各种艺术样式和文学的现场批评的同时,兼顾了摄影、书法、绘画等其他艺术品类的容纳与传播,从这样的意义上,《黄河文学》是文学带动其他艺术门类的文艺性杂志,高雅严肃。这种理念不仅灌注在插图、版式和具体文字编辑的每一个细节上,对所有稿件品质要求的严谨态度,也是杂志追求艺术性和严肃性的最好证明。

    在当下的文化场域中,要安静地办好一份纯粹的文学或具有文学性的刊物,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要办一份有自己特色的文学杂志更不容易。许多文学杂志越来越模式化或新奇变脸,《黄河文学》却在寻找最为纯粹的自身定位,在追求自己更大更高的生存空间。通读2007年12期《黄河文学》,明确地能领会到主编和编辑同人在贯彻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将文学放在真正的批评和文化之间,来涵养和充实文学杂志及其对读者的深远影响或者说潜移默化。从艺术的追求,批评的学理涵养,到文化的深层渗透,形成了《黄河文学》一个内在自足完满的话语空间,或者说一个自身丰盈充实的艺术与艺术批评的空间。这是改版一年来《黄河文学》最为可贵的自我提升。

    简单回顾《黄河文学》一年来的基本情况,有助于我们对成绩的肯定和问题的发现。

    栏目设置情况。

    从上表统计可以看出,2007年《黄河文学》较为固定的栏目有:一频道、小说、左岸小说、散文、黄河艺廊(包括封三和寄语黄河、封二)。不固定但常设的栏目有:记忆、开言、访谈、开坛、黄河论坛、博客工厂和有关诗歌类的栏目。剩余栏目都是偶尔出现。总览2007年《黄河文学》栏目设置,可以了解到以下三点:

    首先,栏目设置比较多,2007年12期共出现26个栏目,总体设置比较合理,但栏目种类的繁多,长期下去很有可能导致杂志整体质量不平衡。像“记忆”这种特色栏目和一些评论性栏目应该进一步挖掘体现它们的价值。另如“博客工厂”,带给杂志一种新鲜活跃的东西,甚至是“另类”的东西,增加了杂志的时代感。具体来看,“一频道”“开言”“开坛”等栏目所涉及的评论类文章和散文栏目质量较高,其他栏目整体比较平衡。为了长足的发展,《黄河文学》需要突出其部分栏目,在体现这些栏目特色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提升杂志的艺术魅力、文化内涵以及思想性和普适性。

    其次,一些栏目的篇数和出现次数不足以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如“地理”“序与跋”“报告”等,12期中只出现了两次,每次篇数仅有一篇,杂志这样做的目的或许是追求栏目的多元化,但结果并不明显,反倒显得有一些杂乱。这些偶尔出现的栏目可以归到一些固定栏目中去,或另行处理,以便达到有序状态。诗歌栏目的设置也没有大的特色。

    第三,缺少和读者交流的栏目,文学杂志最终服务的目的是读者,包括基础的作者群体。培养文学爱好者的写作热情和写作能力,增加读者文化娱乐和审美消遣的品味,提升他们的精神生活,应该是每一份文化、文学和艺术类杂志的基本职能。不能及时了解读者对刊物的接受和阅读情况,最终会造成杂志的孤寡自赏,造成与读者、与当下生活的疏远。所以设置一个编读交流栏目非常必要,及时了解读者和文学爱好者的意见和思想,以此来调整并优化自己的刊物。

    具体作品。

    从2007年《黄河文学》被转载的情况和整体的质量来说,散文方面的成绩最好。全年刊发散文类作品90多篇,从数量上比较,已接近小说,且远远超过诗歌。如果把“读典笔记”这种阐释文化的大散文放进来,《黄河文学》一年来最有分量的品牌与收获就是散文和批评。

