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抗战初期刘雪庵在武汉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7 04:15:11 点击:

    摘 要:1938年,刘雪庵在武汉从事音乐活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刘雪庵积极的投身于音乐的抗日宣传活动中。文章论述了刘雪庵与《战歌》杂志,他参与中华全国歌咏协会的活动、他参与怒潮乐社等音乐团体的活动,他在中国电影制片厂与“三厅”的活动,刘雪庵在武汉的创作及影响以及刘雪庵的抗战音乐思想。

    关键词:刘雪庵;《战歌》;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武汉;“三厅”

    中图分类号:J60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721(2012)02-0003-12

    在抗日战争初期阶段,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了全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抗战初期,武汉蓬勃发展的文艺运动离不开国共合作的良好政治氛围,离不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以下简称“三厅”)的杰出宣传工作,离不开团结在共产党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爱国文艺家们。音乐家刘雪庵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一、刘雪庵与《战歌》杂志

    20世纪30年代初期,刘雪庵在上海时期就积极的从事着抗日爱国音乐活动②。全抗战爆发后,刘雪庵以自己参加“空军学校校歌”征歌比赛所获的奖金创办了“中国作曲者协会”,以中国作曲者协会名义创办了以抗战为鲜明口号的音乐刊物——《战歌》,并和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来往,配合了中国共产党深入展开抗战宣传鼓动工作③。上海沦陷后,刘雪庵于1937年11月30日经海路辗转至香港、广州,“别了大部分留在广州工作的同志”[1]后,又乘火车经长沙,于1937年12月中下旬至武汉④,直至武汉沦陷前夕随“三厅”撤退至重庆⑤。

    在武汉不到一年的时间,刘雪庵积极的投身于音乐的抗日宣传活动中,他继续以一人之力主编出版抗战音乐刊物《战歌》,这份刊物为武汉乃至全国最受欢迎的抗战歌曲刊物之一。在武汉,刘雪庵积极联合音乐界同仁团结起来力图“进一步完成全国歌咏界的联合组织,汇入抗日救亡的巨流,成功强大的复兴力量”[2]。在武汉的刘雪庵继续从事电影音乐的工作,参与了隶属“三厅”的中国电影制片厂的抗战音乐制作与宣传工作,后为“三厅”音乐设计委员。刘雪庵的歌曲《长城谣》与《流亡三部曲》的《离家》、《上前线》就完成于此。此时的刘雪庵与郭沫若、阳翰笙、孙师毅、光未然、田汉、安娥、张曙、冼星海、贺绿汀、夏之秋、巫一舟、王人艺、盛加伦、张捨之等爱国文艺家,一起为抗战尽自己的全力!

    《战歌》是1937年9月刘雪庵在上海创办的一份宣传抗战的音乐刊物,也是抗战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音乐刊物之一。音乐史学家汪毓和先生这样评价: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武装侵华战争时刻,是刘雪庵自发团结江定仙、陈田鹤、谭小麟等音专师生组织了‘中国作曲者协会’,并将他创作《航空学校校歌》所获得的五千元奖金全部投入创办以组织、发表抗战歌曲为主的音乐刊物《战歌》。这些活动的地点就设在他的住所,经费由他筹措,刊物主编也由他来担任。后来,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刘雪庵不得不离开上海到武汉、重庆,《战歌》这个刊物也随着他迁往内地。前后坚持了两年多,出刊了17期。没有得到政府的一分钱支持、没有政府当局的授命,完全凭个人自发的抗日精神来创办这样一个抗日的音乐刊物,这种爱国的精神,在当时中国专业音乐界也是相当可贵的。”[3]

    《战歌》在武汉出版7期⑥,重版了前4期,共11期。在武汉时期,《战歌》的编辑和出版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首先刊名由上海时期的《战歌周刊》改为《战歌》,这更显干脆、立意鲜明,似有破釜沉舟之势。或者在作曲家的心中,这正是他挥舞的战斗旗帜——去实现自己“共赴国难的诺言”,“以民族生死为生死”,“国家存亡为存亡”的决心,投身 “汇入抗日救亡的洪流”,“成功强大的复兴力量”的理想⑦。此外,刊物内容作了较大的充实,由原刊物的歌曲、论文、乐坛报道的基础上,增加了篇幅,内容有“歌曲、论文、批评、介绍、通讯、问答”[4]。

    歌曲部分前4期15首,作曲者主要为音专师生,计有刘雪庵5首、陈田鹤5首、谭小麟(笔名计晒)2首、江定仙1首、贺绿汀1首、李维宁1首。复刊后一方面是几位名家“仍然按期撰稿”,一方面开始注意刊登“新近优秀的无名作者”[5] 的作品,如青年音乐工作杜矢甲、李广才、陆华柏、胡然、沙梅、劫夫和巍峙等的作品,以及怒吼歌咏团留汉同人集体创作的《流浪之歌》、小学生集体创作或个人创作的儿歌等。武汉11期共发表歌曲59首,除纪念黄自专刊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外,可谓首首皆“战歌”! 58首“战歌”体现了抗战初期抗战宣传工作的方方面面,也不乏宣传与艺术结合的佳作,尤其是刘雪庵的《长城谣》、《流亡三部曲》,夏之秋的《歌八百壮士》、《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贺绿汀的《游击队歌》,劫夫、巍峙的《送郎上前线》,陆华柏的《战、战、战》等,在整个抗战时期广泛传唱。

    《战歌》发表文论主要是对于抗战初期歌咏运动的思考、对大众音乐的讨论、歌曲写作技术等方面的文章,对当时的歌咏运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乐坛报道》与《通讯》报道了武汉与各地歌咏的活动、国外华人的歌咏活动、音乐界的重要事件、音乐家动态、歌咏团体及其动态、音乐学校动态、批评与建议……此外,刘雪庵亦认真对各地来信来问,进行细致的答复。

    在刘雪庵的主持下,《战歌》成为抗战初期抗日歌曲公开发表的重要平台,成为讨论歌咏救亡工作的一个阵地,成为了解国统区、中共抗日民族根据地,乃至沦陷区、海外华人世界抗日救亡歌咏活动的一个窗口,成为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音乐家联络的一个通讯点。纵观《战歌》曲词作者、文论作者、报道和通讯内容,“人”涉及不同阶层、不同政党或政治观念,不同性别与年龄;“地”涉及国统区、沦陷区、中共抗日根据地、战区、海外,但是在编者的选稿与编者的字里行间,没有政党、没有地域差别,有的只是抗战爱国的“歌”与抗战爱国的“中国人”⑧,这不禁让笔者想到了同时代《大公报》的著名社训“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二、刘雪庵与中华全国歌咏协会活动

    中华全国歌咏协会是1937年底筹备,12月25日成立筹备组,于1938年1月17日成立的一个民间社团,这个协会的成立是音乐界的重要事件,对当时的歌咏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音乐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盟的建立。刘雪庵参与了中华全国歌咏协会的筹备、组建工作,并参与了武汉时期协会活动的组织工作,是协会的重要代表。

    推荐访问:武汉 抗战 初期 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