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篆刻中的“笔意论”之分析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6 07:30:11 点击:

    摘要:篆刻艺术是从实用印章艺术中逐渐分离出的篆书与雕刻相结合的一种制章艺术,是汉字艺术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距今已有三千七百余年。它的发展经历了从工匠独立制印的辉煌到文人自篆自刻的兴盛。笔意论就是在篆刻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本文旨在说明篆刻笔意论的形成原因,以及笔意论形成的历史发展过程,最后阐明笔意论所体现出的意义。

    关键词:篆刻艺术;印章;笔意论

    笔意,通常是书法艺术的一种审美意识。但是当篆刻艺术步入艺术自觉那刻起,笔意就被人们视为篆刻艺术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而备受关注。随着工匠独立制印衰退,文人自发篆刻兴起,印章越发艺术化与人文化,篆刻笔意论也逐渐显现出来,并被文人墨客所认可和接受。随着篆刻艺术的发展,笔意论也不断完善。可以说在印学发展史中的许多重要主张都摆脱不了笔意论的影响。

    一、笔意论的形成原因

    (一)与书法的联系,产生了笔意论的基础

    作为自觉艺术审美形式的篆刻艺术,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变化,自然印章入字风格也有所不同。从战国文字到九叠篆字,均是印章的不同书法体。虽然篆字已经发展数千年,但对于书法而言,还是远远滞后的。但二者以汉字为载体,在审美观的形成、审美价值的判断等方面,篆刻艺术深受书法艺术的影响。而作为书法艺术的一种审美形式,笔意自然会随着篆刻艺术的出现而出现。篆刻作为实用的印章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深受笔意论的影响,所以篆刻也会促进笔意论的形成,并伴随着它而发展。

    (二)篆刻材料的丰富,使笔意论完善

    传统的官印分为玉石或青铜,而且均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元朝以前的印章大多数是由浇铸完成,有专门的工匠完成,这使得许多文人雅士与镌刻距离太远,而铸匠又很难将篆刻的笔意表现出来。直到王冕用花乳石制印开始,才使得文人打破自己刻印的客观阻碍,也激发他们的篆刻兴趣。有了篆刻材料的广泛取材,越来越多的文人参与到制印的队伍中来,他们对书法的个性以及风格促进出笔意论不断完善。

    (三)文人的加入,明确笔意论的轮廓

    从最初秦朝统一六国开始,在铸印刻印阶段都是由专人负责,统治阶级对于“玺”、“印”、“章”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是先找人书写,再让专人镌刻,所以基本上篆刻是由两人及以上完成。直到宋朝米芾出现,相传他既篆写文字,又自己镌刻。如果说他开始文人篆刻的尝试,那么元朝的王冕就用花乳石进行了自我篆刻。这可以从他流传于世的画作中得知他的篆刻技艺手法已相当娴熟,细节处理得十分到位。但遗憾的是无人继承他的衣钵,导致他的篆刻也未能在当时流传开来。直到明朝的文彭时期,由于他身份特殊,既能接触朝廷权贵,又能与文人进行广泛的交流。他自书自刻,才真正意义上把篆刻带入艺林,成为文人雅士的平常事,并最终形成“吴门派”。正是由于文人的加入,才使得篆刻从几人完成,继而发展为文人自写自刻的篆刻。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文人不同的书法风格以及个性的篆刻需求,逐渐开始在印章中表达篆刻的笔意,最终使得笔意论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二、笔意论的历史发展

    笔意论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篆刻不断完善的过程。从最初篆刻由文人“篆书”和工匠“镌刻”组成,到最后文人雅士的单独进行篆刻完成。这其中都伴随着“笔意”的产生、发展、和兴盛。

    最早的笔意论基础是从刀法中诞生。明朝周公谨所著的《印说》中有“玉人不识篆,往往不得笔意,古法顿亡,所以反不如石”,这是文人第一次准确提出了印章中的笔意问题,后来陆续有文人提及笔意的论述。而后程远将秦汉至明朝的印章轶事整理成《古今印则》,并在《印旨》中写道“笔有意,善用意者,驰骋合度;刀有锋,善用锋者,裁顿得法。”他认为刀法就是笔法的表现,也要体现出笔意。而后的文人在刀法与笔法的基础上更加笔意的重要性。

    随着文人在篆刻技艺上面经验越来越丰富,篆刻材料也逐渐完备与普及,笔意论发展到“印从书出”阶段。也就是说,文人不再单独以刀法这个镌刻阶段来衡量笔意的异同。而是更加准确地从篆书开始就将自己的写作风格、书法艺术融入篆刻当中,做到了“一人一篆”、“一人一刻”的独特笔意。随着文人的个性凸显,他们将个人情趣、审美标准逐渐融入了篆书中并在篆刻艺术当中完美呈现。使得印章这一古老而又传统的实用艺术变成受到文人雅士追捧的欣赏艺术。加之各地文人雅士不断形成不同学派传授篆刻,让自家的篆刻风格被认可和发展。这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篆刻现象使得笔意论进入更快速和辉煌的发展。

    三、笔意论对篆刻艺术的意义

    随着笔意论在篆刻艺术里的出现、存在与发展,可以说它已经深深影响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开始文人只参与到篆书过程的秦汉时期,而镌刻由专门的工匠负责。那时篆刻基本还只是处于一种镌刻印章的实用技艺,没有带着明显的艺术品格,更多被关注的是印章的准确和实用。随着时代推进,文人开始关注制印过程中创造乐趣,开始关注刀法中的笔法,即早期的笔意。这时大家开始讨论篆刻中的笔意。在镌刻材料被逐渐完备和改善过程中,文人们更可以自己动手将篆书镌刻出来,供同僚欣赏和讨论。笔意作为书法的一种审美形式,而篆书作为一门书法艺术,自然笔意会随着书法家的不同而凸显出来,而在篆刻过程中,笔意也会不由自主的由书法家代入印章之中。笔意论使得篆刻艺术从实用、古板的印章技艺中多了一份审美的存在,让实用艺术变成了欣赏艺术而活了起来。还使篆刻艺术逐渐形成自己的门派与独特的审美情趣。所以笔意对篆刻艺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对篆刻艺术的发展起了非常重大的意义。

    四、结语

    笔意是书法中的一种审美形式。但对于本身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书法的篆刻艺术而言,笔意自然就显得非常重要。研究笔意论不仅对我们在书法上有所提高,更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篆刻艺术的发展过程,有利于判断篆刻艺术的发展以及未来的走向。还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文人在篆刻创造过程中的情感以及鲜明的个性特点,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与把握。同时也为大家提供对篆刻更深入的理解,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篆刻艺术。

    【参考文献】

    [1]张泓.篆刻中的笔意表现说初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04:113-117

    [2]陈国成.中国古代印论的理论渊源与框架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2

    [3]赵宏.印从书出——邓石如为篆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J].书法世界,2004,10:36-38

    [4]周珊珊.论篆刻流派之浙派和邓派的共性与个性[J].美术大观,2015,02:64

    作者简介:孙国宝(1978-8),男,河南巩义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高校体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推荐访问:笔意 篆刻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