    2007年改为月刊的《黄河文学》,散文转载率明显增长。第1期刊发的朱明德的散文《乌拉泊》、第2期陶方宣的散文《在江南》等被《散文·海外版》第3期同期转载;第4期刊发的吴国恩的散文《女儿像花儿一样》被《散文·海外版》第4期转载;第4、5期“读典笔记”栏刊发的北隐散文《孔子离我们有多远》被《散文选刊》8期“文化热点”栏头条转载后又被《散文·海外版》5期选载;第6期刊发的谭延桐的《不画别人的风景》被《读者》第16期全文转载;第6期刊发的潘国萍的散文《在心底举行的默哀仪式》被《读者》第 19期转载;第7期刊发的王十月的散文《声音》、肖建新的散文《乡村的三张名片》被《散文·海外版》6期转载。这样的成绩在全国同类刊物中属于前茅。散文作为一种直抒性灵,最能展示作者真性情的文学样式,最有人情味,最具个人风格,也是写作最自由的文体。不仅是散文家的创作阵地,还成为很多小说家、诗人、戏剧家、学者抒情写意的叙事抒情文体。就像《乌拉泊》《在江南》《女儿像花儿一样》为代表的叙事散文突出了事物美好本质的一面,展示生活中明丽的色彩,给人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一种正确的思想启示,一种艺术的审美享受,使读者的审美得到满足,思想得到启迪,境界得到提升,情操得到陶冶,精神更加充实。以北隐的《孔子离我们有多远》(上、下)为代表的文化阐释,让我们耳目为之一新。在古典的文化中解读应合人心灵的哲理,以理抒情,在平常的事理中挖掘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心灵力量,细致的体会达到了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通过对孔子的追忆在叙事中含蓄隽永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谭延桐的《不画别人的风景》,善于从似乎散乱的情景片断中,勾勒辐射整个散文的神韵凝聚点,善于触摸深层的抒情脉络;散文的语言具体形象、生动感人、惟妙惟肖,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诗情画意之美。田燕的《没有人的天堂》,张新颖的《再活一次,真的没有那个必要》等散文,短小精悍,却充满生活情趣,语言朴实无华,给予人思想启示和审美享受。但《黄河文学》里多刊登以叙事为主、因事缘起的叙事散文,且多数篇幅过长,有些散文语言不够精细,读来容易疲劳。另外,尽管《黄河文学》2007年掀起了自己的“散文热潮”,但是散文批评却没能跟上,所以希望能看到精品散文赏析批评类的文章。

    现代文学的主流文体是小说,读者的阅读和关注比较多,但小说恰恰是《黄河文学》比较薄弱的地方。2007年共刊登小说87篇,“小说”栏目刊登小说55篇,“左岸小说”栏刊登小说32篇。“左岸小说”是《黄河文学》杂志与“左岸文化网”联合开办的一个栏目,扩大了小说的选稿范围,使刊物拥有了更多的优秀稿件,也部分提升了小说在《黄河文学》整体结构中的权重。《黄河文学》登载的小说以短篇为主,全年刊登的小说除了8个中篇,其余全为短篇。其中第1期刊发的穹宇的短篇小说《蝴蝶》被《小说选刊》第2期和《中外书摘》第5期全文选载;第10期王佩飞的短篇小说《水笑的声音》被《小说选刊》11期转载。

    《黄河文学》登载的小说具有明显的乡土特色,且作品大多是反映平凡人的平凡生活,注重生活的日常情景和细节,现实情怀很重。如《空村》《路边的野花》《你被月光刺痛了吗》《玉米骡子》等等,正如《二毛上山》里对人生苦难的揭示,面对苦难时无奈的逃避与极端的发泄同时存在,却也是对人生、对命运最为决绝的反抗。特别是新的现代化发展对于农村传统习俗与生活习惯的冲击,以及这种冲击引起的人内心的变化。在怀恋和抗拒中,写出了乡俗中厚重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触及当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后,留守乡村的艰难和尴尬。当然更多的作品是在乡村生活的温情叙事中,努力肯定人性的淳朴与乡土的美好。如第1期上的《蝴蝶》,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把握十分细腻,揭示了女主人公隐秘而美好的情感,不着墨处见出“故事”,同时也描写了生活在农村的人对城市的疑惧,面对城乡生活环境的落差,形成人们内心情感的冲撞。

