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上海客家同乡会与自我认同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6 19:30:17 点击:

    摘要:同乡会是以地缘为基础建立的组织,外来人口为了适应大都市的生活,建立同乡组织互帮互助。与普通的同乡会不同,上海客家人同乡会不是以地缘为基础的,而是以“客家”为基础成立的组织。上海客家同乡会在上海客家人的自我认同中起了很重要的纽带作用。

    关键词:文化认同;客家人;同乡会

    一、引言

    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自开埠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带着各自不同的乡音和乡土文化走进上海。作为外来人口,在陌生的城市,面对新的环境和自己不熟悉的文化,基于地缘关系建立的同乡会,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角色。同乡组织是移民在新的迁入地基于地缘关系建立的民间社会组织,俗称“老乡会”。同乡会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是移民离开家乡后在异地建立的组织;第二,这个组织建立的基础是地缘关系,也就是这些人来自同一个地方。近代上海旅居者的同乡会组织广肇公所、潮州会馆、顺德邑馆、嘉应会馆等,大都是联谊类团体,主要功能是设立丙舍山庄,调解同乡之间的各类纠纷,设立一定的公益设施,开展慈善救济活动,在商业上也履行信用担保、维护商业秩序等职能。上海广东旅居者的第一个新型同乡团体是建于1910年的大埔旅沪同乡会。此后,广东同乡的建会工作加快,至1949年,上海的广东旅居者设立的会馆、公所和新型同乡团体至少有29个。有记录可查的上海最早的客家人同乡会是嘉应会馆,在《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中有记载。在上海这样的移民城市,来自各地的移民众多,并不缺少同乡会这样的组织,同乡会是他们在上海建立的另外一个想象中的“家乡”,是他们对家乡共同的记忆,提醒着他们的身份,是移民在上海身份认同的标志之一。同乡会的存在,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身份,唤醒族群的记忆,维持自己的文化。同乡会的存在能够帮助初到上海的外地人更加快速地适应环境,建立自己的社会网络,更加快速地融入上海的生活。本章通过对上海客家人的同乡会组织——上海客家联谊会的历史沿革,组织架构,日常运行机制和功能的梳理,展现在同乡会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上海客家人自我认同的不断深化,对自己身份的不断强化,以及对自己族群身份的重新理解并赋予族群身份新的意义。

    二、上海客家联谊会

    同乡,顾名思义来自同一个地方,拥有共同的故乡,很多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还会有血缘关系,不仅是同乡还是亲戚。同乡会是以地缘为纽带的,但是也不能忽略血缘上的联系。事实上,一面有着血缘关系,一面有着地缘关系,更有着最为密切的共同生活者,是家人及其亲族,也就是最直接的直接群。我们之认定血缘关系是同乡观念的基点,正是为此,而同乡组织,我们也可命名为“半血缘”组织了。上海客家联谊会是上海客家人的同乡组织,是客家人在上海的大家庭,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上海嘉属各校校友联谊会时期、上海梅州知识分子联谊会时期、上海客家知识分子联谊会时期、上海客家联谊会时期。

    (一)上海嘉属各校校友联谊会时期

    20世纪80年代初,落户上海的梅州市各县中学,如东山中学、梅州中学、兴宁一中、大埔中学、蕉岭中学等校友,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唱歌、聚餐、讲客家话(“阿姆话”),交流家乡信息,联络乡亲情谊。为便于大家定期经常联络交流,各校校友按各自中学纷纷成立校友会。

    1985年2月3日,上海市嘉属各校校友(嘉属即梅州)100多人,聚会于上海高等机械专科学校餐厅,举行嘉属各校校友联谊会。根据与会人士的提议,仿照广州市成立的“梅县市各中学广州地区校友联谊会”,成立“上海嘉属各校校友联谊会”,并推举了筹备组组长和成员,进行随后的筹备工作。1985年6月2日,在上海高等机械专科学校举行“上海嘉属各校校友联谊会”成立大会,出席的各校校友共一百三四十人。大会选举了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此后开始一些列的会务活动,制定会章。大会下设智力开发小组、经济开发小组和医疗服务小组等开展具体工作。1989年2月6日,联谊会应邀出席梅州市客家联谊会成立暨世界客属联谊大会,从此,联谊会对外与客家世界开始进行广泛的联络与交流活动。

