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洛阳三十里铺西晋纪年墓出土钱币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6 07:35:13 点击:

    2007年5月~7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孟津县送庄镇三十里铺村“大汉冢”东北约200米处清理两座西晋墓,墓葬东南距汉魏故城约3公里,两墓均南向,相距5米,为带斜坡墓道小型土洞墓,残存器物以陶四系罐、碗为主,其中07MSM1出土有铭文砖,纪年为西晋惠帝“元康八年”(298年),该墓为洛阳仅有的几座西晋纪年墓之一。两墓共出土钱币170余枚,均位于棺床底部及四周,种类较多,其中“栔刀五百”、“大泉五百”首次在洛阳西晋墓中发现,对具体考察西晋时期钱币流通情况意义重大。

    一、钱币出土情况

    出土钱币中07MSM1共144枚,有王莽“大泉五十”、“架刀五百”,孙吴“大泉五百”、“大泉当千”,蜀汉“直百五铢”、“太平百钱”;07MSM2共30余枚,较完整者15枚,能辨钱文者均为“五铢”,除“大泉五十”部分为铅质外,余均为铜质,依钱文分类如下。

    (一)大泉五十共112枚,选取74枚,依质地不同分铜质、铅质二型。

    I型:铜质。66枚,呈橙红色或橙黄色,面、背皆有内、外郭,外郭宽窄不一,一般钱背外郭较窄,内郭均较窄,多制作精美,钱文笔划粗细不一,篆书,顺读,“大”字呈圆弧形,或呈折肩形,“泉”字宽肥,中竖中断,“五”字交股弯曲甚大,左右呈平行状,上下两横多出头接于内郭,依钱径大小分二亚型。

    I a型:钱径较大。30枚,钱径26.5~27.8mm,多重3.1~7.0g,个别重9.1g,少量钱面内郭较宽(图1)。“大”字区分较为明显,如呈圆弧形(图2),或呈折肩形(图3),个别“五”字有中竖(图4)。个别钱币含钴量较高,钱色呈蓝色。

    I b型:钱径较小。36枚,钱径24.0~26.2mm,多重2.0~4.2g,个别重5.4g,少量内、外郭极窄(图5)。钱文笔划纤细者居多,“大”字呈圆弧形(图6),或呈折肩形(图7)。

    Ⅱ型:铅质。8枚(图8),呈黑灰色,面、背皆有内、外郭,郭均较宽,钱径26.8~28.0mm,重3.6-7.3g。钱文笔划较粗,字迹清晰,特征与铜质“大泉五十”相同。

    (二)栔刀五百

    1枚(图9),柄残,呈青灰色,面、背皆有内、外郭,郭较宽,外郭稍有磨损,钱文笔划纤细,篆书,“栔刀”在穿左右,顺读,“架”字下部从“木”。钱径28.0、穿宽9.0、郭厚2.2mm,钱重6.1g。

    (三)五铢

    共15枚,钱色呈橙黄色,均面无内郭,背有内、外郭,钱径多24.0~25.8mm,重1.9~3.2g。钱文笔划较粗,篆书,顺读,“五”字宽大,交股微曲,上下两横平行,不出头,“铢”字“金”头呈三角,“朱”旁上方折,下圆折,中横平直。依钱文特点分为东汉五铢、曹魏五铢。

    (1)东汉五铢:13枚(图10),制作规整,个别“五”字瘦长,钱文紧挨与穿孔(图11)。

    (2)曹魏五铢:2枚(图12),外郭侵压钱文。标本10含钴量较高,呈蓝色。

    (四)大泉五百

    共8枚(图13),呈灰褐色,含铅量较高,面、背皆有内、外郭,制作较规整,钱径27.5~29.0mm,重4.0~5.9g。钱文笔划较粗,篆书,顺读,“大”字多折肩,两翼短于中间双竖,“泉”字中竖不断,“五”字高度短于穿宽,交股较直或微曲,上下两横不出头,“百”字瘦长,个别有笔误(图14)。

    (五)大泉当千

    共20枚,呈灰褐色,含铅量较高,面、背皆有内、外郭,制作粗糙,多有毛刺,有叠范现象。钱文笔划较粗,篆书,旋读,“大”字折肩,两翼下垂接于内郭,“泉”字瘦长,中竖不断,上不接横,“当”字肥大而笔划方折。依钱径大小分二型。