    “小说”栏目中,很少现代性批判的深层描写和叙事,以理性和思辨见长的作品较少,大多是以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事与生活为背景,蕴含着浓浓的人情味,给人一种心灵的抚慰,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情美人性美,描写农村恬静的生活、朴实的人性以及淳朴的风俗,多具有一种优美感伤的抒情笔调。如《红花白芍》中那对老夫妻对于人性善的坚信;《合欢》中打工夫妻承诺的信守;《错开的花》中渴望母爱的小男孩在乡间孤独的成长,倔强而令人心酸,等等。这些小说的泥土气息浓厚,这构成了《黄河文学》的底色,在这里让人体会到的更多的是浓浓的人情味,《黄河文学》以此亮出了自己的特色。但严格来说,在注重乡土特色的同时,忽略了开阔的、多样性的文学景观。“左岸小说”这个栏目应该带有很强的现代性特质,但与“小说”栏目的风格相差无几,希望“左岸小说”能够在选稿的标准和质量上与“小说”栏目有所区别。

    除了乡土题材外,还有其他几方面的主题。一是都市人的人生命运及情感变迁。如《假发》是一个带有黑色幽默的故事。《今晚到我房间吃糖》则用极度平静的语言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抨击,此篇中,让人对“英雄”一词感到悲凉,在残酷现实的挤压下,美好与高尚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被消蚀,张力因救人而失去了生命,也在生存的困境中苦苦挣扎的朋友李锐为了给他要一个“英雄”称号而四处奔波,但冷酷的现实却在不断地扼杀人性中的善良与美好。昭君的《红颜》写的是大学校园里的一段情感故事,茹岚与路然的爱情悲剧表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变;郝飞《时光之变》以都市中两个家庭破碎重建的故事,反映都市人的情感变迁,作者从当事人廖雅琴、李楠、冷丽华、谢光明和李国杭等人的自我叙述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叙事张力。其次是对社会底层普通民众的生存现状的关注。如《油尽灯灭》描写打工者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生活境遇,但最后因自己的鲁莽而造成人生悲剧;高路芳的《仪式》中小菁为了哥哥能结婚而放弃了自己寻求爱情婚姻的权利,故事简单却有很强的感染力。另外,部分作品对现代社会过分追求物欲和功利,从而造成对人性压抑和扭曲的现实黑暗也有所揭示,如《鹅有一个梦想》中借一只鹅的叙述,用荒诞的笔法嘲讽了欲望驱使的权力追求以及人性的虚荣和荒诞,文笔独具特色。

    《黄河文学》古典文化的倾向性非常明显,所以过多地重视某种风格近似的作品,而过多地依赖生活温情的小说叙事总是显得比较单薄。期待今后刊发的小说更开阔些、深刻些,在乡土温情和生活平面化的描写之外,吸纳多元的艺术尝试和个性化创作。

    诗歌是文学王冠上的明珠,《黄河文学》登载的诗歌质量不差,而且作者以本土诗人为主体,这是更加难得的。从第12期的全年总目录看,诗歌的栏目是醒目的,不算“博客工厂”里的诗歌作品,具体的诗歌分布为五块:“诗歌”“青年诗人”“当代诗人”“诗歌80后”和“诗词新咏”。

    “青年诗人”也好,“80后”写作也好,在真正的意义上,还是没有能张扬自我或唤醒诗歌,他们的作品大都有极为鲜明或近似的意象,许多时候总是在重复轻浅的诗意和伤感,但最可贵的是他们在路上,而且是带着内心的虔诚在呵护和创作诗歌。特别是年轻人心灵表达的直接性和启示性,诗歌的锐气,姿态的开放,写作体验的敏锐灵动,让人吃惊和敬畏,如林一木的诗。林一木在她的执著和倔强中坚守着伤感的诗意情怀。《月光光》(组诗)对平常的生活、情感、哲学有新的发现和理解,从而获得精神的诗意,简简单单的物事情景,被诗人赋予了诗意的忧伤与浪漫,浅浅淡淡,把情感和生活表现得淋漓耐品,不是只凭技术能达到的,凸显了作者良好的捕捉能力和感受力,更重要的是作者保持了和基本平常的距离,站在一种“远”的姿态上打量现实生活场景,才有了如此独到的发现。当然,虎西山、高鹏程、杨建虎、白连春、刘岳、郁颜等人的作品,也让忙碌或疲惫生活着的人们突然发现,我们平常简单甚至无聊的生活原来是如此的富有诗意,是如此的值得享受与回味,像是一个秘密一样藏在了我们生活的背后,被诗人发现。