    (二)上海梅州知识分子联谊会时期

    1989年“六四”事件之后,上海市政府对民间社会团体进行全面清理整顿。联谊会按上海市社团管理局精神进行会员重新登记,修改会章,请审计部门进行审计等工作,并报上级审核。因为联谊会情况特殊,成员的海外关系较多,与一般校友会不同,经上级主管部门建议,改为“上海梅州知识分子联谊会”,呈报审批,于1993年4月8日获批准,从5月1日起,联谊会正式更名为“上海梅州知识分子联谊会”。这一时期,联谊会主管上级自1985年成立至2001年上半年一直为上海市委统战部知识分子工作处。后来鉴于市委统战部当时工作性质与本会性质不同,经其提议报请市社团管理局审核批准,联谊会主管上级改为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三)上海客家知识分子联谊会时期

    联谊会作为客属民间社团组织,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属于较早成立的社团之一它走过了近30个春秋,经历了社会的风风雨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客家社团。为了适应当前海内外客属社团的蓬勃发展形势、更好地与世界客属社团接轨、开展更广泛的联络交流活动,经本会申报,2006年7月11日,由上海市民政局和上海市社团管理局审核批准,联谊会更名为“上海客家知识分子联谊会”。近年来,随着来沪客籍经商者逐日增多,为了满足各方面的需要,2006年1月7日成立了下属专门机构:商业委员会(简称“客商会”)。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批白领客籍青年涌人大上海,2008年6月12日筹备成立了青年委员会(简称“客青会”)。这两个委员会的诞生,表明联谊会对客属企业界的支持,有不少白领阶层和小业主的年轻客家人加入,联谊会后继有人,正呈现出生气蓬勃的发展景象。

    (四)上海客家联谊会时期

    自1985年6月2日成立“上海嘉属各校校友联谊会”,历经“上海梅州知识分子”、“上海客家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基本是以广东梅州地区落户上海的客家人士为主体,但是从开始至各个时期都有来自其他省市落户上海的客家人士参加联谊会的活动。如广东省的陆河、惠州、河源、韶关、清远;福建省的龙岩、永定;江西省的赣州;广西省的北海、玉林、柳州、贺州;海南等省市的客家人士。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更广泛联络、团结在沪各界客籍人士,联谊乡情,交流信息,团结互助,共谋发展,同时为适应海内外客属社团发展形势的需要,显然“上海客家知识分子联谊会”这一称谓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经本会提出申请,2009年7月10日正式更名为“上海客家联谊会”。同时,会章也做出相应的修改,联谊会的组织机构设置和称谓也要做相应改变。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将原来的“联络组”改为“委员会”。

    从上海客家联谊会的发展过程来看,这是一个由小到大,从狭义的地缘组织到广义的族群组织的发展过程。最初只是上海客家人的校友会,参加的人只是客家人的知识分子阶层,后来的上海客家联谊会的客家人不仅加入了大学生,还有创业经商者和青年白领;最初的联谊会地域也比较狭小,只限于梅州,后来的联谊会不仅有梅州的客家人,还有广东其他城市、广西、江西、海南的客家人。上海客家人的认同层级在不断上升,认同范围在不断扩大,族群上的认同慢慢超越了地域上的认同。

    三、自我认同

    同乡会是族群身份的标志之一,外地移民通过同乡会在不断加强自己的身份感。这种身份感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同样也包括自己对自己身份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对自己身份的强烈意识通常是在离开原来的属地之后才会感觉到的。在家乡,宗族是一个大的组织,血缘是这个组织的纽带,血缘认同是这个组织存在的原则。离开家乡之后,来到异地,周围的人都陌生人,没有血缘关系,没有地缘关系,甚至族群也不同。在这个多元化的环境里,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就凸显出来。在新的环境里需要找到血缘之外的共同点,寻找与别人不同的地方,这样的一群人才能形成共同的认同,让他们感觉到他们是一个共同体。在笔者和客家人接触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强调的一个概念就是“大客家”。 “大客家”这个概念超越了血缘,超越了地域,甚至超越了语言。简单地说,就是认同客家文化,认同客家历史,只要你自己认为自己是客家人,那么你的身份就是客家人。“大客家”是广义的,是兼容并包的,全世界的客家人都是一家人。