    I型:钱径较大。2枚(图15、16),钱径29.5mm,重4.0~5.2g。

    Ⅱ型:钱径较小。18枚(图17、18),钱径26.0~27.Omm,重2.6~4.6g。

    (六)直百五铢

    共2枚(图19、20),呈黄褐色,面、背皆有内、外郭,郭均较窄,标本1,钱径25.0、穿宽10.1、郭厚0.8mm,重2.9g,标本2,钱径26.0、穿宽9.5、郭厚1.0mm,重3.1g。钱文笔划较粗,字迹较为清晰,篆书,顺读,“直”、“百”二字紧挨内郭,“五”字瘦长,交股微曲,上下两横不出头,“铢”字“金”头略呈三角,“朱”旁上下圆折,中横较短。

    (七)太平百钱

    1枚(图21),钱色呈黄褐色,面、背皆有内、外郭,制作规整,钱径24.2、穿宽10.2、郭厚1.0mm,钱重2.5g。钱文笔划较粗,字迹清晰,篆书,顺读,“太”作“大”字,“百”字上横较短,“钱”字“金”头三角宽平,四点呈圆形。

    二、结语

    (一)三国钱币的确认

    1.曹魏五铢

    关于曹魏铸币,史书中有记载,“魏明帝乃更立五铢钱,至晋用之,不闻有所改创”(《晋书·食货志》)。但对于曹魏五铢的确认,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为此,河南省钱币学会曾专门成立了曹魏五铢课题组,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钱币》1997年第4期,其中蔡运章先生对曹魏五铢的整体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认为魏晋时期墓葬、窖藏中经常出土的一种以外郭侵压钱文为主要特征,钱体轻小、穿孔广大、不磨边缘、铸造粗劣的五铢钱为曹魏五铢。但也有学者认为“侵轮五铢是东汉晚期至六朝的非官铸钱”,还有学者指出,“尽管侵轮五铢不是曹魏官铸而是民间私铸钱,但它确是曹魏时期流通的一种货币,并延续使用到南北朝时期”。

    笔者认为,曹魏五铢应是曹魏所特有的一种五铢,虽然曹魏极有可能沿用了一些东汉五铢的钱范,但这部分钱应属于东汉五铢体系,不应强行从时间概念上加以区分。并且,曹魏五铢的一些特征并不影响其官铸的性质,铸造粗劣是三国时期官铸钱币的共性,如本次发现的孙吴钱,叠范、毛刺现象很严重,钱文笔划不均,字迹模糊,又如东吴朱然墓、浙江绍兴县窖藏出土的一些孙吴、蜀汉钱多有类似现象,而曹魏五铢虽外郭侵压钱文,但字体端正、均匀,风格继承东汉五铢,如本次发现的2枚,及偃师李村窖藏、洛阳西晋北魏墓葬中出土的一些曹魏五铢。

    2.蜀汉钱、孙吴钱

    关于蜀汉钱,文献中仅提及直百五铢,见于《三国志·蜀志·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另外太平百钱、世平百钱、定平一百、太平百金、直百等也多被公认为蜀汉钱,对于蜀五铢具体何时为何人铸造一直存在争议,但其在魏晋时期于蜀地铸造,特征与蜀汉钱相似则是基本没有异议的,分类时可纳入蜀汉钱体系。

    孙吴钱主要为大泉五百、大泉当千,《晋书·食货志》载“孙权嘉禾五年,铸大钱一当五百。赤乌元年,又铸当千钱”,以南方地区发现较多。

    (二)洛阳西晋墓出土钱币的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洛阳目前发掘的西晋墓至少200余座,公布材料的约120座,累计出土钱币一万余枚,主要有西汉半两、两汉五铢,莽钱包括大泉五十、货泉、布泉、栔刀五百,三国钱,曹魏五铢,孙吴大泉五百、大泉当千,蜀汉直百五铢、太平百钱、定平一百、太平百金、蜀五铢等,共计十余种。

    为何西晋墓葬中会出现种类如此众多的钱币?史载西晋没有铸币,但两汉以来建立的货币体系,使钱币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因此,以五铢钱为主的各类古币,甚至私铸钱均被广泛使用,而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则使各类钱币的流通更加畅通无阻,此前洛阳西晋墓出土孙吴钱共计6枚,其中1枚出自洛阳衡山路西晋早期墓,而本次出土28枚孙吴钱的西晋墓年代则是统一后近20年的元康八年(298年)。

    总之,本次发掘的墓葬为洛阳仅有的几座纪年确切的西晋墓之一,出土钱币虽数量不多,但种类丰富,除常见的五铢、大泉五十外,还有大泉当千、直百五铢、太平百钱等,其中架刀五百和大泉五百则是首次在洛阳西晋墓中发现,一次出土上百枚大泉五十也是首次,为全面了解西晋时期洛阳地区钱币流通使用情况,尤其是统一后三国钱币的广泛流通提供了新的材料。(本文承蒙蔡运章先生悉心指导,谨致谢忱!)

    (责任编辑 于 放)

    推荐访问:洛阳 西晋 纪年 出土 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