    “当代诗人”对诗歌本质的理解颇具文化反思的自觉性,这也部分地反映在《黄河文学》诗人作品的肌理中,透过现代意识的视角来回眸传统的(或古典的)人文景观,多少浸染着中国诗词古老的审美精神和审美情怀,表现了对生命的深沉感悟。语言与表现手法大多是朴素的,不少作品体现了散文化的松散,但抒情的真诚和诗意的清新,弥补了许多不足。

    2007年《黄河文学》之所以厚重的真正原因,除了一些栏目已经显现出特色,大部分作品经得起读者的考验外,更多的活跃和力量,来自各类批评文章。譬如将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终评会议实录、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评语在第一时间登载转发,不仅提升了《黄河文学》本身的品味,也无形中提升了《黄河文学》读者和潜在作者群体的文学批评眼光。虽为一份“边地”文学刊物,但就2007年整年所刊发的批评文章的数量、质量而言,《黄河文学》成绩可谓丰硕。所刊批评文章,既有对于最新文学动态的及时捕捉、把握与批评,又有对于具体作家作品的细致评说;既有对于传统意义上文学创作——小说、散文、诗歌的批评,又有对于新兴文学样式——影视作品、网络文学的批评,以及作家、批评家共谈当下文坛的病症,还有对于当下知识分子精神状况的反思,等等。其中大部分文章,既具有批评的理论锋芒,又具有关照文学最新现象的时效性,在此概要归纳一二。

    第一,《黄河文学》通过一些及时的约稿,将自己与整个文坛和新锐批评家联系起来,架起了通向外界和文学第一现场的桥梁。不说前面提到的两次评奖活动的转发介绍,就一篇不经意的小稿子——第12期“开言”栏的《“短篇小说”的艺术与传统》,就让读者在最轻松和简洁的对话中,对百年来现代作家创作的最好的短篇小说有所了解,引导读者的选择。

    第二,对当下文学现象的追踪与讨论。如雷达《论“新世纪文学”》,贺绍俊《汉语危机与新世纪文学的可能性》,杨扬《被动摇的文学基石——新世纪文学随想》,汪政《底层写作的新变化》,盘索等《现实主义、底层文学及其他》,张颐武《“80后”:寻找超越平庸的空间》,刘继明、旷新年《新左翼文学与当下思想境况》,施战军等《作家队伍:新时代的样态与变化》,苏鹏《诗坛边缘的舞者——论“第三条道路”》等,对于当下文学现场的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诸如“新世纪文学”“底层文学”“网络文学”“80后”写作、“新左翼文学”等。与此接近的,是对当下文学现状病症的讨论:温亚军《一个人的问答:阅读者的勇气》、罗伟章《文学空想主义》、李浩《中国文学的当下症状》、刘玉栋《现实的深处》、姚鄂梅《关于底层文学的一点看法》、卢一萍《先锋的缺失》等,较为集中剖析了当下文学诸种不足和偏失,呼唤作家真诚写作,拒斥权势和功利的东西,不能媚俗和自我放逐。这是2007年《黄河文学》开放办刊的重头戏,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第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黄河文学》不少批评文章,还就文学和文学批评的本体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如胡平《小说构思》、王冰《散文的高度与亮度》、曹文轩《艺术感受与艺术创造》、陈晓明《文学性是处于一切的边缘的幽灵》、古耜《随笔三则》(论散文)、张燕玲《批评的难度》、张宗刚《批评的意义何在》、段崇轩等《文学评论:版图的扩张和精神的涣散》等,理论性和针对性都是非常鲜明和求实的。

    另外,作家作品的研究批评、文化(传媒)的批评等方面也有不少厚重的评论文章,不再一一例举。涉及区内外不少作家创作的书评,也是对文学创作的鼓励和批评。涉及影视和获奖作品的文章,都有原创性和学理深度。

    从以上几个方面,已经感受到《黄河文学》创办一流文学杂志的努力和气魄,我们为此感到欣喜。《黄河文学》刊发的批评文章,还有文体活泼、思考深刻和包容性很大的特色。从宁夏大学本科学生的批评文章到全国最新锐的批评家,还有学院派的专家,都平等亮相2007年的《黄河文学》,而且不是个别,这可能在一般的文学刊物上是很难见到的。这是《黄河文学》真正的光荣。整体来说,一年来的批评文章,很少官样文章和学究气,对于文学读者和潜在的文学创作者大有裨益。