    “大客家”的概念是客家人对自己身份的理解,是自我认同的一种升华。从上海客家联谊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客家人的认同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第一时期的上海嘉属各校校友联谊会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员是来自梅县的校友,他们都属于知识分子阶层,在地域上也有限制。第二个时期的上海梅州知识分子联谊会,虽然还是有地域上的限制,只是梅州地区的,但是已经从校友扩大到知识分子,阶层虽然没有变,但是已经打破了校友这个界限。第三个时期的上海客家知识分子联谊会,已经没有了地域上的限制,对象扩大到在上海的客家知识分子。第四个时期的上海客家联谊会,没有地域和阶层的限制,组织原则只有一个在上海的客家人。

    韩起澜(Emily Honig)对上海的苏北人的研究中,对同乡会是否可以代表苏北人身份产生了怀疑。产生这种怀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这些组织并不总是苏北人建立的。第二,大多数涵盖全苏北的组织都是短命的。我们将这种情况和上海客家联谊会进行比较发现,上海客家联谊会从最初的上海嘉属各校校友联谊会到最后的联谊会,创立者都是客家人,刚开始是落户上海的梅州市各县中学,如东山中学、梅州中学、兴宁一中、大埔中学、蕉岭中学等校友,后来发展成为来上海工作、学习、经商、创业的各地区的客家人。第二,上海客家联谊会自1985年成立至今已经有29年了,在这29年中,联谊会不断发展壮大,登记在册的会员人数也由最出的一百人增长到现在的一千多人。从这两点可以看出,上海客家联谊会可以代表客家人的身份,是上海客家人认同的标志。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上海客家联谊会与苏北人在上海建立的同乡组织最大的区别是超越了地域的限制。虽然为了平时的管理上的方便,上海客家联谊会常务理事会下设了各地区的委员会,但是各个委员会之间并不是完全分开毫无联系的。在韩起澜的研究中,各个苏北同乡会之间基本毫无联系,他们通过地区县分成不同的同乡会,每个同乡会关心的问题总是因地而异。就连存在时间最长的江淮同乡会,也表现出了苏北南北两地移民之间深刻的差别感。这种差别感体现在阶层上,也体现在职业中。上海客家联谊会在上海是客家人自我认同的标志,这种认同没有地域的限制和区分。

    四、结语

    与北京的“回民街”、四川的彝族村落不同,上海的客家人分散居住在上海的各个地方,他们没有固定的社区,没有一个所谓的聚居地。那么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里,是什么把他们连接在一起的呢?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上海客家联谊会是其中一个原因,也可以说是现实中的原因。虽然上海客家联谊会脱胎于校友会,但是随着联谊会的不断发展,联谊会人员的不断增加,在得到官方正式承认之后,上海客家联谊会成为在上海的客家人的一个现实中的依靠,一个精神上的寄托。每年举行各种活动,将在上海的客家人尽量聚集在一起,为大家提供说客家话,共享客家文化的机会。上海客家联谊会能够帮助在上海的客家人更好地适应大都市的生活,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在上海的客家人中间有了一定的影响。基于这些原因,上海客家联谊会承担了同乡会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在客家人的自我认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海客家联谊会最初的形态不是同乡会,而是校友会,是一个中学同学的校友会。他们最初寻找同乡人的方法有些不同,不是以地域来寻找,而是通过共同的毕业中学为中心来寻找。这一点也体现了客家人崇文重教的特点,也可以看出这些客家人都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他们来到上海这座城市,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在忙碌的工作之余,难免会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通过校友会的建立,可以听到家乡话,同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找到求助的对象,这些都帮助他们更快的适应在上海的生活。从最初的校友会到后来的上海客家联谊会,不仅满足了客家人物质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了他们精神上的需要。让生活在上海的客家人有一个精神寄托,上海客家联谊会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家的角色,让他们在上海有了归属感。同时,上海客家联谊会成为上海客家人维系客家文化认同的一个纽带。

    推荐访问:同乡会 客家 上海 认同 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