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的显著特点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5-26 04:05:05 点击:

    [摘要]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期,我国外交工作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我国的外交战略,创新外交理念,因势利导,不断开创中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打造命运共同体,“有所作为”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的显著特点。

    [关键词]外交;和平发展道路;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D8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69(2017)03-0032-0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形势稳定与动荡交织,国家和地区的格局酝酿着新的重要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保持了我国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外交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在当今“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下,从外交理念到实践方面逐渐形成了以下显著特点:

    一、走和平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核心理念

    国家的外交政策和战略部署是一定外交理念的体现,一国确立怎样的外交理念不仅与该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相关,还与其所处的国际战略地位、目标追求以及其国际战略能力相关。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外汇持有国,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威望都不断上升。同时,西方社会抛出“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会“威胁”亚太地区及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外交将向何处去”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柏林发表重要演讲,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我们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坚持这条被实践证明是走得通的道路。”[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坚实的现实基础,这是传承和发展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国情和社会制度的必然选择,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与时代潮流的战略选择,是对以各种形式出现的“中国威胁论”的明确回应。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来主张礼尚往来、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反对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争斗。比如道家主张“大者宜为下”,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明朝郑和船队与所到之处与亚非30多个国家的人民和谐相处,这些都表明了中华文化向来崇尚和平,正如习近平所说的“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1],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顺应时代主题,实现与世界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其次,和平发展原则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之后从苦难遭遇中所选择的正确的道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1840年鸦片战争特别是日本侵华战争使中国陷入巨大灾难。近代以来中国各阶层都厌恶战争,向往和平,向往国家的复兴。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仍然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再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我们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發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中国始终高举和平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是维护世界稳定和人类和平的重要力量。习近平强调:中国始终“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同时要树立起世界眼光,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总之,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和平发展,是对传统“和”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会不断地以自身的发展对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新理念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不仅明确提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还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十八大报告。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人类“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272,这一战略判断是基于人类共同安全认识的新的实践基础。同年,习近平在出访俄罗斯、坦桑尼亚等国的国事访问中,演讲时都提到了“命运共同体”。而后的几年时间里,这一概念几乎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每一场重大外交活动中,这是继“和平崛起”与建设“和谐世界”之后,中国又一次向世界发出的重要信号。可以说,“命运共同体”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广受瞩目,成为了我国外交工作的关键词,是中国外交的新理念,是中国外交的显著特点之一。

    一般地讲,“共同体”(Community)是指人们在共同的条件下结成的集体。比如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等。在“共同体”前面加上“命运”一词,就会显得比较抽象。“命运共同体”所描绘的主要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体现了共生理念和共利关系,这一概念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涉及经济方面,还涉及文化、安全等层面。其实,自古以来,中国就注重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注重周边外交,中国与周边国家就是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周边外交是指“中国和周围陆地、海上直接接壤相邻的国家之间的外交”,“中国周边国家安全、发展环境的好坏是影响21世纪国家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主要外部因素之一”[3]。在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拉近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距离,信息化则进一步拉平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不仅是周边国与国之间,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荣共荣、一损俱损”。此外,在当今世界,存在着诸多需要人类共同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因此,“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基于对历史逻辑和现实问题清醒的洞察和把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在诸多场合提及“命运共同体”,仅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的演讲中就提及了11次。这是在国际形式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为国际格局新秩序重构而绘制的蓝图,是为了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为发展中国家争取话语权,改变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提出的目标,更是中国对人类文明事业的最终走向而作出的战略思考,体现了中国始终维护世界和平,谋求共同发展的外交战略。“命运共同体”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外交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这一理念的形成和提出是一种现实使然,中国不存在与其他国家争取生存空间,进行扩张的贪欲,也不存在种族优越感的民族主义情绪,体现出了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一个理念,更是一种实践,“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仅需要中国的投入,而且也需要其他国家的大力合作,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国正在尽自己的努力将这一理念变为具体的实践,从观念与现实两个层面证明着“命运共同体”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从现阶段看,已经起步的“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投入的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必将逐步促进沿线国家的相互合作和共同繁荣发展。同时,“亚投行”也使“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进一步具象化。中国还在努力改善内外合作环境,为亚洲国家发展提供更有利的平台。在当今这个时代,国家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对话和实践“命运共同体”这样的理念来和平解决,这一战略创新是基于人类共同安全认识的新实践,必将逐步开启外交的新模式。

    三、“有所作为”:更深层次参与国际事务

    一个国家在外交上能否有所作为,是以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为依托和支撑的。简单而言,“有所作为”就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在國家之间的争端中得到客观和公正的对待,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此外,在本国基本权益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还应该尽己所能承担起应负的责任,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事务,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中国在经济稳步发展和外交“新常态”下要有新作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国际上,中国也逐渐承担起了越来越大的责任。比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不仅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入资金,向面临困难的国家伸出援手,还以自己坚实稳定的增长,与新兴市场国家一道,支撑起全球经济复苏的希望”[4]。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对外资本优势也逐渐凸显,我国努力将“负责任的大国”体现在具体的外交实践中。大国的责任,即是指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非干涉别国内政,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2]275,这也是对“中国威胁论”的有力回击。中国就是要更好地带动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进步,以追求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个不动摇”即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决心不会动摇;坚持共同发展,理念不会动摇;坚持亚太合作发展,政策不会动摇,都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实实在在的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发挥与自身的国情和国家利益相适应的负责任大国的作用。首先,中国积极地开展多边外交,如积极推动二十国集团机制发展,此外,中国还努力促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人权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其次,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尊重各国的主权以及核心利益,并以此为基础,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乌克兰问题以及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上坚持立场,为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局部紧张局势的缓和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最后,中国还连同其他国家一起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列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还积极参与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多边合作,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稳定与繁荣。

    用历史的眼光看中国外交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都可以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置身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时代特征和本国实际,坚持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融为一体,坚持内政和外交有机统一,确定了一系列符合国家利益和发展需要的外交战略,并且形成了我国外交方面的显著特点。习近平用自信、诚实、务实的外交风范,带领全国人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用合作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进一步扩大中国的“朋友圈”,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事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30(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张历历.当代中国外交简史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62.

    [4]王毅.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J].人民论坛,2013,(22).

    推荐访问:外交 我国 十八大