    优势和发展面临的挑战。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一个刊物的品相。《黄河文学》清水出芙蓉的品质来自主编和编辑对于细节的重视。在不少大刊都顶不住经济压力而登载广告时,《黄河文学》因为银川市委、政府的支持和主编的高洁,而没有出现商业的广告,这已经使《黄河文学》在文学刊物林立的中国文坛显出了她的端庄。希望能够在细微处坚持和精益求精。

    但是刊物要生存和产生影响,必须要有品牌意识。而《黄河文学》的品牌是先天的,只要珍惜和爱护,就能让“黄河文学”这四个字闪耀历史的光芒和时代的精神。《黄河文学》的品牌理念首先是文化理念。这一点第6期孟繁华和第4期蒋子龙“寄语黄河”的文字中说得非常清楚:“黄河是古老中国文明的象征,而围绕在《黄河文学》身边的文学青年群体,则预示着中国文学可以期待的未来。在一个远非文学的时代,《黄河文学》纯正的品格和坚韧的气质,既古老又年轻。祝愿《黄河文学》:像黄河水,一路高歌奔东海;像贺兰山,巍峨屹立入云端。”今年的《黄河文学》已经形成“既古老又年轻”的活鲜和澄静,犹如春花照明月般。黄河带着文化的象征意义,与文学联系起来,又一次带给塞上儿女福分。“以黄河冠名的文学杂志,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不言自明它有着一种天然的雄阔、浑厚、质朴和凝重,奔流不息,激情澎湃。黄河养育了文学,文学也必将无愧于黄河。”黄河象征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预示着百川归海的远大目标,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精魂,浩浩荡荡流淌千古,却永远是新鲜的。这已经超越了一般品牌的意义和价值。《黄河文学》就要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境界,要有回响千年的气魄。

    所以,今后《黄河文学》重中之重的工作是现有栏目的保护提升和新栏目的建设构想。除了维持小说、散文、诗歌和黄河论坛的传统栏目,用“一频道”来突出一些重要稿件是非常可取的。另外,可以重点保护和打造“读典笔记”和“记忆”两个大散文栏目,并因此而进一步渗透一种文化的力量和人文精神。其次是“博客工厂”和“开言”“开坛”等几个栏目,尽可能组稿编辑,带给《黄河文学》一些活跃和深刻的养分。另外,也可以重视或者说发挥地方文化、回族风情,开拓更多栏目,也开拓更多的艺术创作。历史和文化,可以滋养文学,生活和时代可以带给文学的鲜活亮色。《黄河文学》的特色和栏目,完全可以保持优良,创造新机。

    其次,必须重视主流作者群体的发现和培养。一个刊物的简单流程是:作者—编辑—受众。作者和受众是可以置换的,并且可以拥有双重身份,会潜在地影响一个刊物的质量品质。编辑既是中心环节,又是辛勤的园丁,需要沟通并培养自己的主流作者群体和读者群体。特别是潜在的作者群体,需要编辑的热情、宽容和耐心。当然,从首届《黄河文学》签约作家的举措中已经显现了这方面的主动性,包括对于校园作者和稿件的认真态度,也说明了《黄河文学》编辑们的胸襟,但从2007年这样的高标准要维持《黄河文学》的稿源和水准,不能一味依赖名家,可以通过提升杂志的品牌吸引更多的外来作家和批评家投稿,从五四新文学发生以来的历史看,一个真正有品质和影响的刊物,要培养自己的骨干作者力量。

    最后,必须有刊物赖以生根的沃土,如果将自己拔离了土地和读者,就如鲜艳的花朵被折断,很快就会枯萎。从我们最新的读者调查显示:从去年举行《黄河文学》进校园活动之后,有50%的被调查者知道《黄河文学》,读过的却很少。而银川新市区的市民了解《黄河文学》的也不多。这说明我们缺少读者的支持和认可,当然也印证了孟繁华“这是一个非文学的时代”。正因为这样,更应该重视和吸引读者,以文艺作品的善美去影响这个时代的人们,为构建真正和谐的社会和人生付出一些辛勤和劳作。

    (责任编辑 小文)

    推荐访问:明月 春